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读书笔记-第八十一章》

【原文】

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以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夫天道无亲 ,恒与善人。

【注释】

① :平息、调和

② :古代两方定了合约以后,会拿一张纸写出来,然后从中间分开,左右各一份,被称为左契和右契,一人拿着一边。求日后相符合。“左契”是债权人拿的一半,“右契”是负责人拿的那一半。

③ :税收

④ 无亲:没有偏爱,不讲亲疏。

【译文】

调和了大的怨恨,一定会有余下的怨恨,怎么能够算得上是妥当的呢?所以有道的领导者拿着债权的券,却不去问责。所以有德的领导者掌管契约,没有德的领导者则极端地为自己收取利益。有道的人拿着契约却不苛责,无德之人总是为自己索取回报。天道不讲亲疏,一直支持行善的人。

【延伸阅读】

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领导者如果一直按照“道”做事,是不会有大怨产生的。一旦产生大的怨恨,说明没有按“天之道”做事了,再用各种办法去补救、调整,也是会剩下小的怨恨的,这不是最高境界,不是“道”的境界。

领导者不要让怨恨产生,尤其是大怨。遇事应多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看看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有怨恨,一定伤害到了别人,所以要反思自己。按照“道”好好做事,放下自己,无我利他,这样就不会有大怨恨产生了。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以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有道的领导者,虽然有债权的契约在手,却不向老百姓去责求债务。因为有道的领导者把道和德做好的时候,契约这种条文性的东西,只是一个防范措施而已,因为有了道和德的滋润,大家就都会主动执行,这种契约很可能都用不到。而那些没有按照道做事的领导者,总会拿着契约向百姓去肆意索取。其实还是说的如果领导者把道和德的层面做好了,百姓自然会遵守规则,基本上用不到法(契约)来约束百姓。反之没有做好道和德的层面,单靠法强制运行是不行的。

冯谖市义的故事:

战国之时齐国孟尝君田文好招揽门客,依附于他的人多达数千,一天,孟尝君征求可以替他至封邑薛地收债的人,冯谖自愿前往。孟尝君高兴地说:“没想到先生还有这等才能,以前真是小看您了。”临行前,冯谖问:“债收完了,有什么东西要买呢?”孟尝君说:“您看着我家里缺少什么就买点什么吧!”冯谖去了薛地,要欠债的人将债券全部拿出来,在核对完这些债券后,他下令将这些债券全部烧毁,称是孟尝君免去了人们的债务。薛地的百姓都高呼“万岁”。冯谖便乘着车回去了,孟尝君奇怪他怎么如此快就回来了,于是问:“先生买了什么回来呢?”冯谖说:“您说家中缺什么买什么,我看您家中丰衣足食,犬马美女用之不尽,所以我买了'义’回来。”孟尝君吃惊地问:“什么是买'义’呢?”冯谖说:“您拥有薛地,却不爱惜百姓,而加以高利,人民苦不堪言。我于是伪造了您的命令,烧毁了所有的债券,百姓都欢呼万岁,这就是买'义'。”孟尝君听完后很不高兴,说:“好了,先生请去休息吧!”过了一年,齐王对孟尝君产生了疑忌,于是对他说:“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于是削除了他的职位。孟尝君失落地回到封邑,人们听说孟尝君到来,感激他免去债务的恩德,都到路上去迎接他,夹道延绵好几里地,孟尝君这才明白冯谖市义的用心,彻底地佩服了他的先见之明。有德的人不会拿着契约来逼迫百姓,而会爱护百姓,冯谖正是明白了这个道理,才为孟尝君购买了义,让他在落魄之时也有安身之地。

夫天道无亲 ,恒与善人:当我们主动对他人发出善念后,会发现人们之间不再冲突,而是会互相帮助,一起进步。所以,我们需要争夺吗?不需要,我们需要的是善念,是关爱,是公平。如果我们这么做了,会发现我们的人生会越来越好,并不是谁在加持我们,而是自己在加持自己。我们可以说天之道在天上,也可以说在每个人的心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第79章 精解
《道德经》七十九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何为无亲?何为善?
第七十九章天道无亲
【赵妙果悟道心得】道德经第79章:天道无亲
道德经-连载435:天不能无故加人以福,人也不能无因求福于天
道德经——天道无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