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能代表中国的并不是“唐大刀”,而是渗透到文化中的这款“名刀”

【军武次位面】:枪骑兵

牛尾刀这个质朴无华的名字,也许不能像唐刀汉剑那样每每引发冷兵器爱好者的热议。但是如果把时间上溯到一百年前,在中国古老传统还占据社会主流的那个时代,当时武侠迷、刀剑迷心中占有核心地位的,恐怕还非龙泉剑、牛尾刀、雁翎刀等等这些近世民族刀剑莫属。

原因没别的,因为这些刀剑才是广大国人在传统文化中耳闻目染、在传世文玩中密切接触的真实存在。他们不可能知道后世通过现代考古学以及国际交流才揭开神秘面纱的唐刀汉剑。

他们眼中的'中华刀剑瑰宝',只能是这些通过血脉传袭下来的明清风格的民族刀剑。这其中,牛尾刀就堪称'中国刀'的经典代表被同时代的世界所认知。

▲牛尾刀可以说是最具'中国民俗气息'的刀剑代表,也是中国和世界都最为熟悉的中国刀的典型形象

牛尾刀的刀身与刀柄,整体呈现不对称的S型,刀柄如勾,刀身如月,只是在刀头处开始逐渐变宽又次第收尖,犹如牛尾尖的形状。曲线流畅婉转,富于变化,极具刚猛生威而又不失优美典雅,是世界刀剑史上一件设计奇妙的佳作。

▲存世的清代官刀,都是牛尾刀式样,所以这是最具中国民族特色的,太过久远尽管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但毕竟隔绝久远,这也是国际上对民族性的一种常识

不过到了网络时代,一些刀剑爱好者开始嫌弃它'土''俗',颇为不入眼。甚至还有些人,认为牛尾刀设计不合力学原理,不是一件合格兵器,是一件'中看不中用'(甚至既不中看又不中用)的东西。

笔者认为这是非常荒谬的,产生这种错误观点也行是他们没有深入了解,或者接触到的是一些粗制滥造的制品。

▲一件标准的牛尾刀

设计精妙合格的牛尾刀,是非常符合杠杆原理和人体力学原理的。刀身后半段细窄狭长,刀背坚厚,确保刀体的刚强坚韧,不易折断。而刀身前端三分之一处,则开始次第锻打宽薄舒展,不仅漂亮,更重要的是,使刀身的整体重心均匀扩散,不至于像铁棒一样'死沉',如此设计一下子灵动活发起来,再看日本刀剑,刀体由于背部坚厚,尽管细长,重心仍不易扩展,所以日本刀就颇有些'铁棒似'的死沉感觉。

牛尾刀如此设计,就使得刀体重心在后,前端灵活挥洒,是非常符合人体力学原理的,所以,牛尾刀作为一件单手挥舞的兵器,重量也不算太轻,但仍能挥舞自如,就证明这一点。

再看看牛尾刀的锋刃设计,牛尾刀的最佳杀伤部位就是前端三分之一段。这一部分是磨砺重点部位。牛尾刀尤其科学独到之处,还在于它那奇特的'牛尾尖'造型。

这可不是单纯为了'好看',而是非常科学奇妙的,弯刀都有一个弊端,就是'刺击'的技术不容易发挥,刀体越弯,越不利于刺击。

而众所周知,刺击是冷兵器最有效的技法(恐怕没有之一)。如果一件刀剑不能兼具劈斩、刺击功能,就不能称得上完美。

日本刀那种'切先'构造,尽管也能刺击,但由于刀体弧度较大,已经不利于精准刺中目标(容易偏离,不易瞄准)。

▲牛尾刀重劈斩同样也利于刺击

而牛尾刀的设计恰好弥补这一缺憾,牛尾刀刀身也弯曲,但在前三分之一处,却突然开始向下收尖,不再上翘过度。这样所形成的一个几乎与刀体后段相同'水平线'的刀尖,瞄准刺击就不再容易偏离方向。所以,牛尾刀尽管也是一件弯刀,但是它的刺击精准度就比其他弯刀都好。

所以说,牛尾刀是一件堪称完美的刀剑佳作,值得中国刀迷为止骄傲自好豪。

不过,针对一些朋友对牛尾刀的不以为然,也并非都没有根据。

造成不少差评牛尾刀的现象,我觉得主要还是中国历史上动乱太多,民间缺乏严格且统一的'制式化标准',不能想日本那样千百年稳定积淀所形成的一种统一划一的制式标准,所以日本刀件件几乎都是'如法如制'的精品,想不科学都不行。

中国就不同了,千百年的动荡,许多工艺没有得到普及传播就失传,而且即便存在时期,也不能形成广泛遵守的'统一标准'。

所以就造成,懂行的良匠打造的牛尾刀(其他任何事物也同理),都是能够体现牛尾刀科学精妙原理的佳作。

而更多的庸匠,则只会'依葫芦画瓢'、甚至'胡制滥造'。他们做出的'牛尾刀'就毛病丛生,走形变样,不堪入目。

这样的作品还不少,最常见的,就是刀身变得臃肿不堪,肥大宽厚,沉重不堪,这就不能算牛尾刀,而只能算'大刀片'。

还有一处常常为人忽略的弊端,则在于刀柄,懂行的良匠,刀柄尽管下弯,但接触人手掌'掌根'部位,却十分注意制作的饱满充实,让人的掌根,能够把握的牢牢的,这样才把握有力。

而许多不懂行的,这个细节,则制作的光溜溜的下弯,让人掌根把握不牢。刀剑把握不牢,你想想看那该是怎样可怕的后果!

这是一个常常被人忽略的弊病。即便刀体'如法',这个细节不好,也是一件遗憾的作品。

所以,欣赏牛尾刀,雁翎刀等明清刀剑的朋友们,奉劝你们在欣赏刀剑时,除了注意锻造工艺、锋利程度,亦或者刀具装饰的同时,也留心下我说的这个小小细节。

▲中国历史经常陷入动乱,民间工艺不容易形成需要漫长时间积淀才能形成的统一标准,所以中国民间工艺的特点就是良莠不齐、五花八门、各行其是,好工匠毕竟有限,所以更多的作品都是有许多缺陷的,图中这件'牛尾刀',锻打工艺先不谈,单单器型设计就是武术门外汉,刀身肥大无度,刀尖、重心、刀柄不在一条水平线。。尤其刀柄更是无法牢牢把握

▲中国明清刀一个特点就是刀身呈不对称s型,非常优美,但是如果不懂武术,刀柄极易过于下弯,不利于把握,这样就会中看不中用。图中的刀柄就是'练家子'的作品,线条虽不是很漂亮,但'掌根'部位饱满,利于把握。当然更好的工匠则会即利于把握,又曲线流畅美观。这是很难拿捏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腰刀传奇
天下一刀
刀柄与刀身的传统连接方法(上)| 尾铆法
这是乾隆帝御用的宝刀 钢与金玉的完美艺术品!
唐刀的锻造
工艺收藏刀,要从哪些方面鉴赏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