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官方重拳出击立法惩戒“老赖”,最长拘留6个月

数据显示,截2022年6月23日,我国公布的失信被执行人有7477716人。

社会生活中,要账难成为众多人心中的痛点,一些“老赖”一边欠债不还、一边花天酒地逍遥法外,与法院执行人员“斗智斗勇”,捉迷藏、躲猫猫等拒不执行行为普遍存在,损害社会诚信,对司法权威造成严重影响。

6月21日,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是我国首次“专门立法”保障民事强制执行

此次草案分为4编17章,共207条,对民事强制执行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执行机构和人员、执行程序、执行救济和监督等作出了全面系统的规定。

惩戒“老赖”、破解“执行难”

1、明确对“老赖” 的惩戒措施。规定人民法院可以禁止被执行人进行高消费及非生活或者经营必需的有关消费,可以限制其出境等。

法院还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建立“按日罚款制度”累计不得超过180日、“特殊拘留制度”累计不得超过6个月。

2、强化对执行权的监督制约。民事强制执行应当公平、合理、适当,兼顾各方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不得超过实现执行目的所需的必要限度,规定人民法院不得将未成年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善意文明执法更加人性化,判断债务人是否属于拒不履行或者无力履行,不放过一个坏人,也不冤枉一个好人。还对强制执行中的财产查封做出了明确规定,禁止超额查封,共有财产的考虑其他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3、明确协助执行的义务。明确有关组织和个人协助实施调查被执行人及有关人员的财产、身份信息;协助查找被执行人、被拘传人、被拘留人;协助查封、划拨、限制消费、限制出境等事项。

负有协助执行义务的有关国家机关或者其他承担社会管理职能、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组织与人民法院之间应当建立信息化网络协助执行机制。

特别赋予律师调查令,不以债权人或债务人单方面的片面之词,或者债务人的财产报告令就可以认定债务人有没有偿还能力。这对债权人和债务人来说,更加公平公正。

4、强制执行更加精准。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积极履行偿还义务,或者丧失偿还能力,可中止执行、暂缓执行或终结执行,更有利于诚而不幸的债务人努力挣钱还债。

5、保障执行权的有效落实。明确了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可以就人民法院未实施应当实施的执行行为,提出申请的制度和人民法院自行纠正制度。

攻克执行难问题

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6月23日,我国公布的失信被执行人有7477716个。2020年,全国新增失信被执行人249.84万人;2021年,全国新增失信被执行人134.12万人。

在民事案件中,执行是确保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及时兑现的根本保障,也是实现公平正义最重要的一步,执行不落地,就等于法律打“白条”、公平正义大打折扣。

因此,切实解决执行难,对破除公平正义最后一道藩篱,是不可或缺的。

近年来,人民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战取得显著成果。据统计,2019年以来,人民法院年均办理1016万件执行案件,执行到位金额年均1.85万亿元,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群众反映强烈的执行领域突出问题得到解决。

《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的实施,将进一步加强法律的震慑力,对失信被执行人形成有效约束。明确各方面配合执行工作的法定义务,有助于实现执行信息及时共享,提高执行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监管的制约下,能有效防止司法人员过度执行、选择性执行等问题,避免出现消极执行、乱执行等现象,将执行权运行关入“制度铁笼”。

“基本”向“切实”深化迈进

为对付“老赖”,全国推出了许多“规定动作”,除了冻结被执行人的银行账户、支付宝账户、微信零钱通账户等,许多地方还有失信彩铃、电子封条、号码标注等。各地法院因地制宜,积极创新对失信被执行人的惩戒措施,让老赖寸步难行、无处逃遁

据了解,近期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法院为进一步督促、震慑失信被执行人自觉履行义务、破解执行难题而采取的新举措,首次为失信被执行人定制开通“失信彩铃”业务。

失信彩铃一经开通,只要有人拨打失信被执行人手机号码后,都会听到警示彩铃声。“失信彩铃”的开通对象是已经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且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被执行人。法院会根据申请执行人的申请,定期向移动公司发送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据工作人员介绍,失信彩铃业务推行仅仅五天,就有失信被执行人主动“服软”,提出履行还款义务。由此可见,执行的重要性。

执行难的具体原因从经济学上归结为,背德失信行为的道德、经济和法律成本偏低。所以,对民事强制执行单独立法,如“按日罚款制度”规定,提高当“老赖”的机会成本,极具切实和深远意义。

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而执行工作,则是这最后一道防线上的最后一环。

随着这部统筹解决执行难的专门法出台,有力破除了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藩篱,向着“切实解决执行难”扎实稳健迈进。在为“老赖”全方位戴上法律责任“紧箍咒”的同时,民事主体合法权益也将得到进一步保障,从长远上、根本上解决执行难问题,让民事执行更有力量。

HISTORY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执行时迟延履行期间的利息怎么计算
执行和解的应然与实然
督促程序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失信被执行人 名单监管需行之有效
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的新发展
被执行人未(完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可能的法律后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