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富川瑶族风雨桥群 【广西富川】
userphoto

2023.07.31 山西

关注

富川瑶族風雨橋群

    川瑶族自治县隶属于贺州,富川江为珠江水系西江支流贺江的上源段,县名也是由此河而得名。富川位于桂省东北,与大湖南江华、江永两县交界。富川瑶族风雨桥群计有27座,分布在4个乡镇的河道溪流上,其中:朝东镇15座、城北镇8座、麦岭镇3座、石家乡1座。

    有的桥依旧有着交通功用,有的沦为一款风景,缀饰沃野,有的桥位居村中央,是村民们家长里短、谈情说爱、纳凉躺卧的休闲地。所谓风雨桥就是能够遮风挡雨的桥,而这一带湘桂古道上的一些亭阁也是这功能。

    风雨桥为石拱桥或梁桥,上面建有亭、阁、廊,外加砖木石几种建筑元素混合,单跨至五跨,桥形有单廊、单亭单廊等,长短不同,桥面也宽窄不一,桥姿各具丰采。桥内也不置神龛,形制造法于其他地区廊桥不同,是瑶族特有的桥梁。




富川瑶族風雨橋  朝陽橋

    朝阳桥在城北镇凤溪村,此村有三个国保桥。朝阳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其长16米,宽约4米,石拱上为木梁架,穿斗式结构。桥面开五间,桥廊重檐,桥为村里的十字桥梁,两端有口通南北,一面有道达东西。

富川瑤族風雨橋  福壽橋


    福寿桥在朝阳桥西边200米的坡上,也是一只横跨小溪之上的石拱木梁桥,长约17米,其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道光年重建,木板桥面,风格与朝阳桥大同小异,不同的是桥端山墙不开桥洞,前后有踏步,它更像是一个休闲的亭子。

凤溪村一祠堂

富川瑤族風雨橋  黃侯泉橋

    黄侯泉桥在麦岭镇黄侯泉村外的水稻田里,静谧优雅、脱尘出俗的味道腾然,需要走七扭八绕的田埂,得以近之。其始建于明天启六年,穿斗式木结构石梁桥,长约10米,面阔三间,山墙不开门洞,前后有台级。

    桥下小溪宽不足两米,其实一个石板就能解决交通问题,如遇到百米跑、跳远啥的选手,健步如飞,石板也多余。但勤劳的瑶族人却不这么想,田野里的美也是自我生活的美,一条长凳是劳作后的休憩,那一款风景也是疲惫后的滋润。

    遇到一大爷,他讲着听不懂的话,但有句明白了,就是到桥那的路不好走。黄侯泉桥建成了400年,大概没有一个机械上过桥。它的设计初衷就不是为拉人载物或参观旅游的,所以不存在路好不好走,只为村民自己需要。

富川瑤族風雨橋  回瀾橋

    回澜桥位于朝东镇黄沙河上,是我此行见的最大最漂亮的廊桥,也是瑶族风雨桥的代表作。其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历代重修,重檐楼阁内有十几块明清碑,都与建桥、修桥有关。

    此桥为三孔石拱桥,长37米,穿斗式木结构,楼阁歇山顶,墙上有黑白画,绘有山水、人物、动物等,并书“芝兰连桥三川地,松柏长青天地春。”牌子上介绍,桥名来自于韩愈的《进学解》:“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此桥不仅是交通桥,还算是一只文化桥呢。

富川瑤族風雨橋  青龍橋


    青龙桥离回澜桥805.42米,汽车行驶43.6秒就到,桥也在717县道边上,其建始于明天启年间,清及国朝都维修过,一座单孔石拱桥却长34米,它与回澜桥有几分相似,不同的是桥头东边为方形砖木结构三层阁楼,通高15米,是瑶族风雨桥楼阁最高的桥之一,重檐歇山顶,可以登楼,可见檩条上有清代维修墨迹。桥面铺石,桥东楼阁有门洞,桥西山墙不开洞,南北则伸出台级,通达农田。

眺望油沐村

富川瑤族風雨橋  鐘靈橋

    钟灵桥位于朝东镇福溪村中,福溪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不仅有风雨桥,还有马殷庙(大王庙、都督庙),等于一村三个国保点。钟灵桥为桥墩上砖下石的木构梁桥,开三间,建于1906年,是桥群建的最晚的桥之一。

    山墙已有西洋风的味道,头尾各镌刻“钟灵”“毓秀”二字,墙体一侧还有长长的对联。桥长约10米,但显得精致玲珑。最有趣的是桥头还有小型卡斯特峰丛,建桥时并没将它们铲除,而是与桥、街衢共融,桥下小溪潺潺,直视无碍,居民有的在洗碗筷,有的在洗菜,平淡而自然。

富川瑤族風雨橋  龍歸橋

    龙归桥在朝东镇龙归村外,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五开间,14米长,是放大版的钟灵桥。桥为石墩粱式木桥,桥下形成分水,一面流水,一面围住形成方槽,可盥衣洗菜。

    此桥有绘画、题记、对联、碑碣等信息,上有民国念(廿)玖年(1940年)七律一首,其中有一句“倦堪稳坐劳堪睡,渴饮清泉热饮风。”这就是乡村随意生活的节奏,风雨桥也算是他们野外的家。

富川瑤族風雨橋  雙溪橋



    到达双溪风雨桥时,已是晚上7点半。此桥在朝东镇东水村,建于清光绪年间。石墩木梁桥,长20余米,七开间,桥两头山墙呈八字。河水无留,桥影绰幽,只待弯月爬枝头,此时周遭一切又恢复到了安静。

村中的戏台

群鸭在争一块西瓜皮

种植的烟叶

富川瑤族風雨橋  興隆橋

    兴隆桥在朝东镇岔山村,岔山村也是潇贺古道上的一个村子,美丽而宁和。桥建于清嘉庆年间,为一座两侧桥台石砌的木梁桥,可以说架个木板、石板之类的就能过河的桥,却给建成了长22米的隆重而气派的桥。桥头山墙上绘有山水画,桥面石板斑驳,喜庆的红灯笼又衬托出另一种氛围。

極目風煙無限景  與同好同行

 富川风雨桥(回澜桥)小视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讲真,这可能是富川县今年国庆假期最全的景点攻略了!
千年潇贺古道,穿行湘桂之间,闪烁着历史的光芒!(下)
风雨桥的瑶乡富川 | 潇贺古道在田间,山有毓秀水有灵
贺州日报新闻:凤溪古道风雨桥 千年穿越咫尺间
寻访千年潇贺古道
【旅游足迹】广西富川--中国瑶乡明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