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史说三国:十三 董卓专权(2)

他任命朝中公卿及以下官员的子弟为郎官,以填补原来由宦官担任的职务,在宫殿侍侯皇帝。

他征召未做过官的名士,如:荀爽、韩融、陈纪、申屠蟠等,入朝为官,恩宠有加。

比如说对颍川名士荀爽(荀彧的叔父),他先是派使者到荀爽家乡,任命他为平原国相,荀爽赴任途中走到宛陵,又任命他为光禄勋。

荀爽到任不到三天,又升任司空。

从他被征召,到升任三公,一共九十三天。

又任命陈蕃的儿子陈纪为五官中郎将,韩韶的儿子韩融为大鸿胪。

荀爽等人都害怕董卓的残暴,被征召后不敢不来。

只有申屠蟠接到被征召的命令后没有动身,别人都劝他前往,他笑而不答。

董卓到底没能勉强他作官,他活到七十余岁,在家寿终正寝。

在这些名士中,他对蔡邕最为信任。

蔡邕(133年—192年),字伯喈,陈留郡圉县(今河南开封市圉镇)人,是东汉大名鼎鼎的才女蔡文姬的父亲。

蔡邕少年时即博学多闻,师从太傅胡广,喜欢文学、数术、天文等,还擅长音乐。

汉桓帝时,中常侍徐璜、左悺等五侯擅权不法,听说蔡邕的琴抚得好,于是告诉桓帝,命令陈留太守督促他到洛阳演奏一曲。

皇命不敢违,蔡邕不得已,磨磨蹭蹭走到偃师(今河南洛阳市偃师市),干脆假装生病,以养病为由返回家中,不去了。

这段时间,蔡邕与外界断绝往来,在家里无所事事,品玩古董。

他受东方朔《客难》及扬雄、班固、崔骃设疑自通的启发,汲取百家之言,创作了《释诲》来警惕和自勉。

建宁三年(170年),蔡邕被司徒桥玄征召为掾属,受到桥玄的厚待,后出任河平县长,又被召拜为郎中,在东观校书,升任议郎。 

当时,东汉朝廷害怕州郡相互勾结,结党营私,下令互为婚姻的家庭和两州人士,不得互相担任监察官吏。

后来又制定三互法,限制更加严格,规定互为婚姻家庭和两州人士不得交互为官,导致选用官吏很受局限,非常不易。

天下十三州,有十一州的人都不能担任幽、冀两州的官职,致使这二州的官职多有缺位,很久都无人接任。

蔡邕上疏,认为只要是人才,有能力胜任就应该选拔为官,建议汉灵帝废除这些禁令,但汉灵帝不置可否。

汉灵帝喜爱辞赋,创作过《皇羲篇》,因此对会写文章的人尤其偏爱,提拔重用了不少。

侍中祭酒乐松、贾护招来很多趋炎附势的、毫无操守的小人,在学习、研究文学艺术的高等专科学校——鸿都门学任教。

这些人喜欢讲一些地方风俗、乡里小事的庸俗段子,汉灵帝却听得非常高兴,不按常理出牌,也提拔了他们。

更有甚者,有几十个市井小民,谎称自己是宣陵孝子,汉灵帝不问青红皂白,一律都授予郎中、太子舍人的官职。

熹平六年(177年),地震、飓风、冰雹、蝗虫等灾害不断,鲜卑又侵犯边境,劳役赋税不断加重,百姓苦不堪言,怨声载道。

汉灵帝下诏自责,要求群臣建言献策,拿出应对良策,蔡邕趁机密奏,建议访求贤能、选拔官吏等七件事。

汉灵帝采纳了蔡邕的建议,亲自在北郊迎祥气,举行辟雍礼仪,又下诏把那些以宣陵孝子为名被任命为太子舍人的,统统贬为丞尉。 

这年七月,护乌桓校尉夏育上疏请求讨伐鲜卑。

护羌校尉田晏因犯错受到处罚,买通中常侍王甫向汉灵帝求情,想受命出征,戴罪立功。

王甫说服汉灵帝同意出兵,派夏育、田晏、臧旻及南匈奴屠特若尸逐就单于等各率一万多骑兵出击。

蔡邕上疏劝阻,但汉灵帝不听。

结果,田晏等被鲜卑首领檀石槐下属三部打得大败,损失惨重。

蔡邕却因此与王甫结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蔡邕列传(二)
鲜卑的故事(十二)剑指东汉
一天连升三次官的蔡邕
董卓死后,别人欢庆,此人长叹一声,立即被王允丢进监狱
知遇之恩
父女书法家蔡邕和蔡文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