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团体招募:探索人际关系得回到人际关系中去

人们内心的困扰均源于人际关系的冲突,最好的解决之道就是利用团体的动力去化解--欧文亚龙

无论你是内向还是外向,无论你是享受关系还是不享受关系。

我想或多或少,你我都会被关系困惑。

恋人,家人,朋友,同事。

我们每个人一出生。就已经处于关系之中了。

我们透过各种人际关系认识和接触外部世界,也透过这些关系反过来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

而我现在才开始决定认真要开展组织和形成一个团体。

这是因为我一直知道团体对咨询师的要求和挑战比个体要更多一些。

而我现在才开始觉得我已经准备好了。

我很早就知道,团体也许比一对一个人咨询更友好。因为假如一个团体有8个人。每一个人收获的就会是7个不同又可能相似的人生经验。

大概两年之前。我的那位神奇的来访者。那时候他的问题大致摆平。对自己,对咨询都有了他自己的认识。他和我说,假如每个人都可以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困难,困惑,成长,过程,对很多问题的探讨。就是我们的这个过程形成一个团体。是不是每个人都可能成长的更快。

我就感觉到了。

个人咨询的局限。

后来,咨询时间更久了之后。我会发现,总会有,一个来访者的思维方式和内心困惑可能和另外一个来访者相似。但基于保密原则。不能说。

我有时候会开脑洞。

我在想,假如你遇到了一个问题,而你之后又遇到了一个人他和你诉说和你一样的问题。你经由他的诉说看到了自己。会怎样?

而这个脑洞实现了。

我自己去做团体的时候。有一位成员说,他一直以来觉得自己没有归属过任何一个团体。我一看哎和我一样哎,而后就发现,他自己本人其实总是在以一种游离状态在团体中,他的种种表现,都让我想到了我的成长过程中我所做的一些选择和表现。我明白了。与其说是我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还不如说,我自己在拒绝融入团体。

看清楚了这个,现实中遇到同样的情况,我自己设置改变的实验。会有一种打破我自己旧有模式的愉悦感。

经由这次的经验。

而后我咨询后,越发的坦诚。有时候我发现来访者一直卡在一个情绪的循环里,发现共情只是让他更加的自恋。走不出来。

便开始用对方的状态,开始诉说我自己生命中同样会出现的一个场景。以及我当时如何面对,现在如何看待。

当来访者停下来,看到我遇到的经验和他的相似之处的时候。

他开始发现,哦原来,不仅仅只是他遇到过这个问题,其他人也遇到过,而这个问题除了,停在原地团团转。还有有可能有其他的解法。

也就是这样,我会自我暴露,但只会选择合适的暴露的时机。让来访者看到问题所在。

咨询做久了。都快把我的经验变为工具了。

可我深知我的经验不够。于是我会时常建议,来访者去试试开放自己,去日常中听一听他人的人生。

印象最深的是,一位来访者,我用了各种方法都没有让对方改变一点点。

我都惊呆了,可以一直保持不舒服的姿态很久。而最终她完全变好了。

变好的原因是。她说她听我的,去深入了解那些她觉得羡慕的过着她认为的理想模式的朋友,上司等等。而后发现,天,她自己的痛苦完全比不上别人的承受。原来,生活的现实就是如此。我们都需要面对很多的不如意。

以前她总以为天底下只有自己一个人这么可怜这么惨。但现在发现不是,他开始放松了。

我苦笑不得。这件事我反复和她说过,但她不信。还好,她至少听进我的话,真正的去看了别人的生活,问了别人内心的感受。

眼见为实。

而经由这些经验。我会开始思考和学习团体。因为我想要做团体了。

我也希望我在团体学到的大家也可以在团体中学到更多和体验更多。

要说我自己去做团体以及假如你参加体验团体可能会学到什么?就是下面要说的了:

  1. 你无力掌控

    团体里的成员,人人平等,没有权利等级的划分,换句话的意思就是,谁都不会服谁,如果有一个人尝试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掌控这个团体,注定会挫败。而这样的挫败我想哪怕在日常生活中你也会感受到。

    比如说,“是开始了么”当第一个人打破沉默开始问,眼睛看着团体顾问。表面是询问,实际是想为团体找一个权威。假如顾问点头,就好了。可顾问假如沉默。提问者就会灿灿的笑一笑,退回去。

    第二位“是开始了么?不是到点就开始”他看了看表。这时候假如没人回应,他会无意识的接过领导的权杖,并开始说“要不咱们相互认识一下”。

    有人认同了,大家勉勉强强的开始,但顺序如何,介绍到何种程度。会缺乏标准。而后就会出现一个造反的。“为什么要形成这样的顺序,搞得后面的人就不得不遵从是的”

    第二任领导就会到此为止。把权利交给第三人。但这个权利是虚幻的。于是会出现第四个第五个直到混乱。每个人都很难忍受混乱。于是都开始尝试自己的方式掌控这场混乱。借助于理性,借助于情感,借助于权利,借助于技巧,借助于音量,借助于手势表情。借助于眼泪,借助于拉帮结派。但没有一种方法真的奏效。直到大家不得不承认:失控了。

    努力追求控制的人往往很孤独。他们不断给自己制造幻象。一旦团体把这些幻想击碎。让我们不再孤独的同时,也会承担现实无力的代价:我们是人,只在人群之中,没有人会是人群之上。

    当然这中间会有一种除了领导和失控,还会有一种不把领导的权利给别人的做法。给自己和他人之间画一个个屏障。比如玩手机,画小人,闭目养神,发呆,缺席。通过阻断与人的联系来让内心变得坚硬。

    --某种程度上,精神疾病和成瘾可能就是这个的隐喻。

  2. 别人对你的感觉,只对别人重要

    每天的团体结束,顾问和我们共同检视今天在团体中的经验。常常会被问到。“当时你那样了之后,感觉怎么样”

    有人会回答“有人反对我,攻击我”

    顾问说“有人反对你攻击你,你感受怎么样”

    “晤,我感觉他们不喜欢我”

    顾问摊开手“那时他们,我问的是你感觉怎么样”

    那一刻,我清晰意识到。对啊,只要在团体中,我们都会担心“别人喜不喜欢我,接不接受我”可我永远搞不清楚别人的真实感受。反正难说。我只需要处理我自己的感受就可以了。我学习过课题分离,但那一刻是我真的意识到课题分离是什么意思的时刻

  3. 改变需要做实验

    团体会发生很多事情,会看到责任。现实。权利。看到也许会触发改变。但改变可不仅仅只需要看到。

    而团体是一个和现实不一样的经验。在这里看到了问题。可以试试尝试不一样的解法。而后你会看到反馈。新的行为是否合适,别人怎么说,怎么做。实际上我会有什么感觉。那些不敢在外界的尝试。在团体中大家会开始慢慢尝试因为没有太大的代价。这里是相对安全的场所。

    而很多人就在此开始改变

  4.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我们都害怕孤独。可其实我们并未真正的孤独。

    一个人独自哭泣,她的眼泪中有每个人的参与,两个人吵得不可开交他的仇视与亲密有每个人的参与,三个人抱成一团,他们的结盟与不安也有每个人的参与没有人是无辜的。沉默的他人也是参与者也是允许者。

    人与人永远都在互相影响,互相授权。

    而团体,其实是我们互相利用彼此又互相合作。作为镜子作为反馈。作为支持。作为可我,作为戒备,作为带领。

    团体中你经历的一切既属于你也属于他也属于大家。

    写到这里。我在想。我写的这篇文章,好像既属于自己又不属于自己。

    别人会看到会反应,有的会看不下去,有的会认真看,有的会询问,有的会对团体好奇。有的会真正参与团体而后形成新的故事。

    这便是我们的联结。

团体,不仅仅只有这些。我也有很多不确定。不确定最终形成的,大家学到的,出现的,暴露的,真实的,期待的。究竟是什么。

而我知道,假如要参加团体,你就会遇到这些不确定以及某些失望和挫败。同样的也有可能会看到自己更多,开始真正安全的改变。

2020年快要结束。而我在团体,思考学习了2年。

我也终于要开展团体看看了。

以下是规则和要求:

Q&A我适合团体么?

开展尝试踏上团体便是一个探索和冒险,一般来说,每个人都可以参加团体。大家进行坦诚,开放的讨论,从而发现自己的欲望,冲突,情结等等。

不过团体更多的是,对关系模式的探索。希望那些对自己关系模式感兴趣,或者在关系中遇到了一些阻碍,也许是同事也许是家人,都可以加入。

推荐对认识自我感兴趣的人,开放程度高。拒绝偏见。

入组要求

-有强烈的想要探索自己的成长的需要,能够成熟应对改变带来的不适感

-能觉察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情感,并能忍受团体过程中呈现的负面的情绪体验

-坦诚,开放,非暴力语言非伤害的态度表达自己对他人的感受

-能够保证按时参加活动

团体详情

时间每周五晚20:00到21:30

招募人数:6-8个人。人数满,就会开始。

费用:

入组访谈费用100/次每人(确认加入团体的需要,目标,以及是否适合团体)

团体费用:50/人/次

结束访谈:不收费

团体次数:10次

团体地点:网络线上,腾讯会议视频形式

注意事项:

团体氛围我们共同参与确定,约定以下几点:

  1. 准时参加活动,主动探索表达内心发生了什么

  2. 全身心投入团体

  3. 开放接纳,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倾听和参与团体互动

  4. 互相信任坦诚,自由表达自己

  5. 保密,为团体成员在活动中所袒露的个人隐私保守秘密

  6. 边界,为了个人成长的需求,请自行为自己的成长负责。保持关系边界如果团体成员有团体外的交流和接触。建议带回团体讨论,有助于促进自我成长

加入流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温暖如初的关系
人际关系经验(绝对有用)
幸福和健康都离不开人际关系,如何提高人际关系的满意度?
科普丨给准备参加团体治疗的你
圆通的人际关系(选载)第一部分
朱春蕾:心灵的相遇,此刻在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