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学中的教态行为(一)

教学中的教态行为(一)

束 义 福


引 言
教态就是教师讲课时的表情、动作、姿势等身体态势语言,或称态势行为,它是伴随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学生不仅会通过教师有声有色语言的讲解而“察其言”,而且会通过教师的教态而“观其色”,因此,教态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但目前教学情况来看,教师非但没有充分利用教态语言,而且有些人认为教态是“紧箍咒”,束缚着知识的传授,影响自身的创造力,或认为教态是细枝未节,无需重视。

其实,教态必须引起教师高度重视。其一,知识必须以一定的载体来传授,或表情、或动作、或语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准确、顺利、有效地变换教学信息的传递,控制方式,使学生保持适宜的学习积极性和较旺盛的精力,使教学信息教学方法处于更清晰、更富有节奏感、更具有启发性状态。为学生对教学内容感知、理解、巩固、运用、创造一个更加适宜的条件,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其二,教育旨在提高人的素质,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意志和态度等,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又在潜移默化之中熏陶了学生的情感,培养了志向,校正了思想,从而强化了智力因素作用。其三,教师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为人师表,这就必须时刻注意教师的言行举止,课堂教学尤其如此,更需要有一个适度的举止仪表。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在其所著《领导人》一书中形象地描述了周恩来总理那由适度得体的非语言表达所形成的儒雅风度,并满怀敬意地写下了这样的警句:“伟大乃处处注意细节的累积”,也就是说言行的细节对一个人来说相当重要,周总理的伟大形象得力于日常生活中一举一动所有细节的严谨塑造,而一个教师要想完善地塑造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在教学中注意讲求非语言表达的细节是很有必要的。同时,教师为学生仪态修养做出直观的示范,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非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和水平的提高。

总之,教态行为不仅对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而且学生非智力因素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态行为技能是教师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和基本素质,教师不但要高度重视,而且要认真研究,更要在教学实践中训练和应用。

教学态势语言是指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示教师的教学信息、思想感情的眼神、表情、姿态和局部动作,可分为两大系列:一是以眼神和面部表情变化为 中心的表情系列,包括生动的眼神、眼帘的开闭、眉毛的展缩鼻翼的动静、下巴的收放、嘴唇的张闭和笑喜、悲怒、愁愤等面部肌肉的变化。二是以手势动作为中心的体态系列,包括各种各样手势、身体的倾斜、肩头的耸放、胸脯的起伏、腰部的扭动、腿部的行止屈伸等。态势行为语言是教师传递教学信息、表达思想感情,不可缺少不能替代的重要手段,使课堂教学富有变化性的重要辅助方式。


一、教态变化行为技能的教学功能

有效的教态变化行为具有以下几方面功能
(1)启发功能。教师的教态行为的重要特点是模仿性、象征性、表演性,它能引起学生对人及物的丰富联想,尤其是一些难用语言表达清楚的动作和感情,通过教师的态势行为能较好地表现出来并变换信息传递,控制方式,必须进一步开发学生大脑潜力,促进理解,启发思维的作用。
(2)激励功能。学生学习的生理基础是大脑的神经活动。大脑的神经活动有两个基本过程:兴奋和抑制,大脑皮层的适宜的兴奋状态是有效学习的生理基础。实验研究证明单调的、稳定不便的刺激容易引起神经疲劳,从而降低神经的兴奋水平或使神经进入抑制状态,教师态势语言将弥补语言表达之不足,通过变换教学刺激的强度和方式,减轻学生神经的疲劳程度,使学生神经更长时间地处于兴奋状态,从而保持良好的学习精神状态,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3)记忆功能。教师的态势行为富于表情、动作的传递教学信息和表达感情的方式展示了一幅“戏剧性”的动态教学图景,处于这一动态教学图景中的学生不断接受看来自教师的新导刺激,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强化他们记忆过程的信息编码,促进学生主动地摄取知识信息。

关于学习注意理论认为影响注意的外在因素主要包括:刺激强度(如响亮的声音);新颖的刺激(如彩色板书、版图);易变的或变换的刺激(如频繁变化语调、声强);呈现于空间或时间上的刺激的规律性;某些颜色比别的颜色更富有吸引力(如彩色背景);提示含有故意运用引起对某个刺激注意的线索或暗示的意思(如“看这”的语言提示或手势、或示范之类的提示)。而教态变化的运用正是为了把心理学成果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利用表情、手势、身体移动、走动、辅助语言、肢体语言等具体运用,正是把影响注意的外在因素在课堂教学上得以发挥,以起到吸引注意,增强记忆的功能。
(4)强化功能。教学中的教学态势行为能把学生的视、听、嗅、触觉等知觉有机地结合起来,用视、听、嗅、触多方面的刺激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这样,不仅增大信息的可感受性,而且也增大了接受的信息量。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列斯将人们接收信息的效果的公式概括为:信息的总效果=7%文字+38%音调+55%面部表情。从这个公式中可以看出,教学态势行为对于学生有效地接受更多的信息具有重要的强化作用。

(5)情感功能。教学态势行为可以使课堂教学产生生动、形象的教学效果,克服枯燥、呆版的说教,使学生产生直接兴趣,表现出“喜欢、爱听”的积极情感。如教师身体的移动、教师某位置经过的频率、停留的时间、俯视、指正,都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教师出自内心的对学生“关心、关切、关怀”之情感,使学生产生激越共鸣。再如教师的眼神、微笑、颔首,可以让学生感到鼓励、信赖、满意的情感,使学生处于在一个和谐、融洽的教学气氛之中,为学生的智力发挥创设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6)调控功能。教师有人曾形象地说:“组织课堂教学,第一流的教师用眼神,第二流的教师用语言,第三流的教师施以惩罚”。教师要调控好课堂教学,首先必须了解学生的体态行为表达情况。通过学生体态行为表达反馈的信息,才能针对性地有效实施自己的教学,才能更好地发挥教态行为在教学中的作用。全国特级教师霍懋正深有体会地说,讲课时你必须看住你的全部学生,看他们的眼睛,这非常要紧,因为一个学生就是一个小小的世界。要看学生的举手的姿态,看学生的面部表情,看学生的声响和小动作等。
同时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师行为表达来调节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可以根据教师音调、语速、咳嗽、视线、手势、体态、走动等非语言表达的变化,来判断教学的重、难、疑点和关键部分,以及教师的态度和情感,用以调节自己的学习活动。

二、态势行为的应用原则

1、整体和谐。必须明确态势行为的目的,是为了巧妙配合授课内容的言语和身体动作是一种复合的过程,在人际交流上,必须将这些因素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有真正的了解和沟通。故必须态势行为必须与有声语言的表达协调一致。相互照应,相辅相成,相应成趣,相得益彰,绝不可“南辕北辙”,否则会引起学生思维混乱,对教学不得要领。教学中要综合考虑,巧妙安排,使构成相关要素搭配合理、穿插得体、衔接有序、融洽统一,既体现出流动美,又充满着活力,以构成整体的和谐美。
2、快慢交替。态势变化节奏的适当做法应是宜快则快,宜慢则慢。并且把快慢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具有一定的快慢节奏。节奏过快过慢以及只有一个节奏教学,都会因为缺乏变化降低教学效率。
3、疏密有间。疏(间隔大、频率小、速度慢),给人以徐缓轻松的感觉;密(间隔小、频率大、速度快),给人以急促、紧张的感觉。“疏可走马、迷不通风”,为适应学生认知特点,更好有效地接受教学信息,教学中必须注意态势行为的疏密相间,适宜恰当。密而不疏,学生精神长时间紧张容易疲劳;疏而不密,学生情绪则会过于松弛,注意力难以集中。态势变化间隔、频率、速度,主要应通过时间分配的长与短、信息交流的快与慢来的实现来确定。

4、师生共意原则。使用态势行为要求师生共同明确,才能收到应有效果。它以师生双方相互理解,配合默契为前提,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如在特级教师魏书生所教班里,有些手势由于使用率高,便成了习惯性暗号,只要老师稍稍打个手势,学生马上便会明白所指。

5、少而精原则。不可太多、太奇。太多显得繁碎杂乱,不利于表达内容。太奇,易造成学生不易理解明白,喧宾夺主,分散学生注意力。只有少而精,富有启发性,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点到即止的作用,才能收到含蓄隽永,耐人寻味的效果。教师应尽量控制表现不良情绪的非言语表达,减少表达时的多余动作,使之准确而精练,虽少胜多,这样,出现在讲台上的教师形象就能像高尔基所赞扬的列宁那样:“他的演说和谐、完整、明快、强劲、他站在讲台上的整个形象——简直就是一件古典艺术品:什么都有,然而没有丝毫多余,没有任何装饰”。
6、稳定性与灵活性统一原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态势行为应当有一个稳定性特点,从容有度、稳重而大方,一举一动透出过人的才智,一颦一笑都富有教育意义,又应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作出灵活的对策,有的放矢,权宜多变,体现教师的教学机智和个人风格,使稳定性和灵活性巧妙地有机结合,给人以丰富而不呆版,变化而又和谐的审美感受。

三、态势行为的运用要求

1、要与有声的主导语言有机配合。在教学的整个语言体系中,态势行为是辅助的,它只能与有声语配合,才能发挥出独特的应有效果,没有口头语而只有态势将不可想象,只有口头语没有态势语,则会影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的可感受体验性和灵敏深刻性。没有态势语教学不会有“闻其声,见其人”的效果。
2、含义明确。这是对态势行为的质的要求。教师的态势行为运用必须明白、准确,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准确使用以提高表达效果,绝不可为追求表面上的气氛而花里胡哨地使用态势行为。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心领神会、当下彻悟,能发挥起真正的作用和效果。如眼神是心灵的窗口,眼神的灵活变化及丰富内涵有时比语言表达更显得微妙。谦逊、善良、多思、坦白,可通过专注、明澈的眼神表现出来,诡黠多变的目光可流露出奸诈、虚伪、嫉妒、狡猾、假意的内心世界。眼神是最基本又是最高级的教育力,当教师准确地借助眼神同学生交流时,学生才会明白真实含义,才会体验到同教师融为一体。在教学中教师眼神的明白准确表达,学生则心领神会,对教育者来说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而对受教育者来说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眼睛有自己的秘密语言”,眼神的变化是反映其心理情感状态的寒暑表与思维认识活动的脑电图。研究表明,凝视的形式和次数对课堂管理和课堂教学十分重要,每当教师注视学生次数减少时,学生注意力分散的情况就增加。研究还表明,教师多看学生,学生学到的东西也较多,和教师对视较多的学生,学习成绩也较好些。瞪着学生以示批评;瞅着学生以示希望;盯了一眼,说明你已被老师注意;剜了一眼,暗示你要特别小心。正视学生,会使学生意识到要自己认真思考;扫视全班,使学生会意到肃静;环视全班,会使学生感到不存“被遗忘的角落”。严肃的凝视,可使不安分守纪的学生局促不安以维护课堂秩序;微笑的注视,可鼓励不善表达的学生回答问题的勇气和信心;俯视表达关注、关切;斜视以示冷落;对视表示交流。……

3、繁简适度。这是对态势行为的量的要求。教师使用态势行为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不可过于频繁,同一态势行为在同一段时间内出现的次数不能过于频繁,尽量少用或不用可用可不用的态势行为,以免出现手舞足蹈,叠床架屋的现象,导致喧宾夺主,影响内容的表达与接受。

4、朴素自然。“自然而不矫作,恳挚而不虚饰”。留真意去粉饰勿做作、少卖弄,不刻意追求,注意人为雕饰,自然天成了无痕迹,这是运用态势行为的最高境界。要根据自己教学风格、教学技能的实际教育效果,既要扬长避短、独辟蹊径,更要尽量避免故弄玄虚、哗众取宠,“不图一时乱拍手,只求他日暗点头”。教师应根据实际需要而灵活掌握慎重运用,时而以自然大方平静安详的姿势作一般性讲述,时而以柔和舒展的手势作出表现。时而以急剧的挥拳慷慨陈辞。态势行为应服从教学内容需要,需要迅速有力的就不能缓慢软绵,需要力落关键字句的就不应平铺直叙,需要柔缓舒展的就不可匆匆收势。教师对表达内容要有准确,深刻的理解,熟悉自己要讲的内容,掌握态势行为中的眼神、表情、姿态、手势等基本要素含义,做好有声语言与态势行为的协调,明确两者的主辅地位,态势行为通常用在表达重点,强化情感,阐明语意逻辑时,这是运用态势行为才能使其发挥出强化,渲染的作用,收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2005.7

物理概念教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于德明:让优雅成为风景
论教师的体态语
课堂常用十三种暗示调控技巧
【摘抄】中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
教师课堂体态语探微
教师教学技能大全(共七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