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图辨陈皮,闻香识产地?对不起,基本上是在“胡说八道”

编者按:本文不否定新会区内陆域之间的陈皮有差异,也不存在攻击和抹黑“核心”产区的意图,只是出于反对神化、夸大、套路这种差异的立场进行写作,同时探讨导致“差异”的因素非“产区”之唯一性。新会陈皮作为道地农副产品,必然受种植条件、种植技术、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读者朋友们需理性看待。

世界上本来没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所以,路都是人走出来的,套路也是,如下图中某商家的“胡说八道”观点。

某商家“胡说八道”地用山头茶的概念卖新会陈皮

如果你问老李,网红产区“梅江”和十八线产区“大泽”的柑果有无差别?那肯定是有,毕竟传统水田柑的种植和大泽的水土是差别的,但梅江、东甲、天马、茶坑等,本来就是一个产区相邻村的田地,即在同一个平原同一个水土,差别在哪里?当然,果农种植的办法也是千差万别,这里是“种瓜得瓜”的结果。

早十多几年前,新会陈皮也没有现在这么多“套路”,但走套路的人多了,于是套路就多了。以前是条条大道通罗马,现在是满满套路让你剁手,各种概念层出不穷,让你摸不着南北,分不清西东,辨不清那个是新会陈皮。

为什么这么说呢?每年临近收柑皮的季节,各路人马又开始涌入新会,到处收柑晒皮,但老李发现,如果把那些声称自己过去新会的带货网红和陈皮达人们加起来,其数量估计可以围绕地球几个圈。

广西浦北的“新会陈皮”

在这里老李就不展开讨论营销套路了,而是说说很多朋友关心的问题:真正的行家能否做到“看图辨陈皮,闻香识产地”这两个技能呢?

这两个问题也是很多皮友找老李帮忙鉴别而总结出来,一部分是认为自己买到非新会的新会陈皮,于是发来照片让老李帮忙鉴别;另外一个是更详细地想知道自己买的陈皮是不是如商家说的东甲、梅江、茶坑等核心产区。

一般来说,第一个问题的朋友都不是买核心产区的人,因为其花费应该不多,就是纯粹想知道自己是不是买到真货;第二个问题一般是花了大价钱买所谓的核心产区陈皮,又担心被骗的。那么老李这样的“行家”,能否做到“看图辨陈皮,闻香识产地”呢?

二红皮的油胞

问题一:“闻香识产地”是不可能做到的,不管是那个“行家”或“专家”

这是一个老李一直以来解析无数次都依旧很多读者再三提问的问题:老李你帮我看看这个皮是不是XX产地的?

老李在此再N说明,任何人说通过“望闻问切”等胡里花俏的手段可以判断出这是梅江、东甲、茶坑、天马还是双水、三江等产地的人,200%就是“骗子”!

虽然我知道很多人会跳出来说,老李你才是胡说八道啊!

读者关于产区之间陈皮香味差异的观点

但无论那些人怎么说,老李也是会坚持自己观点,也请读者们务必记住老李的话,所有“新会陈皮”都是大区域、大产区的概念,而其中,东甲、梅江等所谓一线产区是“小产区”概念,其村与村之间在地理特征上,“水土”是基本一致的,因此不存在所谓的“梅江东甲天马”之间的陈皮优劣(在同一种植条件下),而其中最大的差别,是基于“人文”、“历史”、“地价”等原因导致价格的差异,而非地理原因导致品质的变动!

这里老李一再强调,位于二三线的“三江”和一线“梅江”有无差别?

答案是“有差异”,毕竟梅江的土质条件会比三江好些,同时在新会柑种植的历史原因上,梅江柑的种植历史比三江久远,但是不是梅江就一定比三江好?不一样,还要看种植的技术,以及两地的水土条件差异,不能一棍子敲定答案!

新会陈皮跟山头茶等“一山一味”不同,新会陈皮是基于这个自然区域的道地特性,如气候、水土、树种、陈化环境等等条件导致新会陈皮的道地特性,而所谓的一线产区,更多的溢价在于“稀缺性”和“土地价格”。

问题二:新会内部各产区之间的陈皮,是否有明显区别?

曾经有一个读者在文章后留言:每个镇的果皮都有味道的不同,东甲皮果香浓、梅江皮清香、茶坑皮薄荷味、天马皮甜香,而三江、双水等产区就香而寡淡,古井崖南司前等就辛而不苦,但刺激、痹口感强烈······对于这个读者的留言,是可以看出其对新会内“小产区”概念的崇拜。

关键是,很多读者也纷纷表示,是不是核心产区陈皮,都有各自的味道?就跟普洱茶每个山头的茶叶味道差异一般,产区之间的果皮也有差异?

落地柑

每逢说到这里,老李总是得解析,其实这位读者的结论不是自己得出来的,而是卖货给他的那个商家“种”到脑袋里面的东西。

在老李多年陈皮的经验来看,并不是梅江东甲的新会陈皮就一定好,也不是双水三江的新会陈皮就一定差。而好的陈皮是需要从柑源地开始着手,例如种植的环境、柑农的功夫、品种以及后期的陈化等等,共同作用下才有好品种的新会陈皮。

所以,那些张嘴就来说自己闻一下吃一口就知道哪里这个新会陈皮产自那个产区的“砖家”,读者朋友们基本可以绕道了。所以,老李帮读者鉴别陈皮从来不会质疑“小产地”的真伪,但对于一些味道不及格的皮,老李会提出质疑“大产区”是否符合,最后综合决定这个皮的优劣等。

人为造旧的新会陈皮

问题三:“看图识陈皮”是可以做到,但仅限于看“品种”和“新旧”

老李总结一下门道就是“看、闻、尝”,大家可以具体看看笔者收藏的不同年份陈皮的外观区别,一起来感受一下。

看——看油包,真宗新会陈皮,油包大而密集,表皮是“粗糙感”;看颜色。外皮是随着年份的增长而一点点变暗褐红(大红、二红)或暗灰黑(青皮)的,很少出“焦黑”的颜色,如果你手上的皮是发“发黑且油亮”的,那么基本可以判断是造假皮了;

八年的新会陈皮,猪皮干一样的质感。

看——猪鬃纹。新会陈皮的外表,陈化时间越长,纹路越清晰,自然卷缩,舒张状态,也被称为“猪鬃纹”,就跟“猪皮”一样,可以清晰看到表皮的“洞洞”,也就是一个个的“油室”;

五年的新会陈皮

闻——笔者一直说的“新会陈皮”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果香味”,在化学成分上,称之为“脂类物质”散发出来的清香,这也是新会陈皮特有的香气。而随着陈化时间的增长,香味不减反增,越发甘醇。3年以下的皮,业内不称之为“陈皮”,而是“柑皮”,“三年为陈”是一个重要的分界点。

三年以前的柑皮会有较为强烈的“酸涩味道”,虽有果香,但气味会比较的“新鲜”;3年到5年的新会陈皮,陈化期初步完成,这时候有略浓的果香,很容易闻到;5到10年的,新鲜的果香味消去,陈香出。行家称之为“药化”的阶段,带有“药香”;10年后陈皮便“无果香”,只要用手轻轻刮表皮,甘醇厚重的陈香味也可以闻到。

十年的新会陈皮

尝——真正的新会产陈皮,入口最明显的感觉就是“回甘”。不用泡茶,直接撕一小块放在嘴里细细咀嚼,前调是浓郁的果香味,中调是陈皮香,最后是满嘴的回甘,持久不散。如果是造假皮呢,入口便是“苦味”。因为柑皮(无论是不是新会柑)都带有柠檬苦素,消除这些苦素的方法就是“陈化”。

陈化过程中,柠檬苦素等成分会转化为各种脂类、苷类物质,而这个过程,少则三五年,多则七八年,但造假皮是用人为方式催化、泡水、烘干而成,因而果皮里面的苦素没有转化,口感发苦!用于泡茶,新会陈皮可以冲泡多次,而假皮一两次就会失去香味。泡茶后的陈皮,新会陈皮就算再次入口嚼烂,还有很大回甘,而造假皮就是一片没味道的果皮而已。

泡开之后的新会陈皮

问题四:回归根本,“味道”才是判断陈皮好坏的核心关键

这里老李也需要提醒,如果读者朋友遇到明显的“薄荷香”陈皮,直接就可以闻到味道的,就要注意认为叫香料的问题,因为即使是青皮、二红等自身有的薄荷味,也不会直接挥发到“空气中”,而是需要掰断陈皮让挥发油溢出,或者直接泡茶煮水,才有明显的香味。

而回到新会陈皮的本身,其概念越多,证明市场越是急躁,这时候就越容易打出各种新颖概念皮以获取市场的关注,这时候消费者就要牢牢把住新会陈皮的几个核心关键——是否新会品种、是否传统生晒、是否新会种植等等,只有从新会陈皮的“基本点”出发,才可以拨开云雾见青天,不被“概念”牵着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起重吊装专项施工方案
APEX罗技 通用鼠标压枪宏-抖枪宏-自动识别 GHUB2022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