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熊试验


|
为了不让头脑中出现【闯入性想法或画面】,
许多【强迫症患者】采用的解决方法就是【阻止】。

他们【阻止的方法】
不像【思维阻断法】那样完整,
他们发现【阻止的结果】是【无法阻止】,
这样的【想法和画面】依然【高频率地在头脑中出现】【无力阻止】
让求助者非常【沮丧】和【痛苦】。

对于【求助者的问题】,
【认知行为疗法】有两种解决方法,

第一种方法,就是前面介绍的【思维阻断法】,
当求助者【陷入'闯入性想法’或'画面’】时,
立即【叫'停’】,用【其他内容来替代】。

第二种方法,就是【允许回想】,
不阻止【这样的想法或画面】。

为什么【阻止回想】
反而会【增加】'闯入性想法’或'画面’的出现频率呢?

【行为主义】认为,
'闯入性想法’或'画面’出现后,
求助者【阻止它】,
【阻止】本质上起着【关注】的作用。

【关注】就是【强化】,
【这样的强化】也就增强了【它再次出现的可能性】。

既然【阻止它】反而会【强化它】,
我们为何不接纳它呢?
【接纳它】就【去除了强化】。

通过实践,
心理咨询专家发现,
对【强迫症患者】这里特别强调【强迫症患者】,
对他们而言,【允许回想】的确能够【降低】'闯入性想法’或'画面’的出现频率。

对于那些【过去试图阻止】'想法’或'画面’出现,
反而出现次数更多的求助者,
咨询师经常建议求助者【放弃阻止它】,转而【接纳它】【允许回想】。

咨询师除了要向求助者说明
为什么【允许回想】能够【降低】'想法’或'画面’的出现频率,
【阻止回想】反而【增加】'想法’或'画面’出现频率的原理,
还要在咨询室里做一些【简单的试验】来证明这一点。

【白熊试验】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方式。
|
在咨询室里,
咨询师可以让求助者想象【一只白熊的样子】。

在求助者的【想象画面清晰后】,
咨询师可以【转移话题】去讨论【其他话题】。

一分钟后,
咨询师要询问求助者,
在这段时间里,曾有【几次】想到白熊?

通常而言,
求助者会报告【0次】,
他们没有在关注这件事。
|
接着,咨询师开始进行【第二步试验】,
让求助者【不要想象白熊】。

指导语如下:
“闭上双眼,在脑海中想象一只毛茸茸的白熊”
“想象它的皮毛、鼻子、耳朵、爪子”
“想象的画面尽可能清晰”
“记住这一画面”

“接下来,你可以想任何事情,除了这只白熊”
“每次这只白熊闯入你的脑海中时,都请说出【白熊】”
“我将会计时,记下你在【接下来一分钟里】说出白熊的次数”
“你可以想任何事情,除了这只白熊,当它闯入你的脑海中时,请说出【白熊】,现在开始”

试验结束后,
求助者会发现,
【越不让他想白熊】【他就越容易想到白熊】。

一位求助者曾经在一分钟里【23次】想到了白熊。
|
统计求助者在【不让他想白熊的情况下,多少次想到白熊后】。
接下来进行【第三步实验】,
【允许回想白熊】。

指导语如下:
“闭上双眼,在头脑中想象一只毛茸茸的白熊”
“想象它的皮毛、鼻子、耳朵、爪子”
“想象的画面尽可能清晰”
“记住这一画面”

“接下来你可以想任何事情,也可以想这只白熊”
“每次这只白熊闯入你的脑海中时,都请说出【白熊】”
“我会记录【一分钟里,你说出白熊的次数】”
“你可以想任何事情,也可能想这只白熊,当它闯入你的脑海时,请说出【白熊】,现在开始”

通过【第三步试验】
求助者发现【允许回想白熊】
【白熊出现的次数反而减少】,减少的程度还很大。

上面那位求助者在【不允许想白熊】的条件下,想到了【23次】,
但在【允许想白熊】的情况下,只想到了【3次】,
更多时间他都用来想【生活上的事情】了。

【白熊试验】证明
求助者初步相信
【允许回想】能够【减少】'闯入性想法’或'画面’出现的次数。

接下来,
咨询师邀请求助者
从自己的'闯入性想法’或'画面’中挑选一个内容做试验,
允许【自己回想】,而不是像之前那样【阻止回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强迫症犯了,为什么想停却停不下来?心理学给出的答案很独特
台词都得马赛克,这剧只能偷偷看
真正的强迫症其实是这样的,你说的其实是强迫症人格障碍
心理学家:如果你总是胡思乱想,建议你看看这篇文章
如何克服强迫症?|强迫症|白熊|实验家
强迫症的表现有哪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