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今年回老家干一件事:卖房

年初二,习俗是回娘家。

而回娘家的必备节目一定是:聊骚。

不是催婚催生,就是各类攀比,谁赚了大钱,谁买了房子,谁年薪百万。

恨不得把积攒了一年的八卦话题,倾泻而出。

说不定此时的你也正在边磕瓜子边看这篇文章。

这几年总有人说年味淡了,没有以前的热闹劲,以前过年自媒体都不发文,因为大家伙忙着过年,没人看文章,阅读量太差。

但这几年,过年也有人不闲着,总询问哪里能买,哪里不能买,甚至想赶着拿到年终奖买上一套。

既然如此,不如说点什么,让大家在春节假期依旧保持阅读和思考,持续成长。

不可否认,回家过年,是中国人的传统。

但很多人的老家在不发达的三四线城市,甚至县里、乡里,越往下走,信息越不发达、不透明。

在这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到在大城市嗤之以鼻的假货,在这里却非常畅销,城里人早就不玩的传销在这里依旧流行。

在这里没有大牌,只有性价比,便宜=一切。

我带孩子去超市买东西,琳琅满目的玩具,最高单价不过6-70元。

男孩子极度热爱的奥特曼,只要11块,满心欢喜给孩子买了好几个,结果刚打开,“腿”就断了,只能沦为一次性玩具。

可就是这样一个淳朴的地方,往往聚集着大批中国社会的底层人民,他们赚的不多,但手头的钱贬值得最快,当然,也最容易受骗。

能看到我们文章的,基本也是对房产,乃至财富管理已经有入门级判断的,但回到老家之后,大家会发现,老家人的财富的认知,依然是非常匮乏,也可以说,基本没有。

所以,如果你看到了这篇文章,可以转发给你在三四五线的朋友和亲戚,有些错误的观念,赶紧抛弃,拯救一个是一个。

选择永远比努力更重要。

我们人生就是一道道选择题,得A失B。

我有个表哥2019年换了套深圳800万的房子,首付200多万,全靠第一套房产置换的资金。

当初30多万首付上的车,最后变卖的时候400万,10多倍的涨幅,全凭选对了城市和区域。

我想说的重点就是选择真的比努力更重要。

2008年那会,如果你拿手头上的30几万在老家起了一栋别墅,又或者是在市里全款拿下一套商品房。

现在看来,结局或许完全不一样。

你在市里的房子也涨了,从1500元涨到4500元,但和400万的差距依旧非常大。

不同的选择,得失完全不一样。

不是你不努力,而是赛道选择错了,再努力也没有用。

我们真的已经进入了一个选择比努力更重要的时代。

努力一定能脱贫,但真的不一定能致富。

真正要想致富,想赚大钱,还是应该到“钱”集中的区域。

钱在哪儿,人就去哪儿。

如果说过去10年,不管是认知还是信息都不如如今发达,那么2022年的今天,站在全国乃至全球投资而言,已经是张明牌。

分区域而言,南北差异越来越大,尤其是东南和西北的差异。

分城市而言,城市和县城,一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差异越来越大。

这所有的背后都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在发生变化:人口的流动、资金的虹吸、基建的发展以及政策的红利等等,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人口老龄化、少子化趋势在蔓延,这是不可逆的趋势,而人口和资金会持续涌向那些发达的城市。

这就是未来财富的秘密所在。

去年,七普数据出炉,10年人口增量排名前10的城市,清一色都是一二线城市,除了佛山是环一线城市。

单单大湾区深圳和广州就霸屏前一二名,这就是人民群众用脚投票的结果。

为什么这些城市那么多人去?

最重要的是能赚钱,其次是配套。

从2021年11月末中国内陆城市金融存款排名来看,基本也和人口流入对得上。

这就是明牌,实在不知道选择什么城市,看钱,跟人口走就不会出什么大错。

其次,是大城市无可比拟的配套优势,尤其是医疗和教育配套。

小城市是看不了大病的,尤其是县城里。

我相信只要是家里人有生过大病的都会了解这种情况,县里看不了到市里,市里看不了到省里,如果省里还不行,就会到北上广深。

为什么一线城市的医疗就是更先进,这是资本和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时刻,你会充分理解,城市与城市的区别,本质就是发展的差别。

你也更能理解,为什么一线城市的地铁挤成狗一样,每年还是来来往往的人。

你也会理解,为什么村里9点就准时关灯睡觉,而一线城市加班狗的夜才刚刚开始。

人跟着产业走,资金也会跟着产业和人口走,城市竞争的赛道越来越窄,现在不进场,以后更难入场。

所以,真的不为家庭和以后的孩子好好做一下规划?

不想释放心灵毒鸡汤,但有几个问题,或许大家可以思考一下:

你改变未来命运轨道的唯一方式,是努力吗?

不是,是选择。

小孩无法选择出生,但父母可以选择工作的城市和家庭的环境。

大学可以选择城市,工作可以选择城市,可以选择行业,婚姻可以选择另一半。

每一次的选择,都直接影响后面的每一步。

而对于家长而言,你现在能给孩子选择的就是“在哪个城市成长”。

过年,亲朋好友从四面八方聚齐,在聊天当中,或许我们很有必要把这些话告诉他们,不是每一个人都认同,但总有能听懂并行动的人。

县城的房子还能不能买?

每年必备话题:房子。

今年回村过年,果不其然又遇到这个话题,饭桌上讨论热闹不已。

村里人普遍的认知:

1、斥巨资装修自建房,让自家房子成为村里最靓的仔。

2、到镇上或市里买一套,没条件就贷款,有条件全款。

村里人才不会管你花了3-400万在一线城市买了一套小2居,人家认死理。

要真那么有钱,为什么自家房子不好好装修?

要真那么有钱,市里怎么不买一套?

于是乎,为了面子也好,真的改善性需求也好,回家买套房成了对父母孝顺的爱,和面子形象的维护。

有人觉得面子不重要,有人觉得面子值高价,这种需求我无可置否。

能给的建议是,如果自家自建房子位置不错,建议直接翻新。

花3-40万已经可以把房子翻新得非常好,既不用搬离父母熟悉的环境,还有自己家小花园,种种菜,养养狗,居住也舒适,面子也有了。

关键是不用贷款去地级市买一套,把处女贷用了,以后真的是离大城市渐行渐远了。

如果真的有“以后回家发展”的这种打算,也不建议你急在一时半会,一线城市等一等你会高不可攀,但县城等一等还有跌的可能,所以不用着急。

老家只要有落脚能住的地方,就够了,不建议把更多的投资念头放在这里。

这里的房子就是消费品,只有“有人、有钱”的城市房子才是投资品。

切记切记。

还有,不要再杠我所在的城市也涨了,2016-2017年大把地级市和县城都在涨。

对,都在涨,但得有质量上涨,还得持续上涨啊。

现在你老家的房子能卖出去吗?或者是能抵押出去吗?

如果你确实在三四线城市工作,为了孩子考虑,也不要县城给孩子买一套,把现金流留着,以后孩子在哪个城市发展,再考虑为她在就业城市买一套。

再说句大实话,站在投资的角度,在三四线城市完全可以租房住,把钱全部用来买大城市的房子。

贷款买房没用,0负债才最棒,有钱都要提前还。

你要是在餐桌上说你在深圳贷款买一套房,估计家里亲戚觉得你不如隔壁老王县城50万全款买一套。

你是负债,人家是0负担,不一样不一样。

老人家还会语重心长和你说,有钱赶紧还啊,利息太高了,根本不划算。

你很难去和他们算账,更难和他们说通胀,因为通胀是什么他们都未必能理解。

这就是认知差异带来的财富差异,只知道存钱的人只会被在买房的人超越,而买房的人又会给玩杠杆套银行贷款的人超越。

最简单地再说一次,房贷是你能向银行借到利息最低、时间最长、金额最大的一笔贷款。

花呗、借呗、白条的实际利率远远高于房贷。

何况银行借钱给你买房,你既能住,也能享受依附在房产中的教育和生活配套,最后还能享受资产带来的升值红利。

而你只需要付出3成的首付,站在这种角度,房贷根本不是负担,而是福利,只是看谁能抓得住而已。

至于有钱要不要提前还,我们一直不建议,除非你有更好的赛道要切换,可以。

但纯粹因为不想背房贷,大可不必。

我理解大家害怕什么,害怕突然工作不稳定,一旦没有收入,房贷就是巨大的压力。

但实际上,我们害怕的不是负债,而是现金流的稳定。

既然如此,我们有钱的时候更不应该提前还,而是做好现金流的规划,抵御风险。

每年春节都是一次人口的大迁徙,平常冷清的村里塞满了人,但我却明显地感受到,回乡的人越来越少了。

这会是未来必然的趋势,不管是人口总量减少的原因,还是过年方式的改变。

我们无法改变,中国绝大多数的村落和县城会逐渐萎缩,随着一代又一代的老人离去,年轻一代回乡的时间越来越少。

最后,沦为空城。

我们在这里砸下的每一分真金白银,如同在大海里扔石头,一丁点浪花都会被淹没。

而已经身在三四线城市的当局者,最后为家庭、为孩子切换赛道的方式,就是别再买一套,而是提前布局一二线城市,把最后一张门票留给孩子。

如果我们无法改变城市发展的趋势,最好的做法是什么?

那就是躬身入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手里余钱想投资,千万记得地级市和县城的房子不能买!
小县城置业,看似轻松,实则危机暗涌
房价会降到什么程度 2023?
全国近94%县城房价不过万元,选择大城市,还是县城?
来省城8年,我还是想回老家!
如何和男人谈钱?(附具体方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