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呀吙咿嗬】聆听天沔小调(外一篇)

  天沔小调亦称小曲。是地方传统说唱艺术。它源于天沔一带,流行于江汉平原。早期多为沿门卖唱,常为一人敲碟子演唱,一人用四胡伴奏,“手拿碟儿敲起来,小曲好唱口难开”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后来一些艺人逐步转向到茶馆、酒楼进行演唱,成为他们谋生的一种方式。

  小奴的命不好,爹爹死得早,七岁送到婆屋了。家务两三载,袜子都没买,破衣烂衫象个刘海。六月天气热,帽子都冒得,浑身晒得象锅铁。冬天里纺棉纱,她不管鞋和妹,脚手伸得象糍粑。冬天把柴哈,人人走娘家,我想回去看我的妈......

       在民间,天沔小调一般是农村妇女在室内绣花做鞋时轻声低唱,也有在田头小憩或夏夜乘凉时唱小调的习惯。天沔小调多为盲人所唱,故又称“盲艺”小调。所反映爱情题材居多,常以时序和数序为基本体式以及花鸟鱼虫为题,采用叙事、抒情的手法表达情感。语言形象生动,曲调优美动听,内容情节感人,深受民间喜爱。

  今天给喜欢小曲的朋友推荐上世纪几位盲艺人编唱的《十月飘》《恶婆婆》《告阴状》三首,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也会唱。让我们乘着天沔小调的翅膀,去寻找那个郎哥情妹的年代。因是磁带翻录,音律效果不是很好,望谅解。

老沔阳农村姑娘出嫁的礼性

  婚嫁是人生中最大的喜事之一,因结婚要办得体面,所以民间俗成的礼性也名目繁多。

  开剪:并不是剪头发,而是把新媳妇请到男方家去量尺寸,接裁缝师傅为新媳妇做衣裳,有单衣,也有棉衣,一般要做上八件、十件不等,所以沔阳把这天叫“开剪”。新娘吃完午饭后,由未婚夫送回家。

  上头:姑娘出嫁的良辰吉日的先一天,男方将答应女方的物品送到女家,包括半边猪肉,几十斤鱼、一壶喜酒,开剪的新衣裳等一一齐全。男方来人再带回女方嫁妆,如衣柜箱子、桌椅板凳,小件如碗筷盘盏、被子鞋子这些,留着当期那天装抬盒,富裕人家动辄几十抬。

  开脸:开脸是黄花闺女走向成年的象征。当期那天,出嫁前要“开脸”(扯脸)。好事逢双,由两个没丧偶的妇女用细线扯净脸上、耳边、后颈巴上的汗毛,眉毛扯成柳叶眉,形成“弯弯一条线”,扯脸时,并偷偷告诉姑娘一些生理卫生知识。“开脸”前称“坛子娃”,“开脸”后就变成“新姑娘”了。开脸后是梳洗头发,将一圈一圈地结成一个发簪,中间用银簪别着,插上头饰,有条件的人家还戴凤冠,穿霞披,胭脂花粉打扮得花枝招展。

  陪十姊妹:陪“十姊妹”,一般在当期那天中午过后举行,选九个未婚女娃作陪,加新娘正好十个。新娘身穿嫁衣,坐在上席正中,面呈愁容,不吃不喝,只是长辈亲友来酌酒时站起来一下,待别人吃饱喝好之后一起下席,进到房内。也有其母亲姐妹,端来上好饭菜到房内,在没有人的情况下,新姑娘偷着饱餐一顿。

  花轿:男方迎亲的请的轿披红挂绿,轿顶上插上喜鹊、凤凰或八仙人物,就连轿杠杆都是红漆油过的。娶亲的花轿多是四人抬。新娘在上轿前腰间系着两面铜镜,前小后大,名曰“避邪镜”,说是如在途中遇上妖魔鬼怪,如死人出殡、新坟等不吉利之事,即可逢凶化吉,避邪保平安。

  送亲:送亲大都是新娘的兄长或弟弟等人护送出嫁,他们在花轿的前后,如过沟、过河,轿夫有意把轿抬得歪斜起伏,送亲的要包“封筒”打赏钱,谓之“取彩”。新娘一人被关在轿里,如要方便,轿内备有便桶。花轿到了男家,新娘下轿后,送亲的则被男方礼房拦在别人家屋歇息,这叫“坐阳沟坎”。待举办完婚礼,看新姑娘的闹完洞房后,才吹吹打打、热热闹闹地请送亲的过来坐席喝酒。下席后到洞房交待新娘几句再离开,美其名曰叫“给钥匙”,男方也少不了给送亲的一些打发。

  另外,送“油粉”是娘家的嫂子,妹妹她们,把新姑娘在娘家所用过的生活用品送过去,如剪刀鞋样、绣花针线等,叫送“油粉”。一般是在男方客过完的第二天,安置的酒席丰盛。

  纠脑壳茶:第二天清早,新娘和新郎要给父母伯叔和姑舅等住客长辈端茶,不过,这种茶有煮熟的鸡蛋、一碟麻叶子、合叶子或点心,谓之“干茶”。把茶端到这些人的床前,长辈们接了茶就给茶钱,把钱丢到新娘端的茶盘里。而父母亲喝的这种早茶叫“纠脑壳茶”。

  磕头钱:当期的第二天,新姑娘“串厨”后,到开酒席前,新郎新娘遇到来喝酒的长辈,只要他们一上台坡,就要跪着施磕头礼,受礼的长辈把磕头钱丢在茶盘里,说些祝福的话,叫“磕头钱”。席间,每人发几个鸡蛋,要丢蛋钱,下席后喝清茶,也要丢清茶钱。这些钱多少,也分嫡亲叔伯,一般说来,姑、舅、姨等亲戚出手要比一般的亲友大方些,有时这些亲戚为不舍面子“挺倒”丢。

  回门:结婚第三天,新娘要“回门”看望自己的父母,这次是“小回门”,新郎陪新娘当天随去随来。新婚满一个月,新娘要“大回门”,即由新郎把新娘送到娘家住几天后再接回来。

  公公背媳妇:公公穿上大红吉利戏袍,挎吹火筒,拿扒灰耙,打扮成“烧火佬”;婆婆手执蒲扇,肩挂醋瓶,像个演戏的泼旦。乡亲们要新媳妇在众目睽睽下,爬在公公背上,叫做“爹爹背媳妇”。新媳妇羞答答地爬上公公的后背后,在亲友开怀大笑中,背着儿媳妇精神抖擞、两眼放光、笑嘻嘻地满湾跑。婆婆在后吃醋煽风,意为:你烧火有功,我煽风帮忙。


小曲《胭花女告阴状》唱词参考:

  正月十五庙门开,牛头马面站两排;判官手拿生死簿,小鬼钩个魂过来。

  胭花女子跪在地,叫声阎王听奴摆,莫怪小女来告状,爹妈做事太不该。

  一周两岁吃娘奶,三周四岁离娘怀;五周六岁逗人爱,七周八岁上学来。

  九岁十岁正受苦,抹桌扫地端饭菜;十一二岁学弹唱,丝弦琵琶抱在怀。

  十三四岁去伴唱,卖与妓院把奴害;老鸨良心真叫黑,只顾自己捞钱财。

  张三有钱张三爱,李四有钱抱在怀;赚到钱来爹妈爱,赚不到钱来骂开怀。

  胭花小女得性病,睡在牙床起不来;三天未吃阳间饭,小女上了望魂台。

  望魂台上往下看,单看爹妈怎安埋;一床芦席来扯开,三条草葽捆起来。

  一根杠子穿心过,两个叫花抬出来;一抬抬到荒郊外,一不打开二不埋。

  忽然老天一场雨,只顾躲雨哪顾埋;天空飞来一群鹰,抠奴的眼睛挖奴的腮。

  东边来了一只船,把奴尸首拖出来;上身出现莲蓬乳,赤身露体显在外。

  阳间许多姑姨爱,死后无人哭乖乖;阳间许多嫖客爱,死后无人买棺材。

  人在世上有么好,死后无人烧纸来;小女句句实情话,单看阎王怎安排?

  阎王一听怒气发,骂声胭花太不该;你在阳间把人害,打入地狱不脱胎。

  判官上前把本奏,莫把胭花女来怪;不是胭花把人害,前朝古人做出来。

  判官奏本阎王爱,叫声胭花快起来;你在阳间受了害,打入地狱不应该。

  辩清案情来分差,叫声判官拿令牌;胭花送到阳间去,脱男不脱女裙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土家族的婚礼~~(转)
京口旗营的婚娶习俗
中国传统婚礼的22个禁忌
独特的侗族婚礼——送新娘回门
广西侗乡春节新娘子“回门” 百人挑礼相送(组图)
侗族千年婚俗闹新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