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回复一个人的问题,我才发现我已经在信任自己,信任关系了

很长一段时间,我学习心理咨询的时候,一直有一个困惑没被老师解答过。

那便是,很多研究,以及临床的有经验的老师,甚至是各个老师哪怕只是做一辈子理论和研究的老师,也在告诉我。

心理咨询起效果的关键因素在于咨询关系。

可谈到如何建立好的咨询关系,又没有下文了。

我那时脑子里一坨问号,你们对我说,好的关系是促进来访者改变的底层原因,却大家似乎都不知道,好的关系如何建立,最多说一些共情,同理心,中立,保密等规则。就没有了。

然后继续教各个疗派各个知识点各个研究。

于是带着这个问题,我上路了。

做咨询的时候,又总会被人问一个问题:心理咨询的疗效是经过验证的么?我该如何相信,做心理咨询能帮助到我呢?

我发现我很难回答这个问题。简单说,确实有一些元分析的统计结果。以及研究普通聊天和咨询前后对比的核磁共振脑图的研究。

会发现,心理咨询确实可以在大脑层面上降低来访者的焦虑抑郁那片区域。

以及心理咨询的效果。

可证明不了什么。因为每个来访者是个性化的。他们想在咨询中获得的东西是不一样的。而实际的咨询中,有的个案做几次就有改变,有人做了很长时间还一脸懵逼,有的人没变化却觉得心理咨询很有帮助。有人变化很大,却不觉得是咨询带来的---

而哪怕确实有n个来访者对我说过,“真的很谢谢你,”或者“心理咨询真的帮助了我很多”

我依然无法对一个还没接触过心理咨询想找心理咨询的人,对她说。

“嘿,心理咨询的可以帮助到你的,信我姐带你”

这就给来访者以及回答这个问题的我,带来了一个麻烦。

就是对来访者而言:你该如何判断,花时间做咨询能带来什么呢?要是做了咨询没变化,沉没成本就高了。

我记得有一个来访者最开始对我说:“要是我继续做咨询,赔了时间又赔了钱可咋办”

我没得办法,只得在开始咨询的时候告诉来访者把可能的收益和风险以及心理咨询的局限告诉来访者请他自己去权衡。然后告诉他,咨询的设置里,来访者有随时退出的权利,而咨询师不得挽留,所以选择权在你,尝试也好过程中觉得没效果想走也好都可以的。我只能是做我这个专业的事情而已。

我每次这样说的时候,我自己对自己翻个白眼:那套说辞听起来就像劝退,啊,咨询又贵又花时间还不一定保证效果。

可还是要这样说。因为确实有可能会是这样。

而告诉了这些,了解了这些情况,还想做咨询的来访者都是真爱。

因为清楚了且接纳了最差的可能。那接下来就是往最好处去走。

而这些年,我带着这个疑惑做咨询。做监督。会慢慢的发现,所谓一段好的关系其实是越来越相信自己相信对方相信世界。

(爱情也一样,因此假如你谈个恋爱,发现越来越怀疑,那得去思考哪里出了问题)

而如何促进好的关系发生呢。

我思考的结果是,把所有要求全放在了自己身上,而选择给了来访者。

因为,我控制不了来访者。只能控制自己。

修己不强求别人。把输赢赌在过程中而不是为结果患得患失。

好在,对于每个人来说,自己对自己的要求永远其实比别人对自己的要求高。

于是做好了自己的要求,等于做到了其他人的要求。

最开始做监督的时候。

其实实验者变化很慢。

而现在越来越快。

因为我发现监督,其实他需要相信监督的那个人本身可以做到自己说的那些话,

于是我早上7点前起。七点准时发早安。

时间久了。都不需要我说,我会陆续发现我的来访者也会开始7点回复我。说明他们也早起了。

而早起了代表早睡了。

约定的时间定时出现。慢慢的有些实验者告诉我,他们发现现在会把情绪放在一天中这个固定的时间处理分析看到。而其他时间可以很简单的只是做事而已而没有过多繁杂的情绪。

有的实验者告诉我。他期待约定的时间我出现,因为可以很开心的对我说他做到了然后不要脸的求夸赞。

于是我自己因为监督实验,也不得不变得更加认真说到做到。

于是就变成了互相进步。也是神奇。

于是对于监督而言,要真正让监督的那个人,慢慢学会行动。其实我得有我自己的规律,准时。专业。

而后我又是一个说着说着就能把氛围弄得舒适开心的人。

于是他们不觉得监督,自律是一件不开心的事情。便可以促进行动了。

而随着,被监督的人越来越好。下一个想要参与监督的人会更加相信监督以及我。

因此,有这个相信他又可以很快开始行动起来。

咨询也是。

我有一个找一个终身的来访者的想法。

而这个不确定性更大,我没有想过会有人真的参与。

甚至哪怕有人参与,我也设想过他可能坚持不下去。

甚至我也有可能坚持不下去。

于是我就放在哪,当做一个愿望。都没有想过等待。

但确实有人骂有人问。

有的人问这个,我就知道他不可能成为那个来访者。

比如有的人问我。你这个我怎么相信你呢,我可以先不交费用,10年后给你。那样我一定会相信你。

我礼貌的拒绝了他。

不是因为不可以这样,确切的说,假如那个人真的很认真的在考虑这件事这个设置也是可以。

但他不问我的资质,不问自己想要咨询达到的目标以及讨论咨询对他的意义。

就像是占便宜一样。我就知道。没有意义。于是拒绝了他。

而有一个人。

很认真的和我讨论这件事。

他问我。

这其中不可控的风险很大。

比如,你做着做着就坚持不下去没有动力了

我说,我三年前,定了一个1元钱给1000人做文字咨询的项目,完成。过程中无论是朋友还是老师都觉得我是不是有问题,我自己也这么觉得。但完成了。

而后9.9一万人的公益计划也在开始。等待完成。因为有第一个的完成我觉得后一个只是时间问题。

以及这三年,除了这个,其实我的语音咨询视频咨询加上线下面对面的咨询次数。也达到了1000个小时。

我不确定未来会不会没有动力热情。但目前看来我似乎可以坚持。

他问我。

那这无论是公益还是正经的咨询,每次都是认真的么?

我回顾了一下回答说是,且正经的咨询。我确实更加认真。对方的问题,除了当下我不断去共情。

过后我还模仿来访者的状态一段时间而后去揣摩对方的心理以及解决的方法。

也因为这样,我每次咨询完,都特别饿。

就是那种感觉精神全部专注一个小时后,脑子开始动不了而没有能量了。

就像昨天晚上做完一个咨询后。

9点,我第一反应是,对舍友说“吃宵夜么?我饿”

其实我的舍友都习惯了。每次咨询完后,无论多晚我都会吃得很多。

如果有的时候被来访者情绪浸染,没有说出去吃东西。她都会拉我出去买香蕉。(因为香蕉就是那个解救我的法宝,吃了就开心哈哈)

我想假如我不够认真应该消耗没有那么大。

而公益咨询。也一样。虽然没有那么复杂的共情步骤。因为只有文字其实会失去很多信息。但公益咨询越到后来。我越不关注咨询的意义。

只是那一个小时去认真对待他。能解决就解决不能解决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对方能接受多少是他的事情。

确切的说,公益咨询除了帮助那些真的特别贫穷的人这件事有意义。还有一个意义是。它让我少了浮躁。

因为其实做公益比作正常的咨询要难。

是只有一次,文字咨询。都是限制。且参加这个公益的大多可能是贫穷的,或者还没有生活阅历的贫穷的学生。还有其实不相信他人的一些奇怪的人。

前者受教育程度其实低,后者见识其实少。

因此过程中我尽量引导他去找到他这些年自己经历中哪怕只有一点一个很小的好的资源,特点去放大。

于是共情少,认知疗法没法用,只能用建构学派的焦点解决短期治疗。

这个过程其实等同于同一种方法但不断的去训练精进。而后哪怕是文字咨询,一次的限制。来访者也能有所收获。

在不断的回答这个人的提问中。

我发现了。我其实之所以会突然冒出这个终身的想法。

是因为我早在不知不觉相信心理咨询对人的成长,而我想知道,人可以成长到哪里。

我既好奇自己也好奇他人。

我的三个的算是长期的来访者。都在发生一些变化。

从一开始的觉得世界怎么对自己这样的委屈痛苦以及不断的重复可怜的自己可恶的他人。到后来可以理解他人的难处而只是专注于自己可以负责的地方。

两个是工作越来越好,一个是学习慢慢静下心来。

而这是外部表现。

内部的成长是。

他们不再只是只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世界他人。

他们现在可以自己分析自己做的事情背后的复杂的动机。

比如有个人发一个道谢的贺卡给另外一个人。他对我描述他自己是。

“我真的感谢她这是一层动机,另一层是我希望他接受到我的感谢从而评价我是一个感恩的人值得被好好对待这是一层,还有一层是他是很重要的人也是一层。”

以及,一开始可能只是我在提醒他似乎可以做些事情。

而几乎大多都是在咨询一年后,他们自己对我说。“我想减肥,早睡,让自己身体健康”

他们关注自己的方方面面,自我负责让自己舒服。不再忍让。保护自己的权利。

确切的说,更有攻击性了,但不会伤害到人只是在受到伤害的时候不伤害自己不自责而是去解决问题。

还有也开始相信未来出现什么自己可以解决。

以及有时候会自己不要脸的说“我是不是好棒”

情绪上更为开放接纳。

人际关系上不再那么紧张。

但出现了新的一个需要前进的点。我和那三位来访者都能相信遇到事情了不害怕。但他们不会主动去根据自己的原则去创造以及获得自己的想要。

我会发现人的成长其实可能没有上限。我好奇。我们还能往哪里走。除了不再那么痛苦好的生活好的心理特性以及更有智慧的面对未来变老发生的一切挑战困难。除了我自己的经验我想看到其他人的经验角度。

不回复这个人。我还不知道。

我已经相信了监督可以带来行动。星辰计划可以带来动力。

咨询可以带来更深更广的成长。

而心理学可以让我们更加理解自身。而理解可以带来接纳和改变。

而这份相信不在于推理想象,而是因为真的有人因此而变化了。我看到了事实而已。

我再回过头去看我自己,以前的文字。

那时候我还在不断诘问我自己。心理学有什么用。心理咨询有什么意义。

咨询关系如何建立。

我能否给来访者带来改变。

那些我困惑的问题老师都解答不了我要怎么办?

而不断折腾的过程中。我越来越相信自己和来访者以及参加监督的实验者。

虽然有些人现在还没有变化。但我在等待,就像培育一朵花一样。

我先浇水施肥,给予营养。尊重,信任,关心,理解。直到它积攒了能量想要破土而出。

我从一个急性子,成为了一个特别有耐心的人。

而好在这份耐心确实带来了一部分人的变化带来了美好。

甚至我开始觉得,越长越深越往前的关系。带来的力量越大。

于是我以前害怕生孩子。觉得那个羁绊太深。我不一定可以培养好他。而现在我不那么害怕了。我知道我只需关注我可以做什么让对方体验更好就可,其他的就看他了。哪怕他最终不是我期待的,只要是他自己期待的就可以了。

朋友家人虽还是单身狗但也期待长久的恋爱关系。

甚至我有些稍稍相信一些世界了(不好意思我真是一个悲观的人,毕竟小时候早早被告知人会死的且看的书都是人间黑暗,比如巴尔扎克,《罪与罚》《战争与和平》《悲惨世界》看多了,想不悲观都难。

我开始发现。所谓相信,其实真的可以来源于无数次做到。

虽然我还有很多疑惑。比如人是否可以找到自己源源不断的动力去积极生活?

比如心理学处理完主动创造生活与被动接受生活要如何转变?

比如监督除了伙伴激活,舒缓情绪还有什么可以促进行为?

比如80岁那时候的心理困惑是什么?

比如我是否可以成为一个我自己认可的足够优秀的咨询师。成为那个咨询次数最多,时长最长,改变人最多的咨询师?

比如大脑的神经学研究能否定位到每一份情绪想法解开所有谜题?

哲学会走到哪里?

物理学和数学说的宇宙大寂灭之后人如何逃出去?

我能否火星旅行一次?

等等。

我会发现我有一个很好的特质。就是在我还不确信的情况下,我也会先去坚持和尝试看看。看看结果会如何。

好在这一路走来。

确实累也确实做了很多。

但现在看来值得。因为假如好的关系的评判标准是,看自己和关系的互动中是否越来越信任自己和对方。

那和知识发生好的关系也是如此。

这份知识实验越来越好。就说明。这个知识是正确的。

人生也一样,越走下来若是越怀疑那可能的停下来思考是否思考错了方向或者走错了方向。

我从小到大,其实一直是一个怀疑和疑虑比相信更多的人。哪怕现在我相信了我作为咨询师的价值以及监督师的意义。

可我还是会产生更多的疑虑。

而我喜欢这些怀疑的。因为这些怀疑会让我不会自满也不会自傲。而是继续去形成假设,设置一些实验去检验,去解决我的怀疑。

因此假如你不相信自己,时常怀疑否定自己的时候。

希望你大胆的做一些假设而后去行动验证。在一次次行动中去确定自己是怎样的。

假如你怀疑他人对你的看法是不好的,比起怀疑和伤心,我更希望你直接去询问,他人对你的看法。

我很喜欢科学。因为科学的本质是怀疑。无论前人多么牛,我们还是可以推翻。只是要有证据去证明或者证实。

而我也用这种态度去怀疑去花时间验证我对生活的一些假设看法。

现在的我看到一个新的研究,一个新的理论,第一反应是哪个来访者适合用一用。

做监督最好玩的便是这个。可以放心大胆的去实验,而实验者都还很开心。

我希望未来我可以比现在更相信自己。那我其实还需要认真做更多事情。

做着做着大概就可以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年第一弹:咨询伦理讨论
新手如何做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工作伦理守则
心理咨询伦理有什么重要?深受启发的一堂课
心理咨询师不可与来访者发展咨询以外的其他关系。
心理咨询:我可以和咨询师交朋友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