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钧官窑的工艺成就(三)

《中国钧瓷》|来源
阎夫立|作者
     赵蕊 王鑫淼|编辑

钧釉窑变铜红釉技术的完善和

乳光蓝色的工艺成就

钧官窑工匠合理地选用原料,有效地控制钧釉的化学组成,引入氧化铜(CuO)作为着色剂,使用独特的窑炉和科学的烧造工艺,巧妙地利用烧成期火焰的变化,利用氧化和还原气氛,掌握工艺过程中复杂而微妙的影响因素,烧制成功各种深浅不一的蓝色乳光釉和五光十色、绚丽动人的窑变花釉,其工艺成就之高,是陶瓷发展史上的创举。

钧釉的乳光状态和窑变现象是构成钧瓷艺术美的两个外观特征。

乳光状态是指钧窑釉像青玛瑙或蛋白石那般美丽的天青色半乳浊状态,不仅使钧釉产生一系列由浅到深的蓝色,而且还赋予钧釉一种含蓄的光泽和优雅的质感,减少因釉面玻化带来的妖艳浮光。

窑变现象是指钧釉在高温下熔融流动,乳浊和着色色彩发生复杂的交错变化,从而使釉色变得绚丽多彩,紫、红、蓝、白交相掩映,给人一种大自然瞬息万变的美的感受。

钧釉的乳光和窑变赋予钧瓷的艺术美感和艺术效果,与钧釉的化学组成和工艺过程分不开。
钧釉乳光和窑变的形成机理,钧釉化学组成特点及其与显微结构的关系,外观特征与工艺过程的关系,一直吸引着国内外许多陶瓷工作者从事这一方面的研究。
这些研究探讨,对于陶瓷工艺学及钧瓷生产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钧釉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但早期的研究和胎釉化学分析数据较少,未能揭示钧釉化学组成的特点,无法从科学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许多学者发表多篇研究钧釉的论文,提供了大量的实验分析数据,对钧釉化学组成的特点和显微结构的特征、钧釉蓝色乳光和窑变现象形成的机理等方面提出许多新的见解。
钧瓷杰出的工艺成就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北宋以后我国制瓷工艺和装饰艺术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考古发现,这一影响不仅波及邻近地区,而且波及全国。北方以河南、河北、山西、陕西为主,南方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苏、广东、江西等地。
一些著名的瓷器产地,如江西景德镇、广东石湾镇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宋代的钧瓷工艺技术对南方的影响尤为深远。用氧化铜为着色剂烧制钧红器的技术传到景德镇,铜红釉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
从铜红窑变釉发展到非窑变性的全红釉,再发展为釉里红、祭红、郎窑红等著名的铜红釉色,颜色釉品种在传统的钧釉基础上,愈益繁衍,成为中国瓷器的又一项杰出成就。
金元时期,北方的制品,除少数保持宋钧的传统工艺外,多数产品显得胎体厚重,色泽不及宋钧,窑变彩斑呆板,无云霞般明快的流动感,暗淡混浊,多呈彤云密布之景象,形成典型的金元风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元代钧瓷与宋代钧瓷的主要区别
解析钧窑瓷器的特征和制作工艺
钧官窑址博物馆(绝品收藏)
宋金钧瓷名天下:万紫千红总相宜
石湾窑 DM
钧窑的历史文化知识(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