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嵊州市六朝墓砖铭所见士族任官及联姻检讨

迄今为止,在嵊州市出土的六朝墓砖铭中发现了40多种职官名称,这对考察六朝官制和士族政治的特点具有重要作用。以下简要述考之[1] 

太常

元嘉廿七年求太常作。太常,三国魏、蜀、吴均置,为九卿之首,官三品,掌邦国礼乐、郊庙祭祀,兼选试博士。两晋、南朝宋齐同。梁改称太常卿。

门下

乙卯大同元年作、求门下明堂。晋代始称侍中寺为门下省,乃皇帝之侍从、顾问机构,以侍中、给事黄门侍郎俱管门下众事。南北朝时皆沿置,权力渐重,为中央政治枢纽的核心,有“政出门下”之说。南朝齐时称侍中为“门下”,黄门侍郎作为门下省副长官,被称为“小门下”。

中军

求中军明堂。中军,兵制名。魏、晋、南朝时中央直辖之军队,一般屯驻于京师,以对称屯驻于地方之外军。中军除宿卫京师、宫殿外,兼任征伐四方。其统帅主要有中护军、中领军;曹操时曾设中军校尉,后更置中军大将军、中军将军。如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渠》:“司马懿帅中军讨太尉王凌于寿春。”中军也可作中军将军的省称。如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中军临川殿下,明德茂亲,总兹戎重。”

中兵

求中兵冢。三国魏置五兵尚书,其下领有五曹,中兵乃其一曹,掌畿内及宫廷宿卫兵。西晋太康中分左右中兵。南朝宋复合为中兵。

正员

求正员明堂。古代编制名额内之官员称为正员。

咨议

求咨议明堂。咨议乃旧时备顾问的幕僚。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桓南郡既破殷荆州,收殷将佐十许人,咨议罗企生亦在焉。”

女官

中大同元年作、太岁丙寅九月六日、女官道士求□□。女官指高级宫女,有一定品秩,并且领有俸禄。工作范围包括管理较低级的宫女,训练新入宫的宫女,照顾公主、王子等。

上述诸官,太常、门下、中军、中兵、正员、咨议、女官,至少从元嘉廿七年(450年)至大同元年(535年),常有剡县求氏族人任职。

侍中

严侍中冢。侍中乃门下省长官。南朝宋、齐、梁、陈各朝均置侍中四人,总掌国家核心机密,拥有参断裁决之权。侍中之下,设置给事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各四人,给事中和谏议大夫数人至十数人不等。

侍郎

大同九年作、严侍郎明堂。马侍郎冢。汉、魏、六朝时尚书之属官有侍郎,分掌诸曹之事。也可作“给事黄门侍郎”的简称。

殿中

元徽三年、严殿中堂。泰始……乘殿中。殿中乃尚书省诸曹之一,三国魏始置。晋因之。南朝属尚书左仆射。掌驾行百官留守名帐、宫殿禁卫、供御衣食等事。皆置郎中或侍郎以为主官。

直前

严直前明堂。马直前冢。直前乃太子府内官名。《陈书·胡颖传》:“(胡颖)梁世仕至武陵国侍郎,东宫直前。”

典学

太岁辛酉年作、严典学明堂。南朝齐建元四年置国学,国子祭酒属下有典学两名,掌抄录课业等事。准太常主薄。梁有国子典学,为三品蕴位。

上述诸官,侍中、侍郎、殿中、直前、典学,至少从元徽三年(476年)至大同九年(543年),常有剡县严氏族人任职。

中书

大同四年沈怀安明堂、沈中书明堂。三国魏始置中书省,掌机要、发布政令,长官为监、令,下有侍郎、通事郎、黄门郎、通事舍人等官。东晋、南朝地位尤重。梁、陈时中书省掌国家政事,其监、令清华贵重,大臣多领之。

主衣

沈主衣明堂。中大通三年作、马主衣明堂。南朝时禁中有主衣库,其主管者称主衣,执掌帝王服玩之事。

侍读

大同四年作、沈侍读明堂。侍读为诸侯王府属官。南朝宋宗室诸王府置之,侍从左右,以备顾问。齐诸王府亦置侍读。

上述诸官,中书、主衣、侍读,至少从中大通三年(531年)至大同四年(538年),常有剡县沈氏族人任职。

左军

梁天监十六年、黄左军明堂。三国有前、后、左、右将军,合称四军将军,位四品,皆掌兵及四夷。晋武帝初置前军、左军、右军将军,泰始八年又置后军将军,典宿卫禁兵。南朝宋、齐、梁、陈并有之,陈时位五品。

功曹

黄功曹。宋元嘉廿八年八月十日作刘功曹张夫人墎焉。丁功曹明堂。功曹乃功曹史的简称。魏晋时置于郡,为郡守自辟主要僚佐之一,多取著姓士族充任,掌选署功劳,后更掌品藻人物、选黜郡吏。位居郡吏之首。县亦置,职掌同郡。南朝梁、陈嗣王、藩王及庶姓持节等府均置,但品秩不同。

内直

光大二年作、黄内直明堂。向内直明堂。张内直明堂。内直乃东宫官属。南朝齐东宫有内直兵局,置内直兵史二人,五品勋位,掌太子符玺及衣服等勤杂诸事。梁有内直、主玺、主衣、扶侍等局,各置有司以承其事。陈因之。

郎中

大定四年作、黄郎中冢。乘郎中坟。三国魏分尚书为二十三曹,后增为二十五曹,每曹置郎一人,六品,主管曹司事物,为尚书、丞以下之高级部员。两晋、南北朝或称侍郎,或称郎中,或则两置,或为互名,员额亦不等。魏晋时郎中为清流美选,东晋以后官资稍减,甲族多不愿为。晋、南朝宋皆六品。梁吏部郎中秩十一班,余曹侍郎六班、郎中五班。陈为四品。晋、宋、齐郎中多不奏事。梁天监元年,始复汉魏郎官奏事之制。

学官

黄学官冢。学官,两晋、南朝王国皆置,掌教授内人事。宋元嘉二十七年将其列为最低士族起家官。

舍人

黄舍人妇冢。张舍人明堂。洪舍人明堂。舍人含义有三:①两晋、南北朝公府之属官。三国魏司马昭为相国,府置舍人十九人。晋初凡位从公加兵者,置舍人四人。东晋以来,诸公置舍人二人。职主阁内事。②即中书舍人,又称通事舍人。中书省官属。③两晋、南北朝太子属官。有太子舍人、中舍人。舍人职如散骑、中书侍郎,中舍人职如黄门侍郎。

上述诸官,左军、功曹、内直、郎中、学官、舍人,至少从天监十六年(517)至光大二年(568年),常有剡县黄氏族人任职。

参军

永元三年辛巳、陈参军明堂。谢参军王夫人明堂。参军,即参军事。西晋官名,公府及亲王、节镇等幕府僚属皆有参军,员额不等。西晋末,司马睿为镇东大将军及丞相,参军始分曹治事,其府置三十一曹参军。南朝宋、齐时,公府设十八曹参军。

洗马

祯明二年、陈洗马明堂。洗马,本作“先马”。汉沿秦置,为东宫官属,职如谒者,太子出则为前导。晋时改掌宫廷图书。

著作

天监十四年、陈著作明堂。太岁乙卯永元元年八月作、马著作堂。三国魏明帝太和中置著作郎一人,隶中书省,六品,掌修国史及起居注。或以他官兼任。晋惠帝时改隶秘书省,称秘书著作。后别置著作省而仍隶秘书,设著作郎一人,称为大著作。常由中书监、散骑常侍、给事中等官兼领。南朝尤为美职,皆为甲族起家之选,待次入补。而贵族子弟为之者多无才实。

司马

陈司马明堂。魏晋南北朝时为东宫、王府、公府及军府之僚属,主府内兵将事,位仅次于长史,名额不等,官品亦依府主之地位,由五品递减至八品。南北朝时士族子弟多为此官。

上述诸官,参军、洗马、著作、司马,至少从永元三年(501)至祯明二年(588年),常有剡县陈氏族人任职。

前述侍郎、直前、主衣、著作等职,至少从永元元年(499)至中大通三年(531年),常有剡县马氏族人任职。

太傅

梁天监六年太岁丁亥八月戊子朔、吕太夫之圹。按:太夫,为太傅谐音。工匠出此错不足为奇。此官三国魏置,多以德高望重者充任,不与朝政。蜀、吴偶置。两晋南朝沿置,其任为论道经邦,无人则缺。

常侍

   常侍冢。晋王国置左、右常侍各一人,小国仅置一人,掌赞相献替。

中正

   齐永明二年、太岁甲子年、康中正冢。按:三国魏立中正以藻别人物,晋南北朝仍之。《晋书·刘毅传》:“愚臣以为宜罢中正,除九品,弃魏氏之弊法,立一代之美制。”

将军

梁天监十六年太岁丁酉、竹里吴将军冢。见“左军”释义。

后军

   袁后军冢。见“左军”释义

建中校尉

太平二年岁在丁丑七月六日建中校尉会稽剡番亿作此基图冢师未珖所处。军职名,汉代校尉地位略次于将军,并各随其职务冠以各种名号。掌管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长官,亦有称校尉者。三国时期,有军功者越来越多,大量被封为将军,校尉成了低级军官的职位。魏晋南朝时校尉属领军将军。例见《三国志》卷三〇《倭传》:“正始元年,太守弓尊遣建中校尉梯儁等奉诏书印绶诣倭国,拜假倭王,并赍诏赐金、帛、锦罽、刀、镜、采物,倭王因使上表答谢诏恩。”

主事

梁大同十年、张主事明堂。南朝宋中书通事舍人属下设主事,为文吏。

博士

天监三年八月二日起作、王博士冢。博士掌官学之经传教授与课试,以其归属,可分为国子、太学、四门、小学、中书学、皇宗学、露门学、州郡乡党学等博士;以其教掌,可分五经及各传之博士。魏晋以后,多使微人授经,号为博士,不复尊以为官,遂成为老师的称谓。

材官

斯材官明堂。三国魏置材官校尉,主全国材木事,属右校令。六品。东晋改称为材官将军,主工匠土木之事,为五品。南朝宋、齐材官将军隶尚书起部及领军,下有司马一人。梁材官将军隶少府卿。

典卫

朱典卫明堂。晋诸王国置,定员一人,职如汉王国卫士长,掌守卫居宅事。南朝因之。宋元嘉二十七年将其列为最低士族起家官。

典客

梁大同六年作、丁典客明堂。晋代改客馆令为典客令,官七品,掌四方宾客。南朝宋、齐以客馆令为正式名,但仍私称为典客。梁以典客馆令为正式名,官三品勋位,亦可省称为客馆令,陈与梁同。

监食

大同七年作、冯监食明堂。监食监督事物的烹调。汉贾谊《新书·春秋》:“谴而行其诛,则疱宰、监食者法皆当死,心又弗忍也。”

通事

庄通事明堂。三国魏于中书监、令之外,又置通事郎,掌呈奏,黄门侍郎签署文件后由通事郎署名,为帝省读、书可。魏明帝时改为中书侍郎,五品。高贵乡公时改为通事都尉、通事侍郎。吴称中书郎。西晋初仍为中书侍郎。东晋初改为通事郎,寻复旧。

城局

公孙城局明堂。东晋公府及节镇等幕府僚属有城局参军。南朝宋公府置城局贼曹参军一人,位七品。齐公督府复置城局参军。

省事令史

省事令史。三国魏、蜀司隶校尉佐僚中有省事,掌收发、省查文书。魏、晋诸公及开府位从公者皆置记室省事令史一人。西晋时贾充为尚书令,以目疾表请置省事吏四人,品职与诸曹令史同,尚书置省事盖始于此。晋以后尚书左右仆射给省事吏三人。东晋时郡置省事,为门下吏,位在书佐之上。南朝沿置。

太守

八月十日金衢太守造。郡之行政首脑,又名郡守。三国魏承汉制,每郡置太守一人,掌治其郡民,五品;若领兵,则加将军名号。晋、南朝宋太守皆五品,官属略如公府。齐、梁、陈沿置。陈会稽、吴郡、吴兴太守并五品,不满万户太守七品。

县令

元嘉廿四年八月十日武兴县令刘宝圹。太建九年作、县令文羽监。魏、晋、南北朝承秦汉之制,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其长官千户以上大县者称令,不足千户之县为长。然南朝边境、少数民族之县数百户乃至数十户亦有置令者。秩位自六品至九品不等。总理一县政务,既可断狱,又能掌兵。其任职者身份不一,大多由州、郡僚佐迁升就任。

上述金衢太守、武兴县令墓砖出现在古剡县境内,反应出六朝时期异地任职官员有归葬习俗。此外,出土砖铭中还有以任官地名称名的官员,他们也遵从归葬习俗,如:严新丰冢、梁天监三年甲申张新丰冢、俞浦阳明堂、祯明二年陈清河明堂、天监十二年毕清河冢、向广阳冢、严南阳明堂、丁南阳明堂、丁遂昌明堂、胡东阳明堂等。

通检古剡六朝砖铭所见职官及其对应任职人物,可知其中较有影响力的士族有求氏、严氏、沈氏、黄氏、陈氏、马氏、丁氏等族,他们所就任官职以清流文职为主,任武职者虽少但多为权重之职。其他官员的族姓如吕氏、康氏、吴氏、袁氏、番氏、张氏、王氏、斯氏、朱氏、夏氏、冯氏、庄氏、公孙氏、刘氏等等,他们的家族背景有待更多考古资料的证实。

以下检讨士族之间的联姻现象:

嵊州市浦口街道四村M114、M115两座晋墓,平面均呈凸字形,两墓相近,墓砖相同,是同时建筑的番氏家族墓。砖铭有“太康十年太岁在癸酉七月十三日鲍氏造”、“晋太康十一年太岁庚戌八月十日就做此壁其主姓番”两种。由合葬墓砖铭推测,番氏和鲍氏可能联姻。

嵊州市甘霖镇祠堂山M146出土墓砖有“永嘉四年八月十日立圹主姓黄”、“富贵未央主姓张”铭文,该墓近旁有合葬墓迹象[2]。此墓砖铭表明黄氏与张氏可能联姻。

剡湖街道尹家山M113为三室并列合葬墓,墓砖有“元嘉六年作”、 “俞中□方□”、 “任夫人”等铭文,表明俞氏与任氏联姻。

又,嵊州市出土南朝“谢参军王夫人明堂”铭文砖,表明谢氏与王氏联姻。王氏与谢氏乃六朝江东高门士族,其政治联姻渊源有自。

又,甘霖镇西山楼村M135出土的“宋元嘉廿八年八月十日作刘功曹张夫人墎焉”铭文砖,表明刘氏与张氏联姻。

综上所述,剡地士族通过长期任职政府机构和互相联姻以谋求家族利益并维护利益链条,考古学所揭示的这些现象是对六朝士族政治特点的证实与注解。

文中职官铭文举例均采自《古剡汉六朝画像砖》,是书由张恒、陈锡淋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6月第1版。该书为16开本精装本,文字29.2万,拓本500余幅。


[1] 职官释义采自《中国历史大辞典·魏晋南北朝史卷》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汉籍电子文献资料库”网站。

[2]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嵊州市文物管理处:《嵊州市祠堂山汉六朝墓葬发掘简报》,《东方博物》第47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常识]南北朝官制的构成及特点(精品贴)
志第七十 礼二十 宾礼二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礼仪典  第二百六十六卷
通典卷第一百二十四 禮八十四 開元禮纂類十九 嘉禮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档案职官研究(上)
通典卷第二十一 職官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