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天认识一味中药——蒲公英

蒲公英以清热解毒为功,主治痈肿疮毒,尤长于治乳痈。乳痈初起,红肿坚硬灼热疼痛者可内服单一味蒲公英,亦可捣烂外敷,颇有疗效,与忍冬藤同煎入少量酒佐之,可增强解毒消肿之功

药用蒲公英

蒲公英别名蒲公草、地丁、黄花地丁,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碱地蒲公英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带根全草。蒲公英功能清热解毒,散结消肿。蒲公英配金银花、紫花地丁可清热解毒,主治痈肿疔毒,红肿热痛;蒲公英配败酱草,清热解毒,主治肠痈腹痛,湿热黄疸;蒲公英配瓜蒌、漏芦可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主治乳痈以及痈肿疔疮;蒲公英配茵陈,清热利湿,主治湿热黄疸;蒲公英配板蓝根,清热解毒,主治腮腺炎、扁桃体炎以及咽喉肿痛。

蒲公英配鱼腥草,善清肺热,主治肺炎、肺脓疡;蒲公英配菊花,善清肝火,主治肝火上炎,目赤肿痛;蒲公英配夏枯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主治瘿瘤、痰核、瘰疬、淋巴结核等;蒲公英配车前子、白茅根,清热利湿,主治湿热下注膀胱,小便淋漓涩痛;蒲公英配红藤,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主治肠痈;蒲公英配野菊花,清热解毒力强,治麦粒肿有良效。

蒲公英《本草图经》

【来源】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碱地蒲公英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带根全草。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通常在春夏花初开时采收,晒干。

【异名】蒲公草、地丁、黄花地丁。

【性味】其性寒,味苦、甘。

【归经】归肝、胃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利尿通淋。主治痈肿疔毒、乳痈、肺痈、肺痈、瘰疬、热淋涩痛、湿热黄疸、目赤肿痛等。

【成分】含蒲公英甾醇、胆碱、菊糖、蒲公英醇、维生素类物质等。

【适用人群】本品对多数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尚能抗内毒素、保肝、利胆、利尿及抗肿瘤作用。临床上还用于治疗急性乳腺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等疾病。

【注意事项】用量过大或脾胃虚寒者易致腹泻。

【用法用量】煎服,一次常用量10 ~ 30 克。大剂量可达60 克。在药膳、保健食品制作时,可选用煮、炖、烧等烹制方法。

食膳与实际应用

今之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胆囊炎和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阴囊湿疹、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急性睾丸炎等病可见胁肋胀痛,口苦呕恶,腹胀,大便秘结或不爽,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身目发黄(黄疸),或寒热往来,或带下黄臭,外阴瘙痒等。宜用清利肝胆湿热治法,可采用治疗肝火上炎食物配餐,药膳可选茵陈粥、蒲公英粥。慢性胃炎活动期、溃疡病、牙龈炎多见胃脘灼痛,吞酸嘈杂,渴喜凉饮,消谷善饥,口臭,大便秘结,或见牙龈红肿,牙齿出血,舌红苔黄,脉数有力药膳可选甘蓝汁、蒲公英粥等。

上文的配伍中,提到了蒲公英与败酱草和与茵陈的搭配,但不仅是临床用药,食膳方中也可见到这些搭配。

蒲公英食疗

慢性胆囊炎

湿热内蕴

【临床表现】

右上腹或胃脘胀闷,甚则疼痛,四肢倦怠,小便热赤,大便不调,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食疗药膳】

清淡利胆茶:玉米须、蒲公英、茵陈各30 克。共加水1000 毫升,煎煮30 分钟后去渣,加白糖适量。

痔疮

湿热

【临床表现】

肛门坠胀灼痛,便血,大便干结或溏,小便短赤,口干口苦,舌边、舌尖红,舌苔黄厚腻,脉弦数。相当于内痔炎症期。

【食疗药膳】

公英败酱猪肠汤:鲜蒲公英50 克(干品25 克),败酱草25 克,猪大肠250 克,食盐少许。前2 味用纱布包,与猪大肠同用砂锅炖至烂熟,去布袋,加入食盐即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在农村的4种“养肝草”,路边随处可见,识货的人都会挖回家,肝不好的你别错过了
蒲公英主治……***(嗓子疼,眼睛红……)
石上柏
治疗疤痕疙瘩的偏方
利湿退黄,祛黄疸的中药:1茵陈——清利湿...
【中药小课堂】蒲公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