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764年10月孟加拉和奥德联军在布克萨尔与英军决战,结果被英击败
userphoto

2023.09.05 重庆

关注

前言

巴拉克查依兄弟中的多斯特·穆罕默德于1826年在喀布尔和贾拉拉巴德建立了自己的霸权,成为最有势力的巴拉克查依人首领。

他开始着手统一战争,但却在1839年遭到英国的入侵,即为第一次英阿战争。英国虽然将舒贾扶上王位,但却引发了全国性的反叛,舒贾在叛乱中被杀死,英军也遭遇了沉重的打击, 1843年多斯特·穆罕默德再次登上王位,然后又继续进行他的统一战争。他于1851年夺回了巴尔赫,1855年夺取了坎大哈,1859年兼并了巴达克山,1863年又占领了赫拉特,一个近现代的阿富汗国土轮廓在多斯特·穆罕默德手中基本完成。

位于今伊朗、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之间的卡拉特汗国也是个不可忽视的政治存在,虽然该汗国的力量相对弱小,但它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理位置。它位于连接英属印度、阿富汗和波斯的枢纽区域,谋夫—赫拉特—坎大哈一线的南部当面正是卡拉特汗国,奎达、锡比等战略要地都位于该汗国境内,因此它可谓英属印度西北防线的南翼门户。

卡拉特汗国在17 世纪60年代成立,它的主体是俾路支人,18世纪中期卡拉特汗国在米尔·纳西尔汗一世的统治下与艾哈迈德统治下的阿富汗杜兰尼帝国发生多次战争。758年如日中天的艾哈迈德击败纳西尔汗一世,攻占了卡拉特汗国的都城,然而艾哈迈德并没有兼并卡拉特汗国,而是与纳西尔汗一世签订了相对宽松的条约,卡拉特汗国只需要向艾哈迈德提供武装力量,与之出征作战即可,在纳西尔汗一世的统治下,汗国的疆域也前所未有地得到扩展。

但纳西尔汗一世逝世后,卡拉特汗国急剧衰落,汗王的权威被部落首领所侵蚀,汗国的领土被四周的强邻所蚕食。第一次英阿战争期间,由于卡拉特汗王不愿向英国提供其所要求的支持,英国遂在1839年11月对卡拉特汗国发起攻击,攻陷了汗国的都城,杀死了汗王,然后英国又与卡拉特汗国在1841年和1854年签订了两个条约。

这两个条约规定英国向汗国派遣常驻代表,汗王须听从英国代表的建议,英国可以随意在汗国境内的任何地方驻扎军队,汗国不得与其他国家发展外交关系,汗王有义务制止与英属印度邻近地区的叛乱活动,并保护其境内商路的安全,而英国则向汗王及其继承者提供资助。通过这两个条约,英国基本上使卡拉特汗国沦为自己的保护国。

1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在南亚的扩张及其决策体制

英国东印度公司从1601年开始派船来东方贸易,1608年“赫克托尔”号船长霍金斯奉命把船驶到印度西海岸的苏拉特,由那里赴阿格拉晋见莫卧儿皇帝贾汉吉尔,递交英国国王书信,要求通商,这是东印度公司第一次来印度。1639年东印度公司租得科罗曼德海岸的一块地和一个小岛,建立了圣乔治堡,1653年又发展为马德拉斯市;在印度西海岸,1661年葡萄牙国王把孟买作为公主嫁妆送给英王查理二世,查理二世又将孟买赠给东印度公司。

1690年公司又在孟加拉胡格利河口建立商馆,1698年又在这里建立威廉堡,后来发展为加尔各答市。这样到了18 世纪初,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就形成了马德拉斯、孟买和孟加拉三个管辖区。英国真正着手征服印度次大陆是从18 世纪中期开始的。18 世纪初期,莫卧儿帝国的衰落和解体为英国的征服提供了有利条件。

以1757年6月的普拉西战役为标志,这场战役的胜利使东印度公司实际上控制了孟加拉,1764年10月孟加拉和奥德联军又在布克萨尔与英军决战,结果被英军击败。英国人不但得以巩固了在孟加拉的地位,还控制了莫卧儿帝国皇帝。接着英国开始着手进攻南印三强——海得拉巴、迈索尔和马拉特联盟,通过1767—1769年、1780—1784年、1790—1792年、1799年四次英迈战争,英国完全击败了迈索尔,实现了对德干地区以南的印度的征服。

而海得拉巴为了对付马拉特人,决定接受英国驻军,并于1798年订立了军费补助金条约,成为东印度公司的附属国;英国同时也与马拉特联盟爆发了多次战争,在1817—1818年第三次英马战争中,马拉特联盟被击垮,德干地区被兼并,从1818年起到1823年,印度出现了订立附属同盟条约的高潮。这五年间拉其普他那20 个王公、中印度145 个小王公、卡提阿瓦半岛145个小王公都进入了东印度公司的资助同盟条约体系。

英国入侵阿富汗

征服了孟加拉平原、恒河平原和德干高原后,英国又将扩张的矛头转向印度河平原上的信德和旁遮普。信德为俾路支部落的塔尔普尔人所统治,按其家族的三个支系将信德分为上信德、下信德和米尔普尔三个部分,分别设立三位统治者,它们再结为一个联盟。信德土壤肥沃、人口稠密,是著名的“粮仓”,而且它有海港和印度河通航之便,又邻近波伦山口,经济和战略价值十分重要,英国势必要实现对它的占领。

1839年英国通过信德入侵阿富汗,强迫信德签订各种条约,将其变为附庸。1843年2月,英国开始对信德发动征服战争,至该年3月便完成了对信德的兼并。信德被兼并后,印度次大陆便只剩下旁遮普一地尚未被英国占领,旁遮普位于印度河中游,同样土壤肥沃、人口稠密,是著名的“粮仓”,它邻近开伯尔山口,经济和战略价值也十分重要。

此时统治这片土地的是尚武的锡克人,该群体信奉锡克教,有着较强的政治组织和军事战斗力,在其才干卓著的首领兰吉特·辛格的领导下,锡克王国征战四方,夺取了原属阿富汗的克什米尔和白沙瓦,其实力令英国不敢小觑。锡克人便陷入王位之争中,这给英国的扩张提供了有利条件,1845年底英国集结了3.2万大军对旁遮普发起进攻,第一次锡克战争爆发,次年6月英国就占领了旁遮普的中心拉合尔,迫使锡克人签订领土割让协议。

克什米尔在这次战争中被英国割去,1848年旁遮普发生暴动,第二次锡克战争打响,英国以较高的代价最终占领了旁遮普,至此英国基本上实现了对印度次大陆全境的征服。印度次大陆在英国统治之下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东印度公司直接统治,另一部是作为附属国的印度土邦,后者共554个,人口占全印的1/4,面积占2/5。

决策体制

关于英国在中亚事务上的决策体制。这一时期英国已经形成了君主立宪制和两党制,自由党和保守党通过竞选,交替上台组阁,内阁处理国家大事,而它在中亚事务上大致形成了一种二元决策体制。它有两个决策中心,一个在伦敦的内阁,另一个在加尔各答和西姆拉的印度总督府。印度总督不仅负责南亚事务,也负责中亚事务,1857—1859年爆发的印度民族大起义又使这种体制发生了不小的调整。

这场起义被镇压后,东印度公司对印度次大陆的统治被彻底废除,英国议会通过了《印度政府法》,规定“印度由英国女王接管并以她的名义统治”。印度总督是英王的直接代表,职权不变,1858年又加上了“副王”头衔,1861年英国议会又通过了《印度参事会法》,参事会辅助总督统治印度,其内部也实行了分工,成为政府部长制的开始。

与此同时,《印度政府法》又在英国内阁中设立印度事务大臣职位,负责管理印度事务,并由一个15人组成的印度事务委员会协助,其成员主要从前英印当局的高级官员和一些“东方问题”专家中遴选,该委员会有权对印度事务大臣提出政策建议,而印度总督在有关印度的方针大计上接受印度事务大臣的指导,但在具体政策的制定上和日常管理上拥有决定权。

这样英国议会和内阁就掌握了印度事务的最高决策权,它的决定通过印度总督去贯彻执行,总督听命于英国内阁。这种制度的调整再加上1870年英国与印度间设置了直接的电报线,使内阁中的首相、外交大臣和印度事务大臣相对于改革以前更广泛、更直接地介入了中亚事务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世界帝国传奇系列——莫卧儿帝国2
巴基斯坦版“西部大开发”能成功吗?6732字 l 地缘谷
研究 | 林一鸣:巴基斯坦俾路支省难以治理的历史根源是什么?
看大唐玄奘,了解印度历史(12)约翰牛的欢宴
殖民印度:英国人没想到印度这么不经打
英属印度斯坦军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