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空巢老人:最渴望交流 吵架成乐趣
——家里收集了很多很多的碟片,不出门的时候就看这些,让自己不会觉得空虚。
主持人:为什么不和子女居住在一起呢?
范缇文:小儿子出国17年了,现在定居在美国;大儿子和儿媳妇和我们住了2年,买房后也搬出去了,我们俩在这边12年了。不和他们住在一起主要是因为我身体不好,精神衰弱睡不着觉,互相干扰,而且我们和孩子都该有各自的生活空间。
主持人:很多老人退休后会觉得无事可做变得沉默寡言,你们有这样的感觉么?
范缇文:我们是从科学院半导体所退休,返聘了几年,有一个过渡期。确实有些同事退休后觉得失去了价值导致抑郁,失去自身价值的认同是可怕的。我觉得应该独立,要有自己的生活,要有精神寄托。我们从2007年开始参加教会的一些活动,让自己不那么寂寞。
主持人:老人最需要的是什么?
范缇文:老人最需要的是交流,很多老人还分开居住,我们俩现在还是住在一起,年轻的时候忙,连吵架的时间都没有,现在时间宽裕了,吵架也成了乐趣,每天说的 都特别多。他喜欢看电视,我眼睛不行,听广播。家里收集了很多很多的碟片,不出门的时候就看这些,让自己不会空虚。
主持人:日常都做些什么?
范缇文:退休之后上过老年大学,参加过英语角,喜欢英文。老伴儿参加了几个合唱团。近几年也去养老院和孤儿院参加公益活动,给那里的人送点儿衣物,今天还给孤儿院的孩子买了纸尿裤,一会儿就送过来了。每天散步20-40分钟锻炼身体,去超市和菜市场的次数比较多,不仅可以锻炼身体,也可以说说话。而且年纪大了,又住在四楼,每次买不了太多东西,提不动。米面,就让儿子帮着买了,日常家务找钟点工过来做。

“忙,不是忽视父母的借口”

——我和老伴儿经常去孤儿院,把这份爱给更多的人,也挺欣慰。
主持人:孩子经常回家么?
茅冬生:小儿子在美国几年才能回来,有时候我们也去,每周都通电话。大儿子住的不远,每周都回来,偶尔会住一晚,每天都打电话,问问情况。如果出差的话,也会提前告诉我们。打电话不在于说什么,听听声音就是好的。
主持人:孩子都成家立业了,还像以前那么操心么?
茅冬生:儿行千里母担忧,父母都是如此。降温了,就会打电话嘱咐多穿衣服,下雨也会叮嘱带伞。平常该来电话的时候没有来,就打电话过去问问。现在最高兴的事情还是他们的事业有进步,比如申请提职的成功了,比如要写的东西写好了。最担心的是怕他们走歪路,现在社会不干净。
主持人:逢年过节的时候,会不会有心理落差?
范缇文:肯定有的,两个儿子都没有要孩子,对于我们是个遗憾,看着别人家热热闹闹的,挺难受.现在比前几年还好些了。有时候也阿Q一下,觉得这样也好,如果 有孙子孙女,这时候也大了,也离开自己了,可能更失落。现在我和老伴儿经常去孤儿院,把这份爱给更多的人,也挺欣慰的。
主持人:许多年轻人因为“忙”顾不上回家,顾不上和父母联系,理解这样的行为么?
茅冬生:现在生活压力很大,但是“忙”不能成为借口,即使再忙,打个电话的功夫还是有的,也花不了几个钱,父母需要的并不多,打电话说一声“身体都还好着呢”就很满足了。要让父母知道你心里还惦记着他们。

“社区餐桌都是大肉片,不适合老人”

——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有部电梯上下楼。
主持人:有公益机构组织志愿者代替不能回家的孩子探望父母,你们认可这样的方式么?
茅冬生:我不认同。志愿者对老人的情况不了解,陌生人来到家里都不知道说什么,可能还会造成一定的干扰。还不如孩子们打个电话。钱也好,物也好,什么也不如自己的孩子,即使回不到身边,听听声音也是好的。
主持人:社区有针对老人的服务么?
茅冬生:最近小区正在为7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安装紧急呼叫电话,还要排队,不知道能不能轮上,我们的养老资源还是紧缺的,可以理解,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吃饭是问题,现在我们还能做,到了不方便的时候,如果有个社区小餐桌,打个电话就能够给送过来是最好的。这个小区也刚刚建了一个小餐桌,本来还抱着很大希望,不过后来看了一下不对路。他们做的是农家菜,都是大肉片的,不适合老年人。社区办养老服务,要认真做才行,要真正的能够为老人提供服务。
主持人: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最担心的是什么?
范缇文:现在身体还行,互相能够照顾,等再过10年,或者突然剩下一个人了,那时候才是担心的。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有部电梯上下楼。我们这个年纪上4楼已经有些费劲儿了。不是说有些老旧小区如果不拆迁改造,可以建造户外电梯么,如果现在这个地方能够安装部电梯就好了,既解决上下楼的问题,还能和老邻居一起,不习惯陌生环境了。

“去养老院,不增加孩子负担”

——我们还是力所能及的自理,老人应该独立一些。
主持人:以后会让孩子照顾起居或者请住家保姆?
范缇文:保姆不敢请,住进来一个陌生人不习惯,而且看了很多的报道,出了很多事情。也不想让孩子管,他们负担重,挺苦的。我们去过小儿子那边,接触过社区养老服务,他们并不靠子女,我们可能也会选择去养老院吧,经济条件还可以,能够找个好些的,不过有报道说排队已经到10年后了,到时候不知道会怎么样呢。如果到时候儿子也退休了,那就好了,他们也没有什么事儿,可以照顾我们。
主持人:在养老的问题上,还是比较倾向依靠自己?
茅冬生:我们还是力所能及的自理,老人还是应该独立一些。我们接受西方的一些观点,父母不能无条件的为孩子付出,也不能索取太多。能靠自己就靠自己,尽量的 不给他们添麻烦,他们也不容易。在西方有些老人会请相应的机构评估自己的财产,比如房产价值200万,那养老的时候就花这两百万养老,我们将来也可以这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果有一天,你已经很老了,老伴也去世了,孩子都在很远的地方,你会怎么过剩下的人生?
去养老院,是不是城里老人的必由之路?
支持爸妈去养老院就是不孝?这集《奇葩说》看哭了所有人
拿什么抚慰“失独者”之痛
房租300,第一批90后住进养老院,新同居式养老治愈无数孤独…
7旬马先生养老新体验道出“养老我不用麻烦子女、不用去养老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