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康随笔(散文)

大康随笔

作者:沙彤

  2005年,我写过一篇关于介绍嶰嵯沟战事的文章,自费摄制了一部《雄魂》电视专题片,在电视台播放后,获得河北省党史系统党史教育片三等奖。2009年,在沙河市政协文史资料室工作的贾永昌同志将我写的文章收录进由他主编的《烽火年华》,后被沙河市党史研究史收录进《党史资料》。201310月,沙河市人民政府在嶰嵯沟为抗日战争中死难的烈士竖起一块纪念碑。

嶰嵯沟埋兵岭纪念碑

嶰嵯沟埋兵岭纪念碑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将近十七个年头。十七年前的自费采访由于经费不足,加上时间仓促,对19425月发生在嶰嵯沟的八路军前总无线电营与日寇血战事件的采访未能进一步深入,个别细节的介绍不够详尽。为此,这件未了之事便成了深埋我心底十七年而挥之不去的牵挂。

  今年,我虚岁七十了,腿脚明显大不如前,但回想起抗日战争年代,那些最小十六七岁,最大三十多岁的八路军指战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了赶跑入侵之敌,义无反顾冲杀战场,从而长眠太行山上的成千上万烈士,我觉得无论如何,也要在有生之年,将这段革命前辈用鲜血染红的历史接着调查下去。今生今世我还会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再做调查、走访知情人、查阅文献……争取为后辈留下我的第一手真实资料。

   2022年815日,是日本投降77周年纪念日。16日,应大康村干部之邀,我再次踏上探访嶰嵯沟战事的寻梦之路。

  经过一场大雨冲刷,柴关川的天空显得那么的清新、高远,缕缕白云在群峰拥攒的山腰间惬意地飘荡。笼罩山岭沟壑的绿树、穗头儿肥硕的谷子,怀抱胖娃娃的玉米,在湿濡濡空气中散发着浓烈的丰收气息。

   我们驱车走进柴关乡大康村。未到大康村之前,为了对这个村子先有一个初步认识,我翻阅了历朝历代旧版《沙河县志》。让我惊诧不已的是,民国之前的多部《沙河县志》中,均寻不见“大康”或“康硇”村名,只有我的老伙计原县志办主任张月民先生在世时编印的《沙河市志》(区划聚落)章第一次出现了“康硇”的简介文字:

  ——康硇,亦名大康村,位于高山之巅,包括康硇、大硇、二硇三个自然村。传系清朝光绪十二年,柴关一户人家迁此始建,原名糠硇,言生活之艰辛,居住在山硇。后改村名为康硇,居27户,88人。

……

  山高路险。我们乘坐的面包车在陡峭山路上盘绕了好几道弯,耳畔隐隐传来鸡鹅的叫声。循声望去,一片浓密的绿荫中掩映着一座幽谧恬静的小山村。

  村庄占地面积约6平方千米。宅院和居屋一色红石“干打垒”,几乎没有一座用白灰或水泥涂抹墙面或勾过墙缝的。这种建筑特色在我之前走过的近百座太行山村中极为少见。村内有3条长短不一的街道,路面也是一色红石板。街道两侧与房前屋后长满野生杜梨、棠梨、榆树、合欢树等。

  这就是大康行政村所辖的康硇。

宁静的小山村二硇

静的小山村二硇

静的小山村康硇

棠梨树掩映的宁静小山村康硇

静的小山村康硇

墙上垂满青藤的大康村委会

静的小山村康硇

  年届77岁的原任党支部书记李三平接待了我们。为了把嶰嵯沟的故事讲好,李三平又邀来当年老搭档年届75岁的原任村主任李臣山。

  于是,我和李三平、李臣山二位老哥开始了一个跨世纪的采访。

  攀谈中,我第一次得知,抗日战火刚烧到沙河县的1937年冬天,八路军129师总部有一位姓李的首长(是李达?还是李聚奎?二位老人的回忆与郝季甄五女郝清慧所写《回忆我的父亲郝季甄》中的文字“……去延安不成,又不愿回家乡当亡国奴,只好当难民。一家十口人先是住在册井村,以后到柴关川的康硇找了几间小石板房安身……战争年代,总部领导同志在这儿居住过……”说法一致。我曾查阅过史料,当时的129师总部高层领导中仅有两位姓李,一位名叫李达,原名李德三,193812月任129师参谋长,参与过创建晋冀豫、冀南、太岳等抗日根据地工作。另一位名叫李聚奎,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386旅参谋长,抗日先遣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决死第一纵队副司令员、旅长兼太岳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因我没有确凿证据,着实不能乱猜。

八路军总部首长老李故居

75岁的李臣山指认八路军总部首长老李

  李三平和李臣山两位老干部回忆:“当年(指1937年冬至1945年),康硇、大硇、二硇三个自然山庄家家住过八路军、独立营和地方干部”,还说“康硇、二硇山坡的大面积梯田,都是当年八路军、独立营开垦的,他们在梯田上种土豆儿(马铃薯)、谷子、蔬菜……当时,村里住过八路军总部好几位大官儿,其中一位大官儿姓李,腰上拐着两把盒子(指盒子枪),门前有战士站岗……八路军在村里自己动手建了不少房子,后来当了边区参议员的郝季甄买了一座石头院,离开康硇时把宅院按四万元(旧币)作价卖了……”

   2011年,我帮助郝志军先生编纂《白错村志》时拜读过郝季甄五女郝清慧撰写的回忆文章:

  ——郝季甄(18931974),白错村人出生于清光绪十八年(1893)。1910年考入省立保定第二师范学校,沙河县第二高等小学校校长,后投身抗日工作。1938年初,在范子侠安排下,带领全家人住在康硇随后转入范子侠部任政治处教导员。193810月,任涉县抗日县政府县长配合八路军开展抗日工作先后把三女清芳、四女清芬、五女清慧送到抗日前线。193910月,范子侠宣布起义,脱离国民党孙殿英部。郝季甄被安排到太行抗战学院任教员。此后历任太行区临时参议员参议员、边区政府委员边区政府建设厅第二厅副厅长太行行署建设处处长。1947年任山西长治师范学校校长。1957年当选山西省政协常委。19744月病故于北京。

太行边区参议员郝季甄全家抗战年代故居

曾经居住康硇的太行边区政府参议员郝季甄

曾经居住康硇的太行边区政府参议员郝季甄四女郝清芬(前排二)在根据地银行留影

  在康硇村,我有幸瞻仰了郝季甄先生故居和八路军总部首长老李等八路军官兵故居。

  李三平和李臣山两位长者还向笔者证实:1942年5月发生嶰嵯沟战事时,从全呼、庙王、功德汪、显德汪等炮楼纠集的日伪军,窜到康硇后接着登上二硇和大硇,与从邢台和武安方向窜来的两股日伪军汇合后,分别占据了嶰嵯沟东、北、西三面山头,居高临下与驻扎嶰嵯沟的八路军前总无线电营指战员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血战。这场战斗中,八路军无线电营指战员伤亡惨重,其中无线电营营长海凤阁、指导员康君健壮烈牺牲……

在嶰嵯沟壮烈牺牲的八路军前总无线电营营长海凤阁

  嶰嵯沟战事发生后的当年腊月二十七日,日伪军再次窜进康硇,企图围剿八路军官兵。幸被八路军指挥员提前获得情报,赶在敌人未进村前,八路军带领全村百姓迅速转移到附近山岩。日伪军在村子里扑了空,气急败坏,放火焚烧了康硇李时忠和牛振英两家的房子……

  听着两位老人的悲愤讲述,看着80年前被侵华日军烧毁的宅院,我不禁老泪滴出眼眶,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大硇山顶有一处面积阔大的天池。村民说,当年,八路军、独立营战士经常到天池取水造炊或饮用,后来,独立营帮助康硇在村北挖了个水池……

八路军经常取水的大硇天池(高山摄)

八路军当年开垦的梯田

八路军当年开垦的梯田

丰收在望的谷子

八路军当年用过的石碾

  村前空地上,陈放着石碾、石磨。村民指认,八路军、沙河独立营当年驻村时,就是用这些石碾碾米、石磨磨面,造炊做饭,补充战斗力的。

  村周山坡上,我实地察看了当年八路军(独立营)战士用双手开垦的梯田,如今已种上庄稼或栽植了洋槐、松树。满山遍野郁郁葱葱。微风吹拂,犹如绿色海洋摇动着无边的绿浪,景象蔚为壮观。

  77年前的抗日战争早已远去,当年八路军为人民谋幸福的精神已化成巍巍高山,定格成清清碧水,滋润着革命老区;革命志士的鲜血浇灌出漫山遍野绿树和丰收在望的庄稼,养育着一代代太行山的子孙……

  仰望高山山不朽,俯察深涧水长流。长眠嶰嵯沟的八路军前总无线电营的一个个英魂,一直在地下注视着这个世界。亲爱的朋友,你忘记初心了吗……

2022年8月18日写于沙河

作者在大康村留影

作者简介:沙彤,1953年出生,沙河市人,河北作家、中国民间文艺家、中国传统村落守望者。先后出版报告文学专集、诗集、史志类著作十余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行古村落|路罗川:押石村
内丘县黄岔村
八路军连长赵志强身边的十几个战士相继中弹牺牲,他只剩下了一颗子弹
沙河市著名的5大历史名胜,个个人杰地灵!
1939年11月3日,15岁的甄济培和三...
八路军女兵受尽凌辱终开口;日军喜出望外,大呼:她招供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