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乡人的幸福菜单(散文)

这里所说的家乡人,其实就是我们这个村的人,至于本地其他村,大体情况和我们这里差不多,即使它们地理和资源位条件相对比我们村好一点,但论起生活来实际水平来也不比我们村好多少。因为大山区的百姓,大多数时间总是在为温饱而劳动,为早日达到真正的“小康”而终日留着汗水。

家乡人很朴实,很憨厚。他们有理想而要求不高,有勤劳而收获不丰,有道德而知道守法,有奋斗而不去贪婪,遇挫折也很会想得开。因此家乡人总是生活着快乐中。为此我感觉家乡人真好,我这里简单拟一个菜单,把家乡人的幸福罗列出来。

“四世同堂”是家乡人的最高理想。一家人有祖、有父、有子、有孙的一起在一个屋檐下生活着。祖可以八九十岁,孙可以十来岁一下,老老少少一家人多么和谐愉悦。逢年过节子孙们围绕在父母身边,一口大铁锅煮米饭,一个大鼎罐炖猪肉,四代人围着大方桌吃得热热活活,晚上围着柴火炉烤着疙蔸火,听白发的祖父或祖母讲一些天方夜谭故事,那情景该是多么的温馨。遗传基因,血缘关系构成了连绵不断的幸福核心。因此家乡人说:“你的楼房修得再高,可是没得人住,你的存款再多,可是没得子孙享用,你的车子再华丽,你独一个人自开着跑……那叫什么幸福吗?,那叫没意思。”家乡人说:“无官一身轻,有知万事足。”只要子孙发达不断,那就是福寿齐天。

家乡人由“四世同堂”派生出的一个幸福观念就是“多子多福”。特别是象我们这样的深山老林的农户,实行“基本国策”那些年,哪怕罚款,哪怕拆房子、哪怕赶猪牵牛,也要生出个儿子。即使已经生了两三个,只要是女娃,那都不能停止生育,一直要等到生出男娃才罢休。为什么?首先是结传香火,“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如果你成了“绝户”,那就是对祖先的最大不孝。其次,农村需要劳动力,上坡下坎,挑粪抬石,搬运杂物,家里没有男劳力那就真够麻烦了,许多东西无法搬运回来,搬弄出去。因此每个人家都要有几个男劳力才好。

既然要“延续香火”,那就要多享受天伦之乐。我们乡下人不像那些大城市里的人,每晚上有夜生活,可以去跳舞,唱歌,可以去打牌,游乐,乡下也没有公园去逛,唯一的爱好就是天一黑就睡觉,夫妻两一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一会就抱成一团了……因此儿子是生了又生,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既然是为了有儿子有孙子,要图天伦之乐,就必须找个女人结婚。因此家乡人对爱情和婚姻也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对女方的要求绝不是城市里那些人的审美标准。不是什么鹅蛋脸,瓜子脸,丹凤眼,柳条腰,鹭鸶脚,乡下人的妻子不需要她长得像西施,不需要她有本科专科文凭、不需要她有机灵巧辩的快嘴。只要身材结实,胸部丰满,屁股敦厚,就是所谓的“丰乳肥臀”,能做得家务,干得田土活计,能生养儿女就行。双方有了想法,只要有媒人一牵线,一撮和,双方没有多话就订成了婚约。一旦结婚也不像城里人讲什么感情合不合,讲什么层次高与低,那就是夫唱妇随,男耕女织,结成伴侣一起好好生活着。即使偶尔吵闹,还闹得鸡飞狗跳,最终还是“天上下雨地下流,小两口打架不记仇,”互相相视一笑,依旧和气生财,到头来还是要“白头到老”,终身厮守。家乡人把这陪伴到老的夫妻称着是人生最大幸福。

结婚就是为了生儿育女,因此新婚夫妻一旦生下子女,那也是要庆祝一场。家乡人把这孩子的满月叫着“打三朝”摆下宴席,炸响鞭炮,请亲友乡邻吃醪糟(甜酒),吃红鸡蛋。还要对孩子举行“抓周”的游戏,摆些书本,零钱、食物,刀剑之类,看孩子先伸手去抓什么,预卜孩子将来的出息。为了培育孩子,爷爷奶奶爱护孙子,处处保护,爸爸妈妈用力干活,给孩子创造发展的基础,给孩子的读书备下开销。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三岁就开教孩子读顺口溜,读古诗,给孩子讲故事,开发智力。一到六七岁,就把孩子送到村小启蒙。这期间爷爷奶奶就要担负起接送孙子的义务。爸爸妈妈就要忙着给孩子读中学,读高中,读大学奠定基础。一家长辈都围着孙子转,累的确也是很累,可是那甜也是别致的甜。一旦孩子考上好一点的高中和大学,全家人又有一场庆贺。子女成才了,“望子成龙”了,家乡人也幸福的笑了。即使子女没有考上好的学校,就是考个职校一类,家乡人也绝不悲观,还是让孩子继续读书,待他长到二十来岁,就去学技术,就去打工,一样可以找到自己的饭碗。只要有根苗,就有红花开。家乡人说:“只要孩子平安长大就是幸福,不必要人人都去当官,不需要个个都去当老板,做个守法的公民也同样很好。”

家乡人对幸福的理解很朴素。他们住房不需要高大,只要温暖避风雨就可。家乡人说“大厦千间,夜眠七尺,占领得再多也是空场合。”饭不必求顿顿精细,只要每天有玉米面糊,大米洋芋,大豆合渣,红苕芋儿就好。菜也不必餐餐大鱼大肉,只要有猪油炒白菜,骨头炖萝卜,辣椒拌大蒜、或者折耳根加一点酱醋,就是很可口的菜肴。家乡人自己的菜地里有的是自己种的各种菜,想吃随时去采回来就是,也不要什么冰箱冰柜来储存,真是方便极了。家乡人爱说那句“只要吃个不饿就好”,即使喝酒也不要那些盘子里、碗碟里的鱼肉烧腊,更不要乌龟王八一类,他们说“怪酒不怪菜”,就是一把花生米,一把炒豆一样喝得有滋味!家乡人穿衣也很随便,跟着季节走,天热穿薄点,天冷就穿厚点,不需要狐皮貂裘,不需要鹅绒金丝,老蓝布棉袄,加厚的绒裤都是御寒的好东西。就因为这些,家乡人活得简简单单,活得实实在在,活得心安理得。

家乡人心里最明白,就是以上这些简单的生活,不勤劳那是得不到的。家乡人说:“天上不掉,地上不生,要过好生活,必须要勤劳要节俭。”因此家乡人总是把农事看得很重,春争时,夏争日,一年之计在于春。按时播种,随时管理,把一道道农活都忙到季节上。春播夏耘秋获冬藏,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一年年生活自足有余,家乡人就活着这样的心情中。家乡人懂得保护环境,美化环境,家园前后栽些花草,种些果树,开花好看,结果好吃。家乡人很会节约,一滴水、一度电都很珍惜。家乡人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当思物力维艰。”家乡人还说:“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推沙!”过日子要留有余地,要居安思危!

家乡人知道身体健康是第一,是劳动和生活的本钱。他们也知道锻炼,早起伸伸懒腰,喝口热水,随便的蹦跶一阵,把手指筋骨活动几下就成。家乡人爱说:“劳动也是锻炼。”他们扛起锄头、挑起扁担就下地了,一年四季风来雨去,从不担心身体会生病,即使偶感风寒,家乡人也乐观的说:“吃了五谷杂粮,那有不得灾星的。”因此家乡人藐视病痛,感冒了,自己去挖一些车前草、九里光、金银花等草根,熬一壶热汤喝下去,盖上被子蒙头睡一觉,第二天照常下地。风湿痛,肚子痛,肠胃不舒,就去找点田七,天麻、六月寒,折耳根等等,煎成汁水灌上几口,也就会慢慢好起来。家乡人上山下地,经常会遇到毒蜂,毒蛇,有时还会被野狗咬伤,他们都有自己的秘方去对付,因此一般小小病痛,他们只要一咬牙就挺过去了。根本不需要去看医生住医院。家乡人说:“平安是福,健康是福,知足是福”!家乡人因为心理素质好,很少有人去做什么“理疗”,去做“CT”“B超”、去开刀之类……,家乡人很少问那些昂贵的包装药,很少关顾那高大楼房的医院,只知道平淡的安然的活在自己的天地中。即使是在疫情的日子里,家乡人也很泰然,他们说:“我们不吃乌龟王八,不吃燕窝猴头,不吃果子狸,不暴殄天物,不做伤天害理的事,老天爷不会来找我们麻烦的。”因此家乡人依旧照样下地干活。当然,有时到集市去,还是知道要戴上口罩的,打预防接种疫苗乡亲人也都不会拒绝,他们懂得配合政府,懂得政府来一次实际关怀也不容易……

家乡人生活在自己的幸福中。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家乡人也有遇到灾难,遭遇困境的时候。比如水灾,涝灾,干旱,虫灾,比如农药,煤炭疯狂涨价,比如需要用钱却贷不到款,不如有了疾病却无法去到大医院救治等等。每遇这种情况,家乡人就独自歪在一边思考办法,男人抽几袋旱烟,女人叹几声长气,就说出一句“听天由命吧!”接着就是坚强的站起来,能走动就继续下地干活,不能走动就倒在床上闭目养神,听从死神的召唤。家乡人默默地来到世界,悄悄地离开世界,没有风云雷雨,听从大自然的花开花落。家乡人的这种情怀,这种生死观真的值得我羡慕!

家乡人很看重自己的生日。到了生日这一天,再忙也要为自己放假一天,但是他们不要什么“生日蛋糕”,也不要唱什么“生日快乐”,就是弄一点猪腰子、牛杂碎,炒上几个小菜,喝几杯村酒,找个朋友说说笑笑,玩玩棋牌,来个自己为自己庆祝一番。但是到了60岁,70岁、80岁,那就可以整寿酒了。到祝寿这天,家里老人就是“寿星”,亲友都来祝贺,寿星要接受儿女们孙子们的“朝拜”,要给儿孙们发几个红包钱,一起敬酒,举家欢庆。富裕一点的家庭,晚辈们为了敬老,还可以请来狮子锣鼓、舞蹈队来表演一场,附近地人都来看热闹,也就顺便祝福“寿星”,说他是“长命百岁”也来沾点福气……

家乡人老了,都要走向最后的归宿。但是家乡人也要走得洒脱,走得轻松,走得干净。他们临终前就叮嘱儿女们丧事要从简,不要铺张,不要浪费,不要那太多红绿的花圈,不要燃放那些呛人的烟花鞭炮,也不要那些风水大师来搞什么选墓地,打什么“绕棺”,做什么道场,找个能避风不积水的山湾,深深埋在地里就好。不要去占那些上好的良田,那些良田还要给活着的人出粮食吃饭。不要去花钱打什么墓碑,那墓碑孤独的立在山林里没有人去看的,搞那些花架子只能是给儿女造成浪费。家乡人说:人一辈子只要活得健康,活得踏实,死后还图什么名声,只要不抛尸草丛,不被狼狗撕扯,这样身在九泉之下就安宁了。

好淳朴憨厚的家乡人,好勤劳节俭的家乡人,好知足常乐的家乡人,好平安有福的家乡人。就因为这些,我太爱我的家乡人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田背村百岁寿星的故事
他幼时流落国外,娶洋媳妇儿过日子,子孙繁衍至今5代、800多人
妈妈令儿 | 解良
河北赵县:返乡大学生种出“寿星梨”
陈长立:乡村的早晨
对人性的观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