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走天涯系列之三 穿林海 跨雪原8
userphoto

2022.06.30 辽宁

关注

天涯虽远 但我跋涉的脚步更长 !

齐齐哈尔

我曾几次到访齐齐哈尔,最早的一次是1998年的春天。

那时候,公司正在齐齐哈尔进行大型销售活动,我们公司全体同仁齐聚这里,观摩活动,也借机召开公司年会,公司把这次会议叫鹤城会议(齐齐哈尔也叫鹤城,有一个著名的扎龙自然保护区,是丹顶鹤的故乡)。

记得当时的活动场地是在齐齐哈尔市的工人文化宫广场,印象中那里是市政中心,有一座汉白玉的毛主席塑像,气势非常宏伟。

开会之余,本来计划要好好逛逛,甚至也计划去扎龙看看,毕竟这是黑龙江省第二大城市,也是挺时尚的地方。可是齐齐哈尔市的百货大楼突然着火,而且有群众伤亡,引起社会巨大震动,人心惶惶的,没兴趣去商场了。

在齐齐哈尔只游览了两个地方,但印象非常深刻。

第一个去处是关公庙,据说这庙是乾隆年间建设的,距今已经两百多年了。这庙宇规模宏大,雕梁画栋非常精致,想必是改革开放以后重修的。关帝庙在关内陆区比较常见,但在关外地区能有如此悠久历史,如此宏大规模的关帝庙应该也是很少见的了。

那时候,我还不满三十岁,正是血气方刚、意气风发的年纪,内心崇拜关公的正直、忠勇和义气,拉着兄弟们在庙前上了香,在大殿磕了头,内心里颇有种满足和欣慰。

另一个好的去处是寿山祠。寿山是光绪年间的署理黑龙江将军(署理相当于代理),他的事迹我在瑷珲历史陈列馆里看到过,知道他是在强敌压境时自杀而死的,当时内心感觉很悲怆,也很迷惑不解。作为将军,为什么不是死在冲锋陷阵的沙场,而是自己躺在棺材里自杀身亡呢?这次我终于搞明白了。

据历史记载:1900年庚子之变,沙俄强敌压境,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时任将军的寿山,乃守“军覆则死”之义,首先核库储,检文牍,派员送王命旗牌印信等件于副都统署。集议缮边振民之策若干条,手具遗书,上达当道。后设香案,冠朝服,望阙叩头……遂自卧棺中,命卫士以枪击之,卫士惶恐,机颤弹泄,中小腹,又易一人射之,仅及胸,又击之,乃从容殉节。时光绪庚子八月初四日也。

那么,寿山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是不是贪生怕死之辈?

寿山(1860~1900年),字眉峰,黑龙江瑷人,自幼好学,欲以功业报效国家。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寿山主动请缨,奉旨赴奉天(今辽宁)作战。每每身先士卒,英勇杀敌。有一次,寿山率部增援辽阳,途中与日军遭遇,在激战中寿山身负重伤,仍带伤拼杀,最后将日军击退。还有一次,在与日军的遭遇战中,一颗子弹从寿山右腹穿入左臀,他仍指挥作战。击退敌军后,骑马30里回营,血溅衣裤,各将领都惊叹不已。由于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功劳卓著,寿山受到朝廷嘉奖,并委以重任。1897年,寿山调任镇边军左路统领,驻黑龙江。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奉命署理黑龙江将军。(这是寿山祠内的文字介绍,我原文抄录)

那么寿山为什么会自杀呢?

寿山上任伊始,就赶上八国联军侵华。此时沙俄集结20万大军,向寿山提出从爱珲借路南下,要经齐齐哈尔到哈尔滨“保护东清铁路”。寿山对沙俄的侵略野心洞若观火,断然拒绝。沙俄借路未遂,竟于6月19日进攻爱珲,清军被迫迎击。但敌强我弱,清军伤亡惨重,瑷珲陷落,黑龙江边防告急。

正在这时,清廷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议和,并电令寿山停战议和。寿山愤于丧师失地,誓守“军覆则死”之义。他对副将说:“我辜负国恩,不能战,不能守,只是担心城中(齐齐哈尔)百姓受战火之苦。如果能够以我一死换取全城平安,我死而无憾。

俄军逼近齐齐哈尔城,向城内发炮。寿山耻于落入敌手,有辱国威,自己穿好朝衣朝冠,仰卧棺中,先是吞金,没能立即死去;令他的儿子开枪射击,儿子“手战不忍发,误中右臂不死,呼声愈厉,家将颜日见如此,宜令速死免受痛苦,乃再开一枪,洞胸而亡”(活着不易死也不易)。

据说,俄军得知寿山将军的死讯,竟绕城而去,齐齐哈尔遂得平安。

另外一个值得记一笔的是,寿山将军竟然是前明袁崇焕将军的后代。寿山将军刚烈如此,当是秉承了祖先的遗风。

后来,我又几次来到齐齐哈尔,这几次多是和铁路系统打交道,调拨废旧钢轨,住的时间长,走的地方更多。

从齐齐哈尔向南有一条铁路,现在叫做平齐铁路(四平——齐齐哈尔),过去这里叫洮昂铁路(洮南——昂昂溪)。洮昂铁路跨过嫩江的大桥叫哈尔戈江桥,这里曾是著名的江桥抗战的战场。

江桥抗战于1931年11月4日,发生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江桥蒙古族镇的哈尔戈江桥,是黑龙江省主席马占山带领东北军阻击日本侵略军的战争。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军迅速占领辽宁、吉林,继续向黑龙江省进犯。那时黑龙江省省会在齐齐哈尔,日军要占领齐市,必须经过洮(洮南)昂(昂昂溪)铁路上的嫩江桥。

位于嫩江泰来段的铁路桥长853.2米,高30.6米,距齐齐哈尔市80公里,它既是齐齐哈尔的南大门,也是从洮南北进克服水障的唯一通道。刚刚受任的黑龙江省代理省主席兼军事指挥马占山,以约3个旅的兵力布防于嫩江北岸,扼守嫩江桥。

从11月4日战斗打响,直到11月19日,齐齐哈尔失陷,江桥抗战共持续了半个月时间,书写了悲壮的抗战诗篇。

我对江桥抗战这段历史很感兴趣,也注意和铁路的同事们了解当年的历史细节。但时光过去几十年了,人们大多语焉不详。

只知道马占山虽是出生在吉林怀德,但是祖籍确是河北丰润,论起来是我们唐山老乡,因此颇感自豪。

我在内心中经常把马占山将军和寿山将军相比较,把他俩放在历史的棋盘上反复推演。

马占山当时的职务是黑龙江省代理主席,寿山将军是署理黑龙江将军(也是代理性质)职务相同。

马占山遭遇的强敌日本,形势是东北大部陷落,孤军抗战,没有后援;寿山将军遭遇的是强敌沙俄,形势也是军事失利,被敌人步步紧逼,形势大同小异。

他俩遭遇所不同的是,寿山的时代是封建社会,朝廷腐败,一味割地求和;而马占山的时代,民族意识已经觉醒,全国人民声援江桥抗战。

而他俩的结局不同,也是因了这时代的因素,寿山选择了“一死报君王”,而马占山虽然一败再败,却是再败再战,不屈不挠。

因此我的内心里还是更加崇敬马占山的精神品格,他在最危难的时刻,给我们的民族竖起了一面旗帜。

马占山后面有一段不太光彩的历史,这是国内史学家刻意回避的。就是马占山为了保存队伍,以图东山再起,曾假意接受日本人的联省自治的主张,接受日本人的物资,有了投降的嫌疑。

但是后来很快就证明了,这是为了更好的抗战,是权宜之计。这可能也和马占山出身绿林,有独特的处世准则和行事作风有关。

齐齐哈尔在康熙三十年(1691年)开始建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黑龙江将军衙门移住齐齐哈尔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清政府废黑龙江将军,建黑龙江行省,历史也有三百年了。

我认为一个城市,不论他建设规模大小,经济增长快慢,只要他有自己的历史,有自己的英雄,这个城市就有自己的灵魂,有自己的性格,就足以傲视群雄,至少齐齐哈尔是这样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齐齐哈尔历史文化在关东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血战嫩江桥·1931》将于泰来开机
吕秀岭丨马占山与江桥抗战
「齐齐哈尔历史」清廷任命的71位将军曾在齐齐哈尔的这个地方居住过
齐齐哈尔城的前世今生
齐齐哈尔的别称,为啥是“卜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