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和拳的“太和玄乙功”、“鸳鸯路”等是真功夫(二)

太和拳的“太和玄乙功”、“鸳鸯路”等是真功夫(二)作者 柳国顺

 新浪 柳氏螳螂拳的博客(2017-12-27 18:57:49)[编辑][删除]

标签: 

历史渊源

少林武艺

明末铁僧

武术

       太和拳的“太和玄乙功”、“鸳鸯路”等是真功夫(二)

                                                      柳国顺

太和拳的“太和玄乙功”是一套内功的修炼套路,有五十余式动作。修炼日久,强身袪疾的功效是显而易见的。同时,对于拳术功夫的助益特别显著。与“太和玄乙功”相匹配的拳术套路是“鸳鸯路”,二者一内一外是太和拳中最具代表性的功夫内容。

“太和玄乙功”讲求意、气、力三者并重,在操练过程中将之融和在一起,达到动作的外形与内含的有机结合。谱曰:“一粒混元双提金,吞北斗,归海,双托日月······”从文字上即可领略出动作对意气力的部分要求,当然在具体练习中,在柔缓、撑拔、浮沉的连贯运动中,练习者会有愈来愈多的体验,吐纳之变化、力道之柔刚、意念之合度均力求自然,顺势而为。这种锻炼若持久的话,对练习者的身体素质提高是很快的,体现在练习拳术套路上,会使动作更加敏捷迅速有耐力,当然其强身祛病的功效也在情理中了。

尽管“太和玄乙功”的初练有一定的难度,如能持之以恒依照要求练习较长一段时间,对于身体和武功均会有相当的益处。只是最忌只知练其外形,忽视内在的蕴意。即便是有一定武术基础的人练习,若操练不得法,其功用也如隔靴挠痒,不解决问题,失去其内在的养生价值。在该拳派的传承中,能得其真传者可谓凤毛麟角。

“鸳鸯路”拳路与“太和玄乙功”关系紧密,练法决然不同。整个套路四十余式,动作舒展大方、飘逸迅捷,着重突出了长拳的窜蹦跳跃的技法特点,拳势连绵起伏、柔中寓刚,技击性强,尤以腿法见长。

 “太和玄乙功”与“鸳鸯路”是源自何时何处何人呢?“鸳鸯路”拳谱歌开头道:“鸳鸯路是铁僧传,终南山下斗水燕。水中捞月打虎式,叶底藏桃奔㗋尖。”也就是说,“鸳鸯路”与“太和玄乙功”这一外一内密切相关的两套练习功夫,都是铁僧所传。那么,这铁僧何许人也?

拳谱有记:“明末鲁南琅琊铁僧白铎,号'了空’。该僧十五岁时在家为人牧牛,被一头陀带去,赴河南嵩山少林寺内,由院僧升为知客僧,在寺十五年,身怀绝技。出寺后,即云游辽东、燕赵诸地。不喜言语,恒十日不发一言,破衲草履,状若聋哑。后返琅琊、莒、沂等郡,历四、五载之久,无一知者。在小昆山传与一樵夫(所传指的是'罗汉十八功’) ,名张大鳌者。迄后遂西游陇西、华山、终南山后,不知所终。”

由此可知,“太和玄乙功”与“鸳鸯路”为明末少林寺和尚白铎所传,所传并非所创,至于究竟创自于何时何人,已是无法考证了。只能说该两套功夫是明末少林寺的武艺,由少林和尚白铎传出,在民间流传至今。

铁僧白铎性格孤僻,出少林寺后即云游诸地,尚未闻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技艺的传授,也是随缘随时、自然而然,传与樵夫张大鳌就是说明。

再者,单从“太和玄乙功”名称上来看,很容易令人误以为是道家的功夫,所以网络小说写手将其说成是道家功夫,不足为奇。实际上,民间传统功夫的传承,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言传身教、口耳相传。作为习练者,最重要的是对所学武艺如何练会练熟练精,再如何会用,又如何让身体强健、祛除疾病而已。并不将儒释道等功夫作厚此薄彼的区别对待,习武之人或专注于一门,或杂学兼收,条件与喜好是主要原因。

即使是和尚、道士所学,也往往不局限于自家武艺,释、道武艺合流的现象历来有之。“太和玄乙功” 与“鸳鸯路”,就曾有道士的传承。据传,清初胶东农民起义领袖于七,兵败后隐匿崂山华严庵做方丈时,传授武艺并不限于和尚,而是僧、道俱有,所以道士跟和尚学武艺、或者和尚从道士学功夫并不奇怪。

“太和玄乙功”拳谱中有“金刚亮臂”、“罗汉舒筋”、“罗汉坐坛”、“金刚坐殿”等式名,可看作是有关佛家的词语。拳谱应是后人所编,无论文字如何表述,其功夫内容应该是明末少林武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练形之五步功法*第二层发劲
学拳无路练为径
心意六合拳谱 古手抄本
教你一招真功夫,中国功夫通臂拳展示
[转载]我的学拳之路
少林真功夫!轻功地躺拳 !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