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理策略在教学中的运用

        心理策略是指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而采取的各种行为方式和方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各种教学心理策略,能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以及体育活动所带来的快乐,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从而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1、情感诱导的心理策略

        情感诱导策略就是从情感角度入手,对学生进行情感感染教育的心理策略,以情感交融为手段,使受教育者接受启迪。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听取学生的意见,重视学生情感的交流,通过语言鼓励、目光暗示、积极参与活动等手段,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学生产生心理上的共振、情感生活的共鸣,达到认知上相近、情感上相融、心理上互动,让学生在积极的心理状态下参与练习。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奖你四块糖”的爱心教育故事给人的启迪颇深。所以,面对“品行弱势学生”的违纪行为,面对“技能弱势学生”的动作错误等情况时,切不可用讽刺、挖苦的语言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要多肯定,多赏识,少说“不”,以满足学生基本的人格尊重的需要,使其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树立自信心,愉快、轻松地学习。

2、激励的心理策略

        现代的心理学研究证明,保持愉快的情绪可以获得最佳的活动效果,愉快的情绪有利于技能的掌握。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激励策略,如语言激励、表情激励、动作激励、实物激励等方法去激励学生,营造一种愉快的心理氛围,以帮助体育弱势学生发现自己的特长,树立自信心,增强荣誉感。一位有经验的教师巧用“优点轰炸”游戏,游戏要求3-4人轮流指出对方的优点,被谈论者只许静听,不必做任何表示,注意体会到被别人指出优点时的感受。经过几番轰炸,学生深深体会到:被别人指出优点时感到很高兴,原来我也有这么多优点和长处等。通过集中关注自己的优点,将在心理上树立自信心,对自己不良行为是一种积极暗示,有利于成功。除了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外,体育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充分肯定他们的进步,发现他们的特长,同时,也要增强他们的危机感和竞争意识,培养他们主动去迎接各种挑战的勇气和能力。

3、教师期待的心理策略

        教师期待的心理策略是指教师对学生学习时采用的期望、希望、期盼等对待方式,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不同的效果。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因素中,教师对弱势学生表露的内心期待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例如,在50米快速跑中,对于那些小个子或体能较差的女生,老师可以这样评价:“你们跑得非常好,不但学会了蹲踞式起跑,而且跑步的动作比以前更优美,速度可以再练。”

4、同伴学习的心理策略

        同伴学习是体育教学中一种分组学习形式,成员之间一般是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的学练群体,参与者期待通过合作有所收获,其中有些同学是起主导作用,指导帮助弱势学生。初一(3)班姜同学,性格内向,喜欢体育,但技能掌握较差,因身体过于肥胖而害怕在众人面前展示自我,自我心理意识属避免失败型。对于姜同学,教师有意识安排给那些比较有人缘且耐挫力强的同学,或在竞争性游戏中安排在较强的队中,让他们带着姜同学共同游戏,参与竞争。经过一段时间,他也学会了不少游戏,体验到群体活动的喜悦,心理隔阂也逐渐被消除,人也开朗了不少。

        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和评价所形成的稳定的内心体验,它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有着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和强化等作用。北师大金盛华教授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自我价值需要依托,否则难以维持,一个人可以获得和存在的自我价值的肯定途径越多,他的自尊和自信越强。心理策略的运用除了上述提到的以外,还有很多,如个别对待策略,心理反馈策略,现身说法策略等,这里不一一阐述。研究表明:对“弱势群体”自信心的培养,仅靠几次谈话或活动是不够的,仅靠运用某一次心理策略也是不行的,需要长期反复运用多种心理策略,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后进生的转化:
讲授法的优缺点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谈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
教师随笔:与学生相处技巧
教师,学生自信学习的引路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