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作品赏析】【赏析征文】读《大水之吟》,悟有容乃大
userphoto

2022.06.10 上海

关注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读了杨焕亭的《大水之吟》,给我的第一印象便是,气势恢宏,波澜壮阔,作者将壮美的自然图卷,厚重的文化底蕴,深邃的哲学思辨,化为了笔底波澜。
   全文都围绕着“水”这个话题展开,水,这种地球上随处可见的物质,这种在鸿蒙之初就已经出现的物质,人类诞生多久,围绕着它的思索,就已经进行了多久,而作者呢,他面对大水的思索,则是从一条河开始,“黑水河”。“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虽然这个世上的江河湖海成千上万,但是,能够让作者感受到那是“远古的回声”,有着“清澄温润的胸仪”,能让人胸中荡起“上善若水”之感的,却只有这条黑水河。于是,一切关于水的思索,便从黑水河中,缓缓淌出。
  
   这篇文章,一共有三个组成部分,在每一个篇章中,作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思考着与水有关的话题。
   第一部分的思辨,便是从黑水河引出的,正是由于黑水河给了作者“上善若水”的感受,所以,他便从此联想到了老子关于水的思想。老子的思想,博大精深,“上善若水”只是其中九牛之一毛。作者便从这个“善”字入手,着重论述了老子哲学思想中的“善”。释道儒三家,家家都说“善”,但是,侧重点却是不同的,儒家说的是“独善其身”,佛家讲的是“向善弃恶”,而在作者看来,老子口中的“善”,是最与众不同的,“有一种拨乱反正的气度和力量。”那么,又是什么使得老子产生了如此与众不同的善恶观呢,在作者看来,那就是源于老子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看到了水之美,看到了水天一色的壮丽景象,因此才会产生了如此独树一帜的哲学思想。
   第二部分的思辨,则又围绕着另一位哲人庄子展开,同样都是道家思想,同样都是面对着“水”,庄子和老子的思想,却有着不同。老子认为水是“贵柔守静”的,而庄子,则是“从中淘出了逍遥,自由和开放”。庄子所看到的,是伴随着秋汛而来的“秋水”,那种挥洒恣肆的气魄,那种汪洋一片的壮阔,足以让人感受到自己的渺小。生性爱自由的庄子,在睡梦之中尚且能够和蝴蝶合而为一,又何况是清醒的时候呢,所以,他便将人性、人格赋予了水,借着“北海之自谦”,赞美了水的“虚怀若谷和博大谦恭”,于是,我们又看到了水的另一个方面。
  
   当然,如果仅仅只是将目光聚焦在老子和庄子对于“水”的看法上,那么,还是不够深入的,作为一个深深感受了水的有容乃大,领悟了水的哲理的人,作者对于水的思辨,显然并没有单单停留在这一层次上。
   对于水的思索,还在向更深的层面渗透。在文章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我们可以看到作者这样的一个行文思路,那就是:首先论述某一位哲人对于水的看法,然后联想到“水”对于这位哲人其他思想的形成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再引申到“水”对于这位哲人的为人和人生态度等有什么促进作用,随后再由古及今,联系到“水”对于自己或者是社会其他人有怎样的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仔细看看,作者是如何由浅入深,娓娓道来的。在第一部分的“老子”篇中,作者首先叙述的,便是老子“上善若水”的观点,这就是老子对于水的思辨。其次,便由水引申开去,说明老子对于“善”的想法究竟是怎样的,老子认为:“善言不辨,辨言不善”、“善者不多,多者不善”,这些都是老子从水的“上善”中受到启发,而联想得到的。接着,再联想到老子的为人,当老子领悟了水之善,并了解了善的本质之后,便以上善的要求来要求自己,所以,他才会想到“需要建立一种新的道德体系对人的思想行为疏而导之,教而化之”,从而,便开始了“设坛讲经”的过程。最后,作者又转而叙述说:“老子不过是先我们而言水之善罢了。任何一个承受过水的恩泽,经历过水的洗礼,注目过水的足迹的人,都不难感受到水的伟大,水的温柔,水的多情。”然后,便叙述了其他人的观点,这些人,他们同样感悟到了水之善,只不过,领悟的角度各有不同而已。在本段的最后,又回到了老子的思想上,说明水是崇高的,水是无私的。
   再看第二部分的庄子篇,同样,作者也并没有仅仅只是将目光停留在那个关于“秋水”的典故上,当庄子在感悟到“大水之象”之后,水的壮阔和自由,深深地打动了庄子的心,所以,在庄子的其他著作中,也都处处能体现出如北海之水般壮阔的胸襟。就拿人们所熟知的《逍遥游》来说吧,如果没有一种气吞万里的气概,有如何能够想象到“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想象到“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正是因为见识到了“秋水”,体会到了“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庄子才能够转而想象到天地之大,宇宙之大。接着,作者又告诉我们,庄子将这种从水中领悟到的哲理,上升到了人生哲学的高度,他不仅将这样的哲学思想写入了自己的文章中,更是将其融入到了自己的生活之中,刻入到了自己的灵魂深处。如果没有一颗博大之内心,没有一种潇洒之精神,又如何能够做到在妻子去世之后,“鼓而歌”呢。当日,庄子看秋水而感悟到了人生,而今日,我们读庄子,却感悟到了,“庄子就是大海,是宇宙,是击水三千里的大鹏”。最后,作者又同样引申到了自己和其他人的身上,他告诉我们,现如今,很多人都已经淡忘了“大水精神”,所以,要重新感受的话,就要经历一番“归去来兮的煎熬”,当我们从先人的诗文中,再次感受到水的博大之后,就能够渐渐滋润我们内心深处那一片“灵魂的焦土”,我们的内心世界,也便能够在大水的滋润之下,长出一片新绿来。
   仔细阅读这前两段的文章,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绝不仅仅只是想告诉我们两位哲人对于水的思辨,而是想通过这个话题作为切入点,慰藉自己和世人那已经干涸的心灵,引发人们心中那久已不再有人提起的感动,体悟一番水的壮美、水的博大。
  
   如果说,本文的前两段文字,是通过对比两位哲人的思想,来引起人们对水的思考的话,那么,文章的第三部分,就可以说是一种整体的升华了,它是作者在受到古人思想的触发之后,以自己的角度出发,作为一个“在滔滔商海中目睹物欲横流的生命个体”,发表自己的感悟。
   如果说,黑水河引发了作者“上善若水”的感慨,转而联想起了哲人的思辨,那么,在南京长江大桥所目睹的一切,则引发了作者自己对于水的理解,对于水的思辨。因为,他赫然想到,“自己所思考的实际上是水和人的关系”,就这样,整篇文章的层次,进入了更深一层的境界,从对水本身的思索,递进到对于水和人之间关系的思索了。
   在此,作者提出了这样的一个观点,那就是,当我们在大水中汲取力量,感受到水的人文精神的时候,却将人本身看得很渺小,很卑微,转而抛弃了对理想的追求,转而寻求一种消极的淡泊,这样的态度,是否是正确的呢?
   将这个问题抛给读者之后,作者却并没有马上就将自己对此的思考和理解说出来,他又叙述了好几位诗人和哲人的事例,并以此来引发读者步步深入的思索。
   首先是李白,当李白仕途受挫之后,沿着黄河泛舟而下,看见了黄河汤汤,于是,歌颂了黄河的壮阔。不过,李白并没有被黄河摧枯拉朽的恢宏气势所吓倒,正相反,他在其中感受到了人生的壮阔,因此,“他相信人生就像这奔流到海的横江,直达生命和理想的彼岸”,由此可见,李白没有为自己的渺小而感到自卑,壮丽的山河,反而激励了他的壮志。
   当读者还在思索李白的故事,作者又抛出了这样的一个命题:“水之与人,谁更伟大?”他对此的回答,依然是几个实例,从赫胥黎的《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到荀子的“人有气有生且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再到刘禹锡感慨人之所以对大海感到恐惧,是因为人不了解大海的性格;最后,再叙述了自己和朋友在渭河滩上的感慨。
   人之与水,究竟谁更伟大呢,一直到结尾,作者都没有告诉读者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是,一切尽在不言中,这么多详实的事例告诉了读者,我们无需探究水和人哪个更伟大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做到的是了解水,也了解我们自身,面对大水,不卑不亢,不满不盈,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让大水滋润我们,体会一番人水合一的自然境界。当我们感受到水的有容乃大,我们自己的胸襟,也会变得宽阔起来的。
   通过整个的第三部分,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精神的一种升华,他已经从对于水的思考中,领悟了一番人生的哲理。
  
   从整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是一个非常有文化底蕴的人,所以,在文中,才能够引经据典,将古今中外各种哲人、诗人的哲学思想和诗句一一道来,分析得丝丝入扣,扣人心弦。这不仅能够让读者感受到水的博大,更能够让读者感受到“文如其人”,作者本身自己也应该是一个有着宽广胸怀的容乃大之人。
   不过,如果处理得不好,没法很好地把握引文和思辨的比例的话,就会弄巧成拙,使得文章失去原有的可读性。如果是一个庸手,一般来说,可能会产生以下的几种现象:其一就是“寻章摘句老雕虫”,过分连篇累牍地堆积材料,引用各种名人名言,经典段落,弄得整篇文章全部都是各种典故、名句堆砌起来,生吞活剥、东鳞西爪,这样的文章,便算不得是一篇好文章了,最多只能算是一本词典之类的。其二便是通篇只有理论性文字,却没有任何的例证来辅佐自己的观点,这样的文章,同样也吸引不了人们的眼球,过犹不及,大道理看得太多了,人便会倦怠,面对作者故作深沉的论述,恐怕是无法理解的。其三点相比前两种都要好一些,引文和思辨的比例倒是能够掌控好,只是,没有将两者融合起来,例子是例子,思辨是思辨,谁也不挨着谁,这样,更加让人摸不着头脑,难以理解作者的意图了。
   而作者杨焕亭的这篇《大水之吟》却全然没有以上的这几点问题,他也用典,而且是大量地用典,他也论述了自己的思想,都是经过了深思熟虑之后留下来的如同珍珠般的思想精髓,不仅如此,而且,他还夹叙夹议,将两者有机地糅合在了一起,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如果用一个通俗易懂的例子来比喻的话,就好像是炒一盘辣子鸡丁一般,要是光光将辣椒炒成一盘,鸡丁炒成另一盘,分开来放置,那还能叫辣子鸡丁吗,必须要把它们都搁在一个盘里头,把握好辣子和鸡丁之间的比例,炒得入味,这才能算是一盘好菜啊。
   说实话,光看见杨焕亭这篇《大水之吟》的文章标题,我便猜到,这一定是一篇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文章,仔细一看,果然如此,这令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的一个词“文化散文”,比如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之一。
   文化散文的作者,大多是一些从事人文学科或者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他们在取材和行文上,有着鲜明的文化意识,有着深邃的理性思考,体现了他们深厚的人文情怀和终极追问,他们将诗意的激情和理性的凝重融合在一起,使得自己的文章“情”“理”交融。就好像刘勰在《文心雕龙》里头说的那样:“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或许,这就是写好此类散文的秘诀呢。
   读作者的文章,就让我有一种这样的感受,从他所引用的老子、庄子等名人的论点和思想来看,他必然是一个腹有诗书、学富五车的才子;从他“水之与人,谁更伟大”等一次又一次面对大水而向世人发出的询问看,他又有着深邃的理性思考,体现了他的终极追问。不仅如此,我们可以从作者的行文风格中看出一种非凡的气度,如果是寻常作者,描写“大水”这样一个波澜壮阔的话题,恐怕会写得呐喊狂啸,亢奋激昂,但是,作者偏偏不这样,他将一个这样豪壮的话题娓娓道来,写得深沉内敛。不过,虽然作者写得很有节制,整篇文章却并非绵软无力的,所有的力量,全都好像激涌的暗流一般,深藏水底,令读者能够感受到如大水一般激荡胸怀的震撼力。
   说实话,这样的文化散文要写好,真的是很难的,难就难在,该如何把握一个度的问题。其实,除了文章用典的度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度,也是要注意的,比如说,如何使得遣词造句的时候,既能够辞藻华丽、语义深邃,可以让人从中受益,又不至于让人觉得过于艰深,难以理解,这也是一个很难把握的度。
   在我看来,如果一味地用珠玉之辞搭建起那如同珍珠宝塔一般的文章,让人只可仰望、远观,啧啧称奇,倒还不如用平易的语言,真挚的情怀,打动每一个普通读者。毕竟,我们不能指望所有的读者都大学毕业,才高八斗,与其写一篇艰深难懂的学术专著,倒还不如用最简单的文字,让所有的读者都如沐春风。杨焕亭的这篇《大水之吟》,虽然在个别地方也有比较深奥的文字,所叙述的哲学思想,也是颇为深邃的,但是,好在他的度把握得还可以,还是能够感动读者,能够让人明白文中的深意的。
   除此之外,作者还在个别细节的地方,精心设计,比如说,他对于“大水”是怀着深深情感的,因此,在全文很多地方,述及“大水”的时候,没有用“它”,而是用了“她”,如文章一开始的地方,在说到清秀的“龙女”黑水河的时候,就用了“她”。
   冰心先生曾经这样说过:“散文不是诗歌,散文也不是小说,散文就是散的文字。”不错,散文,就是“散”的文,但是,要注意的是,形散神不散。其实,散文,包括文化散文,它的形式虽然多种多样,或收放自如,或境界深远,或含蓄内敛,或挥洒恣肆,但是,其本质却是不变的,那就是必须有真情实感,必须言之有物,不能无病呻吟,作者,要先感动自己,然后才能感动别人。
   读杨焕亭的《大水之吟》,让我感受到了水的博大,也体会到了作者自己那宽阔的胸襟,我,被感动到了。
  
   原作链接:《大水之吟》杨焕亭
   http://www.vsread.com/article-209906.html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君子看见大水一定要观赏,是为什么?
名家散文:哲人史铁生 作者 马未都
以水为师:汉水文化的哲学启蒙
人生最高境界,就是像水一样活着
老子.庄子【上】
(19)老子之谜为什么得不到破解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