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回老家种梦
userphoto

2022.06.17 内蒙古

关注

回老家种梦

杨翠冠

往事就像一杯已经沉淀的茶水,用思念的茶匙稍微搅一搅就会旋转起来,记忆也就像沉淀在杯底的茶叶、茶棍,一叶叶、一段段都将漂浮起来。

我有两张很特殊的书签,特殊的原因是这两张书签是两张2019年1月12日和13日由土贵乌拉往返大同的火车票;这两张火车票就像思念的茶匙,时常搅动着我记忆的茶杯。 

   

2019年1月12日受发小的邀请,前往大同参加她姑娘的婚礼。考虑到自己驾车技术欠佳,加之又是冰天雪地之时,出于安全性的考虑,无奈只能选择乘坐火车前往。在儿子的指点下,在手机上下载了12306购票软件并成功购票,在感叹当今网络时代给出行带来便利之时,也深深体会了“活到老、学到老!”的至理名言。

2019年1月12日中午,列车正点进入我所在的土贵乌拉火车站;我进入车厢内才发现所在车厢的暖气片由于天气太冷被冻裂,车厢的地板上有半厘米左右深的水。在部分旅客不客气的叫骂声和列车服务员亲切的道歉声中火车缓缓驶出车站加速向丰镇站驶去。望着列车员灿若桃花的笑脸和地板上随着列车行驶微微波动的暖气水,我的心情比刚进车厢时忽然间开朗了许多,心似乎被老家东河湾清澈的泉水洗过一般清爽。一方面因为这位列车员的面容非常酷似小时候村里一位美丽姑娘的脸庞,另一方面脚下荡漾的车厢暖气水让我想起了老家东河湾沙滩上刚好埋住脚面的潺潺溪水。

不到半个小时,火车就进入了丰镇站。我所工作的地方虽然紧挨丰镇,但每每回到丰镇地界,心里总有一种回家的亲切感。火车在丰镇站稍作停留就继续前行。望着渐渐远去的薛刚山,我的心忽然间惆怅起来,感觉出了丰镇就出了内蒙的地界了,大同虽然紧挨丰镇,但总觉得她属于山西,是一个陌生的地方。我清楚的记得姐姐早年出嫁在离老家不远的黑土台乡,在出嫁的前一天泪水涟涟;父亲说:想家的时候你就望望盘羊山,想回来的时候你就向着盘羊山方向走,保证走不错。那时候,盘羊山顶不仅有飞机导航的灯塔,更是老家人心灵的寄托。我不知道老家那些嫁到山西的姑娘在离开家的时候是否远眺过盘羊山、瞭望过薛刚山,但我相信她们一定会留恋老家那个生她、养她的小山村的,只是为了自己今后生活的美好,怀揣着改变人生、甚至整个家族的梦想与希望,不得不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和一个陌生的男人生活,把她们的“芳华”完完全全献给了异乡。

我曾经感觉大同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地方,不清楚大同为啥有如此大的磁场、如此强的魔力,把老家许多在我心目中非常优秀的姑娘像巨型磁石吸附小铁屑一样轻轻吸走;村里的好姑娘们“前赴后继”涌向大同,甚至达到没有姑娘的家庭期盼赶紧生姑娘,有小姑娘的家庭希望姑娘快快长大,目的似乎只有一个,就是让姑娘嫁到大同去。有几位村里非常漂亮的姑娘先后嫁到大同,让我感觉整个村庄都失去了色彩。

火车没有因为我的思绪而减慢速度,正点到达大同站。按照发小微信中的嘱咐,我在走出车站不远的地方循着老家熟悉的、略带山西味道的呼唤声找到了专程来车站接我的姊妹、弟兄们。在车内姊妹、弟兄们兴奋的说着小时候家乡的逸闻趣事,不知不觉就到了下榻的酒店。

在外地相逢远比在老家见面激动的多!虽然有的姊妹、弟兄们几十年未见一次面,但一点生疏感都没有,这大概就是人不亲土亲的缘故吧!看肤色他们都比生活在老家的同龄人要年轻,男士们气宇轩昂、仪表堂堂,头发稀疏的脑门上在酒店的灯光下反射着智慧的光芒;女士们珠圆玉润、风韵犹存,幸福和“丰腴”似乎想要挤破衣服探出头来。

晚宴时,在饭店又见到了许多家乡人,恍惚间好像把大庄科搬到了这里。浓浓的故乡情浸染着每个家乡人。每个家乡人身上都散发着几种特有的家乡味道,这些味道熟悉而顽固;那是幼年妈妈奶香的味道,是童年发小烧土豆的味道,是少年嗅到同桌少女体香的味道,是成年后吃猪肉炖粉条的味道!

第二天中午,发小为女儿举行了隆重的婚礼庆典仪式,在庄重的婚礼进行曲乐曲声中,当发小先生把女儿的手交到姑爷的手中时,我看到了发小先生的手在不由自主的颤抖,眼角的泪珠也滢滢闪光。其实他们和女儿住的并不远,甚至可以天天见面,但女儿是父母的心头肉啊,父母亲就怕女儿今后的生活不如在自己身边幸福。这一场景让我忽然间想到了老家的父母亲们,我知道天下父母的心是一样的,因为条件所限,老家的儿子娶媳妇时好歹要举办一个仪式,而聘姑娘时为了节省资源也许只叫几个至亲,吃上一顿油炸糕,就把女儿交给一个陌生的、没有丝毫爱情的男人浪迹天涯;有多少家乡的父母亲,泪洒衣襟而无可奈何,因为我就亲自体验过姐姐出嫁后母亲在第二天早晨叠被窝时放声大哭的镜头,母亲之所以要憋到第二天早晨才哭,是因为老家有女儿出嫁的那一天是不能哭的乡俗,为了姐姐今后的幸福,我知道母亲的这一声痛彻心扉的哭声整整忍耐了一天一夜;因为就在姐姐出嫁的那天夜里母亲紧紧的搂着我的头,望着姐姐平时在炕上睡的地方浑身颤抖不已。

由于怕误了返程火车之原因,我和两位嫁到乌海的姊妹在婚宴还没有完全结束就离开了婚礼现场,我们带着发小依依的不舍情,留下对发小一家浓浓的祝福意匆匆赶往火车站。

在返程的火车上,我感觉相聚是如此的短暂,短暂的似乎就是吃了一顿饭,照了几张照片。笑容都凝聚在了心底、摄录在脑海,还不停地重映,不停的回味;每一次重映都有一个新版本,尤其是发小等嫁到大同的姊妹们的身影。

火车在行驶到山西和丰镇交界处时,我看到车窗外的山坡上有羊群在行走,忽然想起了在企业管理课上曾经学过的“羊群效应”。“羊群效应”是指管理学中某些企业市场行为常见的一种现象,经济学里也经常用“羊群效应”来描述经济个体的从众跟风心理。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就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远处有更好的草。从“羊群效应”中我似乎隐约找见了老家姑娘一窝蜂往山西嫁的原因了。在当时的老家,男孩想跳出农门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考学校;女孩有两条路可走,一条路是考学校,一条路便是嫁人,许多老家女孩嫁到山西就是“羊群效应”的体现。

山坡上牧羊人的身影也让我想起了山西民歌《五哥放羊》的旋律。少年时我常常被这首歌曲所感动,总以为五哥哥和三妹妹的爱情会感动苍天,结局也非常美满;但后来翻阅资料才知道《五哥放羊》歌曲的背后原来有一个非常凄婉的爱情悲剧故事,况且据说这个故事就发生在山西、内蒙古、河北的交界处,人们都把《五哥放羊》称作《塞上梁祝》。

据相关资料记载:五哥,姓氏名谁已无可考。七岁丧母,十三岁丧父,父母亲给他留下的遗产是一根磨得发亮的羊铲和湖边两间破旧的土坯房。因在家族中排行第五,人称五哥。孓然一身的五哥随着走西口的人流来到口外,凭借随父放羊学来的本领饥馑度日,平日里缝缝补补、洗洗涮涮都是邻村的姑姑过来帮忙。每当过年过节,姑姑总要把五哥接到家里住上几天,表妹也常找一些姐妹来陪五哥玩耍。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艰难的生活磨砺着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五哥俨然大人一般,别人不干的脏苦累活儿乡亲们都要请五哥帮忙。一次,一只公狼叼了羊跑,他拼命地追赶,不仅救了羊,而且把狼也背了回来。五哥虽然皮肉被撕破,但也成为周围村里姑娘们崇拜的少年英雄。

这一年的元宵节,姑姑照例把五哥接到家中。晚上,表妹拉了一帮本村的姐妹陪五哥看戏、观灯、转九曲。姐妹中有一位姑娘,村里人都说她是七仙女转世,那脸、眉、眼、身段都透着一股灵秀,尽管穿着平常,不涂脂抹粉,但浑如天成,俊得让你挑不出半点儿瑕疵。因为她是村里大财主的三女儿,村里人都叫她三妹子。观灯时,五哥和三妹子不知不觉都走在最后面,嬉笑的姐妹们便开玩笑:“你俩后面干甚哪!三妹子爱上五哥啦!”

耳热心跳的三妹子慌忙说“五哥,我知道你苦,没有爹也没有娘,以后有甚需要缝补的衣服,就拿到姑姑家,我给你缝补!”说完,三妹子塞给五哥一块手绢,便跑着去追赶前面的姑娘们。五哥痴呆了好一阵子,直到表妹来拉他才回过神来。以后的几天,三妹子寝食难安,常常跑到五哥的姑姑家闲坐,五哥的表妹早已看出三妹子的心思,就对三妹子说:“你家长工短工那么多,还不如让五哥去你家放羊!”三妹子虽然红了脸,但还是不好意思地说:“那你去跟我爹说去!”

再说五哥自从看到三妹子后,忽然茶饭不思,睡不安稳了,手绢上两只嬉戏的蝴蝶仿佛就是他俩。

姑姑和表妹已经和三妹子她爹谈了五哥想来放羊的事,三妹子爹说看在村里村情的面子上就让他来试试吧,在一旁偷听的三妹子高兴得差点叫出声来。这一年,五哥十八岁,三妹子十六岁子。

在五哥给三妹子家放羊的一年中,三妹子经常偷偷的给在草滩上放羊的五哥送好吃的;冬天天气冷,三妹子还把自己舍不得穿的小棉袄改装成坎肩送给五哥穿。

但纸里包不住火,五哥和三妹子的恋情最终被三妹子的后妈发现并给三妹子找了一家有钱人家。三妹子为了反抗这门婚事被父母亲打的皮开肉绽,最终绝食而死。三妹子死的那一天正是那年的阴历腊月二十八。

未婚女子死后不准入葬,只能放到荒郊野外喂群狗,这是当时一种风俗。三妹子死后,狠心的父母仅用一块草席子卷了她扔到了河汊中。

大年三十的上午,五哥竞然在和三妹子经常聚会的草滩找到了三妹子。包裹三妹子尸体的草席也散了,三妹子的尸体仰面躺在草席上。 

五哥倒在草丛中,双肩耸动,抱着三妹子的遗体,伏在黄土乱草间恸哭。面前的枯草被他一把把揪得精光,只留下干硬的黄土。眼底的泪水也流尽了,只剩下干嚎。

大年三十的鞭炮声已经响起,五哥抱着三妹子的遗体回到家中,他把三妹子的旧衣服脱掉,在三妹子贴心的肚兜里,发现了那个手绢,两只蝴蝶依然鲜活地翩翩起舞。

五哥已经没有一滴眼泪,和衣挨着三妹子的遗体一夜未眠。第二天,五哥把在三妹子家打工赚到的钱全部拿出来,买了三妹子平时最爱穿的衣服,一口上等棺木。一切置办停当后,五哥把三妹子抱在怀中,轻轻地把三妹子两条美丽的大辫子盘成发髻,然后喃喃而语:“妹子!今天我们拜堂成亲,从今以后就是再也不分离的夫妻了!”就这样,五哥守着三妹子一直到正月初五。

正月初六,大雪纷飞,云层很低,家族中的几个弟兄流着泪把三妹子安葬了。坟堆高高耸立,像三妹子的发髻一样。正月初八,五哥抱了许多树枝和木柴把自己烧死在了三妹子的坟头上。那天黑夜,人们在三妹子的坟头上隐约看到五哥在给三妹往头上披红纱,还听到了三妹子凄婉悲怆的歌声:“有朝一日天睁眼,我与那五哥把婚完…”

故事虽然凄婉,但也反映了年轻人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以及摆脱不了贫穷的无奈;自古以来,虽然金钱买不到真正的爱情,但没有钱的爱情一定是悲催的。不要说普通人嫌贫爱富,就是主宰天上、人间、幽冥的玉皇大帝的老婆王母娘娘也不让七女儿嫁给一个一贫如洗的放牛郎,还残忍的用天河把女儿、挑着自己一对外甥的女婿分离,一年只让他们见一次面。

追求幸福是人的本能。多少年前,山西男人为了追求幸福出口外、走西口,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家乡的姑娘为追求幸福又嫁到大同,古语说:风水轮流转,这就是人生!

然而,“家乡放不下肉体,异乡存不下灵魂”。肉体和灵魂互相撕绞就有了思念,也就有了故乡情。每一次家乡人因为儿娶女聘相聚在一起,然后又匆匆回到各自生活的地方;但相聚的许多天后心里仍然荡漾着家乡姊妹、兄弟相聚时欢乐的小涟漪,一圈一圈,圈圈相撞、融合,重叠成一个大大的、思念家乡的圈后再慢慢汇聚,形成一条思念的河,这条河冲走的是每个人娇美的容颜,冲不走的是每个家乡人眷念家乡的心。

前几天发小在群里说好想老家,今年春节想回老家过年;我开玩笑说“做梦吧”!但说实话我也非常怀念在家乡的时光,尤其是想起小时候偎依在母亲身边的那种陶醉感;虽然老家的村庄在逐渐萎缩,而我的思念却在不断膨胀。因此我总“梦想”等退休以后仍然回老家,在父母生活过的旧院种几畦蔬菜,精心打理,慢慢等待着秋天的收获;更主要的是可以天天“种梦”,种父母的梦,种姊妹的梦,种童年的梦、种少年的梦…

种菜需要春种秋收,而“种梦”也许白天种,晚上就能收获!

本期编辑   李  洁

作者简介:

杨翠冠(曾用名杨兰宝),丰镇市元山子乡大庄科村人,现在察右前旗农牧和科技局工作;大学文化,高级经济师,爱好文学、艺术、摄影。

柴米油盐百姓事,锅碗瓢盆皆文章。关注【黄土地文学】,体验有滋有味的生活。

【黄土地文学】投稿:

 邮箱136352905@qq.com       

 微信  L13848911998

你若喜欢本文,就在最后右下角点个“在看”让更多朋友看到哦!

声明:平台文章为原创作品。允许转载和责编,授权转载请联系平台编辑并注明来源:“黄土地文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草原歌曲
诉说家事(一):姥爷和姥姥
对面山上的姑娘
新闻哥吐槽:男孩飞踹妈妈五脚,只因不让玩手机,真是造孽啊! 2017.01.10
10460期牧哥《牧人歌》(组诗)作品二
故里秋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