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服装设计的聋哑人
userphoto

2022.05.31 江苏

关注

记录

吕丹,贵州阳长镇人,在“魔幻”的2020年,她与许多准毕业生一样还在老家等着学校通知回校办手续,但又与中国太多大学生不一样,她是一名学服装设计的聋人。

1.

2019年11月的一天,从来没有看过任何服装发布会的吕丹,在“紫金奖”的后台忙碌,她与同班同学张可心、刘茜、时玲玲设计的《云上·江南》系列,获得了“最佳人气奖”的优秀奖

她在后台帮模特穿衣服,这是她第一次见到真实的模特。“模特个个都比我高,而且很漂亮”。

吕丹、张可心、刘茜、时玲玲设计的《云上·江南》系列,指导老师靳伟

“紫金奖”是面向全国高校的设计比赛,对于聋哑人来说,跟健全学生一起比赛、获奖非常难得。她是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学生,属于这个群体中“别人家的小孩”。

偶尔也幻想过热闹喧嚣的时尚行业,但她觉得这一切离自己很远。多数学服装设计的孩子都曾想象过将来办自己的发布会,她从来没有想过。

她说:“不想妄想”。

从设计到制作,全部由这五位学生完成,指导老师靳伟

2.

吕丹比多数聋哑人幸运,因为她能听到一点点声音,学会了说话。她一生下来听力就严重受损,大约到了六七岁,才意识自己跟其他孩子不一样。

小时候其他小朋友不跟她玩,说她不会讲话,还欺负她。她偶尔能听到别人说“哑巴”两个字,但她不懂“哑巴”是什么意思。

“小时候被人误会,我想解释又不会说,完全不知道怎么和别人表达我的意思,被欺负了想找家里说,也说不出来。那时候我真的太难了。”

儿时的吕丹

七八岁的时候,奶奶很努力地教会她喊爸爸、妈妈、奶奶,其他就不会了。为家里穷,她到8岁才上幼儿园,上了一个月被退回去,说不适合上幼儿园。家里人打听到纳雍县有寄宿的聋哑学校,就送她去了。

坐两个小时的大巴车,8岁的她从阳长镇到了雍县。她太小,幼儿园也基本没上过,生活不太能自理,都是靠学姐帮衬着学习和生活,要等到放寒暑假她才回家。这样的集体生活她从8岁过到了现在。

12岁之前,她的成绩很差,因为不太懂老师讲了什么,总是需要跟同学比划很久才明白,虽然那时候已经学了手语,但是沟通依旧有困难。

她父母在云南打工,13岁那年,爸爸将她接到昆明在一所残疾学校学说话,老师很有耐心,也教得特别好,13岁的吕会说话了。

“所以,我才会走到今天。”

会说话之后,她又回到纳雍的聋哑学校继续生活,学习成绩提升不少。

并没有想过要学服装设计的她,因为高中老师的劝说,考了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学了服装设计。

老师劝了她很多次,理由是这个专业、这个城市,应该好找工作。

吕丹做的面料再造

3.

当孙闻莺2004年从南京艺术学院毕业,确定要来特教院任职的时候,并不太了解特殊教育是指什么。

那年7月入职,9月上课。开学的时候,学校发了一本中国手语。她找了一名学生,每天午饭后跟学生学手语,晚上自己看书学。“我发现不管什么语言,只要用起来就学很快。”

孙闻莺是该校第一个教服装设计的老师。为了方便教学,学校配了一个健全的学生做副班长,他们都会手语,可以帮着翻译。

在教学生张宏燕(左)的孙闻莺(右)

特殊教育师范是培养特殊教育师资的,培养方向有盲、聋、弱智、肢残等,最初招收健全学生,培养出来去教残疾学生,或者去康复中心、心理辅导机构等。2002年,该校与残联合办服装专业,收聋哑生,每年60人左右,后来增加了平面设计。

4.

聋哑人要考上大学非常不容易,全国这类大学不多,考上了就算佼佼者。

阳长镇离南京很远先要乘坐5、6个小时的客车贵阳火车站,然后坐动车,差不多一个白天的时间才到南京。

大一没过多久,她就开始对服装设计感兴趣,这种喜欢的情愫来自于她的第一张设计稿。

“第一次画这个就喜欢,你看我画的肩膀有点宽”。末了,她还追了一个

的表情。

吕丹画的第一张效果图

她逐渐喜欢上手绘设计稿、喜欢上PS画图、喜欢面料再造,等等,最喜欢的是做衣服。大二的时候,她第一次做衬衫,做了两件送给弟弟妹妹,特别开心。

因为初中学过剪纸,老师黄珏便推荐她参加剪纸比赛,由此得以认识南京的剪纸大师张方林,并跟着张老师学剪纸,学了十天后参加南京市残疾人职业技能剪纸比赛获得第一名,第二年又参加了比赛得了第三名。

吕丹的原创剪纸作品

她想到可以将剪纸风格的图案用在服装里,于是设计了一件针织衫,将图案输入学校里配备的电脑横机,做了一件剪纸纹样针织衫。

剪纸纹样针织衫

学习努力,也善于思考,她逐渐成为年级里老师们口中的优秀生。

5.

孙闻莺并没有直接教过吕丹,但跟其他老师一起带他们班出去看过展。

尽量每个学期带学生们出去集体活动一次,比如去商场,去面料市场,去美术馆。

我曾经与南艺美术馆合作的几次展览,都邀请过他们师生来参观。

隋宜达帽饰展的讲座,来了不少聋哑学生,好几位老师带着,始终需要一名老师在一旁不停打手语翻译,绝对是体力活,一场下来我们看着老师都觉得累。那天,宜达深受感动,特意讲得很慢,结束还致谢了到场的特教院师生

插画师春然的画展,也来了差不多一个年级的学生,春然单独为他们做了一次导览。

孙闻莺(左)与其他老师一起带着学生参加春然(右)画展,负责手语翻译

不过,其实老师对于带聋哑学生集体外出是有些矛盾的,曾经有学生自己出去玩在地铁上发癫痫,让学校非常紧张,集体出门的次数也不太多。相对来说,去南艺美术馆的次数会多一些,提前跟馆里打好招呼,能得到一些特别的招待。

春然与聋哑学生们合影

6.

吕丹很喜欢南京,觉得这里环境好,东西好吃。就像其他女孩一样,她喜欢逛街,喜欢买衣服,喜欢吃甜点,喜欢四川火锅,喜欢玩游戏。

她从小就喜欢逛街,她说初中时有点胆小,有时候会遇到态度不好的营业员,读高中她变得乐观,遇到的人就很友好。在南京经常逛街,大家态度都很好。“我和别人沟通稍微有点困难,可能对方有些不耐烦,我会好好委婉地说一遍、两遍、三遍,不会介意她烦我。”

爱逛街的吕丹

如果没有疫情,这个时候她应该在实习,去年已经定好了实习单位,后来取消了。

现在,她在老家等着来学校毕业,然后找工作。

“我想留在南京,做服装设计类的工作”。

这句话对于常人来说很自然,但是对于聋哑人来说,却包含了艰辛。

他们中很少有人会真的将目标定在服装设计师,但吕丹就是这么盘算的,尽管对于即将彻底离开校园进入社会有点紧张。

不想吃土,我想尽快找工作减轻父母的负担”。

7.

孙闻莺说:“每年收的学生中有少数像吕丹这样素质特别好的。”

她带过十几年的聋哑生,但是毕业后能做服装设计的非常少,吕丹是这一届中非常有希望的一个。

“社会对聋哑人的接受程度不高,不过,企业的残疾人招收比率达到了一定数值就会减税,这个政策会起一点作用”。

学校与一些企业有合作,基本每年都会招毕业生去工作,以技术活为主。还有一些企业会针对聋哑人开辟专门的生产线,从事服装类加工工作。

“但他们有的也会希望拥有更'体面’的工作,比如朝九晚五坐办公室那种。”

吕丹今年的效果图

8.

96年的吕丹是家里小辈中的老大,下面有一个98年的弟弟,00年和04年的两个妹妹。弟弟跟她一样是聋人,在广东打工,两个妹妹是健全孩子,现在在六盘水读高中,家里经济负担很重

她几乎不向家里要钱。虽然她跟常人交流有一点障碍,但因为能听到一些,加上根据嘴型能基本猜出意思,所以总能找到短期工作,只要吃苦耐劳

吕丹做的衣服

大一大二时家里给学费,自己赚生活费,到了大三大四,学费、生活费都自己赚。也因为假期要打工,大学四年只有大三暑假回过老家,其他暑假都在南京打工。最累的是大二暑假工厂做流水线工人,工作很单调,不停拆线、补线,一天工作近十个小时,虽然累,但包吃包住,一个月能赚四千块。

开学了她也做兼职,必胜客内场干过,炒饭、炒面、炸小食,每周抽三天去干活。少的时候一个月赚八九百,多的时候一个月能赚一千多、近两千,反正够生活了。

她并没有抱怨这样的忙碌,反而,因为打工要去体检,认识了隔壁班的同学苏高惠子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知心好友,这让她特别开心。“我的同学、朋友都是聋哑人,虽然跟常人交流困难,但是心地很好很善良”。

拿着奖杯的吕丹

9.

在跟聋哑学生的相处过程,孙闻莺发现,他们大部分人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幸福感很强,多数人早就习惯了自己的状态,不会有太多不满或者埋怨,很少遇到心态不好的学生。

他们不少都有弟弟妹妹,独生子女特别少。因为有财政补贴,有些学生不需要交学费,或者交得很少。

学校里大部分老师都是健全人,有一位辅导员是聋人。“她很优秀,有一个好妈妈,从小陪她康复语言,从小上的普校。”

聋哑人如果要毕业后当特殊教育类老师非常难,因为没办法拿到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最近两三年,残联开始针对聋生做普通话培训考试”,或许这项举措能帮助更多聋人走上特殊的教师岗位”。

吕丹的手工作品

10.

采访过程中,会聊到一些我认为敏感的话题,在我想着是不是要安抚一下或者表示歉意,没想到她主动发消息来安抚我:“放心吧!我真的不会介意”。

当回忆起小时候被欺负,被嘲笑是个哑巴,她说:“我不恨别人,有什么好恨”。

“我曾经讨厌自己,也埋怨过”。

这种悲观情绪的转变发生在高中,杨槐老师给学生们放了很多视频,关于海伦、李帅、霍金等等,这些人的经历鼓舞她不要陷入怨天尤人的情绪,要努力抓住自己的生活。

她给我发来一段抖音小视频,视频里有个没有手臂的姑娘。她笑的很幸福。我身体很好,虽然耳朵不好,但是我很健康。我凭什么埋怨。

乐观的吕丹

11.

孙闻莺回忆起多年前当班主任的时候,有一年教师节,接到一个学生的电话,因为他们经常不小心拨通,所以她挂掉了正要回一个短信问问,还没来得及发送,电话又打了过来,接起来后是一片嘈杂,不一会儿,就听到一个并不流畅的、不清楚的声音说:“孙老师,我们给你唱一首歌”。

全班聋哑人对着电话唱《梦想的翅膀》

“我顿时泪流满满。他们唱得不清楚,但是他们一直唱,我就一直哭。唱完了,我想说声谢谢,可他们听不到。这件事情今生难忘。”

与学生在一起的孙闻莺

中国有很多残疾人,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太见得到他们,他们并没有充分融入普通生活。特殊教育类学校或者聋人、盲人学校,以及一些机构会帮助这些残疾人更可能的接触到普通生活,教育这些孩子的老师比我们想象的更难,心态也更复杂。

吕丹能不能找到工作留在南京,现在还不得而知,但我非常希望她能够在不被“另眼相待”的情况下获得一张服装行业的“入场卷”。

更多用心推送

请进入文刀米公号查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特殊教育学校的隔离管理值得商榷
重庆师范大学之“国培十日”
无声世界的高考
聋人如何在无声世界里跃迁
丰县这个特殊群体不简单:无声的世界里,一样也能创造出奇迹……
感动:聋哑人开店,身残志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