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习俗】话说过年风俗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蓝色字体思乡远梦,再点击关注,这样就可以继续免费查看本平台历史消息了。谢谢您的赞赏和分享!

       年年过年,又逢过年,时代在变,年味也在变。关于过年记忆,总有一些情愫漫溯在我的脑际。昔日那些遗承的过年文化,也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变成故事。

  灶神成为“一家之主”始于汉以后,由掌饮食,进而掌握人们的寿天祸福。人们祭灶,一方面是想通过这一祭祀活动得到幸福,另一方面也是怕灶神给他们带来灾难。

  灶王爷、本姓张,骑着马、跨着抢;过小年、烧疏文,送灶神、升天堂。

  请一帧、灶王像,不说买、记心上;换新像、贴厨房,点蜡台、三炷香。

  夜祭灶、辞灶王,女不祭、限男将;摆供品、奉饴糖。跪送时、礼周祥。

  神不大、权不小,粘您嘴、美味飨;您老对、他老讲,言好事,嘘端详。

  见玉皇、作禀报,善与恶、有规章;善延年、恶减寿,天理行,人心向。

  年三十、接灶王,求福佑、降吉祥;一家主、回咱家,过大年、岁兴旺。

  司命爷、玉皇封,送灶神、风俗长;能监督、有约束,供灶神、保安康。

  在中国民间,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也就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廿三,百姓家的是腊月廿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廿五。

  具体来说: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受官气影响较重,因此小年多为腊月廿三;相反,南方远离政治中心,小年便为腊月廿四;而沿湖、海的居民,则保留了船家的传统,小年定在腊月廿五。

  仙桃人过小年习俗

  小年也叫祭灶节,灶王节,是腊月里较隆重的节日。

  传说在这一天,灶王爷要升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家功过,让玉皇大帝赏罚。民间传说中,如果房主犯了大错,玉皇大帝就要扣300天的阳寿,犯小错要扣100天阳寿。送灶时,老百姓在供奉灶王像的桌案上供上一块麦芽糖,封住灶神的嘴,恳求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天降吉祥”。

  “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是句古话,说的是男女有别,意思为男人不拜祭月神(嫦娥),女人不祭供灶神(传说灶王爷俊美风流),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灶王爷的官衔叫:东厨司命九灵元王定福神君。每家在灶台附近贴有灶神画像,有时还有灶王婆婆画像陪伴。经过一年烟熏火燎,画像破旧,面目黢黑,要把旧像揭下烧掉,换上新画像。除点香烧纸钱,作揖磕头外,人们还为了贿赂他,用一块糖粘在他嘴上,以使其“嘴甜”,在玉帝那里只说好事,不讲坏话,不打小报告,故称为辞灶。在吃团年饭祭祖的同时,也要将灶神爷迎回过年,叫接灶神。当家的把司门口收拾干净、洗净手后,虔诚地跪拜,燃烛敬香、烧纸钱和疏文,这些都是接灶神要讲的礼性。

  小年又被称为“扫尘日”,在这一天,家家户户清扫蛛网尘土,俗称“打扬尘”。老百姓们相信腊月扫尘是可以除病消灾、扫来福气的,这一习俗传递着人们除陈布新,祈求安康的美好愿望。

  写春联也是小年的民俗活动。春节时,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神灵前、大门、房门、厨房、牲畜圈、谷物粮仓、树上,处处需要贴春联,内容丰富,妙语连珠。尤以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如天地神联:“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财神联:“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水神联:“水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等等。其他春联,则都是表示庆贺与希望之意。

  小年也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一过小年,离春节只剩下五、六天了,人们开始选购灯笼、春联、食品等传统年货,迎接佳节的到来。“廿四扫房子,廿五做豆腐,廿六割年肉,廿七宰年鸡……”每一天都有特定的“年事”要忙,直到大年除夕夜。

  过了廿四这天,民间认为诸神都上了天,百无禁忌。于是各种请客就不用择日子了。选日不如撞日,如结婚称为赶乱婚,所以结婚的特别多。

  老沔阳过小年这天,有杀猪过春节的习俗。猪杀好后,主人挑选出最好的肉,又是炒、又是蒸,精心烹饪,再满满斟上一杯酒,邀请亲朋好友共享杀年猪后的第一顿新鲜肉,光勉(冕)话叫做喝“心肺汤”。

  剃个头了过年。小年前后,大人、小孩抽空理发,缘于正月里不理发的传统习俗。

  炒辣锅,或叫“炒腊锅”,以干河沙炒制炒米、蚕豆、花生、玉米泡等。过小年忌炒辣锅,传说这一天是老鼠嫁女儿的日子,民间有“你吵它一天,它吵你一年”的说法。即动了炒锅帚,家里老鼠会多,晚上也会吵得你无法安宁。

       团年饭

  春节象征着“喜庆”、“团圆”的意义,团年饭是春节里最重要的一个习俗。一年一度的团年饭表现出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再则,儿女们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

  俗话说得好:“打一千,骂一万,三十晚上吃顿饭。”团年饭是中国人最为看重的家庭宴会,此时,无论路途有多远,工作有多忙,人们都希望回到自己的家中,全家团圆,吃一顿团团圆圆的团年饭。

  吃团年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丰盛的饭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团年饭的名堂很多,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各异,而且各有讲究。像我的老家,团年饭是离不开“三蒸”的,就像北方离不开饺子。

  老家的团年饭,每家都要蒸出青菜这碗蒸菜,为的是取谐音——保一家老小“清泰平安”。一碗煎鱼切忌一次吃光或等到年过完才去动筷子,表示“富贵有余(鱼)”。

  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盘盘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滚来”之意。

  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团年饭,分享的是一年的收成、丰收的喜悦,也有对即将到来新年的希望之意。

  除夕守岁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迎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迎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跳钟馗”、“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中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还有的人家除了很小的孩子,其他人整晚都不能入眠。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就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初一子时放鞭炮

  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绘了人们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

  曾几何时,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城乡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初一凌晨放鞭炮,以示辞旧迎新、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大发大利!

  除夕年三十祭完祖宗,全家人关上门吃团年饭放鞭炮,称为放关门鞭炮。此时的鞭炮会小些。

  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子夜开门“出行”,主家人手拿着纸钱,拉开门栓,虔诚地念着些吉利话:开门大发财,财神走进来!然后到台阶去烧纸钱敬香迎拜财神、放鞭炮,谓之放开门鞭炮,也叫开财门。此时鞭炮的响数当然会大多了。鞭炮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又称为“满堂红”。放完鞭炮回到屋里后,接着是拜天地、迎神、祭祀祖先。希望新的一年一切顺利。

  《荆楚岁时记》说:“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到后来,响声贯耳鞭炮的功能,由避邪驱鬼完全转变为节日的吉祥、热闹、喜庆和欢乐。因此,过去老百姓认为,过年不放鞭炮,就不算过年。

  放鞭炮是传统文化的符号,保护资源环境,限制销售和燃放烟花鞭炮,使得这些传统文化将会发生彻底改变。鞭炮声声过大节,这个传统风俗似乎离我们也渐行渐远了。

  但要说清楚的是,燃放烟花爆竹当属一种良俗,绝不是陋俗。

  正月初五竟然有这么多的讲究

  破五放鞭炮,五方驱穷神,

  焚香烧纸钱,恭迎赵公明。

  张罗开新市,除垢扫门庭,

  猴年虔祈愿,招财显诚心。

  在中国民俗中,正月初五有“破五”之说。“破”取“破其禁忌”之意,即春节到了初五,诸多规矩和禁忌即告解除。

  “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头。”民间认为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因此“迎财神”成为这一天的重要主题。

  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选择财神的生日这一天开市,讨招财进宝。时至今日,这一祖辈流传下来的习俗依然延续着,生意人希望在新的一年能够财运亨通,财源滚滚。

  “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送穷出门,人们黎明即起,家家燃放鞭炮。鞭炮从屋里往外头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可以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能送出去。

  “便起高亭临北渚,欲乘长日劝春耕。”从初一到初七,分别是鸡日、犬日、猪日、羊日、牛日、马日、人日。正月初五是牛日,到了年初五,农民开始准备春耕。正月初七是人日,俗语讲“七不出、八不归”,说的是初七不要出门,在家陪父母过人日,初八便可以出门远行了。

       正月初七是“人日”

  正月初七,传说是人的生日,作为古老节日,“人日”在我国至少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

  传说远古时期地上并没有生物,于是女娲在七天内每日创造出一种生物,前六天创造出了鸡、狗、猪、羊、牛和马,到了第七天才创造出了人,这就是人类的起源。后来人们将这几种生物的生日移到了农历一年的开头几天,正月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并在相应的日子里举行纪念活动,这就是“人日节”的来历。

  相传这一天如果天气晴好、人事和悦,就意味着新的一年里人丁兴旺、吉祥平安。若恰巧在这一天有孕妇分娩则更为喜庆。

  我国从汉代开始就有“人日节”的习俗,魏晋时已十分流行。隋唐时期,人们相当重视“人日”,不仅仅专用作祈祥祝安,又衍添了一层思亲念友的气氛,如为思念故友,唐代高适写下了“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的佳句。

  人类的繁衍至关重要,所以人们对“人日节”特别重视,这就形成了众多节日活动。在江南一带,“人日”习俗是以七种菜做成羹作为节令食品。“羹”与“更”谐音,意味着更新之意。如果说元旦代表一元复始,万象更新,那么“人日”就是代表人类生活的更新。

  除了食菜羹之外,“人日”还要戴华胜。《荆楚岁时记》中说:“正月初七为人日,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意思是说,人们在正月初七这天,用五彩的丝织品剪成人形,或把金属箔刻成人形,贴在屏风上。妇女还要把这种剪刻的人形戴在头髻上,作装饰避邪。

  此外,在我国一些地区还有“捞鱼生(类似吃生鱼片)”的习俗,寓意越捞越高、步步高升。一些地方在这天还有吃面条的习俗,寓意着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取长寿之意。

  在古代社会,“人日节”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祈福纳吉和求平保安的愿望以及对“人”本身的尊重。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技术的进步,当人类能把握自己的命运时,“人日节”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慢慢地消逝了,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和一些习俗还是被保留下来了。

      初九初十、祭天拜地

  正月初九,俗称“上九日”,传说此日为玉皇大帝“天公”的生日。正月初九也被称为“天诞”,玉皇大帝代表至高无上的天,故为“天日节”。

  玉皇爷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玉皇的生日,人们都会举行祭典以表庆贺。这一天的清晨家家户户放鞭炮、烧纸钱“敬天公”,求天公赐福。也有赶紧拜年的,其说法为:以未出上九日为亲厚,过上九则为拜迟年。当然,有心也不为迟。

  在老沔阳,上九日这天,有婆婆姥姥到寺庙去敬菩萨的习俗。离寺庙远的庄户,先天与村里的那些婆婆姥姥约定好,清早在家祭拜完天公后,就往寺庙里赶。带着麻页子、炒米等干粮,口渴了就到半路上讨水喝。为显得虔诚,也不坐车,全靠步行。一趟来回,一走就是一整天。

  到寺庙去祭拜菩萨,老沔阳谓之“安太岁”。儿时,不懂习俗的我,还以为是叫“安太神”哩。

  安太岁是一种流传已久的民间信仰,主要是为了安稳心神。凡当年生肖冲犯太岁的人,便可以到寺庙里,写上自己的姓名、年岁,再舍点香油钱,委托庙方负责供奉即可。

  安太岁也可以在家祭拜。年初时在家里中堂写上“太岁星君到此”,再每日供奉。

  人们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寄托了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正月初十为“地日节”,俗称“石头节”。把正初十定为“地日”,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十”的谐音有“石”,石头是山里长的,是地,因此,十日就是“石日”,也是“地日”;另一种认为皇天后土,有天就有地,既然初九是天公的生日,那么,初十就应该是地的生日了。

  初十不动磨碾,祭石感恩。因此,在地日节这天,凡磨子、碾子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好让这些石器空一天,也称“石不动”、“十不动”。

  天日玉皇诞,地日石不动。随着时代变迁,老习俗也渐渐褪去,留下的只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祝愿。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元宵节。据记载,元宵节起源于汉代。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后来,周勃、陈平等人协力铲除吕后势力,拥刘恒为汉文帝,由于铲除吕氏宗族那天晚上正好是正月十五,所以文帝即位后,每年正月十五晚上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逐渐就形成了民间的节日——元宵节。

  吃元宵是元宵节最主要的活动。古人把元宵这种食品叫汤圆、汤团或团子。为什么元宵节要吃元宵呢?因为元宵节这天定在正月十五,是阴历年的第一个月圆的日子,元宵的形状是圆形,又含着一个“圆”字的同音字,象征着团圆、美满、吉祥、和睦的家庭,所以人们多取其意,要吃元宵。

  闹元宵,“闹”就是指热热闹闹地欢乐一天的意思。我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元宵节过后,万物复苏,就要开始春耕,所以元宵节这天欢乐一番,既是一种休闲活动,更是表现人们去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年小月半大”,即元宵节这天比过年还重要。家家户户要像过大年一样敬神、敬祖先,吃团年饭。晚上家家户户灯火通明,儿童也提着内燃蜡烛的灯笼在房前屋后玩耍。

  拜年拜到正月半,正月十五过了,新年就正式结束。

  元宵节在古代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等。元宵节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节日之一。也因为它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一直以来,元宵节都是人们庆贺新春的延续。热热闹闹过元宵早已成为了民间的一种习俗。

  正月十五闹花灯

  “三十夜的火,十五夜的灯”是我们常听到乡下老人春节时说的一句话。正月十五是我国民间传统庆典元宵节,又俗称“灯节”。旧习元宵之夜,城里乡间,到处张灯结彩,观花灯,猜歌迷,盛况空前。届时,不论皇室贵戚,贫民百姓,深闺淑女,均可破常规,顺习俗,制灯玩赏,出游嬉戏。

  元宵,元指月亮正圆,一年之中有所谓“三元”: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十月十五下元,故元宵节成为上元节。宵即夜也,所以元宵亦有一年之中第一个月圆之夜的意思。宋代辛弃疾的《元夕》词云:“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元宵灯会狂欢之夜,情人急于约会,望眼欲穿的有趣场景。

  制作花灯很简单,大都是用竹子或芦苇做成灯笼框架,其制作流程一般经过破竹(苇)篾、泡竹(苇)篾、扎灯笼、整形、收口、糊纸、美化等七道工序。有的用木制,先打四方底座和封口,而后用玻璃或者灯笼纸糊起来即可。灯笼扎好后,放进油灯碗或蜡烛,点燃后挂在大门口。

  花灯的种类大致可分为四大类:

  座灯:安放在地上或是特制的架上,灯体庞大,气势宏伟,灯光明亮,配有走马灯,并以声、光、电动集于一身,远观近看皆宜。

  挂灯:该灯体积相对较小,做工却特别精巧,色彩鲜艳,图案优美,“料丝灯”、“针刺灯”便是其代表作。

  水灯:即放于湖面之上,放灯者许下心愿,随波而荡,预示着心想事成;该灯采用防水材料制成,光的明亮和形的美观倒映水中,色彩流漓,波光粼粼,龙灯、鲤鱼灯、荷花灯是常见的水灯。

  提灯:即孩童提在手上玩耍的灯,此灯小巧玲珑,星星点点,造型大多模仿十二生肖动物,如:玉兔灯、戏猴灯、公鸡灯等。

  燃灯之俗始于汉代,东汉顺帝年间,张道陵创建道教,把正月十五定为“上元节”。元宵节成为灯节至唐代中期已成定俗。唐玄宗曾于先天二年(713年)正月十五重开宵禁,命点千盏花灯,张灯三夜,成为一时之盛。到了北宋乾德年间,放灯时间又增至五夜。起于十四,止于十八。更为兴盛。故有“宋时汤圆隋时灯”之说。而且在宋代出现了灯谜,即将谜语系于灯上,使人们在赏灯之际伴以猜谜,更添情趣。“灯谜”一词即源于此。明永乐七年,宫廷下诏“元宵节自十一日始,赐节假十日。”成为历代最长的灯节,也形成了全民性的节日。到了清代,灯节假日改为四天,但盛况不减。从正月“十三上灯,十四试灯,十五正灯”一直热闹到“十八落灯”整个新春佳节才算落下帷幕。

  元宵节还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芝麻、山楂、各类果料等馅。“元宵”起初,被人们称为“浮圆子”,后来又叫“元宵”、“汤团”或“汤圆”,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

  元宵节观灯还可以测试年景,人们从风向及大小来判断收成,从天气阴晴来预测年景是否风调雨顺,人人都期盼年内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国泰民安,日子越过越红火。倘若“正月十五雪打灯”,那就是瑞雪兆丰年了。

  正月十五看花灯,正月十五闹花灯。“年小月半大”,意思是说过十五比过年更热闹。元宵节作为喜庆祥和、团圆美满的春节“压轴大戏”,元宵节还有着“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也有着“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灿烂芳华。

  元宵节、迎紫姑

  “元宵之夜请紫姑,保佑吉祥赐安福。终归女儿同情意,焉辨荒唐事有无。”民间迎厕神紫姑也是元宵节一项传统习俗。

  紫姑,也叫厕姑,老沔阳俗称“筲箕菩萨”或“筲箕姑娘”,她是一个善良、贫穷的女子。传说紫姑本为人家小妾,为大妇所嫉妒,正月十五被害死于厕所间,天帝怜悯,封她为厕神。紫姑代表了封建社会中深受压迫的女性,故百姓才把她奉为弱女子的保护神来祭祀。

  紫姑虽为厕神,但她并不负责管理“厕所革命”的事务,而是一位占卜祸福、算卦预测命运的神。正月十五紫姑的死,百姓们深感同情和怀念,于是便有了迎紫姑古老的风俗。

  迎厕神紫姑、祭紫姑,为的是占卜诸事,如蚕桑丰收,人畜平安等。每到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并把它插在田里或者菜地上,像对待亲姐妹一样,拉着她的手,跟她说着贴心话,流着眼泪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动。真实的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孟春百草灵,古俗迎紫姑。厨中取竹箕,冒以妇裙襦。”古俗有每岁正月灯节,取筲箕饰以女装,插箸为口谓之箕姑,令二童子夹扶之,使书沙盘,以占吉凶,称为箕卜。

  所谓箕卜,就是老沔阳流传的“请七姐”或“请筲箕菩萨”,即那些爹爹婆婆(又以未出嫁的少女为主)在正月十五前后的晚上,趣闹的“请七姐、问年成”的一项活动。请七姐实则为在家里迎紫姑,可以说,请七姐的民俗是由“迎紫姑”衍生而来的。

  “正月正,麦苗青;请七姐,问年成。”请七姐仙姑,事先要把淘米用的筲箕一端,用红线绑上一根竹筷,便用一块万年红布盖上,以扮仙姑化身。然后,用一茶盘装上沙、或是米,把茶盘底薄薄覆盖上为宜。把茶盘放在桌上,放在仙姑化身的前面,作为仙姑点化用。这些做完后,再由两位姑娘坐在桌子的两旁,分别用左右手托着那仙姑化身,那筷头顶着茶盘。一切准备好了便开始念唱:一双裹脚一双鞋,打发七姐下凡来;一包胭脂一包粉,打发七姐搽白粉;一包针,一包线,打发七姐做针线......众人请向七姐乞愿,或问婚姻,或问收成,以七姐点头与否定吉凶。事毕,放架螃蟹鞭,烧些纸钱谢神和送神!

  “请七姐”古雅、淳美的风俗,表达了旧时人们对新的一年美好生活的愿望,同时又是一种趣俗。可惜现今这种带有封建迷信形式的旧俗已难见到,只有那些年老的人还曾记得,不曾忘记。

  二月二敬土地神

  土地神又称“土地公公”、“土地公”、“土地爷”,民间信仰最为普遍的众神之一,流行于汉族地区及部分受汉族文化影响的少数民族也有信仰。土地神属于民间信仰中的地方保护神,在民国(1949年)及其以前,凡有汉族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现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现代多属于祈福、保平安、保收成之意。土地神也是道教诸神中地位较低的神祇。土地神属于基层的神明,专家学者有认为土地公为地方行政神,保护乡里安宁平静。也有专家学者认为其属于城隍之下,掌管乡里死者的户籍,是地府的行政神。

  祀的土地公都是慈眉善目,白须白发的老人,因土地公生前为官,所以多数身穿官服,有时会有土地婆陪祀,有时则只有土地公而已。这是民间传说着一个故事:玉皇大帝委派土地公下凡时,问他有什么抱负,土地公希望世上的人个个都变得有钱,人人过得快乐。土地婆却反对,她认为世间的人应该有富有贫,才能分工合作发挥社会功能。土地公说:那么,贫穷的人不是太可怜了吗?土地婆反驳着:如果大家都变有钱人,以后我们女儿出嫁,谁来帮忙抬轿子呢?土地公无话可说,也因此打消这个原可“皆大欢喜”的念头,世间才有今天的贫富悬殊差别。世上觉得土地婆自私自利,是一个恶婆不肯供奉她,却对土地公推崇备至。

  二月二、龙抬头

  “龙”,是中国华夏民族世世代代所崇拜的图腾。在古代,中国人就把“龙”看成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的神奇之物。数千年来,炎黄子孙都把自己称作是“龙的传人”。

  农历二月二,民间称这一天为“龙抬头”,亦称“春龙节”,据说经过冬眠的龙,到了这一天,就被隆隆的春雷惊醒,便抬头而起。“龙抬头”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那么,龙抬头是何意呢?据天文学家解释,“二月二、龙抬头”和古代天文学有关。

  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断季节。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其中角宿恰似龙的角。每到二月春分之后,黄昏时分,“龙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了,故称“龙抬头”。

  在此时节,雨水也会多起来,大地返青,农耕从南到北陆续开始。民谚“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强烈愿望。

  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龙是祥瑞之物,又是掌管雨水的水神,“龙抬头”意味着它从冬眠中复苏,即开始行使播云散雨的职能。为了使龙能够顺利结束冬眠回到人间,并尽快履行起降雨的职责,民间便形成了一系列祭龙和接龙的俗事活动。

  老沔阳“龙抬头”节习俗的内容十分丰富,按其内容可以分为活动和禁忌两大类,其性质反映了人们对雨水的渴望与祈求。

  其活动内容主要有:祭龙、撒灰、击房梁、熏虫、汲水、理发、儿童佩戴小龙尾、儿童开笔取兆、食猪头(龙须面、龙鳞饼)等。

  祭龙,是龙抬头节的一项重要活动。祭龙即祭祀龙神,以求风调雨顺农业丰收。龙王庙是为祈雨保丰年而修建,如汉口就有龙王庙,位于汉江与长江的交汇处的汉口岸,这个地方就是集家嘴。

  清乾隆四十八年《沔阳县志》载:“二月二日,俗名开庙门,龙神庙封羊以祭。”祭祀时,人们带上香烛纸钱和农副土特产品,从四面八方赶事先选定的湖岸河边,先是用春节杀猪时留下来的猪头敬奉龙神,向水里的“龙王”献上饭菜等祭品,然后乐手们吹起唢呐,以唤醒龙王。最后,巫师主持祭祀仪式,口念祷词,祈求龙王赐予风调雨顺、渔猎丰收,并保佑人畜平安。

  围绕着祭龙活动,又衍生出了一些禁忌的习俗。主要有停女工、晨忌挑水等。

  民国二十一年《沔阳县志》载:“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是日,妇女停针工,恐刺伤龙眼。”由此可见,停止做针线活无疑是由崇龙产生的禁忌习俗。妇女不做针线活,便可以回娘家走亲戚。

  晨忌挑水,这种禁忌主要是为了让龙抬起头来,以免招水旱之灾。

  二月二这天传说也是土地公公的生日。土地公公是对土地神的尊称,民间有供奉土地神的习俗。“天灵灵,地灵灵,土地公公显神灵;天为乾,地为坤,阴阳五行定乾坤。”人们供奉土地守护神,祈求土地神显灵为民间调解邻里关系,带来五谷丰收。

  旧时,龙灯要舞到二月初二才算结束。二月二这天晚上,人们把龙灯舞到河边,卸下纸糊的龙头龙尾,放在河里事先准备好的一捆稻草上,烧过香纸后再点燃化掉——这叫“放龙回龙宫”。

  在老沔阳,人们看重龙灯有驱邪逐鬼的功能。当龙灯进入人们家里时,家里有小孩的,大人们都要引着小孩从龙灯头底下拱过,以龙体附身,让鬼神避开。

  农历二月二,人们祈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素有“二月二、剃龙头”的说法。认为在这天剃头,会像龙一样从冬眠中醒来,开始活动。

  中国民间普遍认为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因此,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每逢二月二这一天,家家理发店都是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另外,在我国民间流传着“正月剪头死舅舅”的说法,所以很多人在腊月理完发后,一个月都不再去光顾理发店,直到二月二才解禁。其实死舅舅说法是对民俗的误读,但在辨风正俗的同时,也应尊重传统。

  在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打油诗:“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皇帝率满朝大臣都参加春耕生产,一年之计在于春,足见春耕不误农时之重要。

  在南方,二月二亦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古时每年农历二三月,百草生发,青年妇女多到郊外挖取野菜,以应时节,供制春盘,称为挑菜,当时并以二月初二日为挑菜节。

  二月是花朝。挑菜节又称“花朝节”,传说是“花神”的生日。农历二月初二期间,人们会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女孩子会动起巧手剪一些五色彩纸粘在花枝上,称为“赏红”。有些地方还会有还有“装狮花”、“放花神灯”的风俗。

  如果说大自然是一本变幻莫测的天书,那么在远古的农耕文明时期,祖先们设立和制定的每一个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似乎就是应对自然变化无常的“兵法书”,虽然其中不乏迷信色彩,但每种风俗又充满了“天人合一”的道理。

  正月二十五填仓节

  正月二十五,俗称填仓节,这是汉族民间一个象征新年五谷丰登的节日。“填仓节”因“填”与“天”谐音亦称为“天仓节”,民间有老天仓与小天仓之分。农历正月二十为小天仓,正月二十五为老天仓,是民间的传统节日。有的说天仓节是祭星之日,有的说是为祭土地或祭磨神。

  所谓填仓,意思是填满谷仓。这一天黎明,家家户户都在自己的院子里或打谷场上,用筛过的草木灰,筛出一个个大小不等的粮囤形状,并在里面放一些五谷杂粮,象征五谷丰登。

  传统的填仓节体现了人们祈盼过上鱼米满仓,五谷丰登的富足生活的美好愿望。填仓节源于何时很难考证,但这个节日充分体现出民间百姓祈盼过上富足生活的美好愿望和朴素情感。

  仙桃民间崇拜与信仰

  一、民间对自然物的崇拜包括对天、地、日月星辰、雷电水火等自然物的崇拜:

  1、天地;玉皇,地母;

  2、日月星辰;福禄寿三星,天官地官水官,文曲星,北斗七星,斗母;

  3、雷公电母;雷4.水火;河神,龙王,南海观世音,火神

  二、民间对动物的崇拜包括马、鱼、鸟、龟、麒麟、龙,虎,凤凰等吉祥动物。民间对动物的崇拜主要体现在对五大仙的崇拜上,这是一种对妖仙的崇拜,同样源于万物有灵的思想。五大仙包括狐仙(狐狸)、黄仙(黄鼠狼)、白仙(刺猬)、柳仙(蛇)、灰仙(老鼠)。

  三、在民间的鬼神信仰中,天界、人界和地界,分别居住神、人和鬼魂。通常人们把人间称做阳间,把人死后鬼魂居住处称做阴间或阴曹地府、冥府等。人死后灵魂进入冥界化为鬼灵,经受鬼司的裁判。人们把阴间冥想成为有与人世间相似的皇权统治,创造了对阎王、东岳大帝、城隍等鬼神崇拜。

  四、民间所信仰崇拜的俗神多种多样,五花八门,丰富多彩,包容了与人类生活相厮守的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神灵,包括起居家保护作用的门神、灶神等;帮助繁衍子孙的诸位送子神灵;为人们带来好运的福、禄、寿、喜、财等神灵;医治人间疼痛的药王诸神;五行八作的行业保护神等等。俗神有门神,灶神,观音,囍神(文武财神,五路财神,招财童子)药王诸神,王三奶奶,送子诸神(泰山娘娘,子孙娘娘,千子娘娘,引母娘娘,催生娘娘,送子娘娘,张仙)关帝,八仙,孔子,床神,祖师爷,麻姑..........

  五、祖先崇拜是鬼灵信仰和家族观念结合的产物,在民间信仰生活中占据特殊重要的位置。人们相信自己的祖先灵魂不灭,在另一个世界里注视着后代儿孙的一切,可以保佑自己家族兴旺发达,人丁繁盛。因此,追念祖灵,祈求祖先在天之灵庇佑本族子孙后代便成为祖先崇拜的最重要的目的。民间敬奉祖先的主要形式是灵牌子,供奉的范围一般只限于直系五世以内者。

  旧时民间巫术盛行。有专职的巫师,他们在市民的生活中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凡决定家庭或人生中的重大事件都可以看到巫师的影子。比如为即将缔结婚姻的男女双方批八字、择吉日良辰;为要盖房的人家选风水宝地;帮助有丧人家料理亡者的入敛、下葬……从事这类职者多为男性,俗称其为阴阳先生。他们多利用各种工具进行占卜。还有声称有神灵附体,以欺骗的手段为人治病。女的被称作“灵姑”民间巫术主要通过占卜、咒符、请神等方式进行巫术活动。

  往回的沔阳五八杂处,各依各教,各种不同信仰与崇拜的习俗盛行。大致归纳起来一般有自然物崇拜、动植物崇拜、祖先崇拜、民间诸神崇拜以及请菩萨跳大神、算命、看风水等陋习活动。特别是对神灵的信仰极强,到现在还流传着,为的是祈求神灵保佑现世生人,功利色彩.......

  请龙祈雨;遇久旱农民请龙祈雨,解除旱情。赶天狗;旧时人们认为日食和月食是天狗吞了太阳和月亮,人们焚香祈祷,或敲锣、放炮、击破面盆,说是能吓退天狗。彗星;古代叫妖星,通常叫扫帚星,认为彗星的出现是灾难的预兆。地震;误为是鳌鱼翻身。石敢当;旧时为民居避邪物。石碑上刻“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镇鬼驱邪。禁压不祥。源于石姓将军英勇无比,一夫当关,万人莫开。辟邪镜;在门或窗上悬一镜称辟邪镜,据说能去邪化吉。姜太公在此;如人家的住宅比其高大,认为青龙被其压得抬不起头来。为避邪用木牌书上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字样钉在门楣上方。

  挂米筛:住宅不远处有茅缸,则不吉利,就在大门天坎上挂一个米筛压邪。凶兆;鸡飞上屋,火灾之兆;鸟粪污衣,主凶;在家见青自标蛇,不吉利;出门头上老乌鸦叫,必有灾;看到壁虎要打死以除其害。夜间狗叫如哭,湾里要死人……这些都是迷信的说法。

传统皮影戏《闹淮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人过年习俗 古画完整版(附文19篇)
灶王爷、土地神、门神怎么排序?
过年,习俗老理儿大全
全国各地春节习俗集锦
按照春节老皇历,初一到十五都该做什么?
【春节文化主题】各地春节习俗---湖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