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习俗】《说媒》《回娘家》《看把戏》《民间棋牌游戏》《仙桃戴花习俗》

仙桃戴花习俗  

       唐·杜牧《杏园》诗:莫怪杏园顦粹去,满城多少插花人。  

       诗句大意是不要责怪杏园的憔悴,君不见到处都是杏花插满头。插花,这里的“插”指簪戴,即戴花。古代男女也是有戴花习惯,戴花风俗是劳动人民长期与自然亲近所形成的,并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长期传承和流行。  

       仙桃水乡,河网交织,小桥流水;物产丰饶、淳朴民风。水乡人家依水而居,养鱼种植,惬意悠然,至今仍保留着水乡人特有的生活习俗。  

       花容月貌、貌美如花,花是女人的象征,也是女人的爱好。在仙桃民间,妇女们爱在发髻上插戴鲜花来打扮自己,花枝招展,独具风采。  

       “立夏立夏,妇女戴花”。在仙桃,人们习惯在门前种几株栀子树,一到夏日,泛白的栀子花开满枝头,馨香四溢。每当栀子花开时节,家家户户的妇女,都会摘几朵栀子花,先是送到鼻尖闻闻,然后戴在头上,行走起来一路清香。  

       旧时妇女的发式是飞机头或在脑后挽盏(谐音),也有一种当地人称之的“鸭尾巴”的头式,发饰多是簪子、发卡、发网等。后来则多是刘海头、披头或扎辫子,用的是头发绳、皮筋之类。  

       说起这女人的飞机头和男人的东洋头,其实都是从日本传过来的。  

       女人盘飞机头发卡用的多,别在发卡上栀子花就会多出几朵来。挽盏除有网罩,还得有一根簪子别住头发,栀子花多是插在盏的根部,脑门的头发上只是插有一二朵。“鸭尾巴”头式是把头发捋在脑后翻转翘起,再用大小二个稍长的发卡上下夹住,栀子花别在上面的发卡上。后来的披头发型,也是用发卡来别住栀子花,只是在头发的一边插有,有的披头用头发绳、皮筋也扎出一绺短发,然后再套上栀子花。在双辫戴栀子花,是在辫梢用头发绳系住的,当然,脑门夹头发的卡子上也是插有一朵朵栀子花。  

       妇女下地劳作,无论是晴雨天,都习惯戴斗笠,头上的栀子花会被帽窝子压烂,为了闻到栀子花的芳香,则把栀子花别在斗笠内胎的竹篾上,让花香伴随着她们锄禾收割。惹得那些臭美的男人也纷纷效仿。  

       小姑娘把栀子花不但戴在发际、辫梢,有时还作为装饰,点缀在胸前的纽扣眼上。也把摘来的栀子花放在装有清水的花瓶中,或是放入盛满沙土的瓷碗里,放在窗台上的栀子花,是满屋弥漫着花香。  

       栀子花也是送人的礼物。仙桃,传承有快结婚的男子,要给未婚妻家送三年端阳、中秋等节礼的习俗,如家里栽有栀子花树,会摘下许多作为礼品随肉、酒、毛扇送过去,新女婿逗得丈母娘的喜欢,以求结婚时原谅礼俗的不周。未婚妻把栀子花挂在闺房的蚊帐里,触景生情,掐着指头期盼着结婚的那一天,花香相伴,做着好梦。  

       没有栀子花的日子,妇女们采摘各种植物的花戴在头上,如田间的油菜花、豌豆花、槐花,刺花,也有那些不知名的野花。  

       “顺手摘下花一朵,我与娘子戴发间”。水乡仙桃房前屋后栽桃植枣,春天里,满村子里开满桃花,早晨,夫妻双双下地去劳作时,男人摘一枝桃花给自己心爱的人,插在女人的头上,女人红扑扑的脸颊与桃花相映成辉,煞是好看,爱意绵绵。  

       池塘里荷花是孩子们喜爱之物,孩子们把荷花举在手里,把荷叶戴在头上,围在脖子上,兴奋地又唱又跳,追逐玩耍。  

       仙桃是剪纸之乡,姑娘出嫁,绣花鞋、鞋垫,嫁妆的点缀,都少不了各式各样的红绿剪纸花。“我的那个她,头戴一朵花,来年生个胖娃娃”……旧时,姑娘出嫁那天,戴凤冠上轿或上马,凤冠上缀满一朵朵大大小小的樱花,新娘楚楚动人。新郎迎娶则是用绸布扎上一朵大红花,往肩上一披,喜形于色,共浴爱河。  

       现在嫁姑娘不兴戴凤冠,骑马坐轿子了,新娘的头式多是盘发造型,显示出新娘高贵的气质。新郎新娘还佩戴胸花,仪表堂堂、潇潇洒洒。喜庆的婚车上扎满玫瑰、百合,团花锦簇,一路风光。  

       风光的还有劳模披彩戴花,劳模即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简称,因为敬业,最卑微者成了偶像。他们胸前戴的大红花,锣鼓喧天的游街欢送,去参加劳模大会,接受颁发证书与奖章,劳模是很光荣的职责。  

       清明节和葬礼这里的人们也少不了戴花,习惯于纸扎的小白花,男人多少戴在臂膀和胸前,女人大都是戴在发髻。人们用纸花编成清明吊、花圈,放在逝者的墓前,让逝者长眠于花丛之中,九泉安息!  

       绢花是用各种颜色的丝织品仿制的花卉,上世纪,仙桃本土生产的绢花、塑料花很是有名,着色自然,精巧逼真。虽绢花只有化学香料的香味,却具有永不凋谢的优点,各式各样的绢花,同样也是当地妇女们戴花的喜好。  

       绢花也是一种装饰品,置办嫁妆,做母亲的总要给女儿买上几束,没有电脑、音响的年代,新姑娘房间的“三八台”(带有大面镜的桌子)上,总有摆着用花瓶装着的二束绢花,反映出仙桃妇女对美的追求,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戴绢花习俗乾隆年间从宫中流传到民间的,绢花,亦称“京花”,绢花种类主要是牡丹花、月季花等。严冬时节,宫女们没有了植物鲜花戴在头上,艺人们就做出朵朵绢花来代替,于是就有了嫣红姹紫,千姿百态,仿佛能使人嗅到阵阵花香的绢花。  

       仙桃妇女不仅是结婚的时候戴绢花,过年过节也头戴绢花,以示喜庆。旧时结婚,新娘盘好头,戴好花后被锁在轿子里,鲜花不容易折损;现在是用轿车接新娘,到村口后用板车抬新娘,更有爹爹背媳妇、闹房等婚俗,这样新娘头上的鲜花极容易被折损,拍照、录像的效果很是难堪,所以现如今新娘梳妆打扮戴绢花的还是占多数。  

       又是一年栀子花开的季节,清香的花气,已经弥漫了城市大街小巷,飘进了乡村千家万户;又到了女人插栀子花的时候,也是女人最快乐的日子。让我们去领悟这一习俗所带来的风土人情,更好地去亲近自然,美化生活。

回娘家  

       回娘家又称“回门”、亦叫“走娘屋”。  

       在仙桃(原沔阳),新婚女子在结婚的第三天和丈夫一起回娘家去探视父母,当晚必须返回夫家,谓之“小回门”;新婚满一个月回娘家,又叫“大回门”。大、小回门之后,姻亲间才可自由往来。新婚女子在婆家“发育”后,做完月子,娘家的人要接女儿和外孙回娘家,叫满月“出窝”。  

       仙桃俗语云:“初一初二拜父母,初三初四拜丈母”。这是旧习俗,姑娘已经嫁人,说是属于夫家的人了,因此,必须跟夫家一起,初一初二拜公公婆婆、本族前辈。正月初三以后,嫁出去的女儿才可以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给自己的父母拜年。所携带的礼物颇丰,表达出姑娘对双亲的切切思念。岳父母拿出好酒好菜来招待自己的女婿、女儿和外孙。有的当天回的,也有住好几天在娘家喝年酒的。嫁出的女儿是不可在娘家团年的,正所谓的“嫁出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新年过完了,娘家弟弟妹妹也要接姐姐回娘家。旧时,还有“热歇”,也叫“歇凉”。  

       仙桃地域女儿回娘家按节气分,有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按时令分,我想,用老沔阳民歌《哪有闲工回娘家》来表述,真正的在恰当不过了:  

       油菜开花黄又黄,爹爹接我回娘家,只因社里忙跃进,我哪有闲工回娘家。  

       秧苗发芽青又青,妹妹接我去送亲,栽秧割麦两头忙,我哪有闲心做人情。  

       满田棉花白又白,哥哥接我去做客,白天黑夜忙摘棉,我哪有闲空回娘家。  

       告诉我的爹和妈,不是姑娘不想家,等到今年丰收了,我带个喜讯看爹妈。  

       仙桃农事:清明前后收割菜籽,端午栽秧割麦,“热歇”要“双抢”,中秋节捡棉花……  

       “一百岁都有个娘家”。娘家,那是女儿从娘怀脱胎而出的地方,那是女儿呱呱坠地的地方;那是个树大分叉的家,那是个温情脉脉的家。正因为血脉相连的所在,所以在娘家才吃住得踏实。回到娘家,便回归女儿的面目。是辛劳的父母把女儿抚养到十七八,是慈爱的双亲为女儿办置嫁妆……娘家!是女儿永远也不会忘却的家庭。当你久不回娘家,喊一声站在村口迎接你回家的“姆妈”,你一定会眼流满面,全家人都在一旁跟着擦泪。因为做女儿的你即使是有一百岁,也是儿孙满堂了,在你自己妈妈眼里也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娃,你会记不起自己的年龄。人生的幸福莫过于父母对子女的疼爱。  

       “告诉我的爹,告诉我的妈,不是姑娘不想家”……“背起了小娃娃,回呀回娘家”……“风吹着杨柳嘛,唰啦啦啦啦啦”……我知道《回娘家》系列民歌歌曲在我国有好多种,也有好多首。沔阳民歌《哪有闲工回娘家》与“娘家吗远在山呀山脚下”……“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身上背着个胖娃娃”……这些很知名的民歌《回娘家》相比,有所相同,也有所相同。  

       沔阳民歌《哪有闲工回娘家》植根于乡土、乡野,一片片油菜花、一块块秧苗、一朵朵棉花……词作者沔阳人刘同兴是一个地道的农民,乡土传统的创作,具有原汁原味的内涵。  

       民歌是劳动的创造,和劳动紧密相连。沔阳民歌《哪有闲工回娘家》写的是“社里忙跃进”要忙“栽秧割麦”、“摘棉花”等田活。记起大集体时,人们在劳作时情不自禁地唱起它来,欢声笑语,歌声悠扬,好一派欢快热烈的劳动场面。《哪有闲工回娘家》以第一人称“我”为主角,巧妙地刻画了接女儿回娘家的“爹爹、妹妹、哥哥”三人,还有要“告诉”的妈妈。“不是姑娘不想家”反衬出“我”想回娘家而忙得走不动身,那种矛盾的心情。“我带个喜讯看爹妈”,则又是“我”对丰收的向往和对娘家一种思念的情怀。把“我”的朴实、纯情、自然的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出神入化,令人感动。所以,《哪有闲工回娘家》成了江汉平原一幅风景图。给人们展示的是沔阳美丽的田园风貌,也有一种独特的野趣风格。  

       “身穿大红袄、头戴一枝花,胭脂和香粉她的脸上擦”……《哪有闲工回娘家》“我”没有“她”那么多花俏,也可能是高卷裤管在水田里栽秧,也可能是抹着衣兜在棉花地里捡棉花。也没有借“小河流水哗啦啦”去观景抒情,风啊、雨啊,把脸上的“胭脂和花粉变成红泥巴”。歌词的创作也不是词作家。演唱者也不是郑绪岚、朱明瑛、毛阿敏….但《哪有闲工回娘家》四段体歌词每段四句表现出不同的一种内容,一种涵盖,即“送亲”、“做客”、“想家”等。在沔阳“油菜开花黄又黄”是人人都会唱,沔阳民歌唱遍荆楚大地,大江南北。沔阳田歌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相同的题材,不同的内容,所反映出的是人们很普通的生产生活迹象,表达了人们悲喜的情绪和憎爱的情感,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才显示出它的顽强的生命力。一传十、十传百,一代传一代,故为民歌/谣。  

       一方水土一方歌,千百年来,仙桃人民在劳动生活和求生存的斗争中,创作出了大量的民歌,成为我国民歌中的一朵绚丽的奇葩。如《襄河谣》,家乡有好多民间歌曲都是这首歌的植根。  

       “爹爹接我回娘家”。娘家是鸟巢,女儿曾是那蹦蹦跳跳的小鸟,飞出的鸟儿远离了那个地方,时而一声声叫着树、叫着窝、叫着阳光。也许只有梦,让你去寻找那模糊的村庄、田埂、庄稼,还有那温暖过自己一双双粗糙的手。  

       回娘家,几多牵挂,几份感恩……忆旧的娘家路!  

说  媒  

       我平时喜欢看些世态风俗的古装喜剧,如近期播放的电视剧《皮五传奇》。剧中饰演张妈的那位女人,婀娜多姿,好漂亮、好可爱啊!她操一口方言,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说得格外的亲切。《皮五传奇》第十二集有这样的情节:孙孝继给潘彩臣出了主意,在街上新开了一个叫美满姻缘的荐头店。店里的媒婆“配天仙”把倪四拉了进去,说他是光顾店里的第一位客人,荐头店不收取费用,并给倪四介绍了一个号称是“京城万贯家财寡妇”的女人,倪四得到了京城寡妇的特别“爱恋”,遇上好运气,交到了“桃花运”,简直是高兴坏了……街上的光棍们看到倪四再也不跟皮五卖麻糖了,天天与京城寡妇吃喝逛街,于是都到这家美好姻缘荐头店来,寻找缘分找婚配。  

       俗话说:“树要土培根,人要人荐引。”荐引就是介绍的意思。在过去,荐头店(行),就相当于现在的职业介绍所(中介),多以雇佣娘姨、保姆等为主。但也有人说荐头店就是“媒店”、“媒行”,想来,这只能说它是荐头店的一个分支。解释“媒”,其中有婚姻介绍人,即媒人、媒婆的字意,就像如今婚姻介绍所的红娘。旧时,荐头店堂供奉有受到商人推崇的关帝圣君,似乎也讲究义气。而实际上,荐头店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不被看作是正当行业,供人朝街一坐,被挑选的人看中领走,荐头店收取一定的中介费,一笔不亏本的买卖就做成了。  

       谚云:“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婚。”古时的婚姻讲究明媒正娶,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谓之郑重其事“三媒六证”,故而媒婆在社会生活中成为一种职业。旧时,民间女性职业“三姑六婆”中,就包括有媒婆。媒婆是三百六十行中很重要的一个行当,媒婆又被雅称为“月老”、“红娘”、“红叶”,从业者以中老年妇女为主。在我的家乡,又通常以“红人先生”称之。旧时,私塾老师不分男女,通称为先生。媒婆因为有德,往往也被人们加有“先生”二字,这当然是对媒婆的尊称。媒婆也不容易,要生就一张能说会道的巧嘴,而且还要勤于跑腿,为男女双方牵线搭桥,促成两人结为秦晋之好。  

       写着写着,扯远了,儿时学写作文,老师交待说,写文章要紧扣主题,还是回到正题乡土习俗说媒上来。说媒,实际上只是家乡婚嫁习俗中的一个方面而已,概述家乡说媒礼仪,在我的记忆中,它包括托人说媒、访人家、请小酒、开礼单、接亲家、写八帖、纳八订婚等,媒婆在旧式婚礼中充当着一个重要角色。  

       托人说媒——“挨心做媒,骨肉提亲”。在农村,担当媒婆的通常是与男女双方都有关系的亲朋好友,他们对男女双方的家境及本人情况都知根知底,而且受到双方信任。媒人说媒,一手托两家,所谓“亮媒”,则指的是门当户对,半斤对八两。俗语说:“门对门,户对户,蟑螂配臭虫”。过去,计划生育没有实施,谁家都有几个孩子,婚姻毕竟是孩子们终生大事,做父母的自然要管。孩子们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于是就托人说媒。也有做父母的对孩子关爱有加,男女双方在年幼时就订下的亲事,俗称“娃娃亲”。  

       在我的家乡,自打我懂事起,婚事介绍人大多是男方接出来的,男女两家对儿女们这桩婚事表示同意,则请出介绍人来。如男方是孩子的婶婶,女方是孩子姑姑。介绍人需成双成对,一般有二人、四人,多的有六人也不为稀奇。我只知道做父母的求人给自己的儿子说个姑娘,给自己的女儿说个婆婆,说成后来撕花衣服给别人穿。我生长在农村,也熟悉乡土礼俗,反正我是很少见到以说媒为职,巧舌如簧的媒婆。  

       访人家——即女方到男方家的村子,找到知根知底认识的人,去暗访男娃的年龄、身体状况、文化程度、品行是否老实忠厚等,还有其父母的为人,是否当地大姓人家,家庭经济条件,如柱头有几根的瓦屋、台基是否前宽后宽,农家具这些。说来大家不要不相信的话,那时候,女儿说婆婆还挑是不是独生子,怕弟兄多了分家业,是否隔街近、是否吃河水……  

       旧时,人们相信有其母必有其女的基因遗传,男方父母去暗访女方,则以“选娘种”为主,去看女娃的相貌端正和是否“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等。如头发是黄头发,也叫“黄毛缨”:“黄毛缨,铁打的心”,被视为不孝顺。再如,女娃会不会绣花、纳鞋底,脸上有没有雀斑,身上有没有脾气(狐臭)……这些都是大忌,男方往往会告知介绍人,放弃去说和这门亲事。  

       请小酒——“一家养女百家求”。如双方都有意,男方接女方母亲、母亲带着自己的女儿,也有女方的大妈、婶婶等,在介绍人的陪同下,来到男方“过门”。男方摆酒席款待,俗称请小酒。所谓小酒,即平常简单的酒菜,只是问个饥寒而已。在男尊女卑的年代,男方也请族人一起帮忙相亲,提出自己的看法,以供男方参考。席毕,男方要打发各位来客,包括介绍人的小礼物,叫做“礼轻人义重。”  

       开礼单——说媒成功,双方都满意,于是,介绍人到女方家与女方父母协商,开出彩礼多少,随乡俗而定。还有给女娃扯几套衣料(穷人家一般四套),女方家老人的包头、帽子、食茶等。讲礼性的还会给女娃几块大洋,捶对银手镯什么的。开礼单过程中,双方会讨价还价,最后由介绍人仲裁。  

       接亲家——即男方的父母及姻婿去拜见女方家族的叔子伯爷,肉酒以礼奉之,每家一般是两斤肉一瓶散酒。附书帖一具,称呼为某府亲家翁某某阁下,敬请某日某某纳八之喜,台驾。一般说来,在接亲家前男女双方就订好了纳八(订婚)的日子,名为接亲家,实际上亲家也不会去的,只是男方讲究一种礼套而已。不过,未婚妻是要过来做客的。“丑媳妇总要见公婆”,为的是让男方的亲戚们看后去评头论足,说长道短。也有领女娃到男方家族的叔子伯爷家过门的,当前辈的多少也得打发。  

       写八帖——即生辰八字,男为乾,女为坤,合起来就是八帖了。如八字不会相冲相克,在纳八那天,由介绍人携带到男方,放在祖宗的神位上。农村幽默笑话云:“红纸条子飞到谁家了,就是谁家的人了”。合八字,请的是算命先生,也有八字不合的,男方托媒人把女的生辰八字送还女家,亲事告吹。  

       纳八订婚——就是结八字。订婚是社会仪式的一种,有热闹的订婚典礼。订亲仪式在男方举行,按照我地的乡俗,订婚由男方备酒席,客请堂亲,姑、舅、姨等直系亲戚,席间由男方的姑爹舅爷来陪红人先生。订亲虽不比上结婚的热闹,但也隆重,富裕的家庭还杀猪、请吹鼓手,鞭炮阵阵。订亲仪式后男女双方的父母就为儿女亲家了,在没有结婚前,若是男方提出退婚的,按家乡习俗,其彩礼则不应该要回;若是女方提出退婚的,无条件的全部退还彩礼。  

       纳八订婚结束,媒婆说媒也就告了一个段落,接下来红人先生就是规规矩矩地喝酒做媒了。  

       “走丈母”是家乡的俗语,就是到丈母娘家去走亲,如送端阳、中秋、拜年等。在我的家乡,男女长大成人,在结婚的前三年,男方须向女方父母及家族去送节礼,家数多的一担挑,有肉有酒,只是第三年端午节加送虾馓、毛扇。送满三年,女方的父母才肯把人结婚。如男方不在家,如服义务等,则由男方母亲或妹妹去代替,做父亲的去代替儿子送节礼,则好说不好听。送节礼也包括送红人先生的节礼在内。  

       “抬头嫁女儿,低头娶媳妇”。女方的父母同意儿女完婚,男方在当年还要择日请媒、报期,也得安排酒席,把媒人先生拖步,最终双方来确定结婚的日子。“丑女不可溅嫁”,婚前,男方要给未婚妻“开剪”(做嫁衣、十套八套的),女方要请木匠、箍匠打嫁妆。  

       “媒憨媒憨,四十八餐”。四十八餐只是一个概数,当然是用来挖苦那些撮吃撮喝的媒人的,但从另一方面则反映出媒人每说成一桩媒,着实的不容易。其实,媒人除了酒席宴请之外,还可以得到一些钱财,如衣料、肉酒、跑路钱等,在农村,这些称之为“谢媒礼”。  

       戏说这说媒流传的禁忌,叫做“六腊不说媒,说媒死媒人”。细想这话也不无道理。在我的家乡,乡村六月是农活大忙季节,腊月忙年,可能出自这一缘故。  

       媒人先生有情,媒人先生有爱,媒人先生也无奈。“新娘进了房,媒人甩过墙”。家乡礼节,媒人先生必坐上席,更不能媒人未到就开席,视为不尊,称之得罪了媒人先生,媒人就不会为你说话,就会带来麻烦。但在新姑娘入了洞房,媒人先生坐的上席也取消了,坐的是安逸位置(靠鼓皮、捏哑脾)。家乡的婚礼有请三天客的习俗,第一天是杀猪陪媒,第二天是正期,第三天是送恭贺。在新娘进了房,支宾先生事先给了媒人先生两个红包,是准备媒人在第三天丢茶钱、蛋钱的,既然“媒人甩过墙”,媒人在第三天也就没意思来坐席喝酒了,主家也不会再去请,两个红包媒人有道理据为己有。没人理的媒人先生,真应了家乡的一句歇后语:许仕林的姆妈——舍(蛇)人。  

       媒人在旧式婚礼中是一个重要角色。现如今,荐头店早被人们所淡忘,做介绍的成了婚姻介绍所,昔日的“媒憨“也学乖了,怕惹麻烦,做一桩媒,小两口过得好则罢,过不好打架嚷习骂,媒人脸上无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再适合当今的婚恋观了,现在的城乡,发现光棍、剩女越来越多,当媒人,给人介绍婚姻对象,说媒拉纤更是社会的一份责任。

  看把戏  

       把戏,就是花招,即蒙蔽人的手法,也就是现在的魔术、杂技。  

       家乡人把杂耍表演等叫做玩把戏。以往农村,每当农忙过后,就会有外地的把戏班子到村子里玩把戏,过年看把戏更是丰富多彩。  

       玩把戏的是有一技之长的民间艺人,会耍猴、魔术、杂技、木偶戏等,都可称为玩把戏的,他们在社会上漂泊,俗称“跑江湖”的,也叫“江湖艺人”。家乡人却把这些艺人也叫“卖当的”、“卖狗皮膏药的”。实际上他们都是靠卖艺来养家糊口的穷人。  

       严格说来,把戏分为小把戏和大把戏两种:也就是规模小一些的称小把戏,规模大的称大把戏。  

       小把戏多指小魔术,俗称变戏法,耍的是小伎俩。小时候,家乡集镇上,经常会看到这些江湖艺人摆摊表演。有的牵着猴子杂耍,有的耍大刀表演武术、气功,有的把两个碗,三个小球翻来覆去…观众连连叫绝。“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玩小把戏的艺人端着铜锣或碗乞讨着,直到狗皮膏药卖过才散场。  

       “把戏、把戏,都是假的”。小把戏实质上是一种带有欺骗性和趣味性的艺术,“艺呀艺,不值一个屁”。如“空中取火柴”,就是把火柴盒反面的底,事先码好一排火柴签,把这面的空盒打开给观众看,你会认为是空的,没有一根火柴。艺人喊几声“来了、来了”,火柴盒变成了满满的,实际上他把火柴盒翻了一个面在给你看,你就认为他真的是“取”来了满满地一盒火柴。把戏,往往去揭开谜底,就是这么简单。民间有把生活中那些玩小聪明的人称为耍“小把戏”,意思是其伎俩很容易被人戳穿。  

       话说回来,玩小把戏艺人中,也有奇人身怀绝技的,如耍大刀、手劈砖、吞珠子刀子、肚子上过车搁刀过人等,不能说他们没有真功夫。  

       “各位武林前辈、当地师傅,请高抬贵手,赏小的一碗饭吃,改日定当登门叩谢”!这是把戏艺人拜“码头”,拱手说的最多的开场白,免于得罪了在场高人而被砸了场子,“行山虎斗不过坐山虎”,看得出跑江湖卖艺人的不容易。  

       孩子们最爱看耍猴。耍猴人左手牵猴、提锣,右手拿小鞭、锣锤。牵着猴、敲着锣转过几圈,打开场子,然后呼唤猴子翻跟头、直立、倒立、行礼、鞠躬、磕头,引得观众笑声一片。耍猴人看到观众舍钱的多,还会表演一些带有小情节的节目,比如拿出一个木箱,里面装有帽子、衣服。猴子在耍猴人的鞭鞑下,打开箱子,翻一通,穿上衣服,再戴顶帽子,赢得一阵掌声。最好笑的是猴子不听使唤,耍猴人就假意用鞭子抽打,猴子却冷不防蹿上去,夺下耍猴人手中的鞭子扔到一边,这些滑稽的动作最让小孩子们高兴。  

       大把戏班子,类似马戏团,极度贫乏的文化娱乐生活年代,生产队干部看到有大把戏班子来联系演出的,就集体出钱包场,让群众看一场把戏。把戏场子搭在禾场或空旷的地方,用布围一个大圈子,开一扇门,方便观众进出。玩大把戏的一边搭着场子,一边进村敲锣,“咣、咣”的锣声响起,人们就明白了,玩大把戏的来了,今晚有把戏看。  

       大把戏难得来一次,看的人很多,里面围了很多层,最外围的站在自带的大板凳上看,最里面的坐在小板凳上,小孩子们则坐在最前面的地上。观众中大多数本村的,也有外村的,男女老幼都有,孩子最多。  

       玩大把戏的首先是魔术表演,接着是顶碗、蹬坛子、丢草帽、走钢丝骑独轮车、钻火圈…..花样很多,滑稽小丑惹人喜欢。  

       一个把戏班子总会有他们一二出绝活,如晃碟,钻火圈这些都是高难度表演。玩把戏姑娘嘴里叼着特制的细棒,将正在快速旋转的瓷碟高高顶起,一根细棒却能顶起转个不停的瓷碟。火圈摆在支架上,只见玩把戏的小伙,轮番上阵,有的从火圈中间钻了过去,有的从火圈上方一跃而过。  

       玩大把戏最后表演一般是骑自行车叠罗汉,最底层有四个人,第二层有三个人,第三层有两个人,第四层即最高的一层只有一个人,除了第一层的演员在自行车上,其他人都站在下一层相邻两人肩上。场下观众使劲地拍着巴掌,喝彩声一阵接着一阵。  

       耍猴把戏的收费,除了要钱,也挨家挨户讨粮食。耍猴把戏的站在门口,猴子翻几个筋斗后,家乡人没有不给的,只是多和少,遇大方的人家,有时会舀上一大碗米。耍猴把戏鞭鞑着猴子再翻几个筋斗,以表示谢意。  

       随着时间的推移,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玩把戏的越来越少了。上世纪已逐渐衰落,进入新世纪农村看把戏就基本绝迹了。  

民间棋牌游戏  

       棋牌是棋类和牌类娱乐工具的总称。在仙桃,棋类常见的有象棋、军棋、跳棋、围棋;牌类如扑克、丘牌、撮牌、麻将等。棋盘游戏和牌类游戏统称为棋牌游戏。  

       仙桃的棋牌游戏是形成于民间,流传于民间的一种文化现象,并且相沿传承,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生活的变化,传统的棋牌游戏也随着发生变化。  

       就拿这麻将来说:一副麻将基本牌136张,包括筒条万,东南西北中发白。打麻将,“文革”期间是被禁止的,麻将在“破四旧”的运动中,作为所谓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被统统地销毁。那时,供销社也很难买到扑克牌,一个生产队仅有的那几幅扑克牌,都是村里当兵的现役军人寄回来的,为了经久耐用,用鸡蛋清一张张的油过。大部分村民在打扑克娱乐时,也只是打升级、百分,争上游。  

       水利工地上,“打幺歇”(挑土时休息)或在夜晚,部分村民为了增加休闲娱乐的剌激性,以很小数额作赌注,玩起了三人一组的用扑克来“打句句”,也叫“抹成”,简单地说,就是每人抓10张牌,每三张牌连成一句,花牌是单独的一句,大小王满“当”,成(糊)牌时必须有一组对牌。  

       改革开放后,麻将在人们休闲娱乐中流传了起来,人们熟悉了麻将牌,村民用赌注玩麻将也比较普遍。刚开始打麻将的打法主要是抹“倒糊”,逐渐地变为抹“苛(ke)将”,也就是所糊的牌,必须有一对用筒条万中的“258”做将的,才算糊牌。后来又兴“坑头”、“出争”、自摸等,讲法多种多样。  

       插说仙桃毛场有个徐承良,此人在空闲时喜欢麻将娱乐,他总认为这麻将的讲法繁琐,他提出只兴“摸边将”,三翻封顶到打法:即自揩为“摸”,筒条万中的“三七”为“边”,也是“258”做将,三样齐全为“硬三翻”,也允许“坑头”、“出争”。于是,麻将的“摸边将”(也叫抹三翻)的打法,便在仙桃部分地区流行了起来。  

       仙桃的晃晃麻将游戏,俗称“打晃晃”。总共108张牌,只有筒条万,没有风牌,任意一对牌可做将,有些地区还兴翻“赖子”、“买马”,只能自摸、放铳有连响等游戏规则。打晃晃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玩法,老少皆宜,深受玩家喜爱。  

       现在,扑克在仙桃的玩法也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更新,斗地主、诈金花成为一种新的休闲生活方式。斗地主是两人协作去斗一家,讲究的是配合;诈金花,又叫三张牌,则真真假假,技巧诡秘。斗地主、诈金花也在仙桃广为流传。  

       说起仙桃民间棋牌游戏的种类,便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时代。大集体时,村里的老头喜欢在乘凉时下象棋,娃娃们爱下军棋,村民(尤其是妇女)在田头休息或等待队长来派工时,用树枝在地上画出棋盘,下“对角棋”、“成三棋”、还有“金木水火土”等作为娱乐为最常见。  

       “对角棋、十五匹,抽你的筋,剐你的皮,看你还跟不跟我下对角棋”。这是一首《对角棋》童谣,天真烂漫。对角棋二人下棋,事先每人码好三颗子,谁的三颗子先为一条斜线即为赢方。赢方唱着《对角棋》童谣,打着输家的手心。  

       下成三棋比下对角棋要考智力的多,双方每人手里准备9颗子,轮流一颗颗地落子,如一方有三颗子组成了一条直线,为之“成三”,就可以去除掉对方的任何一颗子。最后,若是谁的棋子组成了横直相交的格式,称为“推磨担子”,对方为输。  

       金木水火土是大自然构成的五种要素,称为“五行”。人们把它作为娱乐,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此棋亦为“五行”棋。下金木水火土,双方先落子四颗,然后开始走棋,嘴里念着“金木水火土”,如出现畅通可行的四个空格,念到“土”时,恰好对方的一颗子在“土”字的点上,就可以将其去掉,如此反复,直到一颗不留为赢。  

       农村这块广阔的天地,具有丰富的民间棋牌文化,淳朴的民风,厚道的乡情,人们棋乐融融,棋牌高手云集。如今,“对角棋”、“成三棋”被人们遗忘,但我们透过这些文化民俗事象,能看到社会生活的不同侧面,能了解仙桃这块土地上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现在的农村富裕了,田间地头,再也看不到蹲在地上下棋的人了。社区村镇老年活动室、棋牌活动室到处都是,设施先进,环境优美,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休闲娱乐,增加了生活乐趣。  

       坛子原为一种口小肚大的陶器。在沔阳把女儿称“坛子”,其规范的叫法应该为“酒坛子”,是做父母的对女儿喜欢的昵称。

       沔阳习俗,女儿出嫁后,逢年过节,都要走娘屋去看望父母,所带的礼物少不了酒。用什么来盛酒呢?用缸太大,用壶太小,用口小肚大的坛子装酒最合适。端阳、中秋、过年......女儿女婿总是一人抱娃,一人提酒提肉,走在湖区的沟埂上。当女儿走到湾头上,就有人向她的父母其家报喜:你屋的酒坛子回娘屋来哒,提了好大一坛子酒。久而久之,这“酒坛子”成了女儿的代名词。

       昔时,一般人家生男孩则叫放牛娃,若生了个女孩,乡邻们便贺喜:恭贺您啷生哒个酒坛子!我们沔牯佬则干脆称女儿为“坛子”。女儿是爹娘的小棉袄,娇娇宝贝,叫女儿为坛子,饱含着父母对女儿的深深爱意。

  作者思乡远梦,原名张才富,湖北仙桃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自由投稿人。曾任教师,企业负责人等职。现任某公司图书编辑。苦恋文学多年来,在报刊杂志上发表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作品。此个人微信平台发文均为原创,享有著作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上海结婚,原来那么多花样
金琳:欺骗的彩礼嫁对的人
中式传统婚礼的习俗,原来这么美!
相亲去男方大姨家,他是飞行员,我一站起来对方脸都黑了
过年期间,你认为应该在婆家还是回娘家过年?区别有哪些?
苗族婚姻家庭文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