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碧野先生建国前的长篇小说、报告文学

  野先生作为身跨现当代的著名作家,其漫长的写作道路粗略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集中在小说、报告文学上。后一阶段虽然也也创作出5篇长篇小说,但其创作成就主要是多达10多部散文集来体现。

  碧野先生1933年逃亡北平期间,于1935年以处女作《窑工》而登上文坛。自1936年起,以发表小说《奔流》开始,其小说创作络绎不绝。1938年在武汉出版报告文学集《北方的原野》、《太行山边》和《在北线》等;直到1948年入伍后,写成长篇《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

  碧野先生出版长篇小说有《肥沃的土地》、《风砂之恋》、《没有花的春天》、《湛蓝的海》等;中篇小说有《乌兰不浪的夜祭》、《三次遗嘱》、《奴隶与花果》、《大红骡子和缺犁耙》等;短篇小说亦30多篇。这些作品则全部是讴歌希望和光明之作,描写被压迫被剥削者的生活和斗争。

  长篇小说《肥沃的土地》以描写农村生活为主线,反映了20世纪40年代北方农民艰难的生活现实,他们一方面要忍受生活的贫穷艰辛,另一方面也要面临心灵饥饿的考验。如丫鬟出身的花猪虽然成了王家的主人,但长期埋在心头的压抑和痛苦,使她变得阴毒和放纵。小桂花嫁给了夹尾巴狗,但依然爱着破箩筐,破箩筐虽然时时感到“心灵的饥饿”,但面临诱惑也能做到不为所动。黄老五时常有衣食之忧,却依然善良、正直、仗义。水獭媳妇生活贫贫穷窘迫,孤苦无助,但正派做人。《肥沃的土地》,发表后曾得到矛盾的赞扬。

  同样是反映农村生活题材的长篇小说《没有花的春天》,以阿兴一家为代表,讲述了底层遭受阶级压迫和动荡时代的磨难,以及他们反抗意识逐渐觉悟并投身实际斗争的故事。小说以小见大,在一定程度上描述出20世纪40年代中国社会的时代风貌。把乡民们贫苦艰辛的生活和在绝望中顽强生存的精神,表现得细腻生动,感人至深。写作方法上,对某些形象也进行强调、取舍、浓缩,以独到的想象抓住一点或一个局部,加以集中描写或延伸放大,以便充分地表达主题。

  以抗战为背景表现后方青年知识分子生活现状的现实小说《风砂之恋》,一方面是指那在陇海线弥漫的风砂中迷失了道路的一些青年,他们的眼睛有些被风砂打瞎了,因此而彷徨而堕落;另一方面是指那奋斗的一群,勇敢地踏上征途,投奔到那大风砂的地方去。

  《湛蓝的海》其内容以游击队为题材,讲述了流浪青年阿鹏在苦难生活和反抗斗争中,成长为一个优秀指战员的故事。表现了民族抗日爱国精神。

  细节是构成人物形象。碧野先生的长篇小说,注重细节的描写,入情入理,符合生活的真实。无论是人物的语言、心理、外貌、神情都是活神活现,充满生气甚至达到由人物语言来区别人物个性的境地。

  我们来看看碧野先生建国前发表的小说、报告文学。《北方的原野》(报告文学集)1938年;《太行山边》(报告文学集)1938年;《在北线》(报告文学集)1938年;《远行集》(短篇小说集)1942年;《三次遗嘱》(短篇小说集)1942年;《奴隶的花果》(中篇小说集)1943年;《肥沃的土地》(长篇小说)1943年;《远方》(中篇小说)1943年;《风砂之恋》(长篇小说)1944年;《没有花的春天》(长篇小说)1945年;《风暴的日子》(中篇小说集)1945年;《湛蓝的海》(长篇小说)1947年;《山野的故事》(短篇小说集)1947年......

       可以说,碧野先生涉猎创作散文,应该是在建国后的事。

  碧野先生曾这样讲道:“思想是阳光,生活是土壤,情感是雨露,文学是人类智慧的花朵。”建国后,先生著有散文集《遥远的问候》、《边疆风貌》、《天山南北好地方》、《在哈萨克牧场》、《情满青山》、《月亮湖》、《北京的早春》、《蓝色的航程》和《碧野近作》、《碧野散文选》等。

  碧野客居湖北近半个世纪,也为湖北山水写下了美丽的篇章。先生的作品,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语言文字流光溢彩,有极强的生命力。如果说先生的散文,以灵动的笔触描绘的天山奇景和盐湖夜色所陶醉,那么,先生访遍江汉平原等地,创作发表的一篇篇散文,犹如连天芳草,把他对人间的热爱和美好祝愿,留在了荆楚大地上,留在了我们的心中。

  碧野,碧绿的田野,一个令我神往的名字,我认识碧野先生(黄伯伯),还得从1970年先生插队落户算起。他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后,所下放的生产队沔阳县(现仙桃)毛场双剅一队,正是生养我的老家。那时我还小、不懂事,黄伯伯哂书,趁他进屋做饭时,偷他的《丹凤朝阳》;夜晚一起在矸檐头乘凉,霸着黄伯伯的鹅毛扇不肯还他;也赶过黄伯伯喂的鸡,打过养的猫,钓鱼帮找蚯蚓......先生在门前头顶毛巾,搁在独凳上写作,帮他倒茶是经常的事。

  “夏季,排湖澄碧;秋季,排湖明丽。”碧野先生为仙桃人民留下的散文《静静的排湖》,通过今昔对比,写出了排湖人的幸福生活;排湖的晨光,寄托了先生对排湖美好明天的憧憬和希望。

  我与黄伯伯的最后一次见面,是上世纪90年代初,在汉口铜人像站开往水果湖的1路公交上。那时已相隔20多年,当我在车上看到先生,喊一声“黄伯伯”时,他立马认出了我,亲切地喊着我的乳名,与我拉起家常,问这问那……当黄伯伯问起我父亲还健在吗?我说:“父亲前两年已过世,是盖着党旗走的!”先生连连说:“你父亲是个好人!”

  岁月荏茬,几十多年过去了,回想起黄伯伯在水利工地出口成章说的顺口溜来,至今不忘:“今天天气真正好,微风吹来红旗飘;挖河修路筑水利,男的女的都来了。都来了、都来了,水利工地好热闹;张大妈、李大妈,还有游家桃支的妈。年纪都有五十八,头不白、眼不花,不在家里带娃娃.....”后悔当时我要是讨教黄伯伯,知其写作一、二,到今天也能写出几篇文章来!

  写作是先生生活中的第一需要!先生于2007年4月18日的日记中有如下记载:“……我前几年就感到自己年纪越来越大了,应该留点东西下来。我自己拟了一个目录,有三个中篇、几个短篇小说,如《乌兰不浪的夜祭》、《北方的原野》、《灯笼哨》,总共30万字左右。现在我不能用笔,脑子也不行了。这类事情由女儿黄铮处理……”

  歌唱英雄的时代是碧野散文的主调。不论是描写山光水色,还是展示祖国建设大业,他的作品总是格调高昂、春光明媚,充满了对新生活的希望和祝福。他的游记作品中的力作《天山景物记》,介绍了新疆天山的丰富物产和异彩奇情的景物,歌颂了边疆各族人民的新面貌;《山高云深处》是碧野散文的又一代表作,描写了一位赤胆忠心,为人民开拓新生活的县委书记。作者将人物心灵的刻画与景色描绘融为一体,将读者带入一个云深雾重、宛若仙山的境界之中。

  碧野散文注重人物刻画和情节安排。在以人物为主的作品中,景物只作烘托之用,而在写景抒情的散文中,人物服务于抒情。比喻、对仗、排比、拟人是碧野常用的修辞手段,借此来创造富有节奏感的艺术境界。他的语言生动形象、气韵飞扬、诗意盎然。碧野曾谈到:我写的散文,介于小说和诗歌之间,一方面,我在自己的散文中,注意像小说那般进行剪裁;另一方面,我又在自己的散文中追求诗的意境。这种体会与总结,颇为准确地概括出碧野散文的某种艺术个性与作品风貌。也就是说,在碧野的散文创作中,确有相当一部分注重人物的刻划,情节的贯穿与展开,具有小说意味。(2021年08月11日急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文苑】开启我文学之梦的三位大师
(7)宝鸡籍作家新年大展
山西文学:坚守与嬗变(文学新地理④)
纪实||《星星闪耀光华》-湖南
这两位咸宁作家获得全国文学大奖 你认识吗?
回首2011:文学在坚守中寻找突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