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习俗】《沔阳习俗趣话》刊文:上灯习俗系列(七篇)

仙桃上灯习俗

  仙桃(沔阳)城乡,过年的饭菜特别丰富,最有特色的年味菜是这里的三蒸。即蒸鱼,蒸肉,蒸菜等。这些菜提前就准备好了,已是半熟,新年家里来了客人,就用大蒸笼蒸上,热了就可以吃。大年三十吃团年饭,最少要有十碗菜才算十全十美。团年要在门前放鞭炮,鞭炮一响,当家人呼唤着祖宗们回来吃团圆饭,桌上还需要给祖宗们备多一副碗筷。象征性地敬上一杯酒。

  仙桃地处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有很多习俗还保留至今。什么玩龙灯,舞狮子,采莲船,皮影戏等等。从农历的腊月二十四过小年开始,年的味道就越来越浓。那炊烟缭绕的乡村,正忙着赶制年货,有炒炒米,打糍粑,熬糖,打豆腐,发油货,炸麻花,玉兰片,杀鸡宰鸭,买鱼割肉忙个不停。还有大年三十,正月十五到祖宗坟墓上灯的习俗一直沿袭着。

  上灯的习俗据说是从明朝代开始的。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在元宵节这天去找他母亲的坟,但没有找到。于是他在每个坟顶点了一盏灯,然后不停地磕头,哪个坟前的灯没有灭,哪个就是他母亲的坟。为了纪念朱元璋弘扬孝道,于是就有了给祖宗上灯的习俗。

  旧时,不管离家多远的出门人,如果老家没有了亲人但祖坟还在,是一定要赶回家上灯的。

  大年三十这一天最忙,家家户户一大早就开始忙活。屋前屋后,屋里屋外打扫卫生,贴春联,买鞭炮,到祖坟上去培土,一直忙到晚上。

  吃了团年饭,离祖坟近的就开始扎灯罩,准备天一黑就去坟地上灯祭奠亲人;祖坟离得远的人家提前就做好这些准备,有的人家甚至推迟吃团圆饭或提前吃一点就坐交通工具出发了。天一黑,大人们就带着这些祭奠品向坟地出发了。小孩子们往往跟在大人的后面看热闹,当然还是要磕头拜祖宗的。到了坟地,先在坟前找出一个平坦的地方扫出一块空地来,再把灯罩插在地上,灯罩里面点上蜡烛,然后开始放鞭炮,烧纸,作揖磕头。整个仪式结束了还要再守一会儿。有时刮风,你人一走还没有到家,扭头一看,坟前的灯没有了,只得转回再点燃。

  谁家的坟前如果没有灯,就意味着这家可能没人了或者家丁不兴旺。邻家祭奠的人也会烧一些纸,毕竟这些故人是邻居嘛,平时互相多照应照应,理所应当。

  团年饭后,锅碗洗毕,家里的主妇要在灶堂前给司命先生上香,下跪,作揖磕头,接司命先生回来过年。给娃们洗澡,准备初一拜年的礼物。

  团圆,团圆,活着的儿孙们团聚了,正好借机去看看已经睡去的祖先,一者告诉他们,后辈们很平安,并且没有忘记他们;再者让他们看看,他们传下的这一脉香火有多旺,儿孙满堂,全赖祖先的保佑。所以上灯的习俗就这样一代一代往下传承着。每年大年三十,正月十五的晚上到处是都是灯笼,恰似天河落人间,遍地星光闪烁。

  打开记忆的仓库,储藏的尽是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现在回忆起来,满心满眼的都是甜蜜滋味。

  三姑:尼姑、道姑、卦姑

  三姑指的是三种宗教的出家女性。尼姑是佛教、道姑是道教、卦姑是专门占卦的。

  六婆: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

  六婆中,牙婆是专门贩卖人口的人口贩子,专为人买卖奴婢、妾侍。媒婆是专为人介绍姻亲的女性。师婆是专门画符施咒、请神问命的巫婆。虔婆是妓院内的鸨母。药婆是专门卖药的女人。稳婆则是专门接生的接生婆,如果发现女尸,亦会由稳婆负责验查是否被人先奸后杀。六婆是各种专业的名称,有时一人可以身兼数职。

催生婆

  旧时民间以替产妇接生为业的人叫催生婆、接生婆……属江湖“三姑六婆”之列,现在职称叫助产士。在文化落后、医药卫生尚未普及的乡村,接生婆是一种受人敬重的职业。农村的妇女生孩子,尤其是生头胎,做丈夫和公婆的,心中既喜又愁。俗话说:“阴阳一张纸,生死一呼间”,指的就是临盆分娩的女人命在旦夕。所以人们都把催生婆视为送子的观世音,救命的活菩萨。

  过去的农村,十里八乡,都有一个小有名气的催生婆。不管是下雨下雪、白天黑夜,只要有人来接,催生婆总是火急火燎地往产妇家跑。这些“送子娘娘”为难产的孕妇送去希望,为呱呱落地的新生命送去平安。一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催生婆仍然活跃于各地乡村。

  旧时的催生婆,没文化,谈不上有过专门的专业培训,也没有相应的器械,一般是由老催生婆传帮带后单独接生的,完全是凭老经验收钱接生。产妇生产也就只好碰运气了,顺产算是祖坟埋得好,谢天谢地;碰到倒产、大出血等,催生婆束手无策,母子平安更好,还是先救大人吧!有时,眼睁睁地看着母子痛苦死去,但限于条件,一些贫苦的人依然还是找催生婆。

  当时催生婆的所需接生用具简单:一条毛巾、一把剪刀、一个洗脸盆。毛巾是土布的洗净晒干的,剪刀是农村家里平常用的做鞋子剪刀,在煤油灯的火焰上消过毒。催生婆那长长的指甲和结满老茧的双手,也用温开水洗过。

  把催生婆接进家,受到主人隆重的欢迎和热情的接待后,催生婆走进产房,询问观察,产妇疼得厉害时,吩咐家人端来一盆热水,找出剪刀等,做好产前准备。有经验的催生婆一边柔声细语地安慰着痛苦不堪的产妇,一边把毛巾放在产妇的嘴里,以免产妇的牙齿咬断舌头,“抓住床份子、气吐匀、用劲!”帮助产妇用力。当婴儿哭喊着哇哇落地,催生婆剪断脐带,用布包好肚脐眼,等“包衣”(胎盘)下来,接着大声地向房外通报:“生了,生了放牛娃”或“生了个——背实佬”!听得出,因是个女孩,报喜的嗓门也小多了。

  旧时有“脐带长,怀娃稀;脐带短,怀娃厚(稀/厚指妇女怀小孩的间隔期)”的说法;“包衣”不能见日光,要用罐子装好后,用草把罐子口塞紧,趁天不亮,丢进水里。寓意日后孩子在成长中顺风顺水,健康长大。

  过去,如果没有催生婆,特别是生第一胎,小孩捡不起来的将会更多。那时根本没有相应的抢救措施,产妇生产冒着极大的生命危险,妇女生孩子就是在鬼门关前走一遭,这话一点也不假,儿奔生、娘奔死呀!…….

  母子平安,全家人高高兴兴,催生婆离开时,糖心蛋两碗,一碗端给产妇,一碗酬劳催生婆,奉上少不过一个二十元的红包。依照催生婆的嘱咐,把将要做的事情做好,如把头用毛巾捆起来,门关好,月母子要禁风;注意小孩的肚脐眼要洒壁土,脐带才能掉;不吃葱韭大蒜,不吃骚鸡、鲤鱼…….。整满月酒,孩子抓周,都要接催生婆喝喜酒,坐在首席,也无须送礼,讲理性的,还要打发布料、做一身衣服和包头巾、帽子之类。

  按照老皇历,催生婆死后,和杀猪宰牛的一样,必须双手戴上红色手套,表示双手已除,方可进棺材安葬,不然到了阴曹地府,因其在阳间双手沾满了“污血”,势必先要遭受阎王爷剁掉双手之酷刑。

  算起来,我地的合作医疗应该是在七十年代后期,一年每人交二元钱的合作医疗费,每次出五分钱挂号,就可以找大队的赤脚医生看病了。那时,每个大队也配备了一名接生员,也像培训赤脚医生一样,县区医院对乡村接生员进行了短期业务实习,并免费配送每位接生员工作服、手套、药箱等简单接生用具。

  大集体时期,产妇生小孩多半还是在家里。随着农村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上世纪末,生孩子选择到乡镇卫生院或县人民医院的妇产科和妇幼保健院,老催生婆、大队接生员也就慢慢地从农村彻底消亡了。

  在社会越来越进步,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的今天,晚婚晚育、优生优育、计划生育,都只许生一胎,有的女同志三十多岁才怀上,人们对于分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孕前优生优育咨询、孕期系统规范的产前检查、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防治及管理、安全无痛生产、产后康复等,产科越来越完整的服务为每一个家庭拥有健康、活泼的宝宝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助产士在这些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助产士会根据孕妇的自身情况,尊重孕产妇及家人的心理需求,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个体化的分娩计划,使产妇享受“星级”整体化护理,“一对一”导乐陪伴分娩、镇痛分娩等新兴项目的开展,也让产妇有了愉快难忘的分娩经历,产妇变成了“国宝”熊猫。

正月十五吃汤圆的来历

  相传,远古时候玉皇大帝为了一统天下,特派灶神菩萨长驻人间了解民情,每月逢三上天回禀。有年夏历冬月二十三日,灶神菩萨向玉帝回禀道:“人间百姓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吃的是粗茶淡饭。每日辛勤劳动,从不歇息,长此下去,我担心庶民们会因过度疲劳累坏身体,不能生产,必将影响贡献。”玉帝闻奏即命群臣共商良策。太白金星奏道:“大王可命衲陀祖师下凡,给百姓们吃些药,叫他们慢慢地发起病来,自然就会休息。”玉帝准奏,使命衲陀祖师下凡照此办理。

  夏历腊月初八早上,衲陀祖师就偷偷在百姓们的饭锅里丢下了疯人药,药一下锅就变成大豆、豌豆、蒜苗、豆腐和肉颗颗,百姓们吃了,果真慢慢地“疯”了起来:女的缝新衣、绣花鞋,男的杀猪、宰羊,都不想下地干活。过了腊月二十四日,疯人药性大发。人们就东家请人吃饭,西家邀客喝酒。到了腊月三十日中午,百姓们都拿出各种好吃的食物,围在桌旁,全家人大吃大喝起来。从正月初一起,男女老少不光吃好的,而且整日穿红着绿到处玩耍。有的画着花脸,敲锣打鼓四处游街;有的邀邀约约带着礼品,八方去拜年。

  正月十三日,灶神菩萨上天奏道:“大王,不好了,百姓们全疯了!光吃光耍,一样活不干,这样下去,如何得了。”玉帝闻奏,十分惊诧,即命群臣再议良策。太白金星又奏:“若要治好百姓疯病,可令药王菩萨设法。”玉帝准奏,即令药王菩萨下凡治理。

  正月十四日晚,药王菩萨就将百姓的夜餐变成了汤圆,里面放些芝麻、核桃、白糖等清醒剂,百姓们吃了,第二天早上疯病全好了,家家照旧男耕女织,恢复了往常的劳动。

  就这样周而复始地延续下去,形成了正月十五吃汤圆的习俗。

“疙瘩子”与煮粑

  记忆中,庄户人平常所用来充饥的那些粗味饮食,说起来并不是什么膳味,做起来也无什么特殊的烹调工艺,但只要融入一方水土,按时令去品尝,所以才显得特别的有味道。比如家乡的“疙瘩子”与煮粑。

  “疙瘩子”与煮粑,瓜菜半年粮的年代,它是江汉平原庄户人发明的“专利”饮食,根本谈不上是什么美食。大集体时,生产队分的那点粮食根本就不够吃,为了填饱肚子,一日三餐只能是菜粥、菜饭、菜粑粑、菜糊糊、疙瘩子、煮粑这些。菜从哪里来?好在当时各家各户还有点自留地,种出各种各样的蔬菜瓜果。

  疙瘩子,是一种面食。夏天,当菜园里结出黄瓜、瓠子,麦收结束,即到了吃疙瘩子的季节。新鲜的黄瓜、瓠子,新轧出的面粉,做成的疙瘩子,演绎出改换口味的抢鲜。煮熟的疙瘩子味美香浓,盛上一碗,扑鼻的田园风味里,裹着一圈圈的热气,触动胃蕾,久吃不腻。

  疙瘩子,又是一种么样的面食?吃过的那些老年人恍若隔世,而年轻人则不知所云。疙瘩子就是面疙瘩,在面盆里将面粉兑水和成干面糊状,用筷子一个个挑入加水煮沸锅内,待大小面团浮起,疙瘩子也就煮熟了。在乡村,人们形象的将疙瘩子比喻为“鸡脑壳”,做疙瘩子也叫“嘎”疙瘩子。

  饥饿的年代,纯面的疙瘩子吃的少,锅里总要搭些蔬菜。想起来,用黄瓜、瓠子、葫芦这些来“嘎”疙瘩子算是最多,或切片,或切丝,放锅内炒死后加盐、加水煮沸,即可以去“嘎'疙瘩子了。

  疙瘩子由于是死面的,吃起来很有咬劲。疙瘩子汤里面掺有黄瓜、瓠子吃在嘴里,咽下时也不挂喉。汤有如用面粉勾过芡的,喝起来像在喝糊糊,为了节省粮食,也只当是稀饭灌大肚了。

  煮粑,把大米的细米推成粉,在锅里焙至半熟,加温热水和成团后,揪一小坨搓成圆球,用手掌心压成圆饼,就成了一个个像旺旺雪饼大小的煮粑。

  煮粑,顾名思义,需要煮熟后才能食用。在那饿死人的年代,就是用仅有的一点细米做成的煮粑,也得掺些瓜菜。小时候吃得最多的是南瓜煮粑。

  做南瓜煮粑也是先将南瓜加水煮烂后,再去往锅里丢煮粑。调制煮粑汤时,少不了要放生姜和少许的盐,盐多了,南瓜则没有了甜味。

  煮粑,吃的是米粉的香味,如加上南瓜,其味道肯定要差一些。南瓜煮粑,汤为红色,淋几点香麻油味道可口。

  其实,煮粑这一不可多得的美食,在街上的小吃铺,现在可能还有卖的。正月十五各家各户做团子,最后没有包心了,也有用多余的粉团揉几个煮粑,来交团子一起去煮熟。

  民以食为天,一方水土形成了一个地域的饮食习惯。在那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人们的希望则是温饱,吃青菜、喝绿水是常有的事,有“疙瘩子”和煮粑,也算是一种奢侈的食物。

家乡的红萝卜

  在我的家乡,庄户人的菜地里栽种萝卜,其品种有胡萝卜、白萝卜和红萝卜,又以红萝卜种植的为最多。红萝卜,人们习惯地称之为辣萝卜,也可能叫腊萝卜,其种子也叫做辣(腊)萝卜籽。萝卜籽多是自家先一年培育留下的,则很少去购买。

  我永远也改不了自己是一个乡下人,特别地喜欢吃家乡的红萝卜。色泽鲜红的红萝卜,成为我生命中永恒的元素,也是我永远难舍的一种乡情。

  近日,家乡连续地下了两场瑞雪,我虽说只身在异地,看到网友“老糊涂仙”发在论坛上那一张张老家瑞雪照片,我不禁怀念起家乡冬日的雪景来,也让我想起小时候自家菜地里,被大雪覆盖着的那一片红萝卜。

  红萝卜,既是家乡仙桃的著名土特产,也是远近闻名的萝卜优良品种,其栽培历史悠久。

  家乡的红萝卜皮薄滑润,色泽鲜红,肉质脆嫩易裂,口感清甜多汁,含糖量高,被当地人誉为“土人参”。小时候,我常跟母亲到菜园地去扯萝卜,将扯出的萝卜,用萝卜叶擦去泥,再用衣角拭干净,咬上一口水灵灵的,清甜爽口又解渴。

  家乡的红萝卜好吃,尤其雪后的红萝卜,经过雪水的浸润,有如地方戏文中的那句唱词:“三九天的萝卜——冻(动)了心。”冻心的红萝卜,更是肉嫩酥脆,清甜多汁,味甘而不辣,醇厚又可口,生吃脆如梨,素烧或荤汤,味道鲜美。

  农谚说:“寒露籽,霜降麦。”在南方,当季节进入寒露,就是家家户户拈白菜籽、撒萝卜籽的时候。小时候,记忆最深的就是种萝卜了。夏天菜地里种植的香瓜、金瓜、冬瓜、南瓜等,这些瓜藤要先卷园,收出地来后,经过翻整,再去种萝卜。母亲在卷园时,我总是盯着瓜藤上连着的那些没有成熟的小瓜,特别是黄橙橙的小金瓜,摘来就吃。

  虽说这白菜萝卜籽很容易生起来,但母亲种起来仍然很仔细,将菜地施足底肥,整碎土块。拈白菜籽是先选定一块苗床,待白菜苗生长至拃长后再去移栽。拈白萝卜籽是一行行的,白萝卜长得大,要留出适当的株距和行距来。红萝卜籽是撒播,力求均匀。

  冬天里,我家那几分田的菜园,种有白菜、萝卜、窝笋,还有用来腌咸菜的雪里蕻等。一株株乌油白叶菜,薄霜降在肥厚的叶面上,煞是好看。

  物质的匮乏的年代,青菜萝卜是我们普通百姓人家的主要蔬菜之一。冬至前后,即到了红萝卜食用和贮藏的时候了。红萝卜的贮藏主要是干贮,如切丝、切丁、切片去晒干保存,也可以去腌制。但很少像贮藏红薯去采用窖藏。

  家乡的炒米是人们以备不时之需的一种方便食品,简单说来;炒米先将糯米浸泡后,用木甑蒸熟成“阴米”(也叫饭米),阴干后,再用河沙炒成米泡,即为炒米。吃的时候,将炒米放在碗内,用开水冲泡加盐或加糖,便可饮食。老家的炒米有多种:有用糯粟制作粟米(小米)炒米;有用糯高粱制作的高粱炒米;但主要还是用糯稻制作的大米炒米。

  冬闲家家户户蒸饭米,也正好是在吃红萝卜的时候。蒸饭米时,主妇是一定是要蒸出几碗这红萝卜蒸菜,全家人和外公、外婆等至亲来尝鲜的。蒸萝卜同蒸肉鱼一样,也得拌以米粉。把红萝卜切成细丝后,加米粉拌匀后上甑去蒸,蒸熟后用油盐、调料在锅里烩制,即可食用。萝卜蒸菜青鲜绵甜,入口让人齿颊生香。

  红庙萝卜生长在红庙,故得名。流传于仙桃民间的土特三宝就有:沙湖盐蛋、红庙萝卜、沔城藕。旅行在仙桃,能够吃上这红庙的萝卜蒸菜,着实是你的口福。

  母亲手巧,能以萝卜为原料,变着花样能做出许多美味菜肴,如煮片、炒丝、腌萝卜丁,腌萝卜盐菜,也晒干萝卜片等。月光下,摊着簸箕,垫着俎板,把用木盆洗净的红萝卜切成片,几个太阳晒阳干后,用甑去蒸过,再摊到架上去晒枯,食用时交几片腊肉、一绺粉丝去做汤,土黄色的干萝卜皮,软绵润滑。

  冬天里吃冻小鱼也少不了这萝卜丝,鱼汤的腥味,蒜苗的香味,萝卜丝夹杂在鱼冻子里,让人食欲大开。

  煮萝卜汤削下的萝卜嫩皮,用盐腌过,入口脆嘣,是过早下稀饭的好菜。呛萝卜用的是红萝卜,又以体小的为主,也就是在萝卜还未完全长大,间苗时拔出的又长又细的小萝卜。把萝卜切成丁,倒入开水锅里烫一下捞起,再去放盐,酱油醋等,最好是淋几点麻油。呛萝卜白里透红,肉质嫩而清脆。

  昔时的乡村,孩子们不像现在有水果吃,充饥解渴就去吃生萝卜。不过萝卜这东西,多汁甘美,营养丰富,通气清肠,利于消化倒是符合实际的。但生吃过量就会打嗝,从口而出的气味难闻。小时候,我很少去吃生萝卜,特别是辣萝卜。因为,我怕辣,辣萝卜含有呛鼻的辣气。

  鲫鱼萝卜汤,牛肉炖萝卜是家乡酒席宴上的美味佳肴。

  鲫鱼萝卜汤做法:洗好的鲫鱼擦干水分,用生姜在锅里涂一下以防沾锅,然后倒油将鲫鱼煎至两面金黄;鱼煎好后,在锅里加入凉水,加入葱和姜煮至沸腾;水初沸时,加入萝卜片,盖上锅盖,中小火慢炖半小时;炖至汤色奶白,加盐即可。

  牛肉炖萝卜做法:将牛肉切丁,入油锅爆炒一下,倒入砂锅内,加水煮沸后用小火去炖。再将白萝卜切成小块,放入水中煮沸,倒掉水,加入牛肉汤内,放盐,继续用小火炖至萝卜牛肉酥烂为止。调好味,放些葱花,起锅上桌。

  怀念昔日那些与降雪有关的乡村往事,怀念与母亲一起种萝卜、拔萝卜的温馨时光。家乡的红萝卜,我想对你说,如果你走进了蔬菜大棚,住进了温室,则枉费了我对你的一片思念,你的苦心我将无从包容。

千年干粮火烧粑

  老板有大老板,也有小老板;作家有大作家,也有小作家。我喜欢写作,自己就连一个小作家都不是,律诗不会写,小说不会扯,尽是把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回忆翻出来唠叨。

  我出身在农村,写乡土记忆的经历,犹如点戏唱戏一样,“锅里的粑粑赶熟的捡”,这成了我写作的一大乐趣。这不,此时的键盘又锁定在了家乡千年干粮火烧粑的敲击上。

  在江汉平原乡间,有一种吃了千年还没吃够的美食干粮,这便是圆溜溜、色香味俱佳的火烧粑。

  火烧粑是一种通过将发酵的面团,揉成圆圆的粑粑后,再放到锅里去干炕的方式做出的干面饼。火烧粑的直径有如菜碗口大,厚度大致在小半拃左右。

  江汉平原乡间做火烧粑,主要是图省事。炕上几个火烧粑,出远门时装在布袋里背上,十天半月也不会发霉变质变味。吃时,掰几块下来,干啃、热水泡均可,既填饱又耐饿,简单方便。

  在我读高中时,星期天回家带米,米袋子里总要塞上一两个家里做的火烧粑,带到学校里。肚子饿了,就和同学们分着去吃。

  江汉平原的火烧粑,当属天门张港最为有名,外壳呈金黄色,脆而不糊,内肉呈粉白色,软而不粘。尤其是外壳粘上芝麻,香味扑鼻。

  火烧粑的制作要通过和面、揉面、炕熟三个环节。和面时,将面粉和老面放入盆中,加水和成面团后,用湿布缦住,以防干面子,待到面团初步发酵后,再去将面团揉成粑粑。揉成的一个个粑粑摊在簸箕里,放时,在簸箕里撒些面粉,以免粘连。摊在簸箕里的粑粑,撒过芝麻后,用干单衣服盖上,如汗衫、白士布褂子都行,好让面团进一步发酵,以发酵到面团内出现均匀的蜂窝眼为宜,时间发长了,炕出的火烧粑会有酸味。炕火烧粑用的是穰柴,如麦草、谷草。把簸箕里的生粑粑用双手托住,贴在锅边,但锅心里要保持有少量的水,炕至面团的颜色发黄,即可翻面,至两边的面皮变硬时即熟,此时的火烧粑已散发出缕缕面香,从锅里捡起来,就可以吃了。

  火烧粑可当主食,弄点汤汤水水,边吃边喝,可顶上一硬餐。

  种田人一人三餐的茶饭,当然还是吃热的好。冷了的火烧粑吃起来外壳难嚼,去加热火烧粑可以切成片,像炕糍粑一样到锅里去炕热,也可以将冷火烧粑放到灶膛里去烧。烧时,先用火钳把灶里的余火扒开后,把火烧粑夹进去,用火灰盖严,等一会夹出来,拿在手里拍去灰,火烧粑焦黄锃亮,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即使时烧糊了也能吃。吃了这糊粑粑,还可以增强消化。

  说到火烧粑的由来,先讲一个小故事。古时候,军队在行军作战时,带兵的只发给士兵面粉,而没有做饭的锅。于是,士兵们想出了放火烧山,把石头烧热后,将和好的面团,贴在滚烫的石头上去烤面饼的办法,用以充饥。这也许是火烧粑最古老的叫法。

  火烧粑的制作,也有不同。江汉平原有些地方在做火烧粑之前,先把面团放在锅里干炕,炕到半熟后,再用荷叶包,拿到灶膛里用火烧,烧熟了才能吃。

  无论如何,火烧粑都离不开火烧。依本人愚见,锅里炕熟,冷了在灶膛里,用火灰去加热火烧粑,这大概是江汉平原乡间的火烧粑,其叫法的由来。

  火烧粑,泡又泡,明火炕,暗火烧;千年干粮火烧粑,百吃不厌好味道。

手擀面

  在乡下,家庭主妇都会擀面。

  擀面,和面是关键。把面粉放在大陶钵里,中间扒个小坑,浇水搅拌。如是现擀现吃,为湿面,和面时就多加点水,面团显得软些;如是擀了晒干装起来,以慢慢地吃,为干面,就少加点水,面团和得干些。这软硬全凭经验和感觉,那时,乡下人吃湿面的少。

  和好的面团有蜂窝眼,要将面团倒在案板上去慢慢地揉实,倒出去和面陶钵的釉面,像水洗过一样干净。揉面是个吃亏活,手上要使劲,腰身也要使劲,这样揉出的面才匀,没有生面粉,擀出来的面才有劲。直到揉得面团光滑,有亮光,不粘手为止。

  擀面用的是擀面杖,擀面杖为木质的圆棍,长约90厘米,直径4厘米左右。上好的擀面杖用的是椿树制作,颜色紫红,手感沉重。

  我地属于江汉平原,人们平常都吃大米饭,但家里的扁桶里的干面是少不得的,为的是招待过往的客人。请客和过年,这面条是一定要提前准备的,乡下擀过年面,冬至过后,只要是晴天,妇女们总忙个不停,轮换着你帮我擀,我帮你擀。揉面的、擀面的、切面的、晒面的,面皮扑打案板的声音,人们的欢笑声,成为乡下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干面放的时间长,乡下人往往是多轧点面粉,请得几个人擀就擀一回。

  小麦淘洗后晒干,拿到村里机房去轧,面粉分为三道,即头道粉子,二道粉子和三道粉子,余下的麸皮喂猪。擀过年面用的是头道粉子,擀出来的面白,也筋道。二道粉子和三道粉子则以做粑粑为主。

  揉好的面团,一下子是擀不完的,要一个一个去擀。有经验的妇女,把揉好的面团放进盆子里,用湿布盖住,免得干面子。要擀时,用刀划出一块来,放在案板上揉圆,其实就像个窝窝头。然后压成饼状,就可以拿擀面杖去擀面了。

  擀面的妇女站着弓步,弯着腰,随着擀面杖一前一后,身体也一起一伏,双手随着滚动的擀面杖前推后拉,姿态婉转优美。擀面最怕面团粘合,边擀要边撒上干粉子,也叫小粉,再换个方向把面卷在擀面杖上去擀,保证面皮匀称,案板上也少不了要撒小粉。如此反复几遍,一张簸箕大的面皮就擀好了。

  把擀好的面皮用擀面杖卷好,拿到帘子上去晾晒一会,待湿面粉发白,就可以切面了。切面,先是把面皮一层层叠起,切出篾宽,一缕一缕的,再用筷子夹到笸子里,端到晒垫上去晒干。

  煮干面也有讲究,先把水烧开后放面,面锅里边起瀑边浇凉水,面才不会煮烂。

  在我的家乡,请客或过师傅,早上一餐称为喝面茶,也就是主食是面条。面条用芦花碗盛出后,淋几点香油。主人家怕客人吃不饱,端出炒米往面汤里加,其美味独特。

  现在的乡下,很少有人手擀面了,昔日那些穿着围裙正在擀面的妇女,那靓丽的风光渐行渐远,已成为过去,让人回味。

  其实,手擀面比机器压的面要好吃。

  习俗像空气一样,是人们须臾不能离开的。对于社会来说,习俗又是沟通情感的纽带,是规范言止行为的准绳。老沔阳习俗是沔阳人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其中凝聚着祖辈的性格、祖辈的精神、祖辈的真、善、美,是每个沔阳人彼此认同的标志,也是沔阳人沟通情感的纽带。《沔阳习俗趣谈》把沔阳民俗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和真谛展示出来,旨在让“沔牯佬”对沔阳优秀的文化传统有更深刻的眷恋、热爱和崇敬,撸起袖子来发扬“开放开明,尚德尚进”的城市精神,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贡献。

         作者思乡远梦,原名张才富,湖北仙桃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自由投稿人。曾任教师,企业负责人等职。现任某公司图书编辑。苦恋文学多年来,在报刊杂志上发表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作品。此个人微信平台发文均为原创,享有著作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制作我家最受欢迎的面点—糖火烧
杠子头火烧怎么做好吃?
油酥火烧
#美食感恩季#最能解思乡情的妈妈风味面疙瘩
驴肉火烧的火烧,外脆内软有诀窍,做了几次我终于找到了正确做法
菌菇腰花揪面疙瘩的做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