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荐读】湖北省花鼓戏研究院的前世今生

  荆州花鼓戏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从清朝道光年间开始,在江汉平原民间歌舞说唱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其他剧作的剧目、声腔和表演而逐渐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地方艺术瑰宝,即花鼓戏,迄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是湖北省三大地方剧种之一。

  1951年,沔阳县政府在沔城召开文艺工作会议,贯彻国家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登记戏曲社团与知名艺人。经县文教科批准,沔阳花鼓众多艺人组成四个专业楚剧班(后改为花鼓剧团),剧团名称为艺光、光复、复联、联合,首尾字相连,意为兄弟剧团本一家,接受沔阳县文教科行政管理,从此,沔阳花鼓戏有了政府承认的合法正规剧团四个。由于剧团流动,后成立了天门、沔阳、潜江等县级花鼓剧团。

  艺光剧团由王寿银、倪新平负责,成立后驻监利演出,称为监利艺光楚剧团。1954年因水灾流落钟祥,钟祥县政府接收改为钟祥县花鼓剧团,杨笃卿任团长。1956年,钟祥县花鼓剧团到潜江演出并落户,改名潜江县天沔花鼓剧团。1970年,剧团与县杂技团、县农村宣传队合并,组成潜江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1973年,文艺宣传队改为潜江县花鼓剧团。1981年,更名为潜江县荆州花鼓剧团。1988年,潜江撤县改市,改称潜江市荆州花鼓剧团。1993年,升格为省级剧院,更名为湖北省实验荆州花鼓剧团。2012年划为非遗保护传承机构至今,全称为湖北省花鼓戏研究院,属国有公益性事业单位。

  荆州花鼓戏唱腔优美,乡土气息浓郁,其唱腔有高腔、圻水、打锣、四平等四大主腔和近200种小调。

       1979年,剧院作曲杨礼福将哭丧调和道士腔等民歌小调,运用到古装戏《李天保吊孝》,创作的“吊孝腔”风靡江汉平原。大型现代戏《家庭公案》的音乐,选用了高悲腔、打锣、补背褡、十枝梅等唱腔元素,并采用了“三拍子”的节奏旋律,使花鼓戏音乐焕然一新。

       在《原野情仇》中,创作了虎子哥、双饮酒等精彩唱腔。

  几十年来,杨礼福创作的《平原作战》《家庭公案》《李天保吊孝》《认亲记》《磐石湾》《蝶恋花》《洪湖赤卫队》《沙家浜》《站花墙》《秦香莲》《十五贯》《宝莲灯》等多出剧目的音乐作品,曾荣获多个奖项。他曾应中央电视台、武汉电视台和省京剧院邀请,为电视连续剧《清明过后》配乐,为京剧《粗粗汉靓靓女》作曲。

       因此,杨礼福获得国家一级作曲、湖北省舞台艺术特聘专家、国家非遗保护项目荆州花鼓戏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等殊誉。

  2007年至2013年,剧院胡新中、孙世安、李春华、吴培义,四名国家一级演员的经典唱段相继在央视《名段欣赏》和《湖北花鼓戏名家名段荟萃》栏目播出。

  2014年和2016年,传统戏《秦香莲》、《站花墙》先后被列为国家非遗保护资助项目。《秦香莲》先后应邀参加全国灯戏、地方戏优秀剧目展演,并在央视播出。

  湖北省花鼓戏研究院共有30余出戏,分获国家、省、市各级艺术奖励。其中《家庭公案》获文化部特别奖;《原野情仇》获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和中国文华新剧目奖;《生命童话》获中国文华优秀剧目奖;《情缘》获省楚天文华大奖;《珍珠塔》获省花鼓戏艺术节优秀剧目奖;《五女拜寿》获省地方戏艺术节演出金奖;《焚香记》参加省荆州花鼓戏艺术节优秀剧目展演获好评!

欣赏:现代小戏《拦花轿》

  胡新中,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孙世安,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文华表演奖获得者;李春华,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吴培义,国家一级演员,原湖北省花鼓戏艺术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杨礼福,国家一级作曲,湖北省舞台艺术特聘专家;马红丽,国家一级演员,湖北省青年艺术英才;倪汉清,国家二级导演,湖北省楚天文华导演奖获得者......

  剧院一贯注重现代戏的创作。1958年创作的大型现代戏《胡幼松》;1963年创作现代小戏《拦花轿》,该剧1964年赴武汉为朱总司令演出,1984年在北京吉祥剧院演出,被中国艺术研究院录为艺术资料保存。30多年过去了,值得庆幸的是,仍由孙世安、吴培义两位艺术家复排的《拦花轿》,2018年应邀参加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展演,并在央视连续重播18次,创地方戏在央视重播率和收视率的历史新高。

       2004年,根据任长霞的先进事迹改编成的大型现代新编花鼓戏《任长霞》,三次被调赴汉演出。全剧通过《接上访》《斗王松》《教世奎》《母子情》、《情法明》《丰碑颂》《悼忠魂》7个典型情节,艺术再现了一个疾恶如仇的人民警察形象,一个克己奉公的共产党员形象,一个执法为民的公安局长形象。此剧充分发挥花鼓戏唱腔的优势和帮腔的特点,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赞扬。

  2010年,现代戏《生命童话》,先后参加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展演和第九届中国艺术节,荣获中国文华优秀剧目奖、文华编辑奖、文华舞美奖和“九艺节”表演奖等诸多奖项。

       2019年创作的《河西村的故事》,观众赞不绝口。

  旧时,潜江花鼓戏演员不多,到潜江打码头的多为周边闯荡江湖的艺人,但成功者较少,失败者只有退出江湖。

       潜江著名的花鼓戏老艺人

  沈四,男,1891年生,1933年逝世,潜江县沈庙人。生于家道小康的清末秀才之家。自幼随父习练武功,少读私塾,天智聪敏,喜爱花鼓,常觅戏文抄本,潜读默记,家长见而不忌。他长相俊美,嗓音圆润,记忆力尤强,每请花鼓戏班伶人说戏,学则不忘。十三、四岁时,被钱凯清特邀入班,稍加点拨,即上演《蓝桥汲水》和《打洞结拜》。继参师戏友刘大才专志从艺,工旦,技艺日精。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首进沔城登台,被留演三月,名声大震,与名伶曾三子、段凤耳、谢春城齐名。沈四天賦独厚,唱腔委婉多变,吐字清晰,韵味深长。而且精于各行声腔,在表演《十枝梅 思儿》单篇戏中尤著功夫,观众传赞“他有五条喉咙”(即俗称:边音、本音、堂音、苍音、泛音)。眼神运变灵活,变化多端,在剧情悲痛处,泪水欲含则含,欲落则落,扮演《白扇记》之黄氏,唱“思老爷和娇儿泪洒胸膛”时,泪水可连连珠落。清宣统元年(1909)在三江口演出,戏友们故意连点五场《思儿》,要“看他眼泪干是不干”,结果场场一样。观众传赞:害病不要吃得药,只要听沈四的哟喂哟。

  沈四的表演艺术,不墨守陈规,潜心创新,《祭塔》是其成名代表作。传统演出此戏,一桌两椅,均主文唱,白素贞上场,传统是唱“打锣还魂腔”,沈四演唱时吸收运用汉调,每句前六字唱反二簧,后四字转入还魂腔,如此四句后再转打锣腔。情韵贯通,融汇一体,称之为“四块瓦”或“撕皮”。他还将武功技巧溶于舞台艺术,在剧中运用了“腾跳蹦子”、“白蛇吐箭”、“怒腾”及甩发等特技表演,把白素贞痛苦矛盾的复杂感情刻划得维妙维肖。民国六年(1917)沈四与谢春城联袂领衔演出于汉口共和升平楼,演出三个月,令观众耳目一新。因抗拒流氓恶首的迫害越窗潜逃,由同仁掩护回乡,故愤恨吐血成疾,从此抱病居家,不常粉墨登台。逝世时年仅四十二岁。

  王彩凤(1918—1977)女。潜江县袁桥紫月庵人。她性格泼辣,酷爱田歌,因擅长《薅草歌》、《打麦歌》,在方圆数十里享有名气。幼时家贫,十八岁(1936年)拜师王启贤学戏,习旦行。1938年在潜江南门登台演出《卖胭脂》饰张月英一角,台风潇洒,唱腔激越,被观众称为潜江第一个真女旦。她注重眼神及面部肌肉变化,习汉剧大师陈伯华“定珠旋转”绝活,成功用于舞台表演。

  饰演《小姑贤》中的婆婆,《拷打红梅》之红梅,《水漫兰桥》之蓝玉莲,《平贵回窑》中的王宝钏,她不落俗套,能突出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精于心理感情的刻划。善喜剧、闹剧,表演诙谐风趣。尤其是饰演《祭塔》之白素珍,唱到欲掀塔出走时,纵身跳上桌面,全身卧倒扭曲如蛇蠕动,引颈前伸,抛出水袖,脸部表情突变,双眼定珠,而后同向转动,眼神灼光通人,似蛇吐箭,堪称一绝,在江汉平原名声大噪。

  建国后,随杨笃卿戏班于1951年转入艺光楚剧团,后为钟祥县花鼓剧团、潜江县花鼓剧团,1957年首任剧团副团长,后任工会主席。1977年因患癌症病逝。

  邹大阶,男,1902年出生,1961年逝世,祖籍江陵县沙市镇(今沙市市),幼时过继入潜江县王东村邹家为子。十二岁从常师傅学花鼓戏,初习旦行。因容貌欠佳,改工生行,继工丑角。所演《小姑贤》、《双撇笋》最为拿手。饰演《斩经堂》之吴汉,人坐椅上,怒气中以脚点地动作,使椅子三脚离地一脚支持旋转,堪称一绝。记忆力强,人称“百戏肚子”。除花鼓传统戏外,还熟悉汉戏、楚戏剧目,如《李大打更》、《闹房》等,更善演出。新中国建国后,口述记录花鼓传统剧目甚多,已编入《湖北地方戏曲丛刊》第十三、十七集。

       经他挖掘整理并与王彩凤示范演出之《双撇笋》,还传授给马安云、杨爱枝等,参加湖北省首届戏曲会演,获挖掘奖、表演三等奖。示范演出《野老公春米》之野老公,以人模拟导具,配合默契,人物性格刻划入神。晚年致力于教学,先后在潜江、江陵、荊门、浩口、积玉口、高石牌等地坐班教授花鼓戏学员,达三百余人。1961年受迫害致死。1978年由潜江县人民政府平反,恢复名誉。

  杨笃卿,男,1919年生,1966年去世,原籍沔阳县杨越乡(今属毛嘴)人。民国十二年(1923)迁居潜江县何家湾。出身艺人世家,父亲工生角,伯父工小生。幼读私塾,十岁进刘团元戏班学戏从艺,初习旦行,继改工小生,天资聪敏,嗓音好,勤奋好学。十二岁登台首演《安安送米》,初露头角。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后,自行组班串乡演出,以擅演《芦林会》之江文举、《告经承》之张朝宗等而驰名一时。

  戏路宽。少时唱旦角,因身材较高,自创“叉步”,使身段显矮,故观众难辨其人。青年时,演小生善唱功,所演《云楼会》、《商琳归天》、《访友》等,声情并茂,自具特色。悲情处观众无不落泪。中年改唱生角,常挂须扮演黑头(《秦香莲》之包公)、红脸(《铡阁老》之刘洪),以及“架子须生”诸角色,做工稳实,唱功精湛,堪称拿手。他悉心学习汉剧、楚剧、京剧之唱腔、唱法,对花鼓戏的唱腔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创新,如设计《秦香莲》中包公的唱腔,他借用汉剧“西皮”转“垛子”的板式转换,突破花鼓戏中“男四平”无法过渡到“圻水”腔的格局。再用京剧的黑头唱法——虎音、鼻音共鸣,恰到好处的表现了包公人物形象。此腔沿用至今,仍受同行和广大观众首肯。

  1953年,杨马沈山演出《打连厢》参加全国首届民间艺术会演。1956年,与萧作君合演《三官堂》参加湖北省首届戏曲会演,获二等奖,同年,任潜江县花鼓剧团团长,进湖北省文化艺术干部学校导演班学习。1958年,执导并主演创作的大型现代戏《胡佑松》,参加湖北省调演获二等奖。次年,与曹性泰合作挖掘整理并执导演出传统剧目《招郎》,参加省调演获好评。

  杨笃卿一生忠诚于花鼓戏曲事业,并有教学和组织能力。新中国建立前,曾在监利、沔阳等地坐班教学,学员达一百余人。建国后,任潜江县花鼓剧团团长的十年中,剧团每年皆出新戏,受到地、省奖励。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潜江县人民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文代会代表。“文革”被打成“反革命分子”、“戏霸”,在残酷批斗中于1966年6月投襄河自尽。1977年,潜江县人民政府宣布为其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风吹杨柳条条线,雨洒桃花朵朵鲜。”荆州花鼓戏是活跃着和维系着一方水土的乡音乡情!令人为之追溯,为之唏嘘!(思乡远梦 整理于湖北省花鼓戏研究院赴昆山百戏盛典演出《站花墙》之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天老照片】--6913-- 老照片 湖北潜江除了大龙虾 还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花鼓戏
老照片 80年代的湖北潜江 水乡花鼓让老乡着迷
《站花墙》与胡新中
文学原创 ·《荆州花鼓戏“老旦”王牌—孙世安》- 作者 思乡远梦
湖北省一直管市,人口超100万,被划入“武汉城市圈”!
湖北荆州花鼓戏《明月情》湖北省实验花鼓剧院演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