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淞风物】龚家宅路一八七号史事

     虬江路地区叙略

虬江路,位于上海市区中部偏北,跨虹口、闸北两区。路宽10.0~31.5米,车行道宽7.0~10.5米。辟筑于1914-1922年,走向东起九龙路,西至共和新路。后因开辟四川北路公园,虬江路东端缩减至邢家桥南路。其路名取自虬江地名。
虬江,原为吴淞江故道。该故道自南宋中期开始明显淤塞,至明代时,淤塞问题积重难返,水利大臣夏元吉驻江南治理吴淞江,并听取叶宗行的建议,拓宽挖深上海浦,使它成为黄浦江新的下游河道,并替代吴淞江,成为流经上海的最大的河道,此举史称“黄浦夺淞”。而对于吴淞江,则放弃原来的下游水道,并在今北新泾附近另外开凿新河道,注入新的黄浦江,吴淞江从此成为黄浦江的支流。新水系被重新确定后,被废弃的吴淞江古道被称作“旧吴凇江”,放任其自由变化,民间简称“旧江”,后又讹“旧江”为“虬江”。放任下的虬江到1914年时,河道淤塞,严重影响环境,当局最终决定填河筑路。将潭子湾至俞泾浦之间陆续填没,从而筑成虬江路。
虬江与之后的虬江路长期以来被视作上海众多地理分界线之一。早在清朝雍正年间,上海县与宝山县县境便以虬江作为分界线,江南为上海县,江北为宝山县。1899年,公共租界向北扩张至武进路、虬江路一带,使虬江路成为公共租界与华界的一部分分界线。由于两边行政部门对分界线管理混乱,加上与沪宁铁路和淞沪铁路相邻的地理位置,使虬江路出现诸多治安问题的同时,也逐步使其成为上海的洋货、旧货市场以及黑市交易市场,为后来虬江路旧货市场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如今,虬江路旧货市场也告别了我们,虬江路市场沿街商铺车水马龙的景象皆不复存在,今后的虬江路会何去何从,尚不得而知。

     龚家宅路叙略

龚家宅路,位于上海市区中北部,跨虹口闸北两区,现东起虬江支路,西抵东华路,路宽6.6米,辟筑于1914年,以当地村落龚家宅为路名。
有证据显示,曾经的龚家宅路比现在更长,且道路走向奇特,呈“L”形,原有的道路走向自东华路向东,与虬江支路相接后,又转向东南继续延伸,该路段与赫司克尔路(今中州路)平行,至汉璧礼男校一带为止。该路段在淞沪会战期间受到严重破坏,到1940年,日本人占据了汉璧礼男校,转而成立第二中部日本寻常小学校,并征用周围大片土地,建成5层楼的新校舍和大礼堂。建校征用的土地覆盖了龚家宅路东段大部,导致自虬江支路金顺里、龚家宅路承德里以南的所有剩余住宅和其他建筑,包括路面,被全部铲除。如今,很少有人注意到,自虬江支路向西南方进入龚家宅路的路口旁边,还有一条朝东南方向的,仅有几米长的小弄堂,那便是龚家宅路东段曾经存在的最后证据。
龚家宅路的历史记载绝少,几乎散失殆尽,不过在笔者和其他同仁的努力下,目下对龚家宅路各处的历史脉络,也正在逐步理清。

   虬江路龚家宅路地区近影

     龚家宅路一八七号

龚家宅路187号,位于龚家宅路西段虹口一侧,系两层独栋石库门建筑。该石库门采取折衷式样,正门为西式石库门门头,带有花环等西洋花卉装饰,厢房正立面顶端则刻有中国传统的同心方胜纹样,使立面总体呈现中西合璧的风格。建筑布局呈一正两厢,内部装饰无多,但层高颇高,约有三米左右,故正厅显得异常广阔,适宜聚会。厅堂后有木楼梯通向二楼,楼梯无任何装饰,尽显朴素感。房屋内不少房间长期出租,自民国时期以来,历数租客胜多,也有机构团体租用办公。总体上说,这是一处较为普通的民宅。

   龚家宅路一八七号正立面

   龚家宅路一八七号正门

   天井内部

   一楼正堂

屋主身份的确认

笔者最早在2018年得知了此处,并试图梳理出有关此处的历史脉络,然而,作为普通民宅,它在历史典籍上留有的记载几乎为零,后来也曾试图询问屋内的住户,然而由于该住宅内的住户多为外来者,对该民宅的沿革皆不知情,对该住宅历史脉络的梳理工作也只得暂时作罢。
时间到了2021年,龚家宅路沿线一带开启了旧区改造的进程。这一时期,有笔者同仁李维嘉先生结识了这个石库门里年纪最大的住户唐伯伯,并从他那里打听到许多故事。原来,该石库门的末任房主姓葛,是一名医生,房子是葛医生的老丈人传给他的,而唐伯伯本人则是到文革时期才搬入居住的。只可惜,结识唐伯伯时,葛医生已经迁离此处,未能见面。

红色传说

据唐伯伯回忆,葛先生的老丈人曾对他提及过,中共早期领导人陈独秀与李大钊都曾在今罗浮路龚家宅路一带暂居,并指认称,李大钊就曾居住在这个石库门的二楼正堂处。该传闻在当地流传甚广,有不少老住户或多或少的听说过此事。

   李大钊

   唐伯伯指认的疑似李大钊暂居处

不过,关于这则传闻,笔者无法确认其真实性,目前笔者也暂未查询到有李大钊入住龚家宅路的确切记载,所以目前也只能将此事视作一则有趣的都市传说。

聚胜和体育会总会与郑子良

虽然关于李大钊入住该民宅的传闻还无法得到证实,但在这些流水的租户中,有一个有名有姓的团体的入驻,是真实存在的,这个团体便是聚胜和体育会。
聚胜和体育会,于1932年11月27日成立。体育会成立当天,于江西北路设立总会,并举行成立典礼,有会员三百余人以及上海市洪顺互助会、公和乐体育会等十余个团体代表参加典礼。体育会表面上主营国术(武术),并备有舞狮队,实则为粤帮洪门团体,与侠谊社、新胜和体育会及至光社互为表里。创办人为郑子良。
郑子良,1895年生人,广东潮州海花乡人,曾化名吴凯、吴化南,其早年随其堂叔赴上海谋生。在上海四马路棋盘街一家烟土行里干杂工,并充当打手,后因屡屡闯祸惹事被逐出店门,只得在南阳桥杀牛公司一带流浪,后投帖拜青帮大字辈陈世昌为师,自此开始广收徒弟,建立帮派。1925年郑子良加入洪帮,后陆续组织建立洪帮团体三侠会、至光社、侠谊社等,聚胜和体育会也包括其中。郑子良起家后,有一个唱苏滩名旦的朱某介绍她的表姐张氏和他结婚,并在法租界辣斐德路茄勒路光裕里4号租住。后来又租下隔壁2号,拆墙翻修,并为一幢。再后来郑子良结识一个姓沈的护士,纳为小妾,藏娇于望志路南永吉里52号。此刻的郑子良,除了外室不算外,正式的妻妾已有三房。郑子良在上海商界又有一大串董、理事头衔,已然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潮州大亨”。

   侠谊社徽章

体育会成立后发展迅速,并陆续在虹口、南市、杨浦等地设置分会。到了1936年,因会员众多,而原有的江西北路总会会址空间狭小,不敷办公,体育会最终于3月31人宣布,将总会会址迁至龚家宅路187号办公。前文已经提及,龚家宅路187号虽然外观朴素,但内部空间巨大,尤其一楼正堂十分宽敞,适宜租用办公集会所用。此外,龚家宅路靠近广东街,系广东旅沪同乡的聚集地,可谓占尽地利人和,故体育会顺理成章的选址在此办公。
之后淞沪会战爆发,上海沦陷,体育会停办,郑子良远走武汉,与戴笠接触,并加入军统,历任忠勇救国军参议、淞沪指挥工作团团长、淞沪少将策反专员等职,并成立“忠义救国军杭嘉湖指挥部”,任总指挥,率军在太湖地区与日军周旋作战,略有战功。然而该指挥部的成立触动了忠义救国军司令丁云山等人的利益,这影响了郑子良从事军政的道路。而聚胜和体育会则于1940年由国术大家纪晋山接手主持会务,并更名为聚胜和国术研究社,于当年8月9日召开成立大会,纪晋山任社长。

   纪晋山先生像(图片来自中国武术名人馆)

纪晋山,1907年生人,浙江嘉兴人,由父亲纪侯宜传其武术,后随父迁移上海定居,为一代武术大师。十二岁跟随著名武术家薛子洞老师学习武艺,继后又拜八卦掌名师董海川传人崔震东老师学习八形八式。二十三岁在沪创办“国术精神研究社”,并同徐家和创办“强华国术社”任顾问之职;1934年组织“民强国术社”,从而培养和哺育了一大批优秀的武术人才。1997年逝世,享年90岁。
回到郑子良这边,抗战胜利后,他历任国民党上海市党部自治委员、国大候补代表、农林部工运委员等职,军政上则交出部队,退居上海。郑子良回沪后本想继续经营侠谊社等洪帮团体,但抗战胜利后的上海恰逢“大劫收”,各地接收要员自行组织社团,严重挤压了郑子良所在社团的生存空间,活动极难进展。聚胜和体育会的对外活动也变得越来越少了。
再后进入解放战争末期,解放军南下,势如破竹,已近长江,郑子良明白国民党已临末日,感到自己的前途黯淡,乃离家避居大木桥路一幢平房里,每日在门前锄地种菜,以年事己老、两腿浮肿为辞,打算隐居以了终生。到上海解放前夕,郑子良回忆自己的所作所为,罪孽深重,心中深感恐慌,开始想着为人民干些有益的事情,以减轻自己的罪愆。于是他带病奔赴公和祥码头,大连码头等处,参加那里的码头工人保卫码头的运动,虽然也算做了一点好事,但显然功不抵过。1950年4月,上海开始逮捕恶霸反革命分子,郑子良在光裕里的家中被捕,以码头恶霸、反革命案处死刑,镇压伏法,结束了他的一生。聚胜和体育会作为洪帮团体,也被一并取缔,龚家宅路187号内的此番传奇也就此休止。

   晒台

   正门背面

笔者于2018年起探查此地数次,并做此记录。郑子良生平资料取自凌雷所作《卢湾史话》第二辑,同时感谢李维嘉同仁的不懈努力,以及居民唐伯伯乐意分享诸多故事,另有Lawrence同仁提供航摄照片,在此表示由衷感谢。

   龚家宅路187号航摄(Lawrence提供)

 以下为趣味“机关纸”版面。由于公众号文章的图片在上传过程中多有质量损失,易造成图片模糊,如诸君欲获取该期“机关纸”高清原件,可移步至本社同名微博@吴淞社 下载观赏,分文不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5)罗浮路上历史建筑
郑曼青视频:郑子太极拳37式
纪实《往事 华子良越狱和郑发寻亲》
浦东老地名—张楼村的码头浜
那个叫经五路七号的地方-郑州日报数字报
上海滩潮州大亨郑子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