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会不止陈皮,原来还有“新会橙”?

写了新会陈皮一年有余,总是操心选题,该下笔的陈皮要点基本都写过,剩下的缺乏调研素材也不好写,于是有读者提议老李可以写写关于新会的其他呀。

是的,咱们新会地大物博,难道除了新会柑和新会陈皮,就没有其他东西了吗?老李在脑袋里挖了一圈,想起除了新会柑,也有一些新会特产,例如新会甜橙!

说到新会甜橙,老李走在新会田间也会发现新会柑田里间中种植了一些“橙树”,关于新会柑田中种橙树的由来很多,又说是防护作用的,又说是为了降低密度的,也有就是纯粹种了玩的。

但不可否定,对比苦酸的新会柑,新会橙的味道倒是跟新会柑形成了巨大的差异对比,所以走在田间的老李一旦发现柑农有种植新会橙,都会毫不客气地摘来解馋。

其实新会柑农不是不知道新会橙的好,只是目前对比江西橙、云南橙乃至美国加州橙等市场,新会橙基本是毫无竞争力,种了也只能自己解馋,没有销路。

老李也翻查了“新会甜橙”的历史,几次的大起大落,让这个曾经的“贡橙”几乎失传,而近年来新会甜橙也因为新会柑和新会陈皮的崛起以被进一步遗忘,从老李儿时经常吃到甜橙,到近年除了柑农朋友圈偶尔出售,已经没有了当年的辉煌。

好吧,今天不写新会陈皮了,写写老李记忆中的“新会甜橙”吧!

新会甜橙(网图)

新会甜橙比新会柑历史更悠久

据史料载“新会甜橙”是由野生品种嫁接而来的,汉武帝征贡时称之为“御桔”,到元代已大规模人工种植,清代被列为贡品,直到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才免贡。

新会甜橙历史上是“日”字形、短圆形两个品系同时存在于生产中,而且同一株树上也有两种果形的现象,不过没有明确的品系区分,以“日”字形闻名。

新会甜橙跟新会柑的产区高度重叠,以梅江、东甲等新会产区最著名。而新会民间流传东甲甜橙、梅江柑(或俗称梅树营柑),把新会柑橘产地更具体化。

新会东甲牌坊

过去,新会向清朝进贡的新会甜橙主要征收地就是当时的东甲及其相邻地区,东甲甜橙以日子形滑身仔居多,以东甲庙下围所产甜橙品质最好,过去省港水果店往往以“新会东甲庙地围甜橙”来标榜。

据说,清朝时,每到新会甜橙成熟,新会东甲乡人都要精选数十大麻袋的甜橙北运朝贡慈禧太后。但由于路途遥远,“贡橙”绝大部分在途中烂了,还有的送给了沿途的地方官员,到京后送给宫廷内皇宫贵族,最后呈到慈禧太后面前的也只仅剩下几个而已。

清乾隆时胡金竹著的《鸿桷堂集》中就有“凡果未熟皆酸,独新会甜橙未熟先甜。”岭南佳果中,以“新会甜橙”与“增城挂绿荔枝”为最有名。

在1973年全国柑橘会议上,新会甜橙还被评为全国十大良种之一。但由于后来,新会的橙树多次遭受病虫侵害,加上价低伤农,到如今种植亩数锐减,新会甜橙也日渐式微。

新会甜橙

被冷落的新会甜橙

根据早年的媒体报道资料显示,新会橙在几百年历史的种植中,曾演变出不少优良品种,但如今新会橙流传下来的优良品种仅剩下天马系、坑云系等,而种植区域也只有几百亩,目前主要分布在新会天马村周边、银洲湖的围垦、三江的新马单岛等地,新会甜橙产区零散分布在新会柑的产区里。

新会甜橙的生存空间,一部分因为大市场的外部力量,但更多还是来自内部,即“新会柑”的排挤。由于近年来新会陈皮备受关注,其原料“新会柑”的价值和盈利性显著变强,果农们“弃橙种柑”。

老李认为,新会甜橙从产地源头已经失去“量”的优势,加上市场上其他地区橙的冲击,导致普遍卖价不高,从而导致了新会甜橙发展的恶性循环。

在当今新会以新会柑新会陈皮被众人所知,而新会甜橙被冷落的时代,也有一些果农依然对新会橙情有独钟,会在新会的柑田中坚持种植新会橙,传承着这个品种和情怀。

老李在走访过程中经常看见果农田里种植一些橙树,其橙子表皮没有传统橙子的“深橙色”,个头一般比鸡蛋略大,橙皮薄而汁液丰富,橙肉口感清脆不粘牙;相反是带着柠檬黄,口感是清甜中带有微酸,其橙味十足,口感有“劲道”。

新会本地甜橙,承载着许多新会人儿时的甜蜜味道。(来源:网络)

新会甜橙的“三起三落”

新会甜橙的生产历史与新会的柑桔历史一样,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高峰期是1936年,种植6599亩,柑桔橙总产占全省当年产量的47.2%。但由于后来日本侵略者的破坏,果农砍树种粮,新会地区的橙树被砍伐约2/3;待抗战胜利后,虽有发展,但已经大不如前。

第二个高峰期是1954年经历了“体制”多变期,管理工作跟不上,采购价偏低。到了公社期间,粮食紧张,不少地方呼吁砍树种粮,果园失管,产量大幅度下降。

到了1963年,政策助力新会无息贷款34万元,增拨专用化肥和豆饼给主产区,扶持新会橙的生产;到了1965年每担橙又补价10元,从而带来1968到1971年连续4年总产超历史水平的复兴景象。

但由于受“历史因素”的干扰和破坏,把种植橙当作“资本主义尾巴”来处理,导致新会橙的产量迅速下降,也就是1975年成为建国后产量最低的一年;产量一直到1985年,全县种植橙面积恢复到1954年的水平,跨入历史上第三个高峰期。

新会甜橙

“新会橙”是“新奇士”和“廉江红橙”的“爹”

其实,目前闻名遐迩的新奇士橙和廉江红橙,都是“新会甜橙”的后代。

根据历史记载,1873年美国农业局把两株新会橙树幼苗引种到加州河滨市,5年后新会橙树开始大规模商业化种植,“新奇士橙”从此诞生;1960年,廉江市内的国营红江农场种植的新会橙园中发现廉江红橙母株,到七十年代开始选育推广。

新奇士橙

但即便如此“高光”的新会甜橙,和新会柑(新会陈皮)相比,可谓逊色太多。

新会柑的果皮金贵,新会甜橙的果肉甜蜜,两者同样都是种植历史悠久、品质出色的 新会特色农产品,现在却走出了不一样的路。

老李明白,市场都是趋利避害的,新会柑随着新会陈皮市场被追捧而水涨船高,本地农民的广泛种植也是为了“饭碗”的事情。

根据老李的大概调研,目前新会甜橙市场价为5元一斤左右,如果农们大面积种植,必定导致产业化和规模化后的价格下降,毕竟目前新会橙没有广大的“口碑支撑”,市场需求无法跟上,因此大都希望维持现状,不去主动进入市场;其次是新会甜橙的宣传薄弱,纵观国内,基本上看不到新会甜橙的宣传(某宝等电商平台没有“新会甜橙”这个品类),这样结果就是输出产品也没市场消化。

所谓“特色不特色不是重点,果农追求的是效益。”

现在的新会橙由历史上的“贡品”到被市场“冷落”,也给其他道地特产一个警示:一个优秀的品种,离不开长期的经营。不仅要适应市场需求不断优化形状,更要挖掘其价值,建立其“品牌”,才能长久立于不败之地。

新会甜橙曾是宫廷贡品

老李也会担忧,如果新会柑和陈皮,也可能遭遇“新会甜橙”的命运。

一个著名的农业特产产品的成名,关键在于该产品的特有品质。因为只有农产品的质量才是产品的核心价值;维护和提高产品的地位和价值,也必须以“产品质量”为重心。

所以,老李认为要搞好新会柑和陈皮的发展,新会人必须实事求是,吸取“新会甜橙”的教训,从新会实际出发,尊重客观历史,端正新会陈皮事业的导向,坚持“果药兼用,肉皮并重,以果带药,以药促果”的发展方向,务求新会柑和新会陈皮事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会陈皮:从“兴盛”到“凤毛麟角”,浅谈“圈枝柑”的来龙去脉
又到陈皮飘香时
新会陈皮“东甲圈枝”为何出名?这段深藏的历史,应该让人们悉知
橙子最早被中国人发现 数千年后传入西班牙
从“果皮”走向“金融品”,新会陈皮能否“炒”成下一个普洱茶?
褚橙,可能我们学不会,但中国“新农人”一定要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