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哟喂哟】戏剧争工巧,汉楚黄花皮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蓝色字体思乡远梦,再点击关注,这样就可以继续免费查看本平台历史消息了。谢谢您的赞赏和分享!

  汉楚黄花皮,即汉剧、楚剧、黄梅戏、花鼓戏、皮影戏。

  汉  剧

  曾名楚调、汉调。辛亥革命前后始称汉剧。迄今已有三百年以上的历史。它不仅是我省历史较为悠久、覆盖面较大、影响力较强、具有相当代表性的地方戏曲大剧种,更是为我省、我国戏曲艺术事业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剧种。历史上,它不仅首创了“皮黄合奏”的艺坛盛事,而且率先携湖北汉调进京,直接孕育和促使了我们的国剧——京剧的诞生,被誉为“汉剧是京剧之母”的称誉。

  1952年10月6日,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汇演在京举行,著名汉剧表演艺术大师陈伯华主演的《宇宙锋》获得表演一等奖。继而,由陈伯华主演的《宇宙锋》、《二度梅》相继拍摄成舞台艺术片在全国放映。《闯王旗》、《弹吉它的姑娘》、《猎猎楚魂》等剧目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汉剧经典剧目《荥阳城》选段

  楚  剧

  是形成于黄冈、孝感一带,成熟、发展、兴盛于武汉的地方花鼓戏剧种。旧称哦呵腔、黄孝花鼓戏、西路花鼓戏,1926年定名为楚剧。楚剧流行于湖北的武汉、黄陂、孝感等十多个市县。是目前湖北的第二大剧种,亦是演出市场较大,观众拥有量较多、代表性较强的湖北地方戏曲剧种之一。

  楚剧有大量的创作剧目:《推车》、《葛麻》《百日缘》《刘建梅》、《双教子》、《追报表》、《狱卒平冤》、《虎将军》、《中原突围》以及获第八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剧目奖的《大别山人》、《三月茶香》等均是其代表之作。《虎将军》获首届文华大奖。

  黄梅戏

  黄梅戏源于黄梅采茶戏。黄梅采茶戏习称采茶戏或花鼓戏,外省称之为黄梅调、黄梅戏、下河调、三角戏等。黄梅采茶戏主腔为七板,源于鄂东一带的茶歌、畈腔,也称“哦呵腔”。黄梅采茶戏流传非常广泛,江西的武宁采茶戏、景德镇采茶戏、浙江的睦剧、福建的三角戏及湖北的阳新采茶戏等——尤其是安徽的黄梅戏——在形成过程中,与黄梅采茶戏有渊源关系。学界对黄梅戏也就形成了“发源于湖北,发展形成于安徽”的共识。黄梅戏在湖北境内大部分地区都有流布,尤其是鄂东地区黄冈市。剧目多以喻老四、蔡鸣凤等人的传说为题材,还有《天仙配》、《白扇记》等,是与湖北花鼓共有的传统剧目。

       荆州花鼓戏

  曾称“沔阳花鼓”。后正式命名为“天沔花鼓”。20世纪八十年代初改称“荆州花鼓戏”,是流行于湖北江汉平原一带倍受广大观众喜爱的地方戏曲剧种。

  荆州花鼓戏发祥于清代沔阳州,即现今的仙桃、天门、潜江一带。原习称“花戏子”,是在闹年的花鼓、采莲船、莲花落、敲碟子等民间歌舞与“一人唱,众人和”的薅草歌为主流的田歌和三棒鼓、渔鼓、道情等民间说唱形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载歌载舞、无伴奏的乡土戏曲,,共同构成了荆州花鼓戏的源头。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其创作剧目《家庭公案》轰动首都北京。《原野情仇》、《闹龙舟》、《荷花洲头》、《十二月等郎》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奖”等国家级奖项。

  皮影戏

  或称影戏、灯影戏、纸影戏、影子、照条儿等。以灯光映照由演员操纵的皮制或纸制的人、兽及器物投影于幕布并配有唱腔和音乐的一种戏曲。起源很早,唐、宋时期已相当盛行,后并流传到国外,至今演出于全国各地。

  汉剧与沔阳

  清康熙年间,汉剧流入沔阳,多在迎神赛会、喜庆丰收时演唱,且盛行成俗。宣统二年(1910年),汉班依据彭场地区开窑河发生械斗的事实,编写了《大战窑河》的演出本。

  民国时期,沔阳城乡常有外地汉戏班子演出。仙挑的天仙大舞台、易仙大舞台和彭场的醒民.游艺社、文化大舞台,先后邀请著名汉剧艺人余洪元、朱洪寿、董金林等人领衔主演《兴汉图》、《斩雄信》、《讨州战葫》等传统剧。民国31年(1942年),新堤大戏院邀请汉剧宿将董瑶阶(沔阳新里仁口人)〈艺名牡丹花〉演出《活捉三郎》、《杀子报》、《老背少》、《打渔杀家》等剧,深受观众赞赏。

  1952年8月,利群汉剧团和新凤汉剧团部部分演员搭班,从监利新沟嘴迁居仙桃,次年3月,改名为沔阳县汉剧工作团,上演《罗汉钱》、《三世仇》、《望娘滩》、《辘门斩子》等现代戏和传统剧目。1956年7月,剧团以《越椒逼印》、《天水关器》、《扒窗》、《抢伞》参加荆州地区戏曲会演,分别获演出奖、摸员奖和挖掘整理奖,同年,《越椒逼印》参加省第一届戏曲会演,获剧本挖掘奖,女演员王剑培获表演二等奖。1959年7月,剧团集体创作的大型现代汉剧《震古烁今》赴省会演,受到观众好评。

  1960年,剧团转为地方国营,有演职人员76人。同年,在省举办的青年学员戏曲会演中,王明珠、李剑光、陈启斌演出的《打花鼓》获表演二等奖。1965年6月,青年演员周同芳、詹爱英等出席湖北省汉剧唱腔艺术革新座谈会,演唱《芦黯火种》、《南海长城》的部分唱段,经省电台录音播放,载入《汉剧现代唱腔集》。

  1970年,剧团并入县毛择东思想文艺宣传队,1973年改为县文工团,演员学演京剧。

  1977年,又改为县京剧团,演出《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现代京剧和创作小戏。1978年4月,恢复县汉剧团,9至11月,剧团赴武汉巡回演出移植改编的大型神话剧《宝莲灯》,为时两月。

  此后,由于电视、电影的发展,汉剧观众日益减少。1982年8月,剧团改唱楚剧,时有演职员51人,县汉剧团在25年的演出活动中,足涉湖北、湖南两省的7个地区、20多个县市,搜出传统剧目372个、移植改编剧目64个,在观众中留下深刻印象。

  陈伯华(1919.3-2015.1.30),湖北武汉人。湖北汉剧旦角,一级演员。中共党员,第三、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历任武汉汉剧院院长,湖北省剧协副主席,中国剧协理事等。

  获得“汉剧艺术大师”称号、中国文联荣誉委员金质奖章。代表作《宇宙锋》、《二度梅》、《柜中缘》、《三请樊梨花》等。著有《陈伯华唱腔选》、《陈伯华的舞台艺术》、《陈伯华回忆录》。

  “宏宣江汉声,二度梅开,相与京昆争艳;新拓优伶路,群英辈出,恰同伊洛传芳。”2015年1月30日在武汉离世,享年96岁。

  陈伯华,生于1919年,湖北汉阳人,小名毛毛。8岁入傅心一倡议创办的汉剧新化女科班(汉剧幼女训育班)起名新化钗,学八贴。后拜牡丹花董瑶阶门下为徒,改名小牡丹花。之后又曾向李彩云学习唱工,表演上突破了正旦和贴旦的界限,首创融青衣、花旦、闺门旦于一炉的汉剧新行旦。她善用细腻的恰到好处的眼神、手指和身段传达唱腔蕴含的丰富复杂的思想情感。她嗓音宽亮甜美、婉转动听,使汉剧旦行的唱、做艺术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舞台上,塑造了虞姬、杨玉环等各具光彩的人物形象。那时她才十五六岁,而“小牡丹花”已在武汉三镇绽蕾争艳。1934年梅兰芳先生来武汉演出时还特去看过她的《霸王别姬》。不想两年后,正在走红的陈伯华婚后突然告别舞台,这一告别就是14年,直到解放后才再度出山,重返汉剧艺苑,犹如一朵怒放的牡丹,盛开在新中国的阳光照耀的舞台上。陈伯华之所以能很快地恢复艺术青春,得力于她14年台下丰厚的艺术积累。

  离开武汉的陈伯华寓居上海,她一时一刻也未忘情于舞台。那时看戏成了她的日课。她喜欢爱看的是京剧,特别是梅兰芳演唱的《贵妃醉酒》、《霸王别姬》、《洛神》、《凤还巢》、《断桥》、《宇宙锋》、《起解》等看得最多,也看最入神。看完后,细细琢磨,领悟其中的奥妙。她家的卧室里四面都是镜子,对着镜子时而低吟浅唱,时而做身段表演,苦练基本功。除此,她还从电影、音乐、美术等姐妹艺术中吸取营养。这些都为她后来创造“陈派”艺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2年,陈伯华参加了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主演《宇宙锋》。在赵艳蓉的装疯表演中既表现了人物复杂微妙的心灵隐痛和愤懑,又准确贴切地刻画了相府小姐假疯真做的艺术真实。无论是“损花容”,“扯乱衣衫”以及“对眼”、“耸肩”、“头颈僵直”、“两袖下垂”等表情身段都显现出程式美和人物美的统一。演出结束掌声如雷,京华轰动。梅兰芳特到后台对演出成功表示笃诚地祝贺,并赞誉她是“陈派”。

  说起“陈派”还有一段插曲。抗战时期,上海沦陷后,梅兰芳和陈伯华都住在租界里,两家离得很近。有一次,陈伯华去梅先生家做客,梅先生出门了,应梅夫人福芝芳之请,她吊了一段《凤还巢》,刚好让回家上楼的梅先生听到一点。梅先生进门见是陈伯华就笑着说:“你这是梅派。”陈伯华不假思索地答道:“不,我是陈派。”梅先生起先以为是说“程派”(程砚秋),甚为奇怪。陈伯华笑着解释道:“我说的是陈伯华的'陈派’。”

  但“陈派”形成与发展是50年代中到60年代初武汉汉剧院成立,陈伯华任院长的10年间。即在新中国党的阳光雨露滋润的舞台上。由于党的培养、支持,由于汉剧许多著名演员,如吴天保、周天栋、胡桂林、李春森、袁双林、李罗克、万仙侠、童金钟、王晓楼、尹春保、刘顺娥、玲牡丹等的相辅相助、互启互补,使陈伯华艺术有了花映叶配的良好环境。此时陈伯华唱做念打皆处于最佳状态,她连续排演了《状元媒》、《秦香莲》、《三请樊梨花》、《穆桂英智破天门阵》、《红书宝剑》、《墙头马上》等剧。除1953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宇宙锋》外,《二度梅》、《柜中缘》也先后搬上了银幕。陈伯华清圆委婉、美妙悦耳的唱腔和玲珑剔透、妩媚娇甜的舞台倩影让无数的观众为之倾倒,并充分享受着“陈派”艺术给他们带来的无限欢愉。至今思念起来还梦牵魂萦,陶醉其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十年动乱”中被赶下台的陈伯华三度出山,她以极大的热情、旺盛的艺术追求,恢复了传统剧目的演出,还参加演出了现代戏,如在《太阳出山》中扮演农村妇女。

  陈伯华的学生有胡和颜、邱玲等。汉剧中,名演员如杨志雄、吴思谦、陈新云、戴湘萍、陶菊蓉、杨莫超、姚长生、姚水祥、胡和颜、王秋萍、徐倩伶、陈荣君、苏厚超、侯培新、严土炎、乐辉、姚冬梅、孟建国、向阳、程彩萍、刘敏、李文新、沈文慧、王文华、李文林、李书珍、张亚杭、张亚芬、冯加盛、杨思秀、周天生、熊留辉、熊小柱、刘国耀、张波、涂前江、蔡洪发、许正江、邱玲、王立新、熊国强等,是他们共同挑起“振兴汉剧”的大梁。

  陈派艺术只是汉剧群芳争艳中一朵硕大的牡丹,汉剧各家各派犹如百花吐蕊,各呈风采,共同撑起汉剧一片阳光灿烂的天空。

  董瑶阶,男,(1894——1952)汉剧大师,艺名牡丹花。湖北沔阳(今仙桃市新里仁口)人。从师李老五、赛黄陂。清宣统三年(1911年)来汉入福兴班。声嗓清脆,唱、做、念、打兼容并茂,被誉为“花衫状元”。其表演演风格工细明朗,刚健多姿,独踞汉剧贴旦首席近40年。汉剧名旦陈伯华得其亲授。

  民国5年(1916年),董和汉剧名师余洪元等人被黎元洪召入北京。他精嚣的表横艺术,在京影响颇大。23年,梅兰芳来汉演出时,向董学演《打渔杀家》里饰萧桂英的表演技巧。随后,董进上海,到沙宜,赴四川,展现汉剧表演艺术,深受各地群众赞赏。

  董在戏剧改革方面,卓具匠心。《打花鼓》原是一出良莠混杂、爱憎不明的“玩笑戏”,董改成卖艺夫妇巧遇曹相公,表现了对封建势力的憎恨。田汉评论:“《打花鼓》经董瑶阶、李春森两位一演,全国闻名”。同时,他还善于借鉴民间艺术,如《老背少》原是沔阳庙会上的传统舞蹈,在一人扮两人的基础上,董增加了故事情节,变一人唱为旦、末兼唱,搬上了舞台。董在晚年曾一度厌世脏俗,虔信佛教,到庐山结事而居,拜佛修身。

  董瑶阶初以娃娃旦见长,如演《闹金阶》中的曹瑞莲、《梅龙镇》中的李凤姐,都很出色。中年改演风流旦,善于用表演来刻画人物的性格。尤其对《水浒传》中个性鲜明的三个女性潘金莲、阎惜姣、潘巧云的塑造,颇见卓识。晚年与李春森合作,更是珠联璧合,演出的《活捉三郎》、《打花鼓》、《老背少》三出戏,被誉为三绝。

  建国后,他从庐山回武汉,重登汉剧舞台。1952年秋,在第一届中南戏曲观摩大会上,被选为主席团成员。是年冬,应文化部邀请,赴京参加全国戏曲观摩会。旅途病重,返汉去世。董在舞台上度过了52个事秋,长期与余洪元、在天中、李春森等汉剧名师合作,成功地表演了《闹金阶》、《小姑贤》、《反八卦》、《活捉三郎》、《打花鼓》等剧目,成为著名的艺术大师。

  楚剧在沔阳

  民国15年(1926年),楚剧演员黄汉翔、姚玉春、黄楚材等人回乡唱楚剧。抗战时期,时有楚剧戏班在沔东巡回演出。民国35年至37年,武汉著名楚剧演员余文君、唐兆麟、花艳秋、易少兰等人在彭场长春艺社演出连台本戏,轰动一时,县内楚戏班争相效仿。1951年,艺光、光复、复联3个楚剧团流到外县。1956年,联合楚剧团改称(沔阳)县花鼓剧团。至比,县内楚剧团中断。

  1982年8月,沔阳县汉剧团改为沔阳楚剧团,有演职员工51人。是冬,剧团演员到湖北省楚剧团、武汉市楚剧团拜师学艺,聘请孝感、黄陂楚剧艺人帮助训练声腔,演员很快学会了《葛麻》、《赶会》、《送香茶》、《杀狗惊妻》等传统戏。次年,排演了《白扇记》、《吴汉杀妻》、《狱卒升堂》、《庵堂认母》等10多个剧目,在县内外巡回演出。1984年,剧团以新编历史剧《吴把传》参加地区专业剧团会演,获创作二等奖、演出一等奖、优秀音乐设计奖、优秀男主角和女配角奖。1985年10月,剧团移植改编大型古装戏《秦香莲后传》在汉口演出时,《武汉晚报》以《妙趣横生、雅俗共赏》为题发表剧评文章、刊登剧照,并由省电台最音播放。

  楚剧轶事

  楚剧发源于黄陂、孝感一带。最早的楚剧,人们唱的一种曲叫“哦嗬腔”的曲调,相当于人们劳动时的“号子”算得上是最早的楚剧。如打夯时唱到的《白扇记》:“小鱼网,哦嗬……呦哦”,这就是“哦嗬”腔。这“打号子”、“哦嗬……”算得上是最早的楚剧。

  楚剧已有170多年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来慢慢地就在黄陂、孝感一带形成了不少的七、八个人的“小班子”了,也叫“七紧八松九偷闲”。这些班子一般都是在庙会或是玩灯的场合出现,所以也叫唱“灯戏”。与其同时出现的还有踩高跷、打莲湘、划采莲船等。

  楚剧的演唱也是一人唱几个人合形式。往往一句唱完,接着就“咣切嘚切咣起嘚”打锣鼓家业来。与花鼓戏当初的“地花鼓”差不多。

  时至清末道光时期,逐步就出现了戏班子,叫花鼓戏。因为开始都在黄陂、孝感一带演出,所以人们都称之为“黄孝花鼓戏”,也叫“西路子花鼓戏”,麻城一带唱的花鼓戏叫“东路花鼓戏”,江汉平原一带唱的花鼓戏则叫“中路花鼓戏”,靠河南大悟一带唱的花鼓戏则叫“北路花鼓戏”。

  这个时候的“西路花鼓戏”演出班子不到十个人,所以都是些小戏,折子戏,一般都是对子戏,行当角色就是一个小旦、一个丑角。剧情多是些反映男女爱情,家庭生活小戏。随着时间的推移,演出的规模不断地扩大,演员的行当在小丑小旦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小生这个行当,即小旦、小生、小丑,俗称“三小”。而“三小”戏演的最多的是《喻老四》和《张德合》这两出,所以,老百姓俗称“花鼓戏开了锣,不是《喻老四》,就是《张德合》”。除此之外,也演些对子戏,如《卖棉纱》、《卖杂货》、《讨学钱》、《瞧相》、《蓝桥会》等。其唱腔有迓腔、悲腔、仙腔、应山腔、四平、十枝梅等。

  过去戏班子的演出,圈里人都称之“跑乡班”。在农村,逢年过节那必须是要请戏班子唱戏的。有在庙会上演戏,拜神许愿;也有唱谱戏的,即宗族打谱、续谱、发谱举行的庆祝活动等。农村草台的演出,最辛苦的要数“武场”打锣鼓家业的乐手,且开场前也要长时间地打“闹台”,何谓“闹台”,就是锣、鼓、钵子、马锣、小锣,按照《锣鼓经》,打出不同的节奏,让四乡八邻的人听到了锣鼓声,就往这里赶来看戏。

  过去唱戏,一般要唱三个小时,而且是不能连贯唱下去的,中间必须要打断停止演出一会。这个规矩叫“送幺台”。所谓“送幺台”,就是演出中,不管是到了什么时段,只要有人送钱财来,这个时候会鞭炮燃起,锣鼓喧天,演出停止。

  “送幺台”全过程和规矩:

  1、敲锣打鼓,鸣鞭放炮,走在最前的放鞭人是“主家”,即“头人”或“领导”。

  2、人们主动让开一条道,“送幺台”必须走“中间正道”。

  3、高举礼物,鱼贯而入。礼物必须放在托盘里,高举过头顶,以示尊重。今天的礼物有鱼、肉、烟、酒、饮料、毛巾、纸巾等。

  4、接纳,亮礼。按规矩,演员必须穿龙袍,系蟒带,盛装前来迎接,以示隆重和吉祥,这次是捧出“皇冠”来接,也符合老规矩。所接之礼,须一一亮来。

  5、所有的演员都站出来鼓掌以示谢意。班主致谢。台上台下,掌声、锣鼓声、欢呼声,响成一片。

  除此之外,还有一特别的现象就是“打彩”,何为“打彩”,就台上的演员唱到悲处,台下的观众就会情不自禁地把身上的钱物抛在台上,表达出观众对演员崇拜的心意。

  光绪二十六年,一些花鼓戏班子,开始就在位于黄陂和汉口交界的一些小茶园清唱,如《送友》、《访友》、《送香茶》、《西楼会》、《蔡鸣凤辞店》、《何氏劝姑》等一些唱本,唱的是些儿女情长的小戏,自然会受到老百姓的欢迎。。那一带因为是水陆码头,所以看戏的观众较多。

  辛亥革命后,黄孝花鼓戏也进入汉口租界里唱戏,由唱茶馆改为了进戏园唱戏。常演的剧目有“三个辞店三个楼”,三个辞店就是《蔡鸣凤辞店》、《张德和辞店》、《胡彦昌辞店》;三个楼是《东楼会》、《西楼会》、《花楼会》。

  “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1923年,黄孝花鼓戏的李百川、章炳炎带了三十多人的班子到上海演出,见了世面,开了洋荤。可黄孝花鼓戏在上海不受欢迎,由此这帮花鼓戏艺人感觉到,花鼓戏要改进。回汉后,他们不遗余力地组织队伍,扩大戏班,拼命地向京剧、汉剧老大哥剧种学习表演,练基本功,学习刀枪把子,丰富剧种的表现力。而其中最大的变革是,由原来的人声伴奏改为了京胡伴奏。

  说起“楚剧”的命名,那还有一段故事!谈楚剧的历史,就一定离不开一个人,这就是大革命时期,中山舰的舰长李之龙。他是湖北沔阳人,黄埔军校学生军教导营的党代表,国民政府海军局少将。在北伐军总政治部专门负责宣传,并以中央俱乐部主任的身份接管了汉口民众乐园。

  民众乐园原来叫新市场,李之龙上任后,先叫“中央人民俱乐部”,后定名叫“血花世界”。据说,李之龙在黄埔军校当学生的时候,就爱好文艺,他曾经组织的剧社就叫“血花”,可能依这两个字再加上模仿上海“大世界”的叫法,叫“血花世界”,更充满了革命战斗气息。

  据史料记载,这是1926年,北伐军攻占了汉口汉阳以后,黄孝花鼓戏艺人成立了工会,叫“湖北进化社”,后来改名叫“楚剧进化社”。有的说楚剧这个剧种名字是李之龙改的,其实比较真实的情况是,在一次湖北剧学总会筹备会上,汉剧的艺人也是一位活动家傅心一提议,将黄孝花鼓戏改名为“楚剧”。也就是说从1926年起,“楚剧”就开始在湖北各地传播了。

  当时的楚剧只能在租界里演,国民政府把花鼓戏定为淫戏。李之龙作为文化官员,经过两个月对楚剧戏班的调研,得出的结论是“楚剧是平民的艺术,楚剧是民间的文学”。他组织楚剧演员训练班,改造一些演员不好的生活习气,讲授艺术理论知识,提高戏班人员的素质。

  楚剧早期著名的人物有:邹全顺、邱东元、湛春林、湛驼子、熊三元,杨德安等,名声最著的始有“四喜”,即徐寿喜、李德喜、曹建喜、张四喜,后有章炳炎、关啸彬。近代出现了张巧珍、姜翠兰、张光明、荣明祥、于盛乐、张一平、彭青莲、刘丹丽等一批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优秀演员。

  楚剧,就是带着它满身泥土的芳香,从黄陂、孝感县对县这个地方出发,一路风雨,磕磕绊绊,一个乡下“七紧八松九偷闲”的小戏班,备受欺凌的“淫荡花鼓”,一举站在了城市的中心,并和大剧种抗衡,从历史走向现在。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荆州花鼓戏:是老戏好、还是新戏好

  观看第三届湖北省艺术节入选的51台剧目单,笔者注意到,新编的剧目占多半,传统剧目竟甘拜下风,那些推陈出新传统剧目也少得可怜。这样的现象,令人深思,它呈现出戏剧艺术演出市场等诸方面存在的问题。

  仅就湖北三大地方剧种之一的荆州花鼓戏而言,它来自民间,活跃于民间。在一辈又一辈老艺术家的锤炼和传承下,绽放出绚丽多彩的奇葩,繁荣昌盛在江汉平原大地之上,值得骄傲!但随着多媒体时代的到来,其生存也面临极大的挑战和威胁。

  一方面,挖掘、整理、改编传统剧目,使传统艺术更好地适应时代需求和当代观众的欣赏习惯。改革开放后,这项工程已经取得很大成绩和获得很多经验。传统戏,俗称“老戏”,指各个历史时期编写,并经过长期舞台实践保留下来的戏曲剧目。《站花墙》乃荆州花鼓戏经典剧目,妇孺皆知,久演不衰。笔者读过其老剧本,也读过其新剧本。如老剧本中“丫鬟生得丑,一走腰几扭;听得小姐叫,急忙下楼口”这段原始的唱词,在现在舞台听不到了。不保留的原因,是因为它有损丫鬟的自尊,不是很文雅。

  具有历史底蕴传统剧目不去传承,荆州花鼓戏的“魂”就会丢失。改编的传统剧称之为“新传统剧目”,即在保护传承中创新,目的就是为了让有价值的戏重新焕发活力,使主题更加鲜明,人物更加丰满,故事更加凝练,既保留了传统样式和演唱精华,又有所丰富和创造。值得提出的是,新传统剧目要通过市场演出来养戏,通过财政划拨预算经费来保戏。

  另一方面,开创戏剧创作的新局面。古装戏是花鼓戏的精华,观众爱看,常常融入戏里,泪流满面,替古人担忧。新编古装剧应弘扬主流价值观,传递正能量。过去的剧团,有戏剧创作专班,有专门从事戏剧文学写作的作家在围着剧团转。现在是到处跑着找剧本,有些剧本与当地的民风习俗水土不服。当然,有了好剧本,还得靠有好演员去完成,才能赢得市场。

  现代戏俗称“新戏”,指以现代社会生活为题材的戏。第三届湖北省艺术节入选的51台剧目单中,其中荆州花鼓戏都是现代戏,剧目内容有河西村的虾稻产业、茶树岭的女村官、刘胡兰死的光荣这些。效果如何?愚以为,这些剧目皆背离了传统花鼓戏艺术的美学特征与艺术规律,实难呈现出花鼓戏无穷的魅力。你说是话剧吧,但它不是完全以对话方式为主;你说是花鼓戏吧,但其手眼身步法、唱念做打之功,也全部施之以大刀阔斧的改造。尽管在音乐、舞美、灯光、服装设计乃至声、光、电的现代化等方面,包装得如此美轮美奂,那些都是在挂羊头、卖狗肉,在浪费政府投入财力,在耗费编导和演职人员的心血,也仅仅是为了参加汇演或拿奖或好去争取财政拨钱。更离奇荒唐的是,这些剧目上演没人看,有人看也演不了几场,就偃锣息鼓了。市场演出,谁又会去点这些剧目,最终成了明日黄花。

  听了花鼓戏“哟喂哟”,害病可以不吃药!独具特色的荆州花鼓戏获得申遗的成功,靠的是一个地方广大平民所认同的符号。上世纪末,花鼓戏老一辈曾经致力于传统老剧目的挖掘和改编,效果卓著。名家胡新中表演的《李天保吊孝》、孙世安表演的《秦香莲》、鲁美娇饰宝姑的《十三款》,轰动一时,天门的《花墙会》电影全国发行,恰恰印证出花鼓戏还老戏好,而没有必要去惟新是举。

  促进花鼓戏艺术的繁荣和发展,我们最需要做的是回归传统,应该将大量的财力物力集中投入到对传统剧目的挖掘、抢救、整理方面,以长远有效地传承保护非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渔鼓三棒鼓敲出来的天沔花鼓戏
荆州花鼓戏的乡土文化密码
荆州花鼓戏(沔阳花鼓戏10首)
中国地方戏曲集锦(楚剧)
汉剧在宜昌 | 背后的故事不得了
随州花鼓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