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巧妙手法,一般1~2次即愈
天医堂推荐搜索关键词列表:小关节紊乱腰椎

巧用手法可治腰椎小关节紊乱


腰椎小关节紊乱又称腰椎小关节滑膜嵌顿,是骨伤科门诊的常见病,多见于青壮年。此病易由日常生活中旋转动作不协调引起,如猛然床上翻身、蹲位起立、猛然打喷嚏等,一般无明显外伤因素。由于腰椎小关节排列为冠状位,当腰椎屈伸或旋转时,滑膜被挤入关节面之间,故伸直位发生嵌顿。X线片可见腰椎曲度变直或棘突偏歪。症状为腰部僵硬,弯腰活动受限,坐卧困难,无坐骨神经痛症状,每需用手托扶腰部行走,检查下腰部可有压痛点。

《金匮翼》说“盖腰者一身之要,屈伸俯仰,无不由之。若一有损伤,则血脉凝涩,经络壅滞,令人卒痛,不能转侧。”由此可见血脉经络壅滞是腰痛症状的主要病机。中医将腰椎小关节紊乱归于“伤筋”范畴,“骨错缝、筋跳槽”是其病理过程。笔者临床上多选择采用坐位脊柱旋转法或三搬法合下蹲法治疗,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坐位脊柱旋转法

治疗前,先予松腰手法,患者俯卧,用手掌在腰部由上而下施行摩法数遍,用滚法在压痛点周围治疗,再逐渐移至疼痛处,然后,在患侧顺骶棘肌纤维方向用滚法,往返3~4次;以手掌根部在腰部痛处的左右及上下连续推擦20~30次;按揉腰阳关、肾俞、委中等穴,以酸胀为度;以拨法拨动腰部痛点左右两侧的骶棘肌20~30次;最后施揉法1分钟。

患者端坐于方凳上,助手扶持按住固定健侧大腿根部,术者坐患者背后。以左侧为例,患者左手置于右腹部,右手置于左肩部,身体前屈至最大角度。术者右手按于腰椎病变节段偏歪的棘突旁,左手扶患者右肘部,并向左稍推患者身体,患者顺势向左旋转身体,至最大限度时,术者右手拇指用力推动偏歪的棘突,两手协调动作,听到“咔嚓”声或拇指下棘突有错动感、患者压痛减轻即为复位成功。最后,由上至下梳理脊柱周围的韧带后,复位完毕。通常在整复治疗后嘱患者适当卧床休息3天,下床腰围保护1周,手法每周1次,一般1~2次即愈。

此法可起到舒筋通络、活血散瘀、滑利关节、整复错缝、纠正椎间关节紊乱的作用,恢复脊柱生理功能平衡,在具体操作时,应做到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手法应柔和、深沉,由轻至重,循序渐进,切忌用暴力以免加剧腰部损伤。

三搬法合下蹲法

手法治疗前,先施行摩法、滚法、按揉穴位松腰。

三搬法,一为搬肩推腰,即患者俯卧位,术者站在患者健侧,左手搬起患者肩部,右手在腰部患处推按;二为搬腿推腰,即患者俯卧位,术者右手搬起患者大腿,左手在腰部患处推按;三为搬肩推臀,即患者侧卧,上部腿屈膝屈髋,下部腿伸直,术者一手(或肘)搬肩向后,另一手推臀向前,使腰部旋扭,推搬数次后,令患者放松,术者再逐渐用力,待有固定感时,突然用巧力推之,此时腰部常可发出“咯噔”响声。

操作下蹲法时,使患者下床后面对墙壁,双上肢上举与胸壁紧贴于墙面,双下肢分开,术者双手扶持患者腋部保护,嘱患者做下蹲起立动作5~6次。然后嘱患者再做腰部前曲后伸,观察腰椎是否活动灵活、疼痛减轻。

手法治疗完毕,嘱患者适当卧床休息3天,下床腰围保护1周,手法每周1次,一般1~2次即愈。

此法符合中医筋骨并重、医患合作原则。前法系医生主导的被动治疗,能起到舒筋通络、活血散瘀、滑利关节、整复错缝的作用;后法系患者主导的主动治疗,可进一步矫正残余偏移,消除疼痛不适,使患者主动运动,恢复信心,促进其全身关节协调运动。

此外,手法治疗需要注意以下四点,一是治疗前应常规行腰椎X线片检查;二是腰痛症状为轻中度者,选择坐位脊柱旋转法,腰痛症状较重者,选择三搬法合下蹲法;三是年老体弱基础病多者禁用;四是腰椎骨质疏松者不宜采用。

,时长

00:2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腰椎后关节紊乱推拿治疗
“骨错缝、筋出槽”怎么办?中医来支招~
手法推拿治腰椎小关节紊乱
腰椎小关节紊乱的保守治疗
急性腰扭伤
李氏砭法 | 砭治子宫粘连、腰椎关节紊乱和膝关节疼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