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备付金调整利好行业,中金继续唱空腾讯控股

每一次备付金制度的调整都会牵动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心弦。

近期,据财新报道称,为进一步完善备付金集中存管政策,人民银行已决定将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备付金以0.35%的年利率按季结息,并从中计提10%作为非银行支付行业保障基金。

2018年6月29日,央行发布《关于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全部集中交存有关事宜的通知》(即“114号文”),自2018年7月9日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2019年1月14日实现100%集中交存央行。

对于很多支付机构而言,“躺赚”的时代随着114号文的下发而宣告终结。现在央行决定对备付金支付利息,对行业而言是一大利好。

第三方支付早已经呈现出寡头垄断的格局。有最新的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第三方支付交易额支付宝和腾讯占比超过90%,所以央行新的备付金政策无疑对支付宝和腾讯影响最大。

对整体行业而言,央行新政构成利好。根据央行最新公布的“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数据,截至2019年11月,对应备付金的“非金融机构存款”项目余额达到1.48万亿元,对应的利息达46.62亿元。

但是在中金公司最近的短评当中就指出,在备付金新政之下,对腾讯控股而言,增量利息收入预计贡献金融科技板块约2%收入,但仍旧维持中性评级和目标价342港元,较目前股价具备11%下行空间。

中金认为,备付金利息曾是腾讯金融科技板块重要的收入和利润(贡献更大)来源之一。

据测算,2017年备付金利息收入(约60-70亿元)贡献了当年腾讯金融科技板块的20%的收入。为了整顿第三方支付机构违规挪用客户备付金的现象,2017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将第三方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全面集中存管到央行,执行截止日期为2019年1季度。

但由于央行对这部分资金不支付利息,备付金利息收入在腾讯金融科技收入的占比逐步下降。按照测算,由2018年1季度的15%下滑至2019年1季度的3%。

预计腾讯将受益于此次新政,但新增贡献的收入和盈利或较此前显著下降。

中金测算了一下备付金新政对腾讯控股的影响。

第一,从资金价格上看,腾讯此前备付金利息收入的利率约为1.5-2.0%。

第二,从资金规模上看,截至2017年4季度,中金估计第三方支付行业客户备付金规模约为9千至1万亿元,而腾讯占比约为50-60%。因此可测算出2017年4季度腾讯客户备付金规模约为5,000-6,000亿元,客户备付金利息收入约为20亿元。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1月,第三方支付行业客户备付金规模约为1.4万亿元。同样假设腾讯的占比约为50-60%,腾讯客户备付金的规模约为7000亿元左右。

第三,如果按照0.35%的利率,就可得出客户备付金利息新政将为腾讯带来全年约24.5亿元增量利息收入。

第四,跟之前的高光时刻,例如2017年备付金利息收入有60-70亿元相比,24.5亿元的利息收入,较此前大幅下降。

从另一个角度看,腾讯也在积极推广自身理财业务(例如零钱通),因此也限制了其备付金利息收入未来的增长空间。

最后,中金提出的结论是,我们预计的24.5亿元的增量利息收入约占其对腾讯2020年金融科技板块收入和运营利润预测的2%和10%。

在公司层面,增量利息收入约占我们2020年收入和非通用准则运营利润预测的0.5%和1.5%。

目前,中金仍旧维持中性评级和目标价342港元,对应25.2倍2020年非通用准则市盈率,较目前股价具备11%下行空间。

不过也有很多国际大投行跟中金的看法不同,仍旧看好腾讯控股股价在未来的成长性。例如很多国际大投行仍旧纷纷看多腾讯控股,野村证券给出了428港元的目标价,高盛也给出424港元的目标价。

最近,腾讯控股股价走势也颇为强势,上个交易日跳涨2.1%,创下了2019年4月以来最高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三方支付钱途美好 风险凸显
备付金集中存管,断直连后支付行业再迎新挑战
中国支付巨头们躺着赚钱的好日子已到尽头
第三方支付躺着赚利息的日子结束:半年后备付金全部集中交存
第三方支付公司不会告诉你的10件事
淘宝提供商铺资金贷款月息1.8%被指利率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