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经选读》藏气法时

“藏气法时”,是指五脏之气的生理活动与四时五行的规律有着密切的联系。 《 素问 · 藏气法时论 》 曰:“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 《 内经 》 藏象学说不仅从“象”来概括“藏”的本质,而且从人与自然的相互联系中把握生命的活动规律。“藏气法时”体现了藏象学说的基本特点。本单元讨论了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特点,它们相互之间及其与其他组织器官之间的关系,还从“天人相应”的角度,论述了脏腑随着外在环境和四时阴阳的变化而相应变化的规律。

二、 原文导读

【原文】 301

【题解】灵室,兰台,皇帝藏书的地方;秘,秘密;典,典籍。本篇主要讲是二脏之间的关系及心的君主作用,是内经中讲述脏象学说的经典之作,为显示其重要性,名之为灵兰秘典。

【提示】论述了十二脏腑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心的主导作用。

【 校注 】

( l)十二藏:张介宾注:“藏,藏也。六藏(包括心包络)、六府,总为十二。分言之,则阳为府,阴为藏。合言之,则皆可称藏,犹言库藏之藏,所以藏物者。”

( 2 )相使:互相使用的意思。指脏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为用的关系。

( 3 )膻中:其有二解,一谓胸中气海,一指心包络。这里指心包络。

( 4)作强:指精力充沛,强于所用,偏指体力。唐容川说:“盖髓者,肾精所生,精足则髓足,髓在骨内,髓足则骨强,所以能作强,而才力过人也。”

( 5 )伎巧:指人的智巧能力。决读:疏通水道的意思。决,通也;读,水道也。张介宾注:“上焦不治,则水泛高原;中焦不治,则水留中脱;下焦不治,则水乱二便。三焦气治,则脉络通而水道利,故曰决读之官。”

( 6 )使道:指十二脏腑相互联系的通道。

【分析】十二脏腑的主要功能:心藏神,主人体精神思维活动而协调各脏腑的生理功能,为“君主之官”。肺主气,助心调畅全身气血和气机升降,为“相傅之官”。肝犹如将军,智勇兼备,主深谋远虑,为“将军之官”。胆主决定判断,肝胆相使,才能正确处理事物,为“中正之官”。膻中为心包络,犹如内臣,代君行令,主情志喜乐,为“臣使之官”。脾胃能受纳腐熟水谷,化生水谷精微,为“仓廪之官”。大肠具有传化糟粕功能,为“传导之官”。小肠具有将胃消化之食物分清别浊的功能,为“受盛之官”。肾藏精充脑养骨,使人运动强劲,动作精巧,神强聪慧,为“作强之官”。三焦具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功能,为“决读之官”。膀胱能贮藏全身升清降浊后的津液,在肾的气化作用下,变为尿液排出体外,为“州都之官”。以上十二官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既分工又合作,密切配合,共同维持人体生理功能。故曰“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说明十二脏腑是一个统一协调的整体,体现了藏象学说的整体观。本文以心为君主与诸官主次关系,强调了心为诸脏主宰的观点。因为心主神明,能调节机体各个脏腑的功能活动,亦能调节机体与外部环境的平衡协调,使人健康长寿。若心的功能失常,人体脏腑之间的“相使”关系遭到破坏,就会出现神志和气血失常,以致全身功能失调而发病,影响人体健康。

【 原文 】 302

【题解】古人以“甲子“纪天度,甲子一周为六十日,称为一节,每年三百六十日,分为六节。本篇主要内容由两部分组成,先论五运六气,而运气以干支甲子纪之;后论藏象,而藏象也与干支甲子、天地阴阳密切相关,故合一篇而论之,名曰六节藏象论。正如张志聪所说:“此篇乃论岁运之总纲,天之十干,成六六节以应一岁。而天之十干,化生地之五行,地之五行,皆由天之十干所化。故曰六节藏象论也。”

《素问·六节藏象论》

【提示】论述了藏象的概念和藏象学说的基本内容。

【 校注 】

( 1 )主蛰,封藏之本:此以冬眠伏藏之虫,比喻肾主藏精。宜闭藏而不妄泄的功能,故称“封藏之本”。

( 2 )罢极之本:肝主筋,筋主运动,筋脉运动强健有力,赖于肝血和肝气的濡养,所以称肝为罢极之本。罢,音义同疲;极, 《 说文 》 日:“燕人谓劳日极。”罢极,即劳困的意思。

【 分析 】

1.首先提出“藏象”一词。藏指藏于人体内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脏腑组织器官;“象”是指内脏功能活动反映于外的征象及脏腑的实质形象。“藏”是“象”的内在本质,“象”是“藏”的外在反映。因而,“藏象”是对人体生命的本质与现象诸种联系的高度概括。藏象的含义与现代解剖学中脏器的含义不同,后者立足于微观的实体解剖与描记,前者侧重于脏腑生理功能的宏观概括。从“象”把握“藏”的本质的方法,是中医藏象学说的特点。

2.所谓“藏象学说”,是研究脏腑经脉形体官窍的形态结构、生理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内经》藏象学说内容中的形态结构,是指解剖的知识,而生理活动规律是该学说的重点内容。本文指出,五脏是人体之本,即心为“生之本”;肺为“气之本”;肾为“封藏之本”;肝为“罢极之本”;脾为“仓廪之本”。以五脏之本为中心,联系诸腑、经脉、体表五华、五体,形成肝、心、脾、肺、肾五个系统的生理活动。这五个系统不仅与天地四时相通应,同时又互相之间紧密联系,从而形成机体五大系统,并与自然界内外相联成一个整体,形成以五脏为中心的藏象学说。

临床时根据人体内在脏腑的生理活动及病理变化的征象,了解脏腑的病变情况,作为辨证中定位和定性的依据。如以肾“其华在发”、“其充在骨”的理论,说明头发和骨胳在生理上与肾密切相关,当骨发生病变,即小儿生长发育障碍,出现五迟(立迟、行迟、齿迟、发迟、语迟)、鸡胸、龟背、解颅等症,皆可从肾虚论治,以地黄丸为主,酌加鹿茸、龟板等药。成人出现的腰膝酸软,头发花白,亦可从肾虚论治。

3.“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这是强调胆的功能既特殊而又重要,因而提出以上十一脏功能的发挥,取决于胆的功能正常。李杲对此深有体会,在《脾胃论》中指出:“大抵脾胃虚弱,阳气不能生长,是春夏之令不行,五藏之气不生。”因而强调在补益脾胃的同时,十分重视升发阳气,阳气升则脾气随之而升,水谷精气得以输布,全身得以营养。其在补中益气汤中不仅用升麻举陷,更用柴胡以升发少阳之气,促使脾气上升,输精于肺,身脏腑得以充养,虚证即愈。

【 原文 】 303

【题解】生成,指生化形成。本文根据“天主生,地主成,五脏之色征于外,天气之所也;五脏之脉行于内,地气之所主业。色者气所附,脉者味所归”的理论,从生理、病理、诊断等方面,论述了五脏、五体、五味,五色,五脉之间的相生相克,相因相成的关系。(《素问·五藏生成》)

【提示】论述了脉、髓、筋、血、气的生理和病理

【 校注 】

( l )诸脉者皆属于目:五脏六腑之精气,通过十二经脉上注于目,故“诸脉者皆属于目”。属,有连属、统属之意。

(2)此四支八溪之朝夕:此言人身脏腑之气血从早到晚时刻出入流行于四肢关节、血脉、骨髓、筋膜之间,如同每天潮汐从不间断地营养全身脏腑组织器官。溪,肉之小会;八溪,指上肢的肘、腕关节,下肢的膝、跺关节,左右侧共八处。朝夕,指海水早涨为潮,晚涨为汐,此处指早晚。

【分析】

1.首先阐述脉、髓、筋、血、气在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功用,而它们能够发挥各自的生理功用,主要依赖它们各自的连属关系而形成的整体功能。五脏六腑之精气由十二经脉上注于目,始能有眼目的视觉功能。肾藏精主骨生髓,而上注于脑,使脑具有主持肢体运动和思维之功能。肝主筋,全身筋膜连属骨节,形成肢体运动功能。心主血脉,在心气推动下完成血脉循行不息。肺主气,完成人体呼吸功能和气机的调节功用。

2.其次讨论血的调节、流行及其功能.指出一切脏腑组织都需要气血的供养和调节,才能发挥其功能,所说的目之能视,足之能步,手之能握,指之能摄,均系举例而已。人体的四肢运动,由筋主管,只有在筋脉得到肝血的充分濡养,才能发挥正常生理活动。“人卧血归于肝”,人动血行于诸经的论述,说明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液的生理功能,实为肝藏血功能的具体表现和理论依据。

【 原文 】 304

【题解】本篇是《内经》讨论藏象学说的重要篇章之一。其主要内容是论述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功能特点及其区别;上察鼻窍、下察魄门、中察气口在诊断疾病中的意义;提倡医学科学,反对鬼神。由于本篇的所论内容及述方法方面,均在别于《素问·六节藏象论》、《素问·五脏生成论》等有关讨论藏象的文章,故命名为“五脏别论”《 素问 · 五藏别论 》

【提示】讨论了奇恒之腑、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特点。

【校注】

(1)传化之府:传导、消化水谷及糟粕的场所。

(2)魄门亦为五藏使:指肛门启闭功能,依赖五脏之气的调节,而其启闭正常与否,又影响着脏腑气机的升降,故为五脏使。魄与粕,古可通借。肛门排出糟粕,故名日魄门。使,役使。

(3)满而不能实:指五脏精气宜盈满,但不能奎实不行。满,指精气盈满;实,指精气奎实、呆实。实而不能满:指六腑水谷与糟粕宜暂时充实,但不能滞满不行。实,水谷和糟粕暂时充实;满,水谷和糟粕滞满不行。

【分析】

奇恒之府功能上象于属阴,主藏阴精,与五脏相似;形态中空与六腑相似,但其没有脏与腑之间的表里配偶关系,因而,异于一般的脏腑,故称“奇恒之府”。奇恒之府的功能特点是:“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写”。如脑藏脑髓,骨藏有骨髓,脉藏血液,胆藏胆汁,女子胞藏有精血,孕育胎儿。

五脏主藏精气,如心藏脉,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营,肾藏精等,而精气又要保持运行流畅,不能塞实不行,才能灌注营养全身组织器官,故其功能特点为“满而不能实”。在临床上五脏多为虚证,应治以补法,但不可纯补、峻补、雍补,应该补中寓通,静中有动,如补脾之时配以和胃消导之品,养心宜佐以和血活血之品,补肺应伍以宣肃之品等。

六腑主传化物而不藏,传化物包括水谷及其糟粕,还有五脏代谢后的浊气。为使六腑传化功能正常,应处于一种“虚实”的状态,即“胃实而肠虚” , “肠实而胃虚”。这种“实”是暂时的,水谷和糟粕在六腑中不可久留,胃肠不能同时充满,需要按时排空,故其功能特点为“实而不能满”。因而在临床上六腑以满而不通为其主要病理特征,如食积、便秘、瘾闭、黄疸、水肿等实证病变,故以通降去实为其治疗大法,如攻下通便、疏利膀胱、清泻三焦等,所以后世有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的说法。近年来采用通里攻下治法治疗急腹症,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应当指出,脏腑藏泻的功能不同,仅就其生理功能特点的区别而言,既不是对立的,又不是绝对的。实际上五脏藏中有泻,如肾精的溢泻,五脏浊气的排泄;而六腑亦泻中有藏,如胆藏精汁。脏腑藏泻是一种互相依赖、协同作用的关系。脏中浊气由腑输泻而出,腑中精气亦需输于脏而藏之。所以,对脏腑功能特点的理解和应用,应当相互联系,灵活掌握。

对于“魄门亦为五藏使,水谷不得久藏”的论述,揭示了魄门的生理与五脏之间的密切关系。魄门的启闭要依赖于心神的主宰,肝气的条达,脾气的升提,肺气的宣降,肾气的固摄,方能不失其常度。而魄门功能正常又能协调内脏的升降之机。临床上大便秘结或泄泻,要分别从肺、胃、脾、肝、肾等脏腑辨证施治,而且这些脏腑的病变有时也可通过控制肛门启闭而收到疗效。如吴塘应用宣白承气汤既可治肠热便秘,又可治疗肺热痰鸣。

【 原文 】 305

【题解】本篇首先讨论了惊、恐、恚、劳、逸过用等原因,导致经脉失常、五脏功能紊乱而致的喘、汗等病变;继而通过对饮食入胃后,在人体输布过程的论述,阐明经脉的作用及诊寸口“以决死生”的道理;又论三阴、三阳脉气独至的病变、脉象和治法。因为本篇所论经脉与《内经》中其他论述经脉篇章的内容有较大的区加别,故篇名日“经脉别论。正如吴昆所说:“言经脉别有所论,出于常谈之外也”。( 《 素问· 经脉别论 》 )

【提示】论述了谷食和水饮入胃后其精气输布运行的过程

【 校注 】( 1)气归于权衡:衡,即平衡的意思。言精气化为血气入于血脉,精气的欺布要保持平衡的生理状态。

(2) 权衡以平;脏腑之气平衡协调,则十二经脉之气亦趋于平定。气口成寸以决死生:肺朝百脉,脏腑之气皆显见于气口,故气口可诊脏腑之气血盛衰及病变。“气口寸”。指手腕挠动脉手太阴肺经所过之处,因其长 1 . 9 寸,故曰“气口成寸”

【分析】 1 .论述谷食和水饮入胃后其精气输布运行的过程

谷食精气的输布过程,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散精于肝”,经肝气的疏泄,滋养全身筋脉,这阐明了肝与筋的内在联系,为“肝主筋”的理论提供了依据。二是“浊气归心” , 注之于经脉,再通过“肺朝百脉”,宣发与肃降相互配合作用,把精气输送到全身,外达皮毛,经气血相合,交汇后再回还于经脉中流于四脏。这个输布过程,不仅看出经脉在精气输布中的重要作用,而且还看出肝、心、肺在输布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尤其是“肺朝百脉”的理论,指出精微物质,必须通过肺气化合,才能为人体利用,起到营养周身的作用,从而突出了肺在精微物质输布中的重要作用,是对肺主治节理论的进一步补充。

同时,从精气输布的过程,说明古人对血液循环有了初步认识,这一认识远早于 17 世纪西方医学的血液循环理论。水液代谢的过程,成为后世论述有关津液代谢理论的依据。文中说明脾、胃、肺、膀胱都参与了水液代谢,而其中肺的宣发通调水道的作用尤显重要。肺在水液代谢中“通调水道,下输膀胧”的论述,成为后世“肺为水之上源”理论的导源。如果肺失宣降,不能通调水道,可导致水液停留的水肿病证,在治疗时应用“提壶揭盖法”,以宣肺发越水气。如张仲景在 《 金匾要略 》 用越脾加术汤治疗风水,即是对这一理论具体应用。脾在水液代谢中起到运化、转输的作用,说明脾在水液代谢中的作用也很重要。如果脾气升清作用减退,使水湿不能上归于肺,停聚于体内而成水肿,因而可应用培土制水法治疗。

2 .提出“四时五藏阴阳”的学术观点。

本节指出,水谷精气的输布、运行与自然界四时阴阳变化是相适应的。提示四时、五脏、阴阳之间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可分割。这一观点与“藏气法时”的学术思想完全一致。类似的说法,还见诸于 《素问·金匮真言论》 ,即“五藏应四时,各有收受”。另外,原文以“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一段,说明寸口诊脉的原理及其重要性。这一原理,应与 《素问·五藏别论》 中“气口何以独为五藏主”节互参。

【原文】 306

【题解】本篇讨论了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脾胃的相互关系。故名曰“太阴阳明论”。马莳曰:“太阴者,足太阴脾也;阳明者,足阳明胃也。详 脾胃病之所以异名异状等义,故名篇”。

《素问·太阴阳明论》

【提示】以太阴、阳明为例,阐述了阴、阳不同之理。

【校注】

( l )阴阳异位:指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循行的部位不同。王冰注:“脾藏为阴,胃腑为阳,阳脉下行,阴脉上行。”

( 2 )更虚更实:言太阴阳明与四时的虚实顺逆关系不同。春夏为阳,阳明之气与之相应,故春夏之季阳明实而太阴虚;秋冬为阴,太阴之气与之相应,故秋冬之季太阴实而阳明虚。 ( 3 )更逆更从:春夏为阳,阴盛为逆,阳盛为从;秋冬为阴,阳盛为逆,阴盛为从。

(4)阳道实,阴道虚:指属于阳的六腑,多病外感而为实证;属于阴的五脏,多病内伤而为虚证。张介宾注:“阳刚阴柔也。又外邪多有余,故阳道实;内伤多不足,故阴道虚。”

(5 )贼风虚邪:高世拭注:“凡四时不正之气,皆谓之虚邪贼风。”

(6)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此言阴邪或阳邪侵犯阴经或阳经后随着阴、阳经气的运行而传变。张志聪注:“此言邪随气转也。人之阴阳出入,随时升降是以阳病在上者,久而随气下行;阴病在下者,久而随气上逆。”

【分析】

1.生理和循行部位的不同:阴经、五脏主里属阴,阳经、六腑主外属阳,部位各异;脏腑经脉 阳不同,故与四时气候通应互有逆从、虚实;阴经、阳经的循行有从内而外、从外而内之别,所以阳者主外,有盈有实的特点;阴者主内,有藏有虚的特。

2.阴经、五脏和阳经、六腑的发病规律有别:其一,六淫之邪从外而入,多为阳热,有余之证,而有身热、不得卧、喘呼诸症;饮食起居不慎,病从内生,多为里阴不足之证,而见 胀、食泄、肠 诸疾。其二,疾病发展趋向,病随气转,故阳经之病,上行日久转趋于下;阴经之病,下行日久转趋于上。其三,邪气袭人,同类相聚,故风为阳邪而易伤上。 伤阳、伤胃;湿为阴邪而易伤下、伤阴、伤脾。

3.“阳道实,阴道虚”。阳道实,阴道虚”这一重要观点,注说不一:一从天地阴阳解,如杨上善注:“阳为天气主外,故阳道实也;阴为地气主内,故阴道虚也。”张志聪拓展其说,云:“阳刚阴柔,故阳道,阴道常虚。《系辞》曰:‘日之为言实也,常满有节;月之为言阙也,有满有阙也’。”一从外感内伤发病解,如张介宾注云:“阳刚阴柔也。又外邪多有余,故阳道实。内伤多不足,故阴道虚。”一从阴阳六经之气解,如马莳云:“人身本与天地相参,故天在外主包夫地,地在内主包于天。人身六阳气,犹天气也,主运于外;人身六阴气,犹地气也,主运于内。阳运于外者为实,阴运于内者为虚。”三说虽于义皆通,然丹波元简云:“考上文云‘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则阳刚阴柔解,于义较顺。”

“阳道实,阴道虚”是阴阳学说的一个重要观点。即凡事物之恪 地阳者,必须有刚悍充实、向外等特点;而事物之属于阴者,必须具有柔弱、不足、向内等性质。朱震亨有《格致余论·阳有余阴不足论》中,举天气日月为例说:“天地为万物父母,天大也,为阳,而运于地之外;地居于天之中,为阴,天之大气举之。日,实也,亦是,而运于月之外;月,缺也,属阴,禀日兴以为明者也。”据此观点来主知学中的问题,如以男女而言,“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则男子为阳,十六岁而精满溢,宜保持常盛不衰;女子为阴,十四岁月事以时下,以畅通为顺。以人身之阴精阳气言之,“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素问·生气通天论》)。以脏腑阴阳言之,六腑为阳,主传导,“实而不能满”;五脏主藏精,“满而不能实”(《素问·五脏虽论》)。阳主外,阴主内,所以外病邪先伤人阳分,由表入里,传于阳腑,故阳经、阳腑之病多热多实;内伤饮食劳倦,先伤人阴分,病发于内,脏气受损,故阴经、阴脏之病多寒多虚。以脾胃言之,阳明之病津液易伤,病多从燥化、热化,故以热证、实证为多见,如阳明热盛,症见身热,大汗,燥渴,脉洪大者,宜辛寒清热,方如白虚汤或白虚加人参汤;若热结阳明,脏气不通,症见腹满而痛,大便不通,潮热谵语者,宜苦寒泻下,方如大承气汤。若太阴阳虚,寒湿较甚,肾阳受损,症见四肢逆冷,脉沉细者,宜桂附理中汤或四逆汤,以温阳散寒。脾为阴脏,其病多虚;胃腑为阳,其病多实,故对中焦之病,有“实则阳明,虚则太阴”这 。虽然胃亦有虚寒之证,但此类病证常兼脾虚表现,治疗时亦常从补脾入手,如理中汤也是治疗胃之虚寒的重要方剂;脾亦偶有实热证,治疗时也往往从泻胃入手,如泻黄散虽为泻脾而设,但方中栀子、石膏均为泻胃之药。综上所述,本节是以脾胃生理病理为例阐发“阳道实,阴道虚”这一阴阳学说之理,并为这一重要观点的临证运出作出示范。

【 原文 】 307

【提示】主要阐述脾胃在生理、病理上的密切关系

【校注】

(1 )津液:此指水谷之精气。

(2)脾不主时:此言脾不单独主一时令。

(3)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张志聪注:位中央,灌溉于四藏,是惟四季月中。各旺十八日。“春夏秋冬,肝心肺肾之所主也。土是四时之中皆有土气,而不独主于时也。五藏之气,各主七十二日,以成一岁。”

【分析】1.脾与胃在生理上的关系非常密切。

(1)从解剖上来看,脾与胃之间有系膜相连;经脉上脾胃通过各自隶属的经脉相互联络,构成表里关系,脾经又贯通于胃。

(2)在生理功能上,胃受纳水谷,为脏腑气血之源,然需要通过脾的运化,才能把水谷精气输布到四肢百骸及全身脏腑组织,得以充养,所以原文强调脾“为胃行其津液”的机理,是突出脾与胃二者相互配合,相互为用,共同完成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输送的重要功用,亦是脾胃为“后天之本”的理论渊源,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胃气和则后天营养自有来源,脾气健则水谷精微得以输布,使虚损病证逐步全愈。因此,调理脾胃,滋养后天,是治疗内伤疾病的重要方法。脾与胃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原文以“脾病而四支不用”加以论述。临床上对于四肢枯萎,不能随意运动的病证,运用调治脾胃方药治疗,常有良好的疗效。 《素问·疾论》提出“治痿者独取阳明”的治则,亦是以此理论为依据而制订的,至今有力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本文提出“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的观点,进一步补充了四时五脏阴阳的理论。因为脾运化水谷,化生气血,滋养四肢百骸、五脏六腑,如同自然界土能生长、滋养万物一样。在一年四季之中,任何脏腑组织器官在任何时令中,都离不开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气滋养,故有“脾脉者土也,孤藏以灌四旁也”(《素问,玉机真藏论 》)之说。脾胃充盛,则五脏安和;脾胃受损,则五脏不安。因此,临证时要正确处理脾胃与其他脏腑的关系。张介宾说:“故善治脾者,能调五藏,即所以治脾胃也能治脾胃,而使食进胃强即所以安五藏也”(《景岳全书 · 杂证漠 》)。李果结合临床实践,发展成为脾胃学说,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原文 】308(《灵枢·脉度》)

【题解】脉,经脉.度,度量、衡量之意。《汉书.律历志》:“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也即计算长度之意。因为本篇重点讨论二十八脉的长度,所以篇名“脉度”。正如《灵枢注证发微.卷二》说“此言脉有度数,故名篇。”

【提示】论述了五脏和七窍的密切关系。

【校注】

( l )五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五脏藏于内的精气,通过所属的经脉上通于颜面诸窍,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故日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阅,经历之意,此处可引申为相通。上七窍,指两目、两耳、鼻、口、舌,因其均在颜面部,故称上七窍。

( 2 )六府不和则留为痈:此言六腑功能失调,使营卫气血运行阻滞,郁而发热,热胜则肉腐,而致痈疡。张介宾注:“六府属阳主表,故其不利,则肌腠留为痈疡。”

【分析】五脏与七窍的生理关系:五脏的精气由经脉输送到颜面五官七窍,使七窍与五脏通应相连,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肺司呼吸,鼻为气道,故“肺气通于鼻”。鼻的功能是通行呼吸,辨别香臭。心主血脉,心血可以通过经别上荣舌本,故“心气通于舌”,舌具有分辨五味,调节发音功用。肝藏血,开窍于目,故“肝气通于目”。目能视物形态,分辨五色。脾主运化,水谷赖口摄入,故“脾开窍于口”。脾的功能正常,则食欲旺盛,口味调和。肾藏精,充养于耳,故“肾气通于耳”。耳具有主持听觉,分辨五音的功能。

五脏与七窍在病理上相互影响:肺气失宣,则鼻塞不通;心火上炎,则舌赤红肿;肝经风热,则目赤肿痛;脾虚不运,则饮食口淡无味;肾精亏虚,则听力下降,不能分辨五音。故曰:“五藏不和,七窍不通”。五脏与七窍密切相关的理论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七窍疾病可通过治疗五脏而获效。例如伤风鼻塞,嗅觉不灵,治宜宣肺透窍;心火上炎舌赤红肿,治宜清心降火;肝血不足之眼目干涩,治宜补血养肝;脾虚失运之口淡乏味,治宜健脾消滞;肾精亏虚耳鸣耳聋,治宜滋肾补精。这是七窍有病治从内脏着眼的理论根据。

【 原文 】 309

【题解】邪客,即邪气侵犯人体的意思。本篇内容:①宗气、营气、卫气的循行及作用;卫气循行失常而不眠的机理与治疗。②人身与天地相应的比类。③“持针纵舍”的意义及操作方法。④手太阴、手厥阴经脉屈折出入的循行概况。⑤手少阴心经独无腧穴的道理。⑥人有八虚,分候五脏,以篇首“邪气之客人”之论而命名。今所节选的内容是篇中第一部分。(《灵枢·邪客》)

【提示】论述了心为五脏六腑大主的机理。

【校注】 ( 1 )精神之所舍也:指心是精神所藏之处。虽然人的精神意识活动,分属五脏,但以心为总的主宰。舍,居处之意。 ( 2 )邪弗能容也:意以心为脏腑之主宰,为神所藏之处,有心包络护卫,故不容外邪侵入。

【分析】心是全身脏腑之大主,是因为心主血脉,全身脏腑组织赖心血濡养而维持其正常机能。又因其主神明,即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和自我调控的能力, 《 内经 》 将其分为神、魂、魄、意、志五部分,分别由五脏所主,而心是最高主宰,能统摄精神,调节情志,使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各种变化,对生命活动发挥着重要的协调和保护作用。故原文说“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同时,心有心包络护卫于外,因而外邪不能侵人伤害。否则,邪气人侵伤害心脏,致使心中神气耗散,功能丧失,人即死亡。如 《 灵枢 · 厥病 》 所说的真心痛“旦发夕死,夕发旦死”,便是心受邪的病证。鉴于这一强调心在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功用,一旦邪气侵犯心脏,首先伤及心包络,能代心受邪。 《 内经 》 强调心为五脏六腑大主,邪不能伤害的理论,对后世温病学的发展和临床均有深远的影响。叶天士在 《 温热论 》 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就是对这一理论的发挥,指导临床辨证论治。

单元小结

1 .提出了藏象的概念及其内容,指出五脏为人体生命之本,以五脏为中心,联系诸腑、经脉、体表五华、五体,并与天地四时阴阳相通应,形成“四时五藏阴阳”的藏象学说。

2 .从总体上论述了五脏具有“藏精气而不写”、“满而不实”;六腑具有“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满”;奇恒之府具有“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写”的功能特点。详述了十二脏腑的功能特点和相互之间密切关系,突出了心为“五藏六府之大主”,为诸脏腑主宰的重要性,阐明了十二脏腑是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观思想。

3 .较为具体地论述了谷食和水饮人胃后其精气输布过程,指出心肺在水谷精气和脾肺在水液代谢中的重要作用及其临床意义。并以太阴和阳明为例,论述脾胃的生理关系及病理上区别,阐明“阳道实,阴道虚”的含义,成为“脾为后天之本”的理论渊源。

4 .论述了脉、髓、筋、血、气的生理病理和肝对血的调节功能,阐明了五脏与七窍的关系和七窍的功能,以及七窍疾病从五脏论治的机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内经1000问>(2)
《黄帝内经》选读 ——藏象(一)
五脏六腑宜通是其生理病理共性
素问·五藏别论 第十一注解
经脉别论十一
艾灸前,必须要学习的中医基础知识总结,收藏起来慢慢学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