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 唐代张旭弟子徐璹:书法创作五大基本点
黃簡講書法
四級課程「格式」
第01集|作品構思
唐代書法教學傳授內容

书法入门(ID:shufarumen)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筆記|
L4-01 作品構思


三級課程講完了,書法三大要素用筆、識勢和裹束都介紹了。書法課程要講些什麼,怎樣安排一個書法課程,如果請十個人來討論,可能會有六七種意見。

我這課程是以唐代張旭的書法傳授為基礎的,韓方明《授筆要說》記錄了崔邈老師的授課內容,那就是八法、五勢和九用等等,詳細可見《玉堂禁經》。

不要忘記韓方明還有一位老師徐璹,他也是張旭的傳人,這位徐老師講了些什麼呢?韓方明《授筆要說》也有記載。


韓方明的記錄我跟各位介紹過一點,整段是這樣的: 

“夫欲書先當想,看所書一紙之中是何詞句,言語多少,及紙色目,相稱以何等書令與書體相合,或真或行或草,與紙相當。
然意在筆前,筆居心后,皆須存用筆法,想有難書之字,預於心中布置,然後下筆,自然容與徘徊,意態雄逸。不得臨時無法,任筆所成,則非謂能解也。”

這段話是講創作一張書法作品的準備工作和構思過程。沒有這個過程,就寫不出一張好作品。這也是唐代書法教學的內容之一,前面三級課程是根據崔邈的話來組織的,四級課程起就根據徐璹的話來安排今後的書法課。

這裡順便介紹一下,徐璹一門幾代人都善書法。


徐璹的作品以前沒見過,1998年洛陽出土了《徐浚墓志銘》,這是父親徐浩撰文,兒子徐璹書寫,父子合作。徐浩是唐代名臣,也是張旭弟子,這以前介紹 過。

一、書法作品的構思 

徐璹明確告訴韓方明,一副書法作品是需要事先構思的。其實創作任何藝術品
都是這樣,舉例來說,做一個碗很容易,價錢只不過兩三塊錢。但如果皇帝做壽,做一件官窯碗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縱使老師技術沒問題,但構思做成什麼樣子,可能就要花上幾個月、甚至幾年去構思。

藝術品不可能不精心構思就動手,書法也是一樣。


書法構思和繪畫不同,如清代鄭板橋畫竹子,他說:“畫大幅竹,人以為難,我以 為易。每日只畫一竿,至完至足須五七日畫五七竿,皆離立完好,然後以淡竹、小竹、碎竹經緯期間。

他的方法是分步添加,一支竹容易想定,然後畫第二枝、第三枝,最後添加細節。

但書法不能添添補補,書法是一次過完成的,所以難度大過繪畫,這就要求書法在創作前先想好各種細節。我來解釋一下徐璹所說下筆前要做那些事。

1.1 是何詞句

第一點,徐璹說下筆前要看看“是何詞句”,也就是寫些什麼?書法是運用文字的藝術,所以書法作品往往結合文學。常見的有詩詞歌賦序贊之類,還有一些是應用文。


如陸柬之《文賦》,《文賦》是陸機作品,陸柬之只是抄寫。要注意文字有字形、字義和字音三要素,文學作品和應用文主要運用字義,詩歌還和字音有關,而書法是利用字形,表現的是字形書寫後煥發出來的神采。

書法家寫文學作品,實際上綜合了文字的個要素,但要記住,書法本身的內容是神采。這跟歌曲有點相似。一首歌,有樂譜,有歌詞。中國最早的詩歌,其實就是歌詞,這是文學作品;而樂譜屬於音樂,作曲屬於音樂創作。所以一首歌曲是兩種藝術的綜合,各有各的範疇。

外國人聽中國歌,如《茉莉花》,非常喜歡,掌聲雷動。但實際上他們不知道歌詞唱些什麼,他們欣賞的是歌聲,這說明歌詞內容和音樂是可以分離的。

書寫內容對作者心情有沒有影響呢?當然有。


顏真卿寫《祭姪稿》,紀念安史之亂中犧牲的堂兄和堂姪,那種悲憤的心情,通過用筆噴薄而出。後人臨摹這號稱為“天下第二行書”的作品,往往沒有這種神韻。


有一個流行很廣的故事,說于右任先生寫過一條告示:“不可隨處小便”。有人把它收藏起來,剪裱為“小處不可隨便”。原作找不到了,前年台灣有人集老字拼成這兩條,裱褙裝框後,掛在于老生前所任監察院的院長室。

我要說的是,這前後兩條文字內容改變了,意義完全不同,但就于老的書法神采而言,前後兩張差不多。書寫詞句對書法家心情有影響,但不是絕對的,就這個例子而言,文字內容的影響有多大,你可以想見。

徐璹所說看看“是何詞句”不是講內容對心情的影響,而是指格式上的安排


拿《陰符經》來說,第1行是總標題,頂格寫,第2行是小標題“上篇”,“上篇”位置一定下來,後面的“中篇”“下篇”都必須和“上篇”一樣高。第3行開始是正文,正文一直到93行。正文開始不像現在白話文要空一格或兩格,那書法作品中什麼時候會用到空格呢?這就是格式問題,就是四級課程要解決的。

1.2 言語多少

第2點要考慮的是“言語多少”,這是指字數。


字數多少在安排上很有講究,太多太少都有問題。譬如寫對聯,如果是五言、七 言,安排都很方便。四言就覺得短了點,有時把簽名題款都放在字下。如果字太少,只有兩個字,寫成對聯就太短了。

如明成祖讀“論語”,見有“色難”兩個字,把它當做上聯請臣下對,解縉隨口對了“容易”兩個字。這是歷史上的名對,從文學角度說非常出色,但如果要寫成對聯,就不大容易處理了。


再舉一個例子,這是宋代吳琚書蔡襄詩。張紙的尺寸是98.6×55.3釐米,長寬比例近於二比一。這首七絕共二十八個字,長行八個字,四行。作品看起來很隨意,字有大小,其實是有定位的。

我們現在常用的四尺半切宣紙,長寬比例是四比一。如果也要寫這首詩,一行八 個字肯定不行了,那一行多少字好呢?還是減少一行只寫三行?如果一行十個字,你去試試就會發現還是不行。這事必須事先斟酌好,不要你下筆以後才發現不對頭。


《心經》是書法家經常寫的內容,我也寫過多次。它有260字,如果用一張四尺半切去寫真書,那應該是幾行、每行幾個字呢?我在香港講課時,這是四級課程的作業。不但要學生設計出最佳方案,而且要用摺紙的方法,把方格摺出來。

在尋找最佳方案的過程中,你會發現,有時多一行,每個格子不是方的,而是長的。如果減少一行,又出現了扁格子,都不合用。

我朋友出版我寫的《心經》單張,一橫幅,一直幅,結果發現,不是直幅的格子橫過來就可以給橫幅用的。

計算字數是相當費時的工作,也是要學一學的。

1.3  選擇紙張

第3點選擇紙張。書法用紙很講究,這個問題要分兩方面來講:

第一是認識紙張,這樣才可以選紙。

市面上有宣紙、毛邊紙、元書紙、箋紙等等,究竟是什麼意思?還有生紙、熟紙、半生熟紙等等,怎麼搞得好像煎荷包蛋、吃牛排一樣,生點好還是熟點好?生熟有什麼不同,各派什麼用處,這是要知道的。


選紙之後要講講用紙問題:有人摺行書寫,有人摺格書寫,這些格線, 有人畫出來,有人不畫出來,還有格行一起書寫的情況,那究竟怎麼用法?

徐璹說“及紙色目,相稱以何等書令與書體相合”,“色目”就是種類的意思。這句話就是說選什麼紙張、怎樣書寫來跟書體相合。

筆墨紙硯,有關紙的問題將全部在這裡解決。


一張紙去掉四邊,中間部分就是字芯,也就是寫字的地方。剛才講到,這個地方使用起來無非就是三種情況:一是空白的,二是分行,三是畫格。但字芯外的四周空白也是有學問的。

正式的書法作品四邊應該留多少空位?有時上下左右四邊都不相等,理由是什麼,這也要講一講。

三年亲测,好用的毛边纸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1.4  選擇書體

第4點,選擇書體。這個問題大了。同一個文字內容可以用不同書體去寫,我在一級課程第一課中就講過三種體:字體、書體和書法家之體。

有文字就有書寫,書體是字體書寫中產生的不同體式。


譬如說小篆,就有玉箸篆、鐵線篆、薤葉篆等不同體式,那究竟用什麼書體好呢?

不同書體的趣味當然不同。選擇書體,跟你這作品派什麼用途很有關係。


張旭以狂草出名,《肚痛貼》是給朋友的一封信,說忽然肚子劇痛,討論服用什麼藥好,大黃湯行不行。因為事急,所以拿起筆來就用草書寫了,我想這朋友必定是既懂草字、又懂醫理的一個人。

最後一行三個字,現在網上流行的解釋竟然是“非臨床”,這真把我嚇得不輕,這麼唸把張旭給耽誤了。所以後面草書課程一上來就是講草法,張旭可是國寶級人物。

但張旭不是什麼場合都寫狂草的,輪到寫莊嚴隆重的作品,狂草是用不上的。


唐代尚書省有郎中題名石柱,唐玄宗開元二十九年立,由張旭書寫。這是非常工整嚴謹的真書,國家最高行政機關的人員題名碑,一點狂態都沒有。

書法主要書體通常所說的有真草隸篆, 如果加上行書,那就是五種。行書其實就 是真書快寫,差別不大。


篆隸草行真五大類,每大類還可以細分幾種,書體各有書寫特點,真行草是用使轉方法的。你要會選擇書體,你首先要熟悉書體。所以後面課程安排,每種書體都是一個專題課。

1.5  解決難字

第五點,解決難字。徐璹說“想有難書之字,預於心中布置,然後下筆”,簡單點說,就是難寫的字在心中想定大圈。

前面選擇詞句、計算字數、選紙、選書體,跟三要素無关,唯有這一點定大圈,屬於“識勢”。

我跟各位講過,初學覺得用筆難,深入後就知道取勢難。很多字怎樣取勢,不是一下子可以解決的。


如寫部首“虍”,俗稱虎字頭,這個字取勢很零碎。你看智永、虞世南寫的虎字頭,是用這三個筆勢。我編個容易記憶的口訣,叫“橫橫、豎豎、橫橫”,其中撇可以當豎筆計,好像“川”字我們當它三個豎。這樣信後你寫虎字頭就容易了,當然還有變式。


我們經常遇到有些內容中有重複字,如東林書院的這副楹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上聯有五個“聲”字;下聯“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有五個“事”字。

寫起來就不大容易,重複字取勢都一樣不好看,但硬要變化有時弄巧成拙,如何安排不是容易的事情。難字屬於怎樣取勢,這是書法三要素之一,在構思作品時,必須做到下筆前心中有數。

二 補充內容:題款

徐璹說了五點構思,但怎樣題款沒有說到。


題款包括上下款,上款是這作品送給誰,這就要懂得稱謂、敬語,這是文化和修養問題。下款包括簽名、蓋印,有時會寫出日期和地點等等。可能唐人認為題款是理所當然、人人都知道的事,所以不用講。但對今天的人來說,還是有問題的,所以要補充一下。

現在四級課程要講的內容清楚了,這是以徐璹的論述為主線的。徐老師講創作構思,有五點,是何詞句、言語多少、選擇紙張,選擇書體,以及解決難字。我補充一點,怎樣題款。


其中選擇書體,篆隸草行真就是五六七八九專題課程。餘下各項大多是格式問題,將在四級課程中解決。希望這樣各位心中有數,謝謝。

本節要點:
張旭教學系統:從崔邈轉向徐璹。
徐璹論書法創作五點準備和構思。
四級課程補充內容:題款。

複習思考:


《陰符經》中有兩個“虞”字,虎字頭取勢是否一樣?


東林書院這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在依庸堂,請查一下是怎樣寫的。你自己能寫一次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日一赏》—黄庭坚草书《诸上座》
書體辨識——草書
橫豎的複合筆勢(5)——黃簡書法二級課程第25集
整理筆勢——黃簡書法二級課程總結
黃簡書法二級課程總結:整理筆勢
筆勢總結,二級課程的整體安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