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财会专业数字化人才培养体系研究——具体措施

前言

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数字化人才培养的原则中,通过围绕数字化时代应用型人才所需的素养,从而能够明确应用型财会人才的职业目标和能力。因此采取以市场为导向,以岗位适应性和能力本位的特点进行基础课程的设置,需要重点围绕核心课程进行优化衔接,才能确保财会专业岗位所需的人才满足需求。

一、财会专业数字化人才培养的原则

1.应用型原则

高职院校在财会专业数字化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强化能力以及优化体系的方式,可以将数字化时代的最新知识、技能与方法有效融合到人才培养的机制与重构过程体系中,实现财会专业人才对财会知识的良好应用。

2.复合型原则

针对复合型原则的高职院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中,不仅需要财会专业人才达到数字化时代财会业务的基本要求,同时也要求这些财会人才具备一定的管理、金融、计算能力和数据挖掘能力。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梯度和终身学习能力,才能严格执行相关标准要求,博学、严谨的职业习惯和创新的财会复合型人才,是当今社会急需的人才之一。

3.实践型原则

当今社会是数字化时代,在对财会专业人才的培养中,要基于市场化、能力本位的原则进行实践培养。财会专业人才的培养只有满足市场需求,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将财会专业知识和企业的相关业务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注重财会知识的业务创新能力的结合中,培养学生对财会专业理论知识的解决能力,对促进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完善和发展,起到了优秀的良性循环。

二、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状况

1.财会专业定位

在高职院校的发展过程中,财会专业的教育已经不是简单的教育范畴要求,而是在经济领域发展过程中对人才的培养。财会专业相比于其他专业,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和应用性特点,因此在对人才的培养目标中,不仅是对财会职业人才的培养,更重要的是确保这些人才对信息的了解和掌握,并通过大数据技术,对会计信息和财务报表进行高效精确分析,培养学生较强的金融管理能力以及扎实的财务金融分析能力。

2.财会专业教学状况

当前我高职院校在财会专业的教学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导致财会专业教育和现实财务工作内容相脱离,高职院校的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差,难以适应专业的岗位工作要求。而造成高职院校学生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对市场的需求不够清晰,定位模糊,再加上财会专业教学设施的不够完善,缺乏资金建设的投入力度,因此高职院校财会人才的出路很难对人才培养模式迭代更新进行有效定位,最终无法满足社会对财会专业人才的需求。

财会专业人才状况当前我国财会市场正处于两个极端状况中,首先是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毕业的人才越来越多,致使低端财会人才出现过剩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低端财会人才的薪资待遇变得非常低,并存在较高的就业压力。其次是高学历且具有会计师职称的高端人才十分稀缺,难以满足当前市场对这些人才的实际需求。高端和低端人才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严重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对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及时对这种问题采取有效的处理,才能满足当前我国社会对财会人才的需求。

三、数字化时代下对财会专业人才的需求性

1.具备基础知识

数字化时代下,社会对财会专业人才的需求中,最基本的要求是具备财会专业基础知识,同时又不能仅局限于狭义的财会范畴内。因此高职院校在对财会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除了精通财会专业知识的基础培养外,还应该注重多方面的培养,将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提升财会人才的复核能力,并将数字化时代与财会专业人才相结合,提高高职院校财会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

2.具备实践操作能力

高职院校财会专业人才在基于所学的理论知识基础上,还应该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操作中。而高职院校的学生想要将这些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就必须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才能做到对专业知识的理论分析和解决。在财务工作中,面对大量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是财会专业人才的基础工作之一,对现实生活中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强大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可以提高他们将专业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能力。

3.具备创新意识

在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各种业务层出不穷,这些不同的业务导致金融工具的核算难度非常大,因此培养财会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才能确保高职院校财会专业人才综合水平能力的提升。

4.具备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和应用,对于财会专业学生而言,是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之一。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依赖强大的互联网,而财务工作也需要使用互联网信息资源。当企业具备互联网思维、跨界能力的情况下,兼具财务、金融、信息、管理等内容后,必然需要拥有复合型的财会人才。而互联网思维是由财会生态借助财会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管理技术所决定的,对于用户的思维、简约思维以及社会化思维进行融合,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学生所必备的技能之一。

四、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数字化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1.改变以往的工作评价方式

高职院校在财会专业学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通常只是对教师教学质量、教学行为进行评价,但是在数字化时代下,需要培养创新型专业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在对教师的评价过程中,只有不断引导教师创新教学方式,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的财会专业性人才,并将数字化技术的优势发挥到最大,为社会培养出大量优秀的财会专业人才。

2.创新财会专业的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在财会专业的教学工作中,只有不断创新财会专业的教学内容,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数字化时代下的财会专业特征。在多元化的财会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改变常规的财会专业课程设置,能够有效弥补学生对其他知识的欠缺。因此在数字化人才培养中,对财会专业课程的设计时,通过开设数字化应用、数字化运维、数字化规划的课程,培养学生的数字化综合能力,同时融入具有商科特色、英语应用能力的课程,全面开阔学生的视野,才能更好地培养适应数字化发展的财会专业人才。

3.促进师生形成互联网思维

在高职院校的财会专业教学过程中,只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提高学生的财会专业学习成效。高职院校的教师在财会专业课程教学中,必须不断改变教学模式或者创新教学模式,并将互联网知识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才可以有效促进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在日常教学中,将互联网思维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逐渐形成互联网学习思维,教师采取线上线下两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实现与学生的沟通,也可以和其他高职院校进行资源共享,从而使学生能够形成互联网的学习思维,而教师则可以形成互联网教学思维。

结语

传统的财会专业教学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在数字化时代下,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教学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只有当高职院校培养出顺应时代发展的财会人才,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这对推动社会的发展以及促进财会专业人才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职业院校如何应对机器人职业新场景
职业教育正在“脱实向虚”
郭延生:商业创变 商科创新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内涵建设的核心
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高等职业教育的八大特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