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伯罗奔尼撒战争12:安菲波利斯战役(下)
userphoto

2022.06.05 江苏

关注

--设为“星标”,可及时收到每周推送--

安菲波利斯城是雅典在色雷斯地区最大的城市,它的陷落造成的政治影响力足以震动整个色雷斯地区。消息立即扩散到周边,引起了强烈的示范效应,斯巴达天下无敌的解放者形象立刻变得异常高光和耀眼。北方这些被雅典欺负得够够的城邦们,排着队向伯拉西达投降。

对于此时的雅典而言,形势宛如大厦将倾,让本来就很脆弱的统治基础变得更加摇摇欲坠。当地这些城邦组队反水,即使你动用军队镇压,也没办法把这么多反水的小弟们同时摁下去,雅典在当地的局势就此失控,统治岌岌可危。

战争进行到现在,我们再来捋一下双方各自的局面:雅典通过皮洛斯战役把斯巴达逼到了墙角,一度占尽优势,但是有了伯拉西达这个猛人力挽狂澜,斯巴达在色雷斯地区结结实实回敬雅典一刀,扳回了一局。两边都在对方的大后方打下了一颗钉子,一来二去,双方回到了同一起跑线上。

眼见彻底干趴斯巴达的可能性越来越小,雅典内部要求谈判的声音冒了出来。

雅典派人到斯巴达面见监察官,希望停战。斯巴达内部的确实也有许多人想要谈判,但是。战争可怕的地方在于,启动很容易,但是想要结束绝不会这么简单。尤其是两边杀得你死我活,做梦都在问候对方祖宗,和平绝不是你想要就能得到的。

比如,“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毕竟在前方带兵的是伯拉西达,即使两边高层想要谈判,也得首先做通带兵将领的工作。但是大家想想,伯拉西达可能接受吗?他带的兵能干吗?要知道这支军队在色雷斯一路攻城拔寨,正是气势如虹的时候,伯拉西达正考虑着进一步扩大军功,下面的士兵一个个杀红了眼想要捞更多的战利品,你现在下令不打了,你不是断了人家升官发财的门路吗?这帮丘八能买账吗?

其次,就算伯拉西达同意停战,色雷斯这些城邦能同意吗?要知道这些城邦在雅典统治下,每年需要给雅典上缴巨额的税款,而且还常年被雅典人鄙视,你设身处想想这帮人的日子得有多惨,每年像孙子一样给人交钱,完了还要被当成孙子一样鄙视,这口气谁能咽得下去?所以伯拉西达来了,这帮人才会排着队造雅典的反。现在你们不打了,如果斯巴达人撤了,万一雅典人秋后算账,这些城邦哪个能有好果子吃?这不等于好不容易过上的好日子一夜回到解放前吗?

再者,我们前面反复说:“有人的地方就有左中右”,任何组织都不会是铁板一块,你作为领导者,幻想着所有人都赞同你的观点,没有一点内耗和反对就全票通过某一个重大决议,别说现实世界,电影剧本都不敢这么写。所以,雅典和斯巴达内部有人想要谈判,就一定有人还想接着打。也就是说,两个流氓内部想要达成一致的共识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和平的前景就只是一个画饼,充满了不确定性。

战争就像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就不是你能预测的,更不是你能控制得了的。

果然,两边高层勉力维持停战谈判的局面,但是私底下的小动作就没停过。斯巴达那里该干嘛还干嘛,雅典城内,尼基阿斯费劲口舌劝说雅典市民保持冷静,让和平局面维持下去,然而毛用没有,特别是在那个唯恐天下不乱的克里昂看来,斯巴达就这帮糙汉就是欠收拾,和平,别逗了。

于是主战派克里昂周围围了一群人,主和派尼基阿斯周围也是一群人,两拨人针尖对麦芒吵了起来。

这种套路在雅典城内多次出现,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但是,由于外部的局势还是很紧张,雅典老百姓眼看着停战效果不佳、谈判也是阻碍重重,民意越来越汹涌,终于,失去耐心的雅典公民不再相信能谈出什么结果出来,越来越倾向于克里昂的强硬主张。在第二年雅典选举的公民大会上,雅典公民选举克里昂成为十将军之一,任命他带兵去收复安菲波利斯,把嚣张的伯拉西达给灭了。

克里昂倒也不客气。

这位皮匠的儿子,对自己相当有信心,他认为既然他能在皮洛斯战役做到大获全胜,现在一样能做到,只要他复制上一次的成功经验就可以。

但是有句话说得很好:历史会押韵,但是从来不重复。

克里昂精心组织了希腊远征军,确实做足了准备,但是细心的人会发现,这一次,克里昂的团队,有一个关键变量和上次不一样:

他的身边,没有小德(徳摩斯提尼)。

当年打皮洛斯战役能够胜利,说白了关键不在于克里昂,而是克里昂的副手小德和一点点运气的成分伯罗奔尼撒战争9:皮洛斯岛战役 (下)。当时的克里昂,对小德充分放权,让他冲在一线指挥战斗,自己成了名义上的最高领袖,于是才有了皮洛斯战役的辉煌胜利。换句话说,皮洛斯战役,克里昂发挥作用不是当将军,而是当吉祥物。

但是这一次,他身边没有强悍的副手,他这个吉祥物要亲自披挂上阵、刺刀见红了,是骡子是马,这次真要拉出来溜了。

他能行么?

至少在克里昂自己看来,他很行!

公元前422年,克里昂集结了一支由30艘战船、1200名重步兵、300名骑兵和数量不等的轻步兵组成部队,开赴色雷斯,去收复安菲波利斯。

从兵力对比来看,克里昂这支军队的人数和伯拉西达的军队人数差不多,所以克里昂心里也很明白,就单凭这支军队和伯拉西达正面硬扛,并没有必胜的把握。这一点认识相当到位,所以从一开始,克里昂的战术十分稳健,并没有一上来就张牙舞爪找人开干,在打了几个不痛不痒的战役后,克里昂的军队来到了雅典军队驻扎在色雷斯地区的老巢:爱昂。

在爱昂,克里昂干了一件相当聪明的事情。

大家应该还记得,前面说过伯拉西达来到色雷斯地区后,第一件事是找当地的地头蛇——马其顿人结盟的事情伯罗奔尼撒战争10:救世主出世,以此获得当地资源,补充军队需要的后勤物资。克里昂看到了这一点,干了一招釜底抽薪的事情:他亲自拜访了马其顿国王佩尔狄卡斯二世,两个人一番你来我往的密室交易后,佩尔狄卡斯二世决定,和克里昂合作。

佩尔狄卡斯决定不再向伯拉西达供应军需物资,也不再允许斯巴达军队使用马其顿任何一座城市进行休整补给,取而代之的是克里昂领导的雅典军队可以获得马其顿的物资援助和后勤保障。并且,佩尔狄卡斯还承诺,不久之后,将派出一支军队到爱昂与克里昂汇合,由克里昂指挥攻打伯拉西达。

也就是说,克里昂通过外交操作,挖了伯拉西达的墙角,给自己找了个出钱出粮出兵的土财主,实力大大增强。如果剧情就这么发展下去,等到马其顿的援军一到,与克里昂的军队合兵一处,伯拉西达就死定了。

要是换了正常人,如此大好形势下,那你老实在家等着不就完了吗?

但克里昂这小子就不是个正常人,作为雅典三军统帅,如果不出去显摆显摆、不折腾点动静出来实在对不起雅典超级大国的地位,于是,这小子做了个让人匪夷所思的决定:

全军出击、勘察敌情。

按照字面意思,勘察敌情应该是部队里侦查兵干的事儿。当然作为主帅,重视情报工作也不是不可以,但这小子的奇葩之处在于,出动了全部主力。你见过哪支军队为了侦查对手的动向,把全部家当都带上的?你能不能侦查到对方的动向很难说,但是你全军出动,这么大的动静让对手抓住机会倒是没有悬念的。

果然,雅典军队的动作让对手伯拉西达欣喜若狂。

伯拉西达可是绝顶聪明之人,他非常清楚此时他的处境有多糟糕,如果克里昂真的坚守不出,说得难听一点,伯拉西达和等死没什么区别。本来已经绝望的伯拉西达,看到克里昂的动作,他知道翻盘的机会来了。

而且他知道,老天爷不会给他第二次机会,克里昂不会一直这么傻X下去,所以,成败在此一举!

克里昂率领全体雅典军队登上了安菲波利斯城东北方的一座山上,伯拉西达看在眼里,马上明白了克里昂的小算盘:不就是想居高临下观察城内斯巴达军队的一举一动吗?那好,我就成全你。

于是,就在克里昂眼皮子底下,伯拉西达堂而皇之地进行了开战前的祭祀活动(古代希腊人开战前都要进行祭祀以求得神明保佑),接着进行了群君战前动员讲话,接着调动全军开拔,宣布全体进入一级战备……,总之动静搞得非常大。

你克里昂不就是想看看我的动作吗,那好,现在摆出一副我全军动员的样子,如果我现在对你发起攻击,把你围困在山上,我看你怎么应对?

站在高处的克里昂一看,伯拉西达这是摆明了一副鱼死网破的样子。克里昂被伯拉西达的气势汹汹的样子吓到了,如果按兵不动,要是被伯拉西达围困在山上就麻烦了,如果真要正面开打,现在手上这点兵力不足以击败伯拉西达,撑死了也就打个平手。

权衡再三后,克里昂觉得,还是暂时返回老巢等待援军比较保险,于是这位老兄下令:撤!

看到这里,估计你和我一样,对这小子的智商无语了:搞了半天你啥正事儿没干,就带着大军出城踢了几天正步就回去了,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吗?!

但是如果克里昂能够安全把军队带回老巢,情况倒也还不算太糟。

然而……

自古以来,撤退都是高风险的活儿,因为撤退和进攻比起来,内外部处境更加凶险,需要考虑的因素也特别多。进攻的时候,一般士气旺盛,气贯长虹,而撤退的时候往往是战事处于不利的时候,此时军心不稳,手忙脚乱。这个时候是事故的高发阶段,也是对手追杀的黄金时间,所以撤退绝对是门技术活。这就是自古以来很多人都推崇诸葛亮的原因,因为诸葛一生为谨慎,虽然七出祁山(国内政治原因大于军事原因)每次都无功而返,但是,他每次都能把部队安全带回四川,让如司马懿老儿望而却步。

不过很可惜,克里昂不是诸葛亮。

前面我们提到过,希腊军队一般分为左中右三个阵型,作战的时候横向一字排开各自攻击。而行军时候则是前中后排列,左翼在前,中路军和右翼分别跟上,呈纵向一字长蛇阵。克里昂在上山驻扎的时候,军队呈现作战状态,全军横向排列。现在要撤军,那么必然要求军队阵型从左中右横向排列转向前中后纵向排列,那么雅典军队三路大军要做一个战术移动,左翼的军团先走,中路大军随后跟上,然后右翼的军团向左翼移动,最后形成一字长蛇阵后,军队进入撤退状态。

这是个高度复杂的军事调度,需要细致丰富的指挥经验。

在克里昂指挥阵型变换的时候,没有踩好节奏,造成雅典军队秩序发生了极大的混乱,原本严密的阵型排列变得稀松凌乱,毫无章法。

打过DOTA人都知道,阵型要是垮了,离GG就不远了。

躲在安菲波利斯城里的伯拉西达看到雅典军队乱糟糟的,知道机会来了。伯拉西达把部队分成了两部分,几乎所有主力部队留在了安菲波利斯城的北门,留给了他的副将率领,伯拉西达本人挑选了150人组成敢死队,守在南门。

克里昂的一字长蛇阵从山上下来,稀稀拉拉地往老巢方向挪动,途中的必经之地,就是安菲波利斯的东边城墙,而这里正好连接了北门和南门。那么换句话说,雅典军队要撤回老巢就必然经过伯拉西达的防区,在这里阻击雅典军队将十分完美。

 果然,事态进展就和伯拉西达设计好的一样。当克里昂的一字长蛇阵刚经过安菲波利斯城墙时,伯拉西达按兵不动,让雅典人的先头部队(也就是左翼)大摇大摆地过,等到先头部队过了城墙,轮到中路部队经过的时候,伯拉西达一声令下,北门和南门同时打开,两支部队齐刷刷冲了出来。

南门出来的伯拉西达,带着150人冲向雅典人的中路,从侧面猛攻。敢死队像尖刀一样插进雅典中路,横冲直撞、大开杀戒,这效果就像一个人拳头里面握着一个爆炸的炮仗一样,火力不大,但杀伤力不小,很快,这一路陷入混乱。

照理说此时前面的雅典左路军听到战报,转身杀个回马枪,和中路军一起合围伯拉西达150人的敢死队,至少局面还能稳住,说不定还能反杀伯拉西达。

但是,也许老天爷存心不让雅典人好过,前面的左路军听到杀声震天,斗志全无,非但没转身,反而加快了撤退步伐,战斗还没结束,左路军已经全部安全扯到了大本营,一点没有帮忙的意思,也一点没有不好意思。

这样一来,中路军彻底没了指望,雅典中路军彻底凌乱,一字长蛇阵被伯拉西达拦腰截断。中路军彻底溃散。

占据主动的伯拉西达立刻向后转身,挡在了雅典殿后的右路军面前。

与此同时,伯拉西达的副手从北门出来,带领1600人,从背后爆了雅典人的菊花,把雅典人殿后的右路军死死围住。

克里昂就在这殿后的一路。

接下来就是垃圾时间了,克里昂的右路军面临前后夹击,两条包围线越扎越紧,雅典人无处可逃,成批倒下,最后,随着克里昂被一把标枪刺透胸膛,雅典军队大势已去,败下阵来。

此战下来,雅典被歼超过600人,战损超过一半。

反观斯巴达,一共战死7人。

压倒性的胜利让斯巴达人将胸中压抑了许久的苦闷一下子释放了出来,荣光点唤醒了斯巴达人久违的荣誉感。

但很不幸,尽管胜利酣畅淋漓,斯巴达还是损失惨重:因为虽然斯巴达一共就战死了7个人,但是这7人中间包括了他们的主帅:伯拉西达。

我认为,克里昂战死固然英勇,但是相比伯拉西达战死对于斯巴达的影响,克里昂战死对雅典而言影响力有限(甚至可能是好事)。

照理说,如何客观评价一个历史人物,这种话题很严肃,研究者不应该有明显的倾向性。不过好在我只是个业余票友,不用保持严肃的学者立场。

我始终认为伯拉西达战死是斯巴达的最重大损失(没有之一),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伯拉西达这种水准的将才,在斯巴达那帮山炮堆里,绝对找不到第二个,斯巴达所承受的代价,绝不是死了克里昂雅典可以体会出来的,两者的替代成本,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说得通俗点,伯拉西达和克里昂,含金量的差距实在太大。

因此我也一直认为,安菲波利斯战役,斯巴达和雅典只能说打了个平手。

我和许多人表达过对克里昂和伯拉西达的看法。朋友们有过争论,也有过批评,许多人都觉得我对这两个人的爱憎太过明显,特别是对克里昂,一句好话都没有,这不像一个历史爱好者该有的样子。

这里聊聊我的看法,当然只是一家之言。

前面我对克里昂留下了一句的评价:二流政客伯罗奔尼撒战争7:二流政客登场。对于这个评价,我的态度非常坚决,当时我没有说明理由。现在,我可以说了:

克里昂最大的恶,在于他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著名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唐国强扮演的雍正皇帝有一段台词:朕照顾他们的家人,只是因为他们没有贪财,但是朕依然要杀他们(诺敏、张廷璐),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比贪财更可恶,他们贪的——”名”。

这段台词如果用来评价克里昂,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说白了,克里昂之所以只能是政客,成不了政治家,是因为他太功利、太算计、太沽名钓誉、太欺世盗名,克里昂从来就把手段当成目的,而从不去考虑长远的责任。

政治家看重的是政策实施的效果,政客看重的只是政策是不是可以跟他本人增添政治资本。政治家是政治的投资人,他关心的是政策未来的长远的效果,政客在意的不过是当下的收益,不过就是一群投机分子而已。政客把治下的人们当成责任,是他工作最后的着眼点,政客把人民当韭菜,是他不断攫取政治利益的垫脚石。政治家干活儿是为了让人民最终得到好处,哪怕这种好处现在体现不出来,那他也要为此奔走呼号,体现的是一种责任与担当;而政客大声疾呼只是为了让人民知道他在干活,至于这活儿能不能千秋万代、泽被后世,鬼才去管。所以政客不需要勇气,只需要演技。在政治家眼里,演讲、吵架、权斗甚至杀戮,不过是手段,最终是为了解决问题或者为了将来做打算;而在政客眼里,解决问题或者给子孙后代留下丰厚的政治遗产远没有活在当下、实现短期利益来得实在,所以这些手段就成了他们目的,甚至是唯一的目的。政治家多少都带有一点情怀,愿意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别人,而政客满脑子装的都是个人荣辱的得失,只能归于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行列。

说白了,政客与政治家,最大的区别,前者只有眼前的苟且,后者还有诗和远方。

或者说,人可以不分贵贱、但境界却有高低。

不仅是我这个书呆子有这种明显的倾向性,著名作家、《希腊人的故事》作者盐野七生老太太,在谈到安菲波利斯战役结局的时候,对克里昂和伯拉西达的死,也带着爱憎分明的立场。老太太只用了一句话就带出了她内心的感受:

“克里昂唯一的功绩就是让伯拉西达做了陪葬。”

老太太这句话,你仔细品。

随着克里昂与伯拉西达退出历史舞台,雅典和斯巴达发现,他们终于可以坐下来谈判了。因为战死的这两位,都是各自城邦的主战派,而他们双双战死就给两边的主和派提供了有利时机。两边的主和派很快谈妥了停战谈判的事情,然后签订了一份为期50年的停战合约,由于这项合约是雅典方面的尼基阿斯一力促成的,所以史称《尼基阿斯和约》。

这份合约很重要,但是绝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把和平送到了希腊世界。恰恰相反,这份合约为下一次更大的冲突埋下了种子,甚至为雅典帝国的覆灭准备好了棺材。双方虽然表面上不打了,但是背后互相捅刀子的事情都没少干。比起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火爆场面来说,两个老流氓耍心眼、使阴招的狠辣程度,以及各自的小弟们煽风点火、尔虞我诈的热闹程度,堪比好莱坞大片。

接下来的戏,更足、更热闹。

感谢阅读,如果觉得还可以,就点个赞或者点个“在看”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伯罗奔尼撒战争③——战争中止
【古希腊列国志】希腊古典时代(十六):伯罗奔尼撒战争3
伯利克里死后,雅典在战争泥潭中越陷越深
人物|修昔底德:从政治家、将军到历史学家
伯罗奔尼撒战争:一场旷世持久的战役
了不起的密码:了解西方古典密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