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史说三国:四 黄巾起义(13)

黄巾军既平,汉灵帝大赦天下,改年号为中平。

张角为首的黄巾军主力被镇压,标志着黄巾起义失败。

这场轰轰烈烈的起义,经过十余年的精心准备,却短短九个月就宣告失败。

之后,黄巾余部和各地的农民武装,仍然坚持斗争。

起义军的称号也各自不同,千奇百怪,但很接地气,基本都是根据为首将领特征而来。

如说话声音大的就自称雷公,骑白马的就叫张白骑,行动轻便的就说是飞燕,胡须多的就号称于氐根,大眼的就说大目,嘴巴大的就是大嘴,等等。

中平二年(185)二月,朝廷日益腐败,百姓不堪重负,自黄巾起义后,西及益州(今四川、贵州和云南北部),南至交趾(今广东、广西一带),北至幽州(今河北、辽宁一带),各地义军纷纷起事。

张牛角、褚飞燕、黄龙、左校、于氐根、张白骑、刘石、左髭文八、平汉大计、司隶缘城、雷公、浮云、白雀、杨凤、于毒、五鹿、李大目,白绕、眭固、苦蝤等等,简直举不胜举。

这些队伍大的有二三万人,小的有六七千人,青州黄巾军更是超过百万,黑山军也有百万部众。

义军攻城掠县,诛杀官吏,声势浩大,此起彼伏,形成燎原之势。

博陵(今河北蠡县)人张牛角,趁黄巾起义之机聚众起义,自称将军,与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褚燕合兵一处。

大家共推张牛角为首领,进兵攻打瘿陶(今河北宁晋县)。

张牛角被流箭射中,身受重伤,临死之前,命令部下尊奉褚燕为首领。

褚燕身轻如燕,骁勇善战,有个外号叫“飞燕”。

为了纪念张牛角,褚飞燕改姓张,唤作张燕。

当时的黄巾军以青徐部、褚燕和张牛角部规模最大,张牛角手下就有五十余万兵马。

这些义军活动在中山、常山、赵郡、上党、河内等地太行山脉之中,山脉南端有座山叫黑山,改名后的张燕眼看黄巾军气数已近,就将自己的队伍改名黑山军,黑山地区其他义军纷纷来投,达到百万之众,又称“黑山贼”,不断侵扰黄河以北各郡县,东汉朝廷无力围剿。

各州郡官员为了镇压黄巾军,招兵买马,拥兵自重,渐渐地不听朝廷号令,实力强大的,甚至明目张胆打起了郡县的主意,与盗贼无异。

张燕关注局势发展,觉得还是官方的外衣名正言顺,于是派使者到京师洛阳,上书朝廷,请求归降。

汉灵帝刘宏任命张燕为平难中郎将,负责管理黄河以北山区的行政及治安事务,每年可以向朝廷推荐孝廉,派遣计吏到洛阳去汇报,相当于太守之职。

中平五年(188年),黄巾余部郭大等在白波谷(今山西襄汾)聚众起义,攻打太原(治今山西太原)、河东(治今山西夏县西北)等郡。

四月,汝南郡(治今河南平舆北)葛陂(古湖泊名,在今河南新蔡北)黄巾军再起,攻没郡县。

十月,青州(治今山东淄博)、徐州(治今山东郯城)黄巾军又起,攻略郡县。

十一月,东汉朝廷派下军校尉鲍鸿进讨声势最大的葛陂黄巾。

双方大战于葛陂,鲍鸿军败,次年二月以征战无功下狱死。

黄巾各部此伏彼起,声势复盛。

中平五年(188),巴郡(今重庆北嘉陵江北岸)黄巾军起,巴郡板楯蛮乘势再起,攻打郡县,抄略城邑。

东汉朝廷派遣西园上军别部司马赵瑾率军进讨,随即将板楯蛮平定。

同年,益州马相、赵祗等在绵竹(今四川绵竹东南)领导农民起义,也自号黄巾,旬月之间,攻破广汉、巴郡、犍为数郡,杀益州刺史郗俭,队伍发展到十余万人。

马相自称“天子”,后被益州从事贾龙所破。

青州黄巾一度发展到拥众百万,战斗力也很强,长期在青、徐、兖、冀四州流动作战,给当地的封建割据势力和豪强地主以沉重的打击。

青州黄巾军后来虽被迫接受曹操的收编,但徐和、司马俱和管承领导的黄巾军仍分别在济南、乐安、长广等地活动,一直坚持到建安十二年(207年),还攻杀了济南王刘赟。

黄巾起义以及在它影响下的各族人民起义,从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到汉献帝建安中叶(207年),持续进行了二十多年的英勇斗争,给东汉王朝以沉重打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张氏兄弟授首,功者不得应赏,奸佞不得应罚——黄巾起义(六)
风云三国第1话:黄巾起义点燃东汉乱局,刘备关羽、张飞崭露头角
分波次起兵结果被各个击破,略说黄巾军是怎样被东汉消灭的
中篇小说《契缘》二
于毒及老虎寨
盘踞在太行山20年的黑山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