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真的不是便秘这么简单!患者如是说…….|ibs|肠易激综合征|ibs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重视IBS-C,及早诊断与治疗,让更多患者回归正常生活。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是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一个重要亚型,是指一组包括持续或间歇发作的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而又缺乏生物学和形态学解释的症候群。其临床特点为便后腹胀、腹部不适可以缓解,但发病机制尚不明确[1]。
目前我国普通人群IBS总体患病率为6.5%[2],其中约24.9%的患者为IBS-C[3]。很多人对IBS-C可能相对比较陌生,仅仅把IBS-C作为简单的便秘来看待。但实际上,IBS-C临床表现复杂,严重困扰患者的生活,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使其反复就医,并增加医疗成本[4]。
PART 01:IBS-C真的不仅仅是便秘那么简单
鉴于既往较少有从IBS-C患者角度分析疾病演变和影响的数据,因此为了更好理解IBS-C患者的真实患病经历、态度和未满足的治疗需求,BURDEN IBS-C研究纳入1311例IBS-C患者及331名IBS-C患者医疗服务提供者(HCPs),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5]。
IBS-C受访者在阐述他们对IBS-C及其症状的感受时,主要采用了负面词语来描述。在所有IBS-C调查人群中,43%的患者表示对他们的症状感到“沮丧”,28% 的患者表示他们的患病情况“有压力”;有59%的患者认为他们的IBS-C症状“有些或极其让人苦恼”。
表1:IBS-C患者对疾病的态度和HCP对患者态度的感知。
大约一半的受访患者报告称,他们的效率(工作/学校)和/或个人活动(社会活动/爱好)因IBS-C症状受到了影响,其中在确诊的患者中至少是每月影响4-5天。在总体人群中,13%的受访患者称,IBS-C症状导致他们在一个月里至少有一天无法上班或上学。
图1:IBS-C可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效率以及个人活动。
此外,13%的受访患者表示他们在过去一年中因便秘症状至少去过急诊科一次,其中确诊和未确诊患者的比例分别为20%和6%。
由此可见,IBS-C不仅仅是便秘那么简单,可从躯体、精神等方面对患者产生影响,患者的疾病负担沉重,甚至因疾病影响工作或学习,并导致缺勤,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影响。
PART 02:以症状为诊断,让更多IBS-C患者得到第一时间的诊治
尽管疾病负担沉重,但目前临床中对于IBS的诊断仍存在诸多挑战,如就诊率低、诊断延迟等等,导致很多患者未得到应有的及时诊断,并因此延误了治疗时机。
一项非干预、全国横断面研究,纳入中国三级和二级医院消化科门诊的3000例成人受试者,结果显示临床中确诊的IBS患者只是冰山一角(5.8%),约95%的患者未被正式诊断[6]。因此仍需加强对IBS的诊断。
2016年,关于功能性胃肠病的最新、最全面、最权威的科学经典“罗马IV”标准发布,对于IBS-C的诊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然而,它真的适合中国患者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罗马IV标准在罗马III标准基础上,去除了“腹部不适”这一症状。然而这与亚洲人群的特点不同,根据亚洲IBS患者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患者最常报告的症状为腹胀,但腹胀并未列入诊断标准[7-8];
罗马IV标准将IBS诊断阈值升高,将症状发生频率从每月至少3天调整为每周至少1天。更改此项诊断标准的研究依据仅基于美国流行病学研究结果,然而亚洲国家研究显示,IBS患者腹痛频率和腹痛强度相对较低[7-8]。
图2:罗马IV标准更新对IBS诊断标准发生重大变化。
由此可见,罗马IV标准应用于亚洲患者敏感性可能略低,易漏诊,可能不适合中国人群。基于此,我国专家指出:“对于症状频度和严重程度未达到罗马Ⅳ标准的患者,可以按照患者的主要症状进行相应的诊断和治疗,不必拘泥于是否完全符合罗马Ⅳ标准。”[9]。
PART 03:一药双效,这个新型治疗方案助力更多患者回归正常生活
目前对于IBS-C的治疗包括认知治疗、调整生活方式及药物治疗[10]。其中在IBS-C的药物治疗中,大多数患者可能比较倾向于使用传统的泻药,包括容积性泻剂、刺激性泻剂等。然而,对既往研究的分析表明,这类药物用于治疗IBS-C仅能缓解便秘症状,对腹痛和(或)腹部不适的疗效与安慰剂无差异[9],IBS-C的治疗需求无法被满足。
这一现状在利那洛肽的上市后得到了有效改善,利那洛肽是全球首个鸟苷酸环化酶C(GC-C)受体激动剂,可通过激活GC-C,升高胞内环鸟苷酸(cGMP)浓度,促进肠液分泌,改善便秘;同时也可升高胞外cGMP浓度,降低痛觉神经活性,缓解腹痛,具有增加肠液分泌/运输和降低疼痛神经敏感性的双重机制[11-12]。
正是基于利那洛肽独特的作用机制,使其可同时改善便秘及腹胀腹痛。多项循证证据表明,利那洛肽290μg QD治疗第1天就能显著增加IBS-C患者的完全自主排便,用药1周后较安慰剂组显著改善便秘症状,同时也显著改善腹胀、腹痛的症状[13-15]。
以下简单分享3例临床中利那洛肽治疗IBS-C的真实病例,看看利那洛肽表现如何:
第1例为57岁女性患者,因排便困难伴腹胀3年余入院。3年来患者症状反复,经多次通便药物治疗未获得有效改善。在排除器质性病变后,最终诊断为IBS-C、结肠性溃疡。临床医生给予利那洛肽(1粒,QD)及美沙拉嗪(6粒,QD)治疗。
患者在服药第一天后即有排便、腹胀缓解;服药3天后患者腹胀症状消失。在服药1个月后观察到便秘症状及腹胀缓解。
第2例为47岁女性患者,因上腹饱胀数年入院。曾行多次胃镜及腹部B超检查,均无异常发现;服用多种促动力药物及消化酶药物,疗效欠佳。追问患者病史及进行一系列临床检查后诊断为IBS-C、功能不良。临床医生给予利那洛肽(1粒,QD)及阿嗪米特(2粒,TID)治疗。
患者在服药后3天出现排便,同时上腹饱胀症状明显缓解,患者将此种状态描述为“活蹦乱跳”,嘱其继续服用2月。
第3例为59岁男性患者,因排便次数增加数月,伴有腹胀入院。追问病史发现患者虽然每天排便数次,但不成形,排便后仍有排便不尽感,而且每次排便量少。初步诊断为IBS-C。临床医生给予利那洛肽(1粒,QD)治疗。
患者服药后1天即出现完全自发排便,腹胀症状明显缓解,嘱其继续服用2月。
从上述3例病例可以看出,利那洛肽可快速缓解IBS-C患者的核心症状,疗效显著。
PART 04:总结
IBS-C是消化科门诊常见的胃肠功能性疾病之一,症状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对于IBS-C的诊断,应灵活运用罗马IV标准,减少过度检査和不适当的治疗。在治疗方面,传统的泻药对IBS-C虽有一定疗效,但无法缓解腹痛;而利那洛肽一药双效,是全球首个GC-C激动剂,可同时改善便秘及腹胀腹痛,是IBS-C患者优选治疗药物。
参考来源:
1. 支晨阳, 周建华.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1; 31(9): 61-64.
2.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功能性疾病协作组,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 中华消化杂志. 2016; 36(5): 299-312.
3. Zhao Y, Zou D, Wang R, 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10 Aug;32(4):562-72.
4. 玉燕萍, 郑松柏, 张闪, 等. 胃肠病学. 2020; 25(9): 534-538.
5. Quigley EMM, Horn J, Kissous-Hunt M, et al. Adv Ther. 2018 Jul;35(7):967-980.
6. Bai T, Wang WH, Shang H, et al. Su1585 - Prevalence and Diagnosis Rate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n Adult Gastroenterology Outpatients in China: The Lingo Study. 2018 DDW.
7. Schmulson MJ, Drossman DA. J Neurogastroenterol Motil. 2017 Apr 30;23(2):151-163.
8. Ghoshal UC. J Neurogastroenterol Motil. 2017 Jul 30;23(3):334-340.
9. 袁耀宗. 中华消化杂志. 2019; 39(3): 197-198.
10.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胃肠功能性疾协作组. 中华消化杂志. 2015; 36(5): 299-312.
11. Thomas RH, Luthin DR. Pharmacotherapy. 2015 Jun;35(6):613-30.
12. Ford AC, Moayyedi P, Lacy BE, et al. Am J Gastroenterol. 2014 Aug;109 Suppl 1:S2-26; quiz S27.
13 Chey WD, Lembo AJ, Lavins BJ, et al. Am J Gastroenterol. 2012 Nov;107(11):1702-12. d
14. Rao S, Lembo AJ, Shiff SJ, et al. Am J Gastroenterol. 2012 Nov;107(11):1714-24; quiz p.1725.
15. Ford AC, Moayyedi P, Chey WD, et al. Am J Gastroenterol. 2018 Jun;113(Suppl 2):1-18.
声明:本内容仅针对中国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旨在向且仅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科学信息,用于个人学习和参考之用。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请勿参与或传播。
- End -
此文仅用于向医学专业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平台立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肠易激综合症中医最牛经验方
罗马Ⅳ颁布功能性胃肠病诊断新标准
自拟肠安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1例疗效观察
易误诊的“肠炎”—肠易激综合征(IBS)
谈谈“肠”识——纵观近年肠易激综合征(IBS)指南更迭
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