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烟火人间丨屈杰《郁达夫诗传》序
userphoto

2022.08.26 湖南

关注

屈杰《郁达夫诗传》序

文/阿山


郁达夫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也是一位文艺活动家。他是创作的多面手,小说、散文、政论文、文学理论、旧体诗词还有翻译,无一不精。他具有精湛的文学修养和杰出的文学才能,他的用笔与其主观色彩、抒情倾向相契合,饱含感情,富有色彩和节奏,一如春水流云,唯美而又充满动感。他的作品鲜明地表达了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情怀,展现了一种真诚与坦荡的现代人格精神,散发着一种现代才子气。在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成为一道奇异而不可替代的文化景观。

同时,郁达夫的人生也具有令人惊叹的传奇色彩。他出生于浙江富阳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幼年贫困的生活促使发愤读书,成绩斐然。后来考入之江大学预科,因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之后远渡重洋,留学日本。1921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东京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7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在当时产生了轰动效应。回国后在大学任教,并继续从事文学创作。当创造社与鲁迅发生文学论争时,郁达夫却置身事外,独与鲁迅关系密切,相互视为知己。抗日战争期间,郁达夫流亡新加坡从事文化救亡工作,颠沛流离,后被迫为日本当翻译。抗战胜利前夕,被日寇野蛮残杀,以悲剧结局。郁达夫的感情生活浪漫任性,尤其是与杭州大美人王映霞的爱情婚姻生活,缠绵缱绻,曲折离奇,最终又以离弃告终。当时就被传得沸沸扬扬,天下皆知,而至今还为多情者津津乐道。

独树一帜的文学成就和神奇的人生经历,使郁达夫在文学的星空里一直熠熠生辉所以半个世纪以来写他的传记的人已经不少。而最近湖南作家屈杰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切入郁达夫的人生和文学, 他的《郁达夫诗传》拓宽了我们认识郁达夫的空间,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思维维度。

讨论郁达夫的文学成就,无论是早前的唐弢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还是稍后的朱栋霖、丁帆等人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亦或是北大教授、著名的文学史家钱理群等人的《中国文学三十年》,都只谈论郁达夫的小说和散文的成就,而对他的旧体诗词不置一词。就是说郁达夫的旧体诗词成就以及在他的生命过程中的重大意义被人们有意或无意忽略了。屈杰正是从郁达夫的旧体诗词的角度来审视他的生平和文学成就,给了我们新的视野和有益的启迪。

郁达夫有深厚的古典文学底蕴,旧体诗词的写作也达到了同时代人的最高水准。他的整个一生都保持着对古典诗词的热情和钟爱,从少年时代开始一直到生命的最后,写作旧体诗词没有间断过。他的喜怒哀乐,他的恩怨情仇都通过诗词来倾诉,他的情怀和人格也在他的诗词里表露无遗。可以说,从郁达夫的旧体诗词里完全可以透视他的人生经历以及他的心路历程,他的诗词就是他的生命史。因此,离开郁达夫诗词来研究他,有可能失之于偏颇和残缺,也背离了历史的真实。

屈杰深深懂得这一点,他为我们选择了一条诗歌之路以进入郁达夫的世界。他在自己的文本里以郁达夫的诗词为经,以他的生活经历为纬,织出了一幅郁达夫生命的锦绣画图,这画图凸显了人事的年轮和灵魂的斑斓。实质上,屈杰选择的视角,就是一种内在的视角或叫灵魂的视角,通过它可以感知人物的心灵的颤动和灵魂的痛楚,也就能更直接地走近真实的郁达夫。除了视角的独特之外,还有一点就是作者在解读郁达夫的诗词时,不仅诠释其思想内涵并传达其情感的温度,还对艺术境界和艺术手法进行审美的赏析,既让我们体味了现代人的思维高度又品尝了一顿古典诗歌艺术的盛宴。

为了寻求与解读郁达夫人生与诗歌相统一的风格,屈杰采用了以一种古意悠悠的诗歌语言来表达的策略。文本中每一幕的标题是一句诗歌,每一个小节的标题也是,而文本中引用的古诗词,一如春天开遍原野的花朵,触目皆是。引用之外的大量的语言也是美轮美奂的,带有很强的抒情色彩,让我们在领略郁达夫的人生景观时,沉浸在唐诗宋词一般的美妙境界里: 

从沅江出发,翌日抵达长沙,两百里水路,蜿蜒如带。袅袅秋风乍起,江树木叶初黄,或则还在枝头挣扎,或则在秋风中飘飞;而岸上则到处是苍苍的蒹葭摇曳着雪一样的离愁。这是一条从《诗经》中延伸过来的河,一条在《楚辞》中泛着忧伤波浪的河,是一条忧国忧民的圣河,屈原曾此流离,贾谊曾此北望,杜子美曾此流寓,范希文曾此忧乐,今天,他又沿着先贤的足迹,怀着填膺的忧患,走上复仇平倭的前沿阵地。当然,也不仅仅是风萧萧的悲壮, 还有湿漉漉的离愁,站在船上,他写下了当天的感受:“野阔云低,湿云与湖水相接,阴阴瑟瑟,颇与此次行旅之心境相像。出门多年, 往日每以远游为乐,此番独无兴致,亦不知是何缘故?”看得出,他的离愁是沉重的,对家还是很牵挂的。 

作者不屑于枯燥的叙事和解说,而是熔叙述、描写与抒情为一炉,并与历史进行沟通,使言说呈现出深邃的意境和古典的色彩,而这又与“诗传”这种文体达成了一种情投意合的默契。作者深厚的古典文学的功底和独特的审美追求,给文本增添了浓郁的艺术光彩,也给我们带来回味深长的唯美的享受。

在重读经典、回归传统的时代语境里,屈杰的写作无疑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尝试。在向现代文明行进的途中,回首我们背后的文化景观,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那些文化精英为我们留下的珍贵的遗产并从中汲取正能量,从而坚守我们的精神家园,无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这也是《郁达夫诗传》给我们的启迪吧。

阿山

作者简介

阿山,本名王若柏,衡阳县长乐人,乡村中学退休教师。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长篇小说《疼痛》《王船山》,亦有散文发表于《散文百家》《散文选刊》《海外文摘》《美文》《文化时报》《湖南日报》等报纸杂志。

来源:新媒视点,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钟振振的古文(一)
章开沅先生序《中国现代旧体诗词编年史》
20世纪中国旧体诗词十大家
略论郁达夫旧体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其文学素养
你不知道的民国好诗与好诗人
向伟大的诗歌传统致敬——《河南当代诗词选》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