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一届华西肺癌MDT(护理)论坛隆重召开|大咖说:基于MDT的肺癌外科诊疗理念与技术分享

为推进肺癌MDT多学科融合发展,实现精准施治,以“团结融合 精准创新”为主题的第一届华西肺癌MDT论坛&第一届华西肺癌MDT护理论坛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肺癌学科联盟成立大会于近日召开。

肿瘤医学论坛作为媒体方受邀参会,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陈军教授、贵州省人民医院许川教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海东教授,就肺癌诊疗技术相关问题接受了采访。

陈军 教授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肺部肿瘤外科主任

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天津市肺癌研究所所长

天津市胸部肿瘤中心主任

天津市特聘教授, 天津市津门英才

天津市“131”第一层次人选,教育新世纪优秀人才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促会肺癌预防与控制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医师协会转化医学分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促会胸外科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委员

中国抗癌学会肿瘤转移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学会肺癌专委会委员

《中国肺癌杂志》副主编, 《Thoracic Cancer》编委

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38项,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100余篇。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天津青年科技奖在内各种奖项8项


保证患者全程化、个体化管理,

需要整体规划、不漏细节、保持警觉

在肺癌诊断时您常常会关注哪些问题,有哪些小技巧吗?

个人觉得在肺癌的诊疗过程中没有小技巧,但需要关注的问题很多。肿瘤科的大夫一定要懂肿瘤的全程管理和综合治疗。在诊断时,要着重关注以下这些点:

一、判断病史是否有高危因素。

二、除了肺部表现,要关注呼吸道症状和呼吸道外症状,包括声音嘶哑、颈部包块、骨头疼痛等。

三、家族史、肿瘤病史、恰如其分的影像学检查。

四、依据自身的经验,判断是否需要早期诊断技术或进一步的活检。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小技巧,其实也是有的——不管是胸外科大夫还是肿瘤科大夫,不管患者来看病时是否有肿瘤,大夫心里都要有可能是肿瘤的警觉性,但在判断的过程中,不要增加患者恐惧。

MDT对于早中期肺癌术后个体化的综合治疗的意义在哪里?

在全程管理研究中MDT的作用很多。个人认为未来肺癌中心有特色的综合治疗,不是单纯的早期肺癌的治疗,大部分是局晚或偏晚期肿瘤的综合治疗。肿瘤的综合治疗目的是让患者在活得好的基础上活得长,这才是真正体现中心水平的问题。除了外科大夫特有的手术技能的问题,更多的是在初始接触患者做术前评估或诊疗计划时,就让MDT团队做全程管理,对于什么时间做什么治疗要有合理的规划,而不是让内外科分别诊断一次后才进行MDT。

那么,基于MDT。外科治疗结束后,如何进行后续治疗?

1.需要根据患者病理和分期,决定是否行内科治疗。大部分患者术后都需要内科治疗来保驾护航。做内科治疗需要判断患者分期,如今基因工程治疗发达,也可以做各种基因检测。
2.根据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做治疗,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治疗一定不能做。
3.根据社会人文情况辅助决策,包括药物可及性、患者的经济情况和家庭情况。
4.根据MRD是阳性还是阴性选择。如果有些患者不愿做后续治疗,建议使用新的液态活检技术如MRD。
总之,肺癌术后个体化的综合治疗应该把各种诊疗技术与MDT相结合。

王海东 教授  

主任医师     

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陆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胸外科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肺癌学组委员

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胸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重庆市医学会胸心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重庆市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人工智能诊疗平台防止过度诊疗

和ECMO辅助手术保证供养

皆可护航患者生命安全

请您谈谈西南医院构建AI肺癌多学科诊治平台的初衷,以及目前的应用和推广情况。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留意到,内外科医生在人工诊疗过程中会出现难以避免的经验性错误,从而导致过度诊疗。所以我们西南医院MDT团队一直坚持用规范化和同质化的方式发展多学科诊疗。

但经过多年MDT,我们又发现了很多问题。在MDT讨论过程中,专家意见不一致,给患者提出的建议也不一致,让患者很困扰。随着这几年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我们想到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来采集指南和专家共识。

目前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发展的比较好的有:对医学影像构建录入方法,进行多模态影像的录入,使用时进行识别,识别的准确率已经达到了95%以上。所以希望能对影像和病例,用人工智能进行多模态影像构建和模块化数据提取,类似于目前非常热门的Chat GPT。

我们构建此平台的初衷是要做最规范的、最同质化的诊疗平台。希望随着平台的成功构建和顺利推广,能形成产品进行医学转化最终形成医疗器械,再以这种模式去向全国推广。整个过程不仅做到了规范化,而且也与国家分级诊疗的战略一致。也就是说人工智能诊疗平台向基层医院推广,一方面使基层医院治疗更加规范化减少过度治疗的比例,另一方面,可以节约大量的医保经费,这也与国家目前的医保改革方向一致。

在ECMO辅助下您院胸科手术取得了哪些进展?

西南医院胸外科做局部晚期肺癌的手术,包括复杂胸部肿瘤外科救治手术,有悠久的历史。

在周清华老师倡导下,我们在做局部晚期肺癌手术过程中发现了两个在特殊病情中可能会存在的困难。一是为了保护患者的心脏,在扩大切除的过程中,要保证患者心血管的血液循环稳定。二是胸外科手术一定会涉及到气道的改道或重建,在手术麻醉过程中,如何保证患者呼吸,维持正常氧合也很重要。

近4年来,西南医院胸外科做了局晚期肺癌的复杂胸部肿瘤根治性切除和扩大切除。发现如果能在手术中正确使用ECMO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协助麻醉医生,可以很好地保证患者呼吸和循环稳定。

心脏、脑、肺获得了保护,就相当于给胸外科医生吃了定心丸,医生能够更沉着冷静地完成复杂的胸部肿瘤手术。目前我院已经做了很多例的上腔静脉切除、上腔静脉纵膈肿瘤切除、上腔静脉置换和复杂的气管隆突重建手术,整体上保证了患者切除的彻底性和安全性。

复杂胸部肿瘤切除术因为涉及到重要脏器复杂切除和重建,难度极大、技术要求极高,手术过程中如何保护患者的心脑功能?

这涉及到手术中做好患者心、肺、脑的保护,也是外科医生和麻醉医生共同努力的方向。不管做成了多复杂的手术,如果因重要器官得不到保护而出现术后并发症,手术也是失败的。我们应在麻醉医生的配合下,尽可能通过麻醉和机械的方式来维护呼吸和循环的稳定。

在特殊患者麻醉很难维持时,我们才会使用体外膜肺技术。ECMO在复杂胸部肿瘤的切除中不是绝对需要的,但是对于特殊的患者,ECMO在关键时刻是能救命的。所以在术前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到每个患者的特殊情况,同时需要结合各家医院的麻醉医生、手术器械、机器优势和特色等综合考虑。

总之,在复杂的胸部手术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技术、器械来保证患者在手术中的安全。


许川 教授     

主任医师     

贵州省人民医院胸外科行政副主任

贵州省抗癌协会肿瘤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贵州省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常委兼秘书

中国医师协会贵州省胸外科分会常委

贵州省医学会胸心外科分会胸腔镜学组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胸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海峡两岸卫生交流协会胸外科分会委员



新辅助免疫治疗加入后手术难度增加

机器人做重建手术优势明显

能否分享一下四川省肿瘤医院做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的经验?目前其临床疗效是否达到了预期?

在免疫治疗时代来临之前是以化疗的治疗为主,免疫治疗加入之后,效果良好,大量外科医生都非常感兴趣。

我院是前年年底开始做免疫+化疗术前新辅助治疗的,一般做2-4个周期。我院通常选择局部晚期的患者,但有些临床研究会把IB期的患者也纳入到临床研究当中,目前我院的新辅助则并未对这部分患者开展,因为IB期是有手术机会的,做新辅助治疗后可能会有疾病进展的风险,使患者丧失手术机会。

新辅助治疗对于大多数患者效果良好,CheckMate816临床研究也表明了新辅助治疗效果的优异。术前免疫+化疗患者的pCR率是22%,远远高于单纯化疗组的2.2%,提高将近11倍。临床实验当中也观察到新辅助的免疫+化疗以后,大多数患者可以得到缓解。但也要注意到部分患者对新辅助不敏感,甚至发生进展,这种情况是不可避免的。另外,做新辅助免疫+化疗后对患者的手术难度也有影响,虽然影响手术难度的更重要的因素是患者的基线情况。新辅助治疗不管是化疗,还是免疫+化疗,都会增加手术难度。

达芬奇机器人在复杂的胸腔手术中有什么优势,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实际上机器人做肺部手术,像常规的肺叶切除,与人工腔镜没有太大区别。它主要擅长复杂的胸外科手术,尤其是重建手术。其优势显而易见,它可以通过3D成像增加放大倍数,而且它的机械臂可以在胸腔内灵活操作,可以对需要重建的患者或离周围脏器关系密切的患者进行精细操作。

机器人手术面临的问题首先是费用问题,或许随着医保政策的进一步优化会得到缓解。其次,对于临床医生而言,完全通过机器操作无法及时获得力反馈,只能靠视觉观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TOP TALK】未来已来,将至以至,免疫时代的肺癌外科治疗
肺癌预防和治疗中的五大难题(文末有福利!)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高精技术引领肿瘤外科 大连日报社数字报刊平台
医院里科室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患恶性肿瘤到底该挂哪个科?
开启肿瘤诊疗新模式
前列腺导管内癌与腺泡腺癌的进化关系和各自基因组特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