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她29岁失去丈夫却照顾公婆35年,为婆婆吸痈而中毒,记者写到她抱着老公的骨灰时哭了……
userphoto

2022.06.25 四川

关注

说起邓通,《史记》和《汉书》中记载,可能大家都知道为文帝吸痈之事,但是为文帝吸痈仅仅是一个奸臣的阿谀奉承;在邓通故里的今天,却有一个女人为婆婆吸痈而中毒,这个女人叫郑秀英,四川省洪雅县余坪镇天池村人;她在29岁时,因公牺牲的老公不但为她留下一双年幼的儿女,还为她留下了婆婆以及在外工作的公公,面对很多人劝她再嫁,但她却毅然拒绝,用柔弱的双肩和坚强的双手,托起这个不幸的家,如今儿女已经成家立业,而她无怨无悔照顾公公和婆婆的故事,成为当地的楷模和佳话。

从小练就的坚强性格

郑秀英于1952年出生于洪雅县三宝公社金沙村,读完小学的她,本来还可以到县城读初中,但因为家庭困难,加上大哥生病,她毅然决定辍学,帮助家里减轻负担。

“13岁的时候,我不但和大人一样干农活,还要担粪。”郑秀英回忆道。

1968年腊月初八,郑秀英和余坪镇天池村邓元明结婚,1972年生下女儿邓进,1975年又生下儿子邓云。

当时,郑秀英的公爹邓凤仪在重庆工作,而作为民办教师的邓元明,被转正成公办教师,被安排到峨眉师范学校进修。

此时的郑秀英带着儿女,和婆婆陈玉珍共同生活,享受着天伦之乐。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81年的一天,在峨眉师范学校进修的邓元明,骑着自行车去学生家里处理事情回来的路上,由于天色已晚,从公路上摔到山崖下,离开了人间。

“当时女儿9岁,儿子6岁,我还不满29岁,我顿时感觉天塌下来了。而且已经60岁的婆婆因为经受不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打击,一下病倒在床。”郑秀英说。

郑秀英的亲戚朋友们纷纷前来劝慰,还有好心人为劝她再嫁,并为她介绍合适的男人,但郑秀英却坚决拒绝:“因为我要是离开这个家,就是真的家破人亡了,为了孩子,为了卧床不起的婆婆,我一定要坚持下去。”郑秀英如此说。

因为爱人属于因公牺牲,骨灰放在烈士陵园。可是,由于烈士陵园施工,有关部门打电话让郑秀英把爱人的骨灰拿回去处理。

“当时说每年收费3元,没有想到我去后人家说涨价了,于是我到洪雅县城找到亲戚,借了两百元才去烈士陵园,没有想到他们竟然说收费五百多元,我就恳求领导开恩,后来经过申请,说减免到300元,我就给他们说,我只有37块钱,加上借的200块钱,才237元,工作人员知道这个情况后,就收了230元钱,剩下7元给我做回去的路费。”郑秀英回忆到这里,突然哭了起来,“晚上6点多,我才抱到老公的骨灰,舍不得坐车,就步行着走呀走,我一边走一边对爱人说,你放心,我不会改嫁,你没有走完的路,我一定帮你走完,等到我走回家,已经晚上10点多了。”

第二天,郑秀英借了一块五毛钱,然后花了8.5元买了一包水泥后,便担着箩筐到附近的机砖厂捡人家丢弃的烂砖挑回去,又从河里挑来沙子,“我就在房子附近的竹林下挖了一个坑,自己用烂砖和水泥给爱人做了一个坟墓,把他安葬在里面。”郑秀英抽泣着说道。


为婆婆吸痈而中毒

郑秀英的婆婆陈玉珍生于1921年,儿子去世时她刚满60岁,因为受到严重打击后,就开始患上各种疾病。

郑秀英告诉记者:“是啊,婆婆肯定非常伤心,每当她看见和儿子差不多年龄的人从经外面过,她就开始哭,我也就跑进屋里哭,所以婆婆从那个时间开始,永远没有再走出过家门。”

1991年,郑秀英的公爹邓凤仪退休回家,没有想到,这个曾经作为全国劳动模范的老人,退休后竟然患上美尼尔氏综合症,不但不能照顾家人,反而还得被照顾。

而婆婆随着年龄慢慢增高,高血压、冠心病、肺气肿、气管炎、肠炎、胃肾胆囊都有囊肿,最痛苦的,就是患上内外的痔疮。

“1996年,婆婆就不能正常大便了,我只好用手帮婆婆抠大便,因为年龄大了,一次就要抠半个小时。”郑秀英说,“刚开始的时候,我一抠就开始恶心和呕吐,但慢慢也就习惯了,毕竟她是我妈呀,我不照顾她谁照顾她呢。”

2006年3月份,婆婆的大腿上突然长了很多孢疹,“我听老人说了一个偏方,于是在当天中午,我就用嘴含着酒把孢疹里脓全部吸出来,结果晚上半夜就开始肚子疼,第二天一早到乡卫生院检查,才知道属于感染中毒,卫生院的院长知道我是用嘴为婆婆吸孢疹里面的脓导致的,便狠狠的批评我说,你这是不想活了。”

2006年正月初十,郑秀珍的公公端着茶杯,突然病情发作,摔倒在门槛上,昏迷不醒,郑秀英马上掐人中,但不管用,“我迅速给爸爸做人工呼吸,爸爸才苏醒过来。”


2008年.陈玉珍又患上了顽固性湿疹,全身瘙痒,郑秀英便每天为婆婆用药水洗澡,“先是用药水淋,然后再擦药,1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干净,再擦一次药,一年365天,一天都不能不少。”郑秀英说。

去年夏天,邓凤仪又患上心肌梗塞和脑机梗塞,正在院子洗手的时候,又摔倒在地,“不但把脑袋摔伤缝了八针,还从县医院转到省医院,回来后,我就更忙了,我所有的时间就是照顾两个老人。”郑秀英说。

公公出院后,不能下床,也不能坐起来,还得带着吸氧机,于是,郑秀英就在公爹的卧室里,搭建了几块木板,“一夜到亮不敢睡,因为时刻要注意心跳、血压,还要为端屎倒尿,这个时候,我都快疯掉了,给婆婆洗了澡,还马上给公公擦洗身体,还真的被累病了……”郑秀英说。

值得一提的是,在几年的时间里,婆婆陈玉珍割痔疮住了多次医院,公公邓凤仪也要住医院,但是,无论是公公还是婆婆住医院,郑秀英都会带着另一个老人一起住进医院,因为他们真的离不开郑秀英。

她被人们称为活菩萨

郑秀英的事迹,几乎传遍了全县,她不但成为尊老敬亲的楷模,很多家庭都把她的事迹作为教育子女的教材,并称呼她为“活菩萨。”

如今,郑秀英的女儿在北京做律师,儿子在重庆工作,都已经成家立业。

郑秀英娘家是祖传的中医理疗世家,加上照顾公婆的临床经验,造就了她成为远近闻名的理疗高手。

“十里八乡的人们,哪个扭伤了,就会来找我,我就给他们按摩正骨,谁家的孩子吃结食了,就找我给孩子理疗。这都成为一种习惯了。”郑秀英说。

在郑秀英家的房子后面,她栽种了接骨丹、扁担藤、山慈菇等十几种草药,家里也长期准备着几大罐子的泡药,另外还自费准备着各种膏药,随时为当地人们治病。

“现在也不缺这个药钱了,所以都不收钱,已经免费做了30多年了。”郑秀英自豪地说。


记者手记:

丈夫去世的时候,郑秀英还不满29岁,按理说完全可以找个合适的人,另攀高枝。但是,郑秀英为了孩子为了公公婆婆,竟然35年如一起,双手托起了这个家庭。

谁说女人能顶半边天,郑秀英顶起的,就是他们家的整个天,“没有秀英,我早就不知道死多少年了!”这句话就是婆婆陈玉珍肺腑之言。

郑秀英托起这个不幸之家的同时,更托起了一面家有孝媳也防老的大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公婆很恩爱,却被我发现这一幕,我吓得逃回娘家,对老公充满担忧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不喜欢和公婆住一起?
我的公婆真的不错
和老公吵架,他还打了我,公公上去就是一脚,对我说不够再踢
与老公吵架,公婆一起帮着儿子打我 (转载)
我生病了,婆婆却让老公丢下我去陪他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