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构建以党报为主体的全媒体矩阵

构建以党报为主体的全媒体矩阵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媒体融合的理念和实践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6年3月23日在广州举行2016年度数字出版管理工作暨主流媒体融合发展经验交流现场会。当天下午,在羊城创业园举办的经验交流会上,南方日报、羊城晚报、中山日报等四家媒体受邀介绍媒体融合发展经验。值得一提的是,中山日报是全国唯一受邀地级市党报,介绍了以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为数字化转型核心的经验,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构建以党报为主体的全媒体矩阵的理念和实践,引起业界关注

此前的2015年9月,2014年广东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评审结果在《南方日报》公示,中山日报报业集团的《中山报业数字新闻公交联播平台》榜上有名。2013年7月,《中山日报》成为入选全国首批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的唯一地市级党报;自主研发的微信采编业务系统获得了2014-2015年度中国报业新媒体创新奖;中山网被确立为广东省首批“城市综合信息门户网站工程”试点单位、“广东网络问政榜样机构”。 

转变观念提早布局转型 

转变观念,融入全媒体时代,是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数字化转型中的首要经验。为应对新兴媒体的冲击和同业竞争,早在2005年,集团就意识到网络等新媒体的挑战并开始研究应对策略。

转变观念是融入新媒体时代的第一步。美国的媒体融合比中国内陆早很多年,从2009年开始,集团就陆续派业务骨干接受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媒介融合的理念,转变思维,学习全媒体融合发展的经验。而后又派相关人员前往复旦、清华、北大、暨大的新闻学院高级研修班,了解新媒体最前沿的发展动向,在地市级媒体中很早就接触和了解了新媒体理念,也较早确立了全媒体融合发展的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

经过充分调研,制定《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数字出版转型转向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以推进“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为数字化转型核心战略目标,通过资源整合、平台建设、技术合作,将报纸与全媒体产品无缝对接,实现新闻产品从平面到网站,再到移动媒体、户外传播的根本改变;通过建立集平面报纸、互联网、手机终端、户外传播和内容版权、广告宣传、物流发行、商务购物、产业园区于一体的产业链,实现中山报业可持续发展。

围绕“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这个战略目标,集团在基本实现报网融合、新闻采编流程重构再造的基础上,全力推进多媒体采编一体化采集与共享数据平台、数字报刊历史数据库、报业数字新闻公交联播平台、户外网络视频直播车、“今日中山”移动综合服务手机客户端、“828鲜果”O2O数字电商服务工程、中山报业数字文化产业园等十个重点项目建设。

利用集团自身采编资源、技术力量及影响力,在管理上与众多政府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深度合作,为政府部门提供内容运维、技术开发、宣传推广等全方位的新媒体运营服务,助力政府部门构建“网站+微博+微信+APP”一站两微一端的政务新媒体发布服务平台。其中,以网上专栏的方式先后整合了中山市镇两级主要政府网站和专题宣传网站50多个,合作运维了近20个镇区政府、重点行业主管部门的政务微博、微信平台,该项业务营收超700万元。

通过在内容、技术、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多维度的融合,集团已初步构建起一个云平台(中山报业传媒云数据资源平台)、一个产业园(中山报业数字文化产业园)、一个新媒体矩阵(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四大传播渠道(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端媒体、户外媒体)的全媒体、全产业链基本格局。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产业链规划概况图 

扬长补短做好内容融合 

全媒体时代,传播的渠道有所改变,但“内容为王”没有变。有很多唱衰传统媒体的人,多是新媒体从业者和院校专家学者。但从传统媒体从业者的角度来说,传统媒体权威地位没有受到挑战,核心读者群并没有流失。与许多业内人士交流得到的共识是,新媒体还不能称之为媒体,因为它没有固定的形态,变化很快,如微博曾经流行一时,现在是微信、APP风光,不知道未来是什么。

正因为此,中山日报报业集团在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之时,特别注意扬长避短。

渠道是新媒体的优势,内容是传统媒体的优势,集团让两者优势互补,扬长补短,将新媒体的内容做大做强。同时,将报纸内容与全媒体无缝对接,将新闻产品从平面到网站,再到移动媒体、户外传播,实现全媒体良性互动,做好内容融合。

内容传播上,极大突破传统报纸发行的区域限制,实现每天同时以"3+N"(“3”是传统的《中山日报》、《中山商报》和《中山画刊》,“N”分别是数字报、中山网、手机报、官方微博、公众微信、IPAD报、手机客户端、户外LED电子屏、公交联播平台)的多媒体形态,24小时滚动发布内容。实现新闻资源传播价值的最大化,由原来传统报纸日均发行量近15万份,通过数字媒体带动提升至每日受众350多万人次。

目前,中山市门户网站中山网日均访问量60万人次,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官方认证微博矩阵粉丝超200万,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官方认证微信、“掌上中山”微信矩阵用户超20万,手机客户端产品“今日中山”APP安装用户超10万。户外LED电子屏、公交联播平台每天覆盖30万人次公交客流。 

  创新机制打造“中央厨房”   

2016年,中山日报报业集团实施2008年以来第五次大改版,立足新闻性,构建融合性,追求视觉性,展现时尚性,加强互动性。按照这种改版理念,挥动改革创新之斧,构建全新的现代报业运营体系。

用互联网的思维重新构建组织构架、生产流程,调整薪酬激励机制,实现了从新闻内容到体制机制和技术的大融合,成功打造新闻生产传播的“中央厨房”,构建融媒体生产传播链条,通过这样的机制创新,达到新闻传播效率最大化。

整合后,目前一线采编部门有采访中心、编辑中心、图片中心、视觉中心和新媒体中心。

今年3月,集团“全媒体编辑发布指挥中心”正式成立,主要采编部门值班负责人进入“中央厨房”集中办公,白班与夜班轮值,形成集团采编部门联合协作机制,进行全媒体协作生产和发布。集团新闻线索共享,记者一次采集,不同媒介分别加工制作,全媒体发布。各种媒介根据自身传播特点安排内容加工、包装处理,最终将新闻资讯分别发布在报纸、网页、客户端、微博、微信、户外LED屏、公交车载多媒体、电信IPTV电视盒等不同终端平台。     

从“中央厨房”实施效果看,统一采集、统一素材入库、统一发布打破了过去各自为阵的状态,有利于内容审核和安全发布,真正实现了采用与传统媒体相同的标准管理网站和新媒体,提升了报业集团新闻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原载2016年7期《中国地市报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各报刊的发刊词
今起 河南18市的“美食”都要进这个“厨房”
钮海津:新闻系讲座《分析课:报业集团在2009年的战略战术态势》第三讲
昨天,东莞各行业大佬齐聚这里,开了一场全行业盛会!
郑报融媒:真正的全媒体 真实的融起来 强化大融合 构建大平台!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10件作品荣获第二十七届全国省级党报全媒体报道优秀案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