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川成都隐藏一座客家土楼,游客感到意外,原来和广东客家人同源
朋友们大家好,我是阿城,今天我们自驾游来到四川成都一个小镇,这个镇叫着洛带古镇,是一座客家文化浓郁的古镇。

这座雄伟又壮观又具有代表性的客家土楼——搏客楼

客家人是我国一个特别的群体,据相关数据统计,全球客家人有一亿多,我国约有9000多万客家人,他们从中原等地陆续移民到广东、江西、福建和海外。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其他省份好像没有客家人聚居区,直到今天到四川旅游,才发现成都周边居住着为数不少的客家人,他们集众成镇,形成完整的文化体系。

成都龙泉驿区的洛带古镇就是一座客家文化浓郁的古镇,这里不仅有古色古香的老建筑,还有一座圆形的客家土楼,又有清朝时代的长乐县(现五华)建筑五华楼。来到这里,有一种到了福建龙岩和广东梅州的感觉。

为什么四川省会有客家人呢?他们是从哪里来的?

四川客家人迁出地信息分别为;

广东12个县,分别是梅州、兴宁、大埔、龙川、长乐、河源、平远、乳源、博罗、韶州、乐昌、惠州。

江西12个县分别是宁都、瑞金、兴国、吉水、泰和、万安、上犹、安远、宜黄、武宁、饶州、鄱阳、吉安。

福建14个县分别是汀州、上杭、宁化、清流、龙岩、武平、永定、连城、建阳、建宁、漳浦、云霄、漳州、福清。

清代初期,四川人口锐减,朝廷发起湖广填四川运动,大部分客家人是在这一波移民潮中进入四川盆地落地生根,繁衍生息的。

博客楼并不是洛带古镇的历史建筑,而是新建的仿古建筑,虽然位于古镇外围,却是热门的打卡点,原因是这类建筑在四川盆地是稀罕物,客家文化对于成都人来说,或多或少也带有一定的神秘感。

博客楼内部已经开发成博物馆,通过图文、实物、蜡像等形式展示客家人的南迁史和文化特色。这座用现代工艺建造起来的圆形土楼如今免费对游客开放土楼是一种非常特别的建筑,圆形的结构使各个位置受力均匀,历经多年依然坚固,这也是龙岩、梅州、赣州等地保留了众多围屋、土楼的原因。

居住在成都的客家人虽然保留了江西、广东、福建等地客家人的一些特点,但在细节方面融入了四川特色,主要表现在美食和语言方面。他们年轻一代不会说客家话,是标准的四川话,但让我很欣慰的是,老一代乡音依旧未改,我在这里跟他们交流中,他们依然还能讲漄系客家人。
广东客家话跟四川成都客家话交流,大部分还是听得懂的,年轻人的口音基本就变成四川话了


客家人的入川之路,相比湖广人路途更远,耗时更久。在迁徙的队伍中,成都始终是所有移民心中的最佳目的地。邻近四川的湖广移民最早来到成都,他们插占成都平原那些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膏腴之地,随后从闽粤迁徙而来的客家人,留给他们的只剩下诸如东山等相对贫瘠的丘陵地带。但客家人并不气恼,东山丘陵与故土地形相似,反而能驾轻就熟。他们耕读传家,坚守自己的传统与文化。经过近两个世纪的发展,东山客家已经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区。
客家人入川,对于四川尤其是省会成都的改变是巨大的。大批客家人的到来,不仅使四川农业和人口迅速恢复,也带来了红薯、玉米和甘蔗等物种;在入川途中,客家人发明了“川菜之魂”豆瓣,为川菜家族带来了别样的滋味;“赶场”“坝坝宴”“祭祖”等客家风俗,早已与四川本地民俗结合,至今仍在古镇乡间流传;青龙场、廖家场、洛带、黄龙溪等场镇与古镇,也因客家人兴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成都小镇2万人,90%说客家话
【大中华文学•散文】万郁文/四川/一枝独秀的洛带古镇
浓郁风情,乡愁弥漫:西部客家洛带古镇
成都周边最近的古镇,历史悠久,是休闲和美食的好地方
(启书原创)洛带古镇
重庆荣昌有个“客家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