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德保|黄诗怡:云山脚下诗花艳(散文)

作者简介:黄诗怡,壮族,80后,广西德保人,笔名梦欣琳莹,零基础新诗爱好者。工作之余爱好阅读、摄影。作品散见《学习强国》《云山鉴水》《矮马云》公众号等。

云山脚下诗花艳

■黄诗怡 

在我37岁的时候,经常梦到有山有水的地方,直到有一次有幸参与县里某个大型会议的会务,走进云山脚下的县委大院。会议结束,紧绷两天的弦终于可以松口气了,与会务组共同收拾完会务,放慢脚步下楼,慢慢品味院里独有的大三角梅开得正艳,忽然发现对面的“秀阳书院”——这不正是自己在梦中经常出现的地方吗?虽然“秀阳书院”从未出现在我的梦里,但它已然是我心目当中最喜爱的德保历史文物之一。
镇安府秀阳书院位于德保县城关镇莲城街26号(县府院内),1989年10月进行文物调查登记。清雍正初,孔子68代孙传堂到镇安为改土归流后的首任知府,他发扬乃祖家法,大抓办学,还申报并获广西巡抚金拱批准,在黄泥坡建厂开挖、煎炼硫磺矿。孔知府一手抓文化教育事业,一手抓经济基础建设,堪为后任范式。清乾隆八年(1743年)时任镇安府(府治在今德保县)知府陈谟购地创兴书院,乾隆十年(1745年)知府张光宗建。在咸丰年间(1850年-1861年)曾毁于大火,至光绪十六年(1890年)知府羊復礼再度改建。书院前后历经五位知府,跨越150余年。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处先后于1990年、1995年两次拨专款对遗存的“秀阳书院”进行全面维修。经过修缮,基本恢复原状。修复后的“秀阳书院”为青砖墙体,叠梁式木梁架,硬山顶,面阔三开间,座西向东,建筑面积141.59平方米。“秀阳书院”在乾隆、嘉庆、道光等年间是镇安府设立的读书、讲学场所,也是进行学术理论、人文聚会的地方。
历代镇安知府张光宗、许朝、傅埾、商盘、赵翼、汤藩、汪为霖、言朝标等均曾在秀阳书院执过教,这些知府多是著名诗人、史学家,因而秀阳书院声名远播,远在北京的光绪皇帝听说此事,大为赞赏,欣然御书“教衍云岩”匾额赐予秀阳书院。冯子材题书院大门联“不看破义利关何须讲学,要认识忠孝字才是读书”。清乾隆间傅坚、商盘、赵翼、汪为霖等相继出知镇安府,李宪乔、刘大观分任镇安府归顺州(今靖西县)知州、天保(今德保)县令后,这些名家大儒,均颇能尊重民族风习,积极推动文教建设。有的还捐俸办学,亲自授课。如商盘“甫下车,即进诸生课于庭口,讲不指画无倦容。镇俗言语侏离,习试帖者均不谐平仄,盘训以开口合口、唇轻唇重辨音直法。生儒环侍而听者,称为商夫子云”。(羊复礼修《镇安府志》)而仍在土司治下的田州,“土民虽读书,不准应试,恐其出仕而脱籍也。田州与镇安之奉议州(今田阳)一江相对,每奉议州试日,田民闻炮声但遥望太息而已”。(赵翼《檐曝杂记》)镇安府土民得到学习、提高和应试、发展的机会,这引起了仍受土司诸多管制的田州读书土民的羡慕。也正因为有学习汉文化的较好条件和传统,镇安府一带出了一些壮族诗人,如归顺州“二童”(童毓灵、童葆元兄弟)、袁思明、唐昌龄,天保县刘凤逸、刘光大、禽之翰、陈梅坡、黎士瑜、江绍华、罗球等。

这些名宦诗人,在尽心公务之余,还以极高的兴趣和热情投入诗歌创作。有记载德保风光胜迹的,如许朝《云山叠翠》《独秀擎天》《马鞍效灵》《扶苏旭日》《盘石坐镇》《响泉流韵》《文笔干宵》《鉴水潆洄》,赵翼《鉴隘塘瀑布》,李宪乔《度莲花岐》等;有记载奇特怪异野生动植物的,如商盘《承乏边疆,讼简民安,得诗五卷》,汪为霖《镇郡旧有演习梨园者本为歌舞太平兼可使边野土愚知廉耻忠孝之意……》,刘大观《率郡人芳山种花》等。
而到了现代,德保人传承历史文脉,先后创有云山诗社等多个文学社团。在德保地方文化、民族文学的建设上,云山诗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自1984年6月建社以来,社员们以饱满的创作热情,讴歌改革开放,反映现实生活,记录时代风云。在“德保本土作家群”里,诗友们认真抒写抒发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经常在《百色文艺》《右江日报》、学习强国等媒体发表作品,并屡获区内外诗词创作竞赛大奖。云山诗社社刊《云山诗刊》,德保县文联刊物《云山鉴水》杂志,德保县融媒体中心《云山鉴水》专栏也给诗友诗词作品和赏析品论搭建了发表平台。德保270多位历代诗词作者优秀作品不仅辑成《云山放歌》,成为新鲜出炉的德保“诗名片”。还有81人的作品入选《广西诗词集成》。农民诗人、德保县贝侬诗社社长黄新闻还结集出版了诗集《扶苏山韵》。
站在秀阳书院门前大榕树下,我得好好感受、尽情呼吸德保历史文脉和诗词文化。不管风平浪静,还是风起云涌,数百年来已经有无数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诸多的诗词名篇。而今年“2·4疫情”暴发后,诗友们也没闲着,他们一边逆行抗疫,一边频频出佳作相互鼓励,共渡时艰。陆杉、罗桂莉、黄爱珏等诗友的抗疫诗歌登上了《广西民族报》;黄新闻等诗友的诗作则亮相《百色文艺》抗疫专刊;黄新闻、梁仕双、黄专华的诗词作品在庆祝百色撤地设市征文比赛中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
走进秀阳书院,映入我眼帘的是尘封已久的一砖一瓦一石柱,布满蜘蛛网及灰尘,地上散落着画报,丝毫影响不了我触摸、探访寻德保诗路的心境。移步门前的石狮旁,抬头往上望,隐约就能看到独秀峰山上的摩崖石刻,山崖上题有“名高北斗星辰上,诗在千山烟雨中”,这不是德保诗意生活与诗歌创作的真实写照吗?
【赏读】一个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是相辅相承的。当政治清明、社会发展向好的时候,文化也相应地获得繁荣;与此同时,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也推动了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古镇安府如是,如今的德保也是如此。正是因为有传承千年的文脉如秀阳书院和云山诗社等代表着文化的象征群体一直活跃在社会进步的前沿,古镇安今德保的发展才得以有良好的文字记载和连续的史据传承。读黄诗怡老师的《云山脚下诗花艳》,我们可以从文中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对家乡以及家乡文化、文学的由内而外的尊重与传承,是对家乡今德保古镇安不可多得的文字记载和文化展示。虽然在史料的收集和历代诗人或者说文化人的作品展示和选例方面还存在着不丰富等欠缺,但如果考虑到作者写作的初衷可能是想要发表到报纸上等原因,或许是限于篇幅?总之,除了例子少一些,文章整体上还是比较完整的。当然了,写此类文章我们可以更进一步,可以学学台湾作家李敖写作治学的风范,以更为翔实的史料来提升我们作品的深度与厚度,造福更多求知者。一孔之见,仅供参考。(李承骏)

因人手有限,为减轻工作负担,如非特邀稿件,本公众号日常用稿以投到2541118968@qq.com邮箱的稿件为准。不会使用邮箱投稿的作者请谅解。谢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德保县头条
广西解放后被撤并的县三二——天保县,广西曾经唯一以人为名的县·百色德保
广西一县城为何以姓氏(岑天保)来命名
《 诗 友 雅 聚 》
广西土司世系
诗社月会圆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