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平面化交通的中山痛

中山可能是人行天桥最少的大中城市

中山哪里人行天桥最多?

中山路。这里集中了民生路、亭子下大街、悦来南、富华道人行天桥,都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记忆中。

中山交通哪里最堵?

许多人说是兴中道。这里是城市客厅,系市委、政府、人大、政协所在地,乃这座城市的骄傲。

但这里没有一座人行天桥和人行隧道,至今人车混行。

南北贯通的兴中道,几乎成了城区新与旧的一道分界线,西边是“旧城”,东边是“新城”。

“新城”有人行天桥吗?

许多人要打开记忆库努力搜寻,答案似乎是没有。

原因何在?

因为中山早早定位城区交通平面化发展,从“新城”建设开始,就拒绝了“旧城”时代在中山路推出的人行天桥模式,连下穿隧道也被中山长时间拒绝,直到为迎接在新建的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2005国际文化产业会议,过境线博爱路启动下穿隧道模式。

这些年,中山部分路段建起下穿隧道、人行隧道,但没有出现像样的人行天桥。

于是,中山路四座人行天桥几乎成了这座城市的人行天桥绝唱。

也许,中山是国内人行天桥最少的大中城市。

即使繁华如益华商圈,也没有一条人行天桥,令双子塔对面商业价值被埋没。

与拒绝人行天桥的逻辑相似,当年柏苑新村、松苑新村、竹苑新村、东明花园等新建小区,规划时都拒绝了地下车库,理由是车库拉高成本。即使是市委、政府大楼,也采用了无地下车库设计。

我们没有预料汽车社会来得这么快,截至2018年12月2日,国内机动车保有量达3.25亿辆,接近每4个人一辆车。

在中山市,截至今年2月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142.95万辆。目前平均每天新增汽车达800辆,最多一天新增汽车超过1000辆。截至2018年11月,中山市机动车驾驶人156万人。

打开中山历史记忆库,曾任市政协副主席的李武彪回忆,当年中山机动车少之又少,偶有车辆驶过,就有行人追着机动车闻尾气,那是那个寡淡的年代难得的味道。

据吕伟雄回忆,1983年中山县改市后,他于1985年调任副市长,分管城建和规划,一段时间里,中山城区只有6个交警。

从农业县迅速成长起来的中山,站在县级市基点上规划未来时,想象力多少有些局限。

1988年中山升格地级市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山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走在时代前列,1997年就获得全球人居领域最高规格奖项——联合国人居奖,成为当年度唯一获奖的亚洲国家城市。

然而,联合国人居奖光环,没能掩盖中山平面化交通的城市短板。

而今,旧有城区交通网络已经承载不起汽车社会,旧城区、旧小区居民大量外迁,进而出现一定程度的局部空心化,停车难和上下楼难成为旧城区居民之痛。

当年,雅居乐雍逸廷崛起前,博爱路南侧还是大片农田菜地山岗,城区居民“居住不过博爱路”,因为必须走过博爱路,像是“出城”。

而今,博爱路南侧也许是中山居住最集中的板块,最具代表性的是凯茵片区和兴文路沿线小区。每天早晨,这里的居民从这里出发,跨过过境线博爱路,通过不同路口“进城”工作、学习、生活;傍晚,他们又从工作、学习、生活场所出来,踏上回家的路,回到博爱路南侧的家。

对于博爱路南侧居民来说,而今最困扰的不是片区交通拥堵,而是博爱路北侧“进城”路口成为新的交通瓶颈。

早晨上班,从城桂路“进城”,到了孙文纪念公园路段,交通屏显示,兴中道与博爱路交叉口梗阻。耐心等候几轮才能通过。好不容易过了红绿灯,到了体育场红绿灯口,绿灯,但车辆不能开动,因为车道停满了。

每每听到善意提醒,上下班高峰不要走兴中道,这成了一种智慧。

下班时间,中心城区通往博爱路的通道开启拥堵模式,上了博爱路,交通才得以缓解。许多时候,进出中心城区路口瓶颈效应波及博爱路,令博爱路形成拥堵,甚至下穿隧道成为蠕动停车场。

每次堵在路上,就想起那个平面化交通的城市抉择,心里发问,是时代错了,还是人错了?

2019-03-1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蚌埠淮河路上的这座天桥要不要拆除?正在征求网友意见,你怎么看?
合肥春节前架起黄山路等5座天桥 将呈现“一桥一景”(图)1
今年台州要建6处人行过街设施
因逆行而走红的陈村隧道,后续来了!
记忆中的那些天桥
反思上海人行天桥的设置及管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