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际互动的第一条元规则-我们永远不可能真正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

最近在看小谢尔顿,有一集谢尔顿和姥姥打牌。

姥姥故意看着牌做出很不爽的表情。小谢尔顿就以为姥姥牌不好。

然后很开心。就全跟了。

结果姥姥3个Q。姥姥赢了。

谢尔顿很不解,说,怎么会,你不是不开心么?

姥姥:我让你觉得我不开心而已

谢尔顿:你这是说谎,你对你的小甜饼说谎了。

姥姥:我炸了你一下

谢尔顿很疑惑的问:其它人知道这个么?

姥姥耐心的说:谢尔顿,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谢尔顿不解:这样不就改变了任何事情么?那我怎么知道谁能信任呢?

姥姥:无法知道,所以人生才精彩啊。

谢尔顿内心os:姥姥总是教我一些会让我晚上睡不着的事情。

这是人际互动的第一条元规则。听起来是一句废话。叫做我们永远不可能真正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

有人说这个道理还用你讲吗。人心隔肚皮,人家不说出来我当然不可能知道人家是怎么想的,要是想知道的话就只能去问他们。——但是且慢!问了他们你就会知道吗?

小心啊,三体星人就是吃了这个亏。

要知道,别人告诉了你他的想法之后,你仍然不能判断他说的是不是真话——除非你「相信」他说的是真话。所以表面上我们通过沟通,了解到对方的想法,事实上我们了解的只是对方的「说法」。从说法到对方的内心世界之间,是永远不能穿越的一层屏障。

比如,在地铁里被人踩了一脚,你要不要生气?我想大多数人的答案都是,取决于对方是不是故意的。但你怎么知道对方是不是故意的呢?对方已经道歉了:「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你相不相信他?如果他态度诚恳又是个陌生人,你有很大概率会信(无缘无故,怎么可能故意踩我),但如果他是一个刚跟你吵完一架的小伙伴,你心里就未必会采纳这个说法了。

看,你最终生气与否,并不取决于他的说法,而取决于你内心的判断。

我们一直在这种永远没有真实答案的猜疑过程中,去和别人互动。每一次自以为正确的结论,都是我们选择相信的结果。

然而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感受不到。大脑会帮我们把这个过程自动完成,而不会每次都弹出一个对话框:这次您是否选择采信他的说法?我们自动把心里的猜想等同于客观事实,然后进一步用这些「客观事实」,去强化心里的猜想。

比如,我现在写的这篇文章,也许有人看了,一下子就走开了,有人还会说,在写些啥。如果这时候我分享给我的朋友看,他不发一言,就去做自己的事情了。我可能就会在心里做出一个判断:我写的不太好,也不精彩,当我问他我是不是写的不好,他很可能连忙会说:「不不不,你写的我挺感兴趣的,还不错。」

但问题是我信不信呢?

「他肯定只是出于礼貌才这么说,怕我尴尬,安慰我呢……」

你说这样想对不对?有可能对,有可能不对。但对我来说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就是我看到的「真实」。进一步地,我加深了「我写得不好」的信念。为什么?因为「大家都不感兴趣,且朋友也没有反应」。我以为我看到了你们的想法,而那只是我选择相信了你们这么想。不是因为看到大家不感兴趣我才觉得我不好,而是我先相信我讲得不好,才能「看到」大家不感兴趣。

仔细消化一下这个逻辑,会觉得不寒而栗。

我们自以为千真万确的别人的看法,我们凭什么当它千真万确?

有朋友说,这好像陷入了不可知论的处境。不完全是,虽然别人的想法不可知,但是有一点是可知的,就是「我」本人的感受。你们喜不喜欢我我不知道,但我不喜欢我,这是确定的。

也是唯一可以确定的

所以,这条元规则的推论就是,你自己的感受才是你唯一可以确定的一点,在心理咨询中,就会在这一点上做大量工作。如果前面我的例子发生在一个来访者身上,他说身边人并不评价他的文章,咨询师就会问他的感觉如何,他说我觉得他不喜欢我,但这都是他的猜测。咨询师会进一步追问——注意这个提问:「如果你觉得大家不喜欢你,这对你意味着什么?」

他说我会感觉到自己特别失败。

好,这句话对他来说,才是唯一的真实。

记住这个问题:「这对你意味着什么?」在之后的部分,当我们讨论一些复杂的人际现象时,我们会反复回到这个问题。在一个人际互动中,你真正能看到并且把握的只有你自己的感受,由此得出的推论是:你只需要为自己的感受负责,也只能为自己的感受负责。阿德勒把这一点称为课题分离,他认为,每个人在互动中的一切行为,都是在为了自己

这个说法常常引起广泛的误解。有人说,这岂不是在倡导自我中心?哪怕你让别人不舒服了,你也不用管他,只要把你自己照顾好就行?这算什么呢?其实,这不是说我们不用「管」别人的感受。如果我做的事「可能」让对方不舒服,我会感觉到内疚或者担心,然后会考虑做一些事情去补偿。但我并不确定对方是不是真的不舒服,我补偿的是什么呢?

如前所述,我确定的只有自己的内疚或担心。

我补偿的并非对方的不舒服,而是我本人的负面感受。从课题分离的角度来看,我的补偿——不管我有多相信它是为了对方——本质上只是我在处理我自己的感受。

而对方的感受究竟如何呢?他是否真的因为我的行为而受到困扰?不舒服之后他会如何处理?当我做出补偿行为之后,他的感受会不会好一点?……那都是对方的课题。

有时候我们会把两个人的课题混淆起来。很多纠葛就来源于此。对方可能会主张,我没有权力这么做,因为这样让他感觉不舒服;而我也会反驳,他不舒服当时就该拒绝,事情发生了何必再算回头账,徒然增添烦恼。这两种说法,都在要求对方为己方的感受负责,不仅没有来由,而且往往把简单的问题搞得复杂化。根据前面讲的第一条元规则,在人际互动中,我可以做一切事,对方自然也可以做一切事,而我们只需要各自承担这样的后果。我面对的后果就是我的内疚,他面对的是他的受伤。我们在同一场互动里,各自面对各自的课题。

在我的理解中,这是一套相当好用的思路,有点像中学物理的受力分析,给了一套非常简洁的方法,来解析纷繁复杂的现象世界。「我为我自己负责,你为你自己负责」。说起来没有多么了不起,但很多复杂的人际问题,这样分析之后就会变得简单明白。说简单,其实也不简单,掌握起来还是需要一些练习。你不妨拿你自己的人际互动来练一练手。

提供一个例子。前几天和一个女生聊天。她说她妈妈不喜欢她留短发,她就开始留长头发了。这是一个很常见的说法:「我做这件事的原因是为我妈妈。」如果你掌握了今天的分析思路,你就知道这个说法并不准确。你会问:「你妈妈不喜欢,这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女生说,她很害怕不被喜欢的感觉。这个逻辑就对了。她不留长头发,不是因为她的妈妈,而是因为她在害怕。假如要解决这个问题,入手的关键也就不在妈妈,只在她自己。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未知的,而关于如何与这个不可知也不可控的世界以及和其它人互动,就是我们一生的课题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别人碰钉子碰出来的三十二条人际交往规则,
越是没有本事的人,越会让人不舒服|社会比较的心理学解释
【燕程心语】说说抱怨
解读人际交往中的“白金规则”
人际交往潜规则 还没吃亏前看看
人际交往基本功(十五)拓展人脉关系的游戏规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