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似普通的古玉,制作却能耗掉玉匠的一生!

  

玉器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不只是玉器本身,它的制作工艺手法,也早已成为中国话的常用词汇,如切磋、琢磨。古时,制作一件玉器,不仅材料贵重,制造时所用工时也非常浩繁,特别是清代宫廷制玉,速度极慢,成本相当高。更多古玉知识工种威❤玉痴王红旗,例如乾隆三十年七月苏州解办的青白玉大碗,高三寸五分,口五寸八分。每件做胚用六七十工,打钻掏膛九十一工,做钿六十三工,光玉四十一工,镀刻年款四字做四工。由此而知清代制玉用工之久。

故宫博物院玉器馆有一套《制玉图》,共 12 副,风格写实,记录描绘出制玉的主要步骤,让我们来看看古时候的玉匠工人是怎么制玉的。

  

第一幅“捣沙研浆图”:

过去制玉的砣,本身的硬度不足以琢磨掉玉的一部分。它是靠着在砣与玉之间的沙,一点一点地磨掉玉石的某部分。琢玉用的沙是从天然纱中中淘出的,分红纱、黑沙、黄沙,黑沙硬度最高,可以达到 8-9 度。捣沙、研浆是琢磨用的沙加工到要求的粗细程度。把捣制研好的沙,放到器皿中沉淀,沉淀过程中,粗细自然分层。



第二幅“开玉图”:
把大块的玉石分解,要用类似于锯的工具。过去多用竹板弯成弓形,又称弓子。图中画的更象锯。开玉的弓弦是铁丝制成的,几根铁丝拧成麻花股。开玉时在弦上加解玉沙,并不断加水,慢慢把玉材“磨”开。

第三幅“扎砣图”:(古时“砣”,“碢”同意)

琢磨玉的轮子叫“砣”,扎砣的主要作用相当于“切”。把玉材切开,或切掉部分。大材要用大弓,小材用小弓,更小的或部分的就用扎砣。

 
第四幅“冲砣图”:

冲砣是粗磨,相当于做胚。



第五幅“磨砣图”:

相对冲砣来说是进一步加工,在胚的基础上磨出细节。


第六幅“掏堂图”:
掏堂即掏膛儿。如鼻烟壶、瓶、碗、笔筒、杯等玉器,都要掏膛儿要在玉器上先钻出一个眼,然后用特别的砣一点一点地把内部的玉磨掉。


第七幅“上花图”:
在磨好的器物上,琢磨出各种花纹。从图中可以看到,上花用的砣,更小,种类也更多。


第八幅“打钻图”:
打钻是用一个管状的磨具,在玉器上钻出圆圈状的沟槽。钻到一定深度,把中心的圆柱打掉,即可掏膛儿。图中还有个细节,即在横杆上挂了一个重物,以增加向下的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九幅“透花图”:

即做透雕、镂空。

第十幅“打眼图”:

在玉器上磨出一个眼儿。


第十一幅“木跎图”:

木跎是磨光的砣,一般是用葫芦瓤作的。



第十二幅“皮砣图”:

皮砣是牛皮制成的,是玉器的最后工序抛光、上亮用的。制玉的机器很象现在车床。前面是转动的砣,右边有一个盛水的盆,收集从玉器上流下来的水和沙,所以这个车床样的机器也叫“水凳”。

现在的制玉工具非常先进,能制作出非常精细的花样。并且现在琢磨玉器只在磨的时候不断加水,再不用加沙了,沙已经跟砣合二而一了。古人制玉工艺还是十分费事费力的,所以每块古玉都凝聚了玉匠们的辛苦,值得珍藏。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故宫博物院<制玉图>
古代琢玉流程图
古玉鉴定快速入门(工痕篇2)
玉器如何“辨工识古玉”?(基本理论,高清大图)
玩老古代制作玉器的十二道工序
文物大讲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由此得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